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寺,指僧人住所的通称。

佛寺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2、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称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你知道吗?

我们认知当中,寺和庙一直都是一同出现的,寺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普通的一个词汇,但其实“寺”和“庙”完全是两个不一样场合,那么古代“寺”和“庙”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寺,形声字,上“土”下寸,表示寸土之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在《说文》当中记述:“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在《一切经音义》当中也有:寺,治也,官舍也,关于寺的文献记载,一直都在提权力、法治。

其实寺,是古代官员府邸的名称,通俗来讲,就是古代官员上班的地方,在秦以后任职的地方都统称为寺,比如大理寺,大理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审核刑狱案件的地方,《汉书·元帝纪》就有: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庙跟寺有很大区别,庙,形声字,从广,”广“又跟建筑有关,在汉代以前庙是供奉先祖的地方,而且对于修建庙的规模有着严格的规定,在《礼记》当中就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太庙是帝王的供奉祖宗的庙,凡是有官爵的人都可以按照法治修建规模不同的庙,不过汉代以后庙的定义就变得不同了,它跟土地庙混合在一起,蜕变成了供奉鬼神的场所,“人死曰鬼”,鬼魂会通过庙停留在人间。

造成这种区别,也是因为佛教的传入,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在某一天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个身高6丈的金人站在庭院当中,那金人浑身散发金光,汉明帝刚想询问金人时。

那金人就朝着西方飞去,第二天汉明帝召集群臣解梦,太学博毅就说:西方有神,名曰为佛,陛下梦见的大概就是佛吧!”,自从知道了是佛,汉明帝就一直念念不忘,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取经求佛。

使者用一匹白马驮了佛经,汉明帝十分开心,就在洛阳建立了第一座佛庙——白马寺,从西域远道而来的僧侣都住在白马寺,此时寺跟庙就开始逐渐融合,因此寺庙,大多数都被称为佛庙。

但其实,寺跟庙差距相当大,在印度本土佛教当中,佛境有三相,塔、窟、庙,三者在逻辑关系上,就奠定了寺庙主流的出现,佛教的建筑象征是塔,代表着王权,但石窟的中心也是塔。

塔是没有僧侣居住的,但如果容纳了僧侣,就会变成寺,不管是佛教历史还是建筑史都是异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汉塔、汉庙都存在于白马寺,几千年来,寺和庙也已经区分不开了。

“寺”和“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怎样来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有“寺庙”这个词,指的是佛教僧人们修行做功课的地方。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其实“寺庙”这个词也和很多其他词语一样,两个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而且,这两个字的本意相差甚远,如今我们将它们连在一起读,其实是一种错误。那么“寺”和“庙”,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寺”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寺,廷也,有法度者也。”我们知道,如今的寺庙指的是佛教僧人们居住的地方,而“寺”这个字出现在地名当中,是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大理寺”。

电视剧《庆余年》中也有一个“鸿胪寺”,根据情境,我们就知道,那个时候以“寺”命名的地方,其实一种特殊的办事机构。比如,《庆余年》中的“鸿胪寺”就是相当于古代“外交官”的办事处。与住着和尚的寺庙比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中国的汉字,大多是象声字或者是象形字。“寺”这个字上面是“土”,下面是“寸”,寸土之地,显然是十分精准的。再结合《说文解字》,和“大理寺”等这种办事机构来理解,大家就明白了,原来古代将“寺”用作公务员办公的地方。当然,这是从秦朝之后才确定下来的。而那个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也就是说,中国早期的“寺”,与佛教无关。

到了汉朝时期,“寺”才开始有了向发展的变化。根据史官记载,公元64年时,刘秀的儿子汉明帝有一天做了个梦。古人迷信,做个梦都要解释一下是凶是吉,身为天子的汉明帝身份贵重,在当时看来,他的梦自然对于国家发展都可能有着有大的启发意义。汉明帝将大臣们召上大殿,就开始说自己这个奇怪的梦。

原来,汉明帝梦见了一个金人,这金人来自于西方,身高六丈,身后散发金光,就在大殿前来回飞行。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其中就有一位博学多才之士说,听说西方有神,称为佛,皇上您梦中之人腾云驾雾,金光万丈,应该就是佛吧!

汉明帝一听,自己梦中见到了神人,当然是十分高兴了。而且那时候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一个接一个,能够见到神人机会可就大多了,于是汉明帝赶紧趁热打铁,派人出使西域,去寻找神,也就是佛,并求取佛经。这个记载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关于佛教的记载。

之后,西域也有很多佛门高僧来到中国。古时候宗教是封建帝王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自然要高度重视,于是这些僧人们都在“鸿胪寺”中受到接待。后来,牵着白马前往中国的高僧越来越多,白马上驮来的佛经也越来越多,“鸿胪寺”压力太大,汉明帝就让人在“鸿胪寺”旁边修建了一座新的处所,专门负责接待高僧们。而这个地方,就叫做“白马寺”。

至此,白马寺的出现是第一次将中国的“寺”与佛教相关联,此后,佛教庙宇多以“寺”命名,而且逐渐成为佛教建筑的统一称呼。

那么“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古汉语中,“庙”写作“庿”。我们再从字面上来看,“广”一般都是指建筑,在古代,“庙”指的就是供奉祖宗的建筑。汉代以前,庙是非常受重视的地方。而且,一般的百姓不得立庙。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天子可以立庙七座,诸侯能立五座,大夫能立三座,到了百姓,就根本没有立庙的资格了。周代时,中国历法严格,上下阶层有着明显的划分,从立庙这件事情就能够看出,当时的百姓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且受到了严格的管束。

与“寺”一样,“庙”的意义也是在汉代时期发生了变化。汉代时,庙开始与原始神社牵扯上关系。所谓原始神社,指的就是山神、土地庙等。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庙里开始供奉神明。按照当时人们的想法,死去的人还会经过多世轮回,转世投胎。

所以,庙中开始供奉那些对国家和百姓有杰出贡献的人。比如如今还随处可见的文庙,也就是孔子庙,和武庙,也就是关羽庙等。这些杰出的人虽然死去了,但是人们对他们心存感激,为他们立庙,就是让他们时代享受香火供奉。到那个时候,庙还是与佛教与僧人没有任何关系的。

总而言之,“寺”指的是接待僧人、僧人居住的地方;而“庙”是供奉鬼神、伟大人物的地方,二者并不相通。如今人们说“寺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呢?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算是一颗常青树。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是外来的宗教,但经过本土化之后,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佛教主张轮回转世说,今生做好事,来世能投个好胎,迎合了人们的心理,也符合统治者统治的理念。所以,历史上很多朝代统治者也都奉行佛教。古代的“寺”和“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寺”是佛教的一种说法,为官衙服务,比如大理寺。寺里面供奉的都是佛祖、观音菩萨等等。而“庙”就不一样了,庙里可以供奉一些圣贤,比如关帝庙、孔庙。

现在,很多人都把“寺、庙”混为一谈了,其实两者还是很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寺和庙的“代表”吧。大理寺我们只知道是官府办案的地方,其实,我们最熟知的“寺”就是少林寺了。我们经常能够在电视上看到少林寺,少林寺里供奉着佛教的“神”,里面居住着住持方丈、会武功的十八铜罗汉等等。一般,形容人的热心肠,我们一般夸他是“菩萨心肠”。所以,“寺”更多代表着慈悲、善良的形象。

“庙”的话,我们就来谈谈大家熟知的孔庙吧。孔庙里供奉着的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一些学生们。孔子主张仁政、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可谓是我国古代圣贤的代表人物。孔庙的规模很大,至今,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院已经渐渐地走向了国际。所以,“庙”的话,更多的是代表着圣贤们的一种优秀品德。

寺、庙,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建筑文化研究,也可以把它当做是文化的一种延续。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磨灭它们在历史中的光辉。

寺庙大家都听说过,那么“寺”和“庙”都有什么区别呢?

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

“寺”就是个地方,管理者在里面生息。所以在古代,寺其实是用来称呼官署的。秦朝时期,官员任职的地方,统称为寺。比如太常寺、大理寺(主管刑罚案件的地方)等等,汉朝的御史府,也叫御史大夫寺。

东汉永平7年,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人西来,于是遣使西行往天竺取经。三年后,佛教西来,刘庄就特地为他们建立了传道和研习的场所,因为出于官办的性质,自然称“寺”,又因为驮经书的马为白马,所以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在中原的发源之地。而为了标榜自身的正道,佛教后来的修行传道场所就统称为“寺”,佛教迅速昌盛流传,加上后来官署衙门的称呼不再用“寺”,所以“寺”就用来专指外来宗教讲经的场所。

为什么不说专指佛教的场所呢?因为伊斯兰教的叫做“清真寺”。

道教是不用这个名字的,因为道教虽然成型稍晚于中国佛教,但是作为道教人物的道家思想家在先秦就受到统治阶级的看重,特别是西汉之初的“黄老之学”,被刘邦的统治阶层定为国策,直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而道家人物中不止有“无为”的思想,还有装神弄鬼的方士。他们夜观天象,参研历法,所以道家人物的居住生活的高台称之为“观星楼”,后来就简称为“观”了。

那么什么是庙呢?

“庙”其实是祭祀的地方。一个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叫祠堂,也叫家庙。还有龙王庙、土地庙、等等。纪念古圣先贤的地方也称为庙,比如孔庙、屈原庙、关帝庙、武侯庙、岳庙等。

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家庙,叫做太庙。

祭祀的地方和讲经传道的地方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场所,要较真地话,“寺”和“观”倒是有些性质相同。但是后来随着佛教的昌盛,“寺”到处都是(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庙”由于各自为政(每个地方祭祀的不一样),逐渐在普通老百姓中模糊了区别,被合流到“寺庙”这个词组中去了。

由于道教源远流长,也算一个强势的存在,所以“道观”倒是不会混淆。

难得糊涂

当然也可能老百姓并不管那么多,反正祖先也是拜,龙王也是拜,关公也是拜,佛祖也是拜,三清也是拜,分这么细太多麻烦,干脆就一个词“寺庙”通指好了。

管它是寺是庙还是道观?进去了,香一烧,磕两个头,礼到心意到,图个心里安慰,拜错了也不打紧。

礼多人不怪,神仙菩萨更加不会怪。

天下熙熙攘攘,尽是糊涂人,多一个不多。

反正不管哪路神仙,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什么叫庙什么叫寺

“寺”和“庙”的区别非常大,从起源上、用途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虽然“寺庙”总是连在一起说,但是“寺”和“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地。“寺”是佛教法师们讲学、诵经和整理经文的地方,是属于佛家弟子修行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外来教派,并不起源于我们中国。所以为了方便这些佛家僧人们在这里传播佛教文化,才专门修建了佛寺,供他们居住生活。这是关于“寺”的解释,再来看看“庙”,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

“庙”其实起源于我们的道教,主要指的是供奉祖先、供奉神明或者比较伟大的人的地方。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孔庙、关公庙等等,都是人们自发对某个曾经有过突出贡献、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的一种供奉方式。“庙”和“寺”在起源上就完全不一样,“庙”并不是宣传某种宗教的场合,而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和祈福意义的地方。比如大家现在常常去往孔庙,通常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求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或者保佑自己全家顺遂平安。

“寺”里通常会有僧人在里面居住,而“庙”则不会有人住在里面。这样一来大家就明白了吧,即使是常常连在一起讲的词语,也不见得就是同一个意思。搞清楚“寺”和“庙”的区别,对我们理解传统文化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如果大家觉得这个解释有道理的话,别忘记点个赞哦。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庙”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代的佛教寺院也称庙。而“寺”是指祠堂或其他宗教教徒礼拜、讲经的处所。

另外,寺庙是寺和庙的通称。所以寺庙,包括祠堂皆是敬顺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当顶礼。寺庙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间,可随顺而不可随意更改,敬顺即得妙法。

中国的“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一、寺和庙的用途不同:

1、庙是供鬼神的,皇帝祭他的祖先叫太庙,普通老百姓的叫祠堂,供养鬼神的地方称为庙。

2、寺是一个办理佛陀教育的机构,如今政治制度变了,但这个名称一直没有变,形式也没有变。

二、寺和庙的分类不同:

1、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

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

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2、奉祝皇族祖先灵位者称为太庙,世家或富豪宅邸内奉祀祖先处称为家庙。后有祭祀圣贤者,如祭祀孔子者称文庙或先师庙,祭祀武人者称为武庙。

如山东曲阜的文庙、张家口的关帝武庙等,皆颇著名。另有基于民间信仰而祭祀神灵的庙,如称镇守神祠为城隍庙、富贵神祠为财神庙,天妃庙(后改称天后宫)、娘娘庙等亦属之。

三、字义,字音不同:

1、庙miao:从广、朝声。会意。谓居之与朝廷同尊者。指奉祀佛祖、圣贤、祖先之灵或神灵之处所。庙,原指祭祀祖先之处,即所谓宗庙。

2、寺si: 创字会意即寸土之地,表示精确,不容猜疑变化。

扩展资料:

寺通“侍”(侍候)与“是”,原为皇帝(圣贤位)下的最高—级办事机构(三卿九寺,如大理寺)。寺位,寺处,做事,只需敬顺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佛陀入世中国教化世人的办事管理机构,系皇帝直接接引并侍服于宫廷,故亦称佛寺。所以宫延、寺院建筑与园林之相,系出—脉。佛寺就表示敬信佛陀教化,顺理即化。

庙: 世间达贤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庙,如孔庙,二王庙等,皆是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故称庙,庙通“妙”也。

寺庙: 寺和庙的通称。所以寺庙,包括祠堂皆是敬顺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当顶礼。寺庙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间,可随顺而不可随意更改,敬顺即得妙法。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

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有关。

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

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

“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

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

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

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寺庙

百度百科-庙-词语

百度百科-庙

我们都分明寺庙是和尚修行的中央,我们如今是统而称之,在古代寺和庙各有详细所指,其所指也是随着历史开展而有变。

寺的来源与演化:

寺是古代官署,类同于如今政府部门,比方“太常寺”(掌管宗庙礼仪)、“鸿胪寺”(相当如今外交部礼宾司)、“大理寺”(最高审讯机构)。在甲骨文、金文中,寺是止+又的一个会意字,有时也写作止+寸,又、寸都表示手,这个字表示人用手持有东西不动,意义为:持守、控制、维护。寺是“持”的本字,与寺有关的东西都是因这个本意而产生的。

古代宫中掌管女御,伺候王与后、妃、嫔等饮食起居的近侍小官被称作“寺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职责与“持守”、“维护”有关。宫中多女性,在王的女人堆中做事,王肯定不会放心,平安起见,寺人普通多为阉人充任,汉以后,这个词语渐渐淡出,代之以常侍、太监、宦官。朝廷制定制度,持守和掌控天下,官府维护中央,掌管百姓,因而宫廷的前殿和官署也就被称作为寺,汉代以前,都城中接待官员往来的中央也被称为寺,由此演化出一些朝廷机构以寺来命名。

东汉永平十年,明帝派出的使臣和西域高僧白马驮经到了洛阳,汉明帝将高僧和经卷亲迎入洛阳鸿胪寺,并敕令修建特地的僧院,名之为“白马寺”,从此寺才和僧侣扯上了关系,随着佛教的开展和昌盛,寺其他内涵不时淡化,成了专指僧侣修行的道场。随着佛教的昌盛,寺院范围越来越大,寺院经济不时开展,寺的内涵也就包含了建筑以外的土地和其他属于寺院的产业。

庙是什么:

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呈现很早,从字源看,这也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人们在一座大房子下停止朝拜,庙是祭奠祖宗和供奉神灵的大房子。《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周礼规则天子能够设立七代祖宗的庙宇来祭奠,诸侯五代,大夫三代,士一代。这种祭奠祖先的庙属于家庙,皇家的家庙称作为太庙;供奉神灵的庙称之为神庙,如土地庙、财神庙、玉皇大帝庙、城隍庙、三圣母庙……这些被供奉的神灵都属于外乡神灵;古人把各种圣贤、英雄也会当神灵供奉,为他们建庙供奉,如关公庙、岳王庙、张良庙、张飞庙、诸葛庙……文庙供奉孔子,庙宇为朝廷设立,范围和祭奠不同普通。

佛教传入以后,寺院中大殿上供有佛像,正式的称谓是大殿,或某某殿。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外乡化现象十分突出,可能由于这个缘由,民间就把寺院大殿称作庙,逐步的寺庙连用,这也表现着东方思想中含糊性较强的一面。基督教也是外来宗教,但难以融入中国文化,所以它只能是教堂,成不了庙,基督不是中国人心中外乡神,倒是菩萨有庙,那是由于菩萨完整外乡化了,成了我们本人的神灵了。

寺和庙的区别:

寺、庙在中国古已有之,是两个关系不大的建筑,寺是官署,庙是祭奠祖先和神灵的大房子。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寺主要指僧侣修行的道场,寺包括供奉佛祖的大殿,僧侣生活需求的建筑和活动场地,寺院的产业……庙主要指家庙和外乡神庙,在这时也增加了寺庙大殿的内容,但普通意义上人们习气把庙同等于寺,寺庙连用是民间浅显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