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庭花落欲黄昏出自唐代诗人薛昭蕴的《浣溪沙》。全诗如下: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这首词写闺中怀人。又是落花满庭,夕阳斜照的时候了,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远情深恨,无人可诉说。回想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销魂。全词写得孤寂冷落。词中含蓄委婉地表露了离别相思之情。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原文_翻译及赏析

峭壁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瑶姬宫殿是仙踪。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唐代·牛希济《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峭壁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瑶姬宫殿是仙踪。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婉约, 咏古抒怀 注释 ①瑶姬:神女。
②霭:云气,烟雾。这里指香炉的熏烟。
③楚王惊梦:即楚王与巫山神女相遇之事。
④征棹:即征帆。谓远行之舟。棹:摇船的用具,这里指舟船。评解 这首《临江仙》词,吟咏的是楚王神女相遇的故事。上片着重写景。峭壁参差的巫山十二峰,乃神女居住之所。金炉珠帐,云烟缭绕,描绘出凄清美妙的仙境。下片抒情。船行巫峡时,斜月照人。古代在这里传说的一段风流佳话,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咏古抒怀,为词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五代词人。生卒年不详。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牛希济

五代词人。生卒年不详。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17篇诗文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唐代·薛昭蕴《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唐代 : 薛昭蕴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婉约, 离别, 相思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凭栏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清代·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清代 : 吴翌凤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婉约, 写景, 写人, 相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宋词三百首, 国中古诗, 婉约, 登楼, 写景, 孤独思念

薛昭蕴《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原文: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约鬟低珥算归期¤花茂草青湘渚阔,梦余空有漏依依,二年终日损芳菲。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沉沉。帘外三间出寺墙,满街垂柳绿阴长,嫩红轻翠间浓妆¤瞥地见时犹可可,却来闲处暗思量,如今情事隔仙乡。江馆清秋缆客船,故人相送夜开筵,麝烟兰焰簇花钿¤正是断魂迷楚雨,不堪离恨咽湘弦,月高霜白水连天。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平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渚风江草又清香¤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 诗词作品: 浣溪沙诗词作者:【 唐代 】 薛昭蕴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全文是什么意思?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全文的意思——我脸上的粉上依稀还有眼睛的痕迹,郡斋之庭的地上落满了花,又到黄昏了,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没有人可以诉说。。还记得去年的寒食节那天,延秋门外立着的车轮,正是夕阳斜照的时候送别你,现在回想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销魂。

【作品出处】

出自《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为中国唐末、五代时期薛昭蕴的一首诗词。

【作品原文】

浣溪沙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作品注释】

1、郡庭:郡斋之庭。

2、延秋门:长安禁苑中宫庭24所,西面二门,南曰延秋门,北曰元武门。

3、卓:立也。

4、金轮:车轮。

【作品译文】

我脸上的粉上依稀还有眼睛的痕迹,郡斋之庭的地上落满了花,又到黄昏了,对远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没有人可以诉说。。还记得去年的寒食节那天,延秋门外立着的车轮,正是夕阳斜照的时候送别你,现在回想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销魂。

【作品赏析】

此词写闺中怀人。又是落花满庭,夕阳斜照的时候了,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远情深恨,无人可诉说。回想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销魂。全词写得孤寂冷落。词中含蓄委婉地表露了离别相思之情。

【名家点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纪初别,泪痕界粉,起句便从对面着笔,则"日斜人散",销魂者不独一人也。全词情殷语婉,六朝之余韵也。作者《谒金门》词,结句云"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情致与此相似。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日斜人散,对此者谁不销魂?

【作者简介】

薛昭蕴,唐末五代词人。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生卒年不详,依《花间集》序列,当为前蜀人。《北梦琐言》卷十一作薛昭纬,说他是薛保逊之子,新旧《唐书》有《薛昭纬传》,称他乾宁(唐昭宗年号,公元894-898年)中为礼部侍郎。疑昭纬与昭蕴为兄弟。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有词十九首。

谒金门·春满院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j教频梦见!(教 一作:交)——唐代·薛昭蕴《谒金门·春满院》 谒金门·春满院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j教频梦见!(教 一作:交) 相思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近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 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摺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折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这实际上写出了睡前的慵懒情态,比直接写还要形象生动。这么慵懒的原因作者也没有明说,却来了句“睡觉水精帘未卷”(“觉”这里是睡醒之意;“水精帘”即“水晶帘”),还是一幅慵懒样儿。大约女主人公还未及睁开惺忪之眼,檐前燕语就闯入了她的耳膜。这燕语还不是孤燕独吟,而是双燕呢喃,当然是甜腻腻的。孤燕令人怜,双燕令人恨,这正是深闺思妇的独特感情。所谓“最恨应是檐前燕,故向愁人作对语”,大约就是女主人公此时的心境。然而这些作者全都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想像了。白描手法之妙,也正于此等处可见。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薛昭蕴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宋代·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宋词三百首, 婉约, 写景, 离别相思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宋代·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宋词精选, 写景, 妇女相思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唐代·薛昭蕴《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婉约, 离别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