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邓艾,约197年至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邓艾呢?
三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魏灭蜀之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超人般的隐忍,终于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取大权,但是由于当时的曹魏军政大权被曹氏和夏侯氏长期把持,特别是在魏蜀的边境的关陇地区,其中的雍凉都督是由他们或其亲信担任。在司马懿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就开始逐一拿下几个关键地区。如果控制了关陇地区,就可以由此地南下灭蜀,然后再顺长江而下灭吴,就可以完成统一大业。于是渐展露头角,在曹魏后期崛起于军中的邓艾开始在魏蜀的边境与蜀汉姜维之间开始了鏖战。
攻蜀作战开始,由钟会率领10余万兵马作为主力军从正面进攻,邓艾带领一支3万余人的偏师从西路牵制姜维。在邓艾的牵制下,钟会顺利攻下汉中,姜维摆脱了围追堵截后,抢先一步到达剑阁驻守。钟会接着进军剑阁,但是久攻不克的情况下,邓艾率领万余人从悬崖峭壁中偷渡阴平,在千里奔袭后,拿下成都灭掉了蜀国。由于邓艾建立了不世之功,自恃功高,自作主张封蜀汉王室以及旧百官为官,而且还擅自任命自己的下属为蜀中地区的官员,这让主将钟会以居功僭越对邓艾进行打击报复。
邓艾甚至还向朝廷建议,将他的陇右兵和蜀军继续留在蜀地,并且暂缓送刘禅到京师,就地封其为王。邓艾这种做法则完全犯了大忌,无异于在蜀亡后,另外打造一个独立的割据王国。这让假装投降钟会,伺机寻找复国办法的姜维觉察到钟会不满邓艾一人包揽灭蜀之功,于是挑拨钟会进军成都。早就不安分的钟会摹仿邓艾给司马昭的书信,导致司马昭对邓艾的不臣之心开始生疑,于是在司马昭的授意下,钟会派遣卫瓘收押邓艾,但卫瓘惧怕日后受到邓艾的报复,于是派人刺杀了邓艾父子。在邓艾与其子邓忠被处死后,他其余的儿子也都被司马昭诛杀,老婆、孙子们都被流放到了西域。
这时候在钟会的手下聚合有魏、蜀军队二十余万、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也能占据蜀汉,于是图谋反叛想和司马昭争夺天下,可是这次造反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姜维并不是真心实意听钟会的安排,姜维的是真正目标是他想要的是让钟会杀尽从北方来的诸将,自己再借机杀掉钟会,全部坑杀魏国兵士,重立刘禅称帝恢复蜀汉基业。但在仅仅三天的时间里,钟会和姜维都被杀死,参与造反的将领也被杀死。蜀汉的很多将领都因此被灭门,姜维全家被害,关羽的后人也被杀害。
三国时,为什么司马昭要杀邓艾和钟会?
钟会被杀,是他自己的能力支撑不住他的野心。本来,钟会的钟氏家族,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门阀士族之一,在曹操时代,他的父亲钟繇就一直替曹操坐镇西北,而钟繇在曹氏集团中,一直是半独立的存在,甚至而言,钟繇是曹操集团中最大的半独立势力。
等到曹操称魏公后,又升钟繇为相国。当时钟繇的权势有多大,我们只需要知道,曹丕在被立为魏太子时,特意赏赐给钟繇“五熟釜”,在釜上铭刻有这样一段文字:“堂堂大魏国,有资格作相国的人惟有钟繇一人而已,钟繇对于魏国,就如心脏脊骨一样重要,总而言之,您钟繇是百官之长,故特记在这里以为众人的楷模。”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当时的钟繇,要比司马懿的家族强上太多。只是,后来关羽水淹七军时,魏讽等一干汉室大臣趁机袭击魏都邺城,后遭到曹丕的血腥清洗。因为魏讽是钟繇的嫡系,而是也是钟繇举荐他到曹操府上工作,所以钟繇也因此受到牵连,当然,钟繇本身也不是太干净。
最后,曹操顾忌钟繇的势力,也不愿意和钟繇撕破脸皮,所以就没有借此追究钟繇的责任。而既然曹操拿出这般诚意,钟繇自然也得有所表示,所以他就主动辞去相国的职位,同时允许曹操的人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也算是正式接受曹操对他的改变。自此,钟繇自然再也无法和曹操相提并论。
后来,曹丕继位后,钟繇又先后担任廷尉和太尉,并封平阳乡侯。总的来说,虽然当时钟繇已经不再拥有半独立地位,但依然是曹魏最有权势的家族,甚至排在司马懿家族的前面。只不过在曹丕时代,钟繇已经近七十来岁,所以就逐渐退出了政坛,而钟氏家族的后人当中,也暂时没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所以钟氏家族也逐渐走向衰落。
等到司马昭时期,钟会作为钟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自然希望能够恢复钟氏家族昔日的辉煌,所以他极力鼓动司马昭伐蜀,他的目的,是想借助伐蜀大功建立超越父亲钟繇和司马懿的功业,做司马懿第二。
结果呢?在伐蜀之战中,阴差阳错让邓艾抢到伐蜀头功,钟会计划落空。这个时候姜维又心怀鬼胎的跑来和钟会合作,从而刺激钟会内心的邪恶和欲望,于是钟会在冲动之下丧失基本理智,开始和姜维合作,打算以此割据川蜀,结果被愤怒的士兵们杀死。
至于邓艾,他的被杀更多是自己的骄傲自满。因为,邓艾作为一个寒门出身的人,在当时那种贵族有理的社会里面,竟然建立了令贵族子弟汗颜的功绩,这在贵族子弟们看来,已经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结果邓艾还依仗功劳专权行事,在司马昭和贵族看来邓艾不谦退就罢了,还这么自大,真是反天了。所以钟会一道表章,邓艾就只立马做囚车去洛阳报道,当然还没到洛阳就被人给杀死,家人跟着被发配到西域为奴隶。
甚至后来钟会这种造反行为都被得到宽恕,而邓艾却始终不被原谅。直等到司马炎当皇帝的第九年,将邓艾的孙子邓朗从西域召回京城当官,才算间接给邓艾平反。
司马昭为什么杀邓艾?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朝廷局势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
蜀主刘禅是个昏庸无能,扶不起的阿斗。他沉缅酒色,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都已死去,蜀汉担任辅汉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都未有成效。再加上后宫奸臣作梗,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将军邓艾、诸葛绪各带兵三万,钟会带兵十几万分三路进攻蜀汉。姜维看到魏军声势浩大,便把蜀兵集中到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守住关口要道。钟会带兵到了剑阁,一时无法攻入。邓艾见蜀军主力守在剑阁,就带了精兵偷偷绕道到剑阁西面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向南进军。这一带本来是人迹不到的地方。邓艾带领这支精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走了七百里路,也没有被蜀军发现。最后,他们来到一条绝路上,山高谷深,没法前进。邓艾当机立断,用毡毯裹着身子,从悬崖峭壁上滚了下去。将士们也跟着滚了下去。有的攀着树木,一个接一个慢慢地爬下了山,终于越过了这条绝路,一直赶到江油。
驻守江油的蜀军没想到邓艾会从背后杀出来,突然见到魏兵出现在城下,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好投降了。邓艾继续向绵竹进攻。守绵竹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邓艾派人送信劝说他投降,说:“如果你肯投降,就推荐你为琅琊王。”诸葛瞻把邓艾派来劝降的使者杀了,决心和邓艾拼个死活。后来,诸葛瞻和他的儿子诸葛尚都战死了。
邓艾拿下绵竹,直奔蜀汉都城成都。成都的百姓一听邓艾兵临城下,纷纷到山上树林里去避难。蜀汉朝廷更是乱成一团,后主赶快召集大臣商量。有人主张往南逃,有的主张投靠东吴,有人认为现在魏国大军压境,不如趁早投降。后主是个没主意又胆小的人,根本不想抵抗。等邓艾大军到达成都,他已经叫人反绑着两手,率领文武百官出城门投降了。邓艾进了成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骄傲起来,连钟会也不在他眼里。他直接向司马昭上书,要趁这次打胜仗的势头,一鼓作气把东吴灭掉。
司马昭却下命令给邓艾,说:“军事行动不许自作主张。”邓艾很失望。正在剑阁跟钟会对抗的蜀将姜维,得到邓艾袭击成都的消息,正想退回去保卫成都,接到后主的命令,要他向魏军投降。蜀军将士接到这个命令,又气愤又伤心。有的兵士恨得拔出刀来,在大石头上乱砍。姜维倒是十分冷静。他跟将士们一合计,决定向钟会投降。钟会也赏识姜维是个好汉,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看待。两个人出门一块坐车,回到军营一起议事,要好得简直拆不开。姜维利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劝钟会秘密写信给司马昭,告发邓艾谋反。
司马昭本来猜忌心很重,接到钟会的报告,就用魏元帝的名义下道诏书,派人到成都把邓艾抓起来,用囚车押回洛阳。他怕邓艾抗拒,又命令钟会进军成都。钟会到了成都,派一支人马用囚车把邓艾押到洛阳。半路上,邓艾被人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