谜底:皋 。

解释:1、水边的高地,岸。

2、沼泽、湖泊。

3、号呼、呼告。

出处:《周礼·春官》:来瞽令皋舞。

司马相如《上林赋》:亭皋千里。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屈原《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有金有银中三八猜一数字

根据九九乘法表可知这个数字是24。

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在我国很早就已产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

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

大约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真假唐僧猜三个数字是什么

九九重阳,有诗曰“遍插茱萸少一人”,九九归一,十全十美,还少一,那就是“九”了。

扩展资料: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变幻,九九八十一后又再循环,归一。

九九归一:一种解释是“归根到底”,一种解释是“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但这些解释只是对成语本身意义的一种狭义的、单纯的理解,并没有真正诠释其深刻的内涵。

其实,“九九归一”虽然指的是“周而复始”或“归根到底”,但不是原地轮回,而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

它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人文建筑都以之为“最“。

要想“九九归一、终成正果”,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

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出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盘,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十二是最大的阴数 。

所以九九最大,归原为一。

481。

真假唐僧都代表了唐僧,唐僧在取经路上的队伍共有四个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这个队伍总共有四个人,九九八十一难代表了数字81,组合起来就是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