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隶属于四川省,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七大区域中心之一,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自汉高祖二年,西汉设置涪县以来,绵阳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州郡

绵阳有什么优点、好在什么地方?未来回怎么发展、、

优点:

1、文化底蕴深厚,有利于;

2、教育、科学气息浓重;

3、城市大小适中,生活其中没有小城市的偏僻感与生活中的不便,同时也没有生活在大都市中被软禁的感觉,进出城方便,可以很方便地亲近自然;

4、城市处在高原、高山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各种地形较齐全,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对紧张工作、学习的人们进行调理;

5、三江穿城而过,致使城市有了灵气;

6、因地处北纬30度附近、四川盆地中及秦岭之南,一年气温适中,空气湿润,物产丰富;

7、因工业、科研基础良好,其发展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家及省政府重视,多年来一直由国务委员牵头,科技部(组长单位)、国家发改委(副组长单位)、国防科工委(副组长单位),中国银行、财政部、中科院、中国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城乡建设部等等近二十个国家主要部委牵头建设并解决建设发展中的困难;

8、建设了立体交通架构,已成为川西北重要的交通枢扭城市;

9、地处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之间,有利于参与区城经济的竞争与发展;

10、国家重要的科研高地。

未来发展方向: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军民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人员潜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将绵阳科技城建设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新型科技城;

——打造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和壮大电子信息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建设中国西部以电子信息产品研发与生产为主导的产业科技城;

——创新体制机制,建成国防科技潜能充分释放转化的军民结合体系,强力推进军转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军民结合示范科技城;

——把科技城建设成为以科技为支撑,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乃至全国产生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国科技城。

四川绵阳是不是很穷

对于绵阳的发展,绵阳2018年的GDP为230382亿元,该GDP在四川省排名第二,只有四川成都, 绵阳的发展条件是,其人口总量48570万,面积202484平方公里,从人口和面积来看,绵阳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绵阳的发展优势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是重要的国防科学研究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的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七个地区的中心之一,这些定位将进一步促进绵阳的发展。

其次德阳、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位于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它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在地理位置上,德阳东北和绵阳市涪城区的边界, 东南和遂宁市大英县、资阳市乐至县交界南和成都市金堂县交界西和成都市彭州交界西北与阿坝州茂县交界。

相对于德阳的发展,德阳2018年的GDP为22139亿元,这个GDP在四川省排名第三,其中第一位是绵阳,绵阳比德阳多100亿元左右,两者的差距其实很小。

绵阳有多发达?

不是。

绵阳市的经济实力在四川省内名列前茅,它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的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的七大区域中心之一,还拥有自己的机场,绵阳市在四川省内GDP高出第三名德阳2000多亿元。

绵阳市地处四川的西北,涪江之畔,拥有中国科技城的响亮名号,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

四川绵阳是几线城市

绵阳经济: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0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GDP)301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95亿元,增长54%,贡献率为118%;第二产业增加值117436亿元,增长40%,贡献率为448;第三产业增加值146477亿元,增长45%,贡献率为434%。三次产业结构为123:390:487。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2217亿元,增长31%,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0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09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673亿元,增长82%;非税收入5423亿元,增长64%。

第一产业

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115亿元,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27924亿元,同比增长48%;林业产值3073亿元,同比增长72%;牧业产值27514亿元,同比增长79%;渔业产值2422亿元,同比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81亿元,同比增长57%。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年工业增加值8826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9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

第三产业

202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79%。商品房施工面积264633万平方米,增长104%;商品房竣工面积20562万平方米,增长120%;商品房销售面积72430万平方米,增长1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26亿元,下降18%。

交通

截至2018年末,绵阳市公路通车里程20146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13千米,通车和在建里程达72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64千米,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21公里,民航营运航线55条。

绵阳是三线城市。绵阳,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中国科技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成渝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东邻广元市、南充市;遂宁市南;西接德阳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陇南市接壤。位于北纬30° 42′—33° 03 ′,东经103° 45′—105° 43′之间,总面积20,200平方公里。下辖5县3区1市,主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公室。

绵阳有22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县城。后来因地处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在边山遗址出土;这里是诗人李白、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出生地,是雷祖、黄帝的丝绸之母的故乡,是夏朝创始人大禹的出生地。被誉为“福乐之乡、西部硅谷”,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是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中国航空发展集团四川燃机研究所等18个国家级科研院所。享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等荣誉。

截至2021年底,绵阳常住人口4883万人。2021年,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50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2032亿元,第三产业结构为113: 404: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