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5-7月,要看每年季风到达大陆的时间以及季风的强弱,这样才能推算出移动速度。

梅雨,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

南京什么时候入梅

2022年南京梅雨季节入梅时间在6月23日左右,出梅时间在7月中旬。

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一般会经历20余天,通常芒种后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到7月初为梅雨季节。南京有火炉之称,7到8月极端最高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

梅雨的形成条件: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

梅雨季,是一种地区性的气候现象持续阶段。因为大致与梅子成熟时间相当,故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梅雨季 词条性质 :气候现象持续阶段 持续时间 :每年6、7月间 气候现象 :持续天阴或有雨 简介,分布,成因,时间,特征,相关名词,生活指南,相关诗词, 简介 梅雨 ,又叫做 黄梅天 ,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 梅雨 ”,这段时间也被称为“ 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时的空气湿度较大且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 霉雨 ”。 分布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台湾、朝鲜半岛的南端 日本的中南部 ,但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并没有梅雨。 华南地区 虽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但梅雨带来的影响性也同样大。 成因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若,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简单说来,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梅雨时节,北方冷空气还时常南下作祟,西南暖湿气流又向北深入,冷暖空气交汇,一般会形成雨带,换了平时,下场雨就好,可偏偏碰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北上,把这个雨带顶在上述区域。 时间 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入梅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梅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台湾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日本大约在5月下旬入梅,7月下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份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壬日入梅,夏至后庚日出梅。 特征 梅雨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持续阴雨,高温、高湿。 相关名词 中国历书上向有梅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 入梅 ”(或“ 立梅 ”),梅雨结束之日称为“ 出梅 ”(或“ 断梅 ”)。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 空梅 。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 重梅 ”。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生活指南 梅雨,有时也被叫做“霉雨”,因为梅雨期温度、湿度“两高”,东西容易发霉。那么,在梅雨期的生活,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 1、饮食隔夜菜不要吃 梅雨季往往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适合霉菌生长繁殖,而霉菌毒素可以引起人体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等,因此梅雨季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饮食上,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常温条件下,食物存放一般不超过2小时,新鲜蔬菜最好不要隔夜、隔餐食用。平时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冬瓜、丝瓜、苦瓜、绿豆汤等。 2、出行不用洗车了 进入梅雨季,不仅雨水多,而且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也开始增加。出行时能见度低,而且路面湿滑,车辆容易打滑,要小心驾驶。出门前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近段时间就不用花钱花时间去洗车了。 3、家居抓住机会晒衣被 梅雨既然又叫“霉雨”,自然是又闷又湿,地毯、棉衣、家具等都可能受到潮气侵扰,发生霉变。家具应及时清除表面湿气;趁降水间歇期,把沙发、地毯、被子等放到太阳底下晒晒。像吹风机、电熨斗等都可以用来去湿。空调的除湿功能别忘记,室温降到22℃左右,相对湿度能降低约50%。适时让家电处于待机状态也可驱散潮气。 相关诗词 《梅雨》(作者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梅雨》(作者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有约》 (作者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歌曲:梅雨季 歌手 :宁宁&诗人 专辑 :歌舞青春(中国版) 歌词 :诗人: 我不知怎么了 望着天空发呆 好像弄丢了些什么 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记忆覆盖尘埃 被风慢慢吹开 年少轻狂的我不明白 为何总是有淡淡忧伤 当雨滴落下来 你转身离开 而我才恍然明白 心底深藏那一份爱 宁宁: 我不知怎么了 望着天空发呆 好像弄丢了些什么 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记忆像一片海 月光洒了下来 年少轻狂的我不明白 为何总是有淡淡忧伤 当雨滴落下来 你转身离开 而我才恍然明白 心底深藏那一份爱 诗人: 为什么日子不再精彩 为什么我在原地徘徊 梅雨的季节孤单明显 因为你思念蔓延 宁宁: 为什么天空如此阴霾 为什么我在原地徘徊 梅雨的季节孤单明显 我想有你在身边 诗人: 我已经成熟一点 我学会眺望明天 过去的时光多么美好 梅雨阴霾过后会有湛蓝天空 宁宁: 我已经懂事一点 我学会温柔体贴 过去的时光多么美好 梅雨阴霾过后会有湛蓝天空 你是那道 彩虹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2021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

黄梅天一般指梅雨。梅雨,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021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江苏梅雨季节:

江苏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2019年江苏梅雨期时长33天,创下近8年来最长。

2021上海梅雨季节:

上海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入梅,常年在6月17日。

2021安徽梅雨季节:

安徽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21日-7月15日,比江南地区要晚很多。

2021湖北梅雨季节:

湖北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比其它地区入梅时间要早。

2021杭州梅雨季节:

杭州梅雨季节时间一般是在6月14前后,与每年端午相邻,富有季节经验的老人们,把杭州梅雨季节分为了早梅、迟梅等等。

2021年江南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8日入梅,7月8日出梅。

2021年长江中游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15日入梅,7月14日出梅。

2021年长江下游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19日入梅,7月12日出梅。

2021年江淮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

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7日开始,7月10日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

上海今年2021入梅和出梅时间

2021年上海入梅时间: 2016年6月13日—14日(一般是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

2021年上海出梅时间: 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

梅雨季节时间计算:梅雨季节是在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入梅的时间在6月6日—15日之间,出梅时间在7月8日—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

气象学上的入梅标准专业度较高,必须满足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线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气温22℃,入梅后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现象,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气温均22℃。目前还未入梅。今年长江流域梅雨季推迟,如果梅雨与上游降雨遭遇,可能进一步加剧当前防汛形势。

一般年份,江南都在6月才入梅,国家气候中心的梅雨统计显示,1949年以来,长江流域最早的梅雨出现在1991和1996年,在5月底6月初就入梅了,而入梅早的年份,通常梅雨量都比较大大。在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常年平均的入梅日为6月17日,不过,最早的入梅日为1936年5月22日,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梅雨出现在1971年,该年5月26日就入梅了。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注:目前学界认为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