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属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60的黄牛和58染色体的大额牛,杂交有可育后代,为哺乳动物,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改变染色体数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种类为家畜,包含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体型粗壮,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

关于植物,四季,动物,月亮,山,水,夕阳的古诗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一、四季景物类

1、绘春

①春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②春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春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④春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⑤春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⑥春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⑦其它带“春”字的诗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2、绘秋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花鸟虫鱼类

1、绘花

①不带“花”字的诗句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勉《墨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②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宋·苏轼《浣溪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唐·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唐·李白《赠孟浩然》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唐·陆畅《惊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白调》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唐·张谓《早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 《山中答问》

2、绘鸟

①不带“鸟”字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3、绘虫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都绕画檐无个事,自携团扇扑黄蜂。——宋·杨万里《登度雪台下临桃李径》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维《鸟鸣涧》

4、绘鱼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江河湖海类(含水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唐·韩翃《送僧归日本》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唐·钱起《饯别王十一南游》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杜甫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绘月类(带“月”字的诗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宋·岳飞《池州翠微亭》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唐·王维《酬张少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行人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溪云初起月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01年10月

诗词名句类聚(续)

五、咏雪类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雪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六、梅荷竹菊类

1、咏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勉《墨梅》

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汤·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香。——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红梅不屈服,处处立风雪。——陈毅《红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渭《早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

森林旧有高人隐,寻到梅花却系船。——明·马一龙《新丰夜泊》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和靖《梅花》

并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递见梅花。——宋·刘克庄《岁晚书事》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宋杨万里《送简寿王主薄之官临桂》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咏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荷叶罗群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刘鹗《老残游记》

出于你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咏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名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晓。——唐·刘长卿《听琴》

竹摇清影罩幽窗,日暮倚修竹。——唐·杜甫《佳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道院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唐·柳宗元《晨清超师读禅经》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宋·苏轼《初到黄州》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宋·欧阳修《玉楼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竹里馆》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荷变弄水一身香,竹里招风满扇凉。——宋·杨万里《青坐池亭》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宋·周邦彦《浣溪沙》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郑板桥《书竹呈包括》

4、咏菊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唐·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陈毅《秋菊》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唐·黄巢《咏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春兰兮秋菊,常务绝兮终古。——战国·屈原《离骚》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宋·王安石《残菊》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唐·黄庭坚《鹧鸪天》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七、治国修身明志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孟子》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战国·左丘明《左传》

合抱之木,步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我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庄周《庄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荀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晋·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参考资料:

在百度搜集

有关月亮的对联、谜语

松风吹解带下一句是山月照弹琴。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白话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是王维写给张少府(张九龄)的作品。从题目冠以“酬”字看,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王维早年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张九龄为相时,他曾是张的政治主张的拥护者,并受到张的提拔和器重。张为李林甫排挤罢相,代表着玄宗开明政治的终结。“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资治通鉴》)张被远贬,王维十分沮丧,曾寄诗九龄,表示对朝政失望,从此将归隐山林。此后他虽然依旧在朝作官,官职还有所升迁,但他的内心是矛盾而痛苦的,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并更加笃信佛教,以此求得精神的慰藉和解脱。此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精神状态,既不想同流合污,只好洁身自爱,走隐逸之路。

《酬张少府》是唐代诗人王维酬答友人张少府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成,物我两忘,以动写静,为高人达士作了传神的写照。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从表面上看似乎很达观,但从诗意中,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气息。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鸟,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5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