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第一次喂养观赏鱼,那么最好买生存能力强的文种类金鱼,因为这类的金鱼容易养活,存活的时间长,又容易饲养。

2、其次,养观赏鱼要记得及时给鱼缸换水,以保证水质的干净,不过要注意换水时不要全部把水都换掉,否则鱼类很难适应新换的水质、水温,容易导致鱼的死亡。

3、观赏鱼每天都需要排除一定的废物,所以在养观赏鱼的时候要定时清理鱼缸内的排泄物,保证鱼缸的清洁,这样的话就可以保持浴缸内的清晰空气,不会威胁到观赏鱼的生活环境。

4、养观赏鱼最后一点就是选用合适的饲料以及喂养的方法、次数,鱼饲料要选择正规厂家这样能保证鱼吃完饲料后容易消化吸收,不生病。在喂养饲料时一般白天喂3次,隔6小时喂一次,晚上尽量少喂食。

淡水观赏鱼种类有哪些 怎么养观赏鱼

现在不少人都喜欢在家中饲养观赏鱼,这不仅是一部分人的爱好,而且它还能给家里带来非常好的点缀效果。那么 淡水观赏鱼种类 有哪些、怎么养观赏鱼呢?随我一起来学习下!

淡水观赏鱼种类 有哪些

一、温带淡水观赏鱼

这种观赏鱼主要有红鲫鱼、中国金鱼、日本锦鲤等,它们主要是来源于中国和日本,它经过近1000年的分化变异,逐步发展为几十个下属品种。比如绒球、水泡、鹤顶红、狮头、珍珠鳞、虎头等,每种观赏鱼的颜色、外形多种多样。

二、 热带淡水观赏鱼

热带淡水观赏鱼有三个系列,主要来自热带和亚热带的河流或湖泊,有灯类的观赏鱼:如蓝三角、宝莲灯、小巧玲珑、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非常可爱,是很多人家中必选的观赏鱼之一。其次还有神仙鱼类,如红七彩、蓝七彩、黑神仙,潇洒飘逸、温文尔雅。

三、热带海水观赏鱼

淡水观赏鱼种类 还有热带海水观赏鱼,这类观赏鱼有三十几个科组成,比如:月光蝶、红小丑、蓝魔鬼、海马这些,它们大多自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颜色特别鲜艳、体型怪异奇特,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怎么养观赏鱼

1、如果第一次喂养观赏鱼,那么最好买生存能力比较强的文种类金鱼,因为这类的金鱼容易养活,存活的时间长,又容易饲养。

2、其次,养观赏鱼要记得及时给鱼缸换水,以保证水质的干净,不过要注意换水时不要全部把水都换掉,否则鱼类很难适应新换的水质、水温,容易导致鱼的死亡。

3、观赏鱼每天都需要排除一定的废物,所以在养观赏鱼的时候要定时清理鱼缸内的排泄物,保证鱼缸的清洁,这样的话就可以保持浴缸内的清晰空气,不会威胁到观赏鱼的生活环境。

4、养观赏鱼最后一点就是选用合适的饲料以及喂养的方法、次数,鱼饲料要选择正规厂家这样能保证鱼吃完饲料后容易消化吸收,不生病。在喂养饲料时一般白天喂3次,隔6小时喂一次,晚上尽量少喂食。

关于 淡水观赏鱼种类 有哪些、怎么养观赏鱼的内容就介绍到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观赏鱼的品牌非常多,有些品种的观赏鱼价格很昂贵,而且饲养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大家打算在家中饲养观赏鱼的话,最好先了解清楚这些有关事项哦。

淡水鱼的正确养殖方法是什么

淡水鱼虽然总数比海水鱼少,但淡水水域只占总水域2.5%,故淡水鱼比海水鱼丰富得多,也有人会选择养殖淡水鱼。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淡水鱼的养殖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
(1)充分利用水体

水库和池塘的水体是-个立体空间,特别是池塘,大多数面积小,深度浅,一般只有水层区和水底区之分。在投放鱼种时,根据养殖鱼类各自的生活习性,合理搭配各种鱼种、鱼龄的放养比例使养殖水体中呈现"池塘如楼房,层层鱼游荡"的生动活泼的景象,使水体得到充分使用。

(2)广泛利用饵料

淡水鱼的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为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底生藻类和有机屑三大类;人工投喂饲料为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要达到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水中天然饵料和提高人工投料利用率的目的,就必须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各种食性的鱼类,以确保各类饵料资源都能分别为各种生活习性鱼类所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3)利用鱼类共生

淡水鱼混养可以以草鱼为主,兼养鲤鱼、白鲢、花鲢、鲫鱼、罗非鱼、鳝鱼、甲龟等十几种鱼类,这些鱼类混养在同一水体中除投喂一定的饲料外,还可以通过"自体施肥"来获得食料。因以养草鱼为主,投喂的日粮主要是牧草。草鱼吃剩下的碎渣沉淀到水底,成为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饵料,而草鱼、鲫鱼、罗非鱼不断地排出粪便,增加了水质的肥性,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鲢鱼,鳙鱼提供了饵料。鲢鱼、鳙鱼摄食浮游生物,有效地防止了因浮游生物过多而导致水体过肥,为草鱼的生长提供了保障。黄鳝、甲鱼等在养殖过程中能够翻松底泥,加速有机质分解,为鱼类提供饵料。

(4)节省育种费用

混养成鱼的水塘,实行异种、异龄鱼不同规格套养,既不影响成鱼的生长,又可扩大鱼种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鱼种供应问题,节省购种费用。而且,这种养殖不需要增加鱼种池和管理人员,省地、省工、省成本。

(5)效益好

淡水鱼混养,不仅年均鱼产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且上市的鲜鱼品种也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养殖淡水鱼的注意事项
白皮病

白皮病亦称“白尾病”,细菌性鱼病之一。该病主要是水质不好、使病菌繁衍,或是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病菌趁机侵入引起的。

病原体:白皮假单胞菌,大小为0.8X0.4微米。

流行情况:是花鲢、白鲢鱼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6~8月份为流行季节,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外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而损伤鱼体时,病原菌趁机而入,导致爆发流行。主要危害鲢鱼及鳙鱼,草鱼和青鱼有时也可受害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病症:发病初期,病鱼背鳍下方或尾柄处出现白点,尾柄处发白,并迅速蔓延扩大。随着病情发展,以致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俗称“白皮花腰”。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即死亡。

病程:病程短,发病时来势凶猛,流行地区广,从发病到死亡仅2~3天,死亡率高,鱼种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每年5~8月为流行期。

防治方法:1.预防措施:一、池塘要彻底清塘,发病季节要挂药篓或投药饵预防;二、夏花苗应及时分塘,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体表有寄生虫时,应及时杀灭;保持鱼池水质清洁,不使用未发酵的粪肥。

预防:1)彻底清池消毒,定期喷洒霉菌净25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25ml/亩·米;

2)内服:氟苯尼考粉或鱼畅欢+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用5-7天。

治疗:上述方案加倍量。
淡水鱼的分类
以水中盐份浓度分类

最常用的分类法初级淡水鱼

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33.1%,约8600种。

例如:鲶鱼、罗汉鱼。

次级淡水鱼

一生大部份时间生活在淡水,偶尔活动或栖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8.1%,约2100种。

例如:吴郭鱼、大肚鱼。

周缘性淡水鱼

栖息于海水或半淡咸水,其生活史亦会在淡水中生活,或进入半淡咸水中活动的鱼类。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及偶然进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鱼。占总全球鱼类0.6%,约160种。

例如:蛇鳗、牛尾鱼。

按洄游性分类

一生都生活于淡水中且无洄游性的鱼类。

无洄游性纯淡水鱼

例如:鲶鱼、罗汉鱼。

生涯史中,某段时间生活于淡水、海洋等不同盐度的水域。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

因地理而与海洋隔绝的陆封性洄游鱼类。

例如:樱花钩吻鲑、香鱼。

又可分为两类:淡水域洄游鱼类、河海洄游鱼类。

淡水域洄游鱼类

淡水鱼的生涯史中,包括洄游,都在淡水中进行。

例如:埔里中华爬岩鳅。

河海洄游鱼类

其生活史中,会经过不同盐度的栖息地。河海交界处是它们洄游必经之地。

例如:日本秃头鲨。

河口性鱼

所有生活在淡咸水交会区及海水的鱼类。

例如:棕塘鳢。

根据中国淡水鱼分类

软体鱼类。

低等鱼类。

骨胳全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

软骨硬鳞鱼类。

硬骨鱼类。

骨胳系统为软骨性,原始鳞片为骨质菱形,尾鳍为歪形,肠内有螺旋瓣。

真骨鱼类。

现代最普通、最多、最繁盛的鱼类。

中国1050种淡水鱼中,除少数13种外,其余全为真骨鱼类。
淡水鱼的繁殖能力
鱼的护卵方式和产卵数呈反比。越高明的护卵方式,产卵数越少,反之亦然。

鱼卵

鱼的卵分为浮性卵和沈性卵。

浮性卵-浮于水面。

沈性卵-沈于水底。又分为三种:黏著型、附著型、分离型。

黏著型

卵膜黏附于一起。

附著型

卵膜外有丝状物体,可附于其他物体上。

淡水鱼的卵大多为这类型。

分离型

毫无机率般散播在水底。

护卵方式

鱼护卵的方式有四种。

直接产卵于水中,不做任何保护。

守护著鱼卵。

把卵产于水底石上,雄鱼、雌鱼轮流昼夜守护。

把卵置于口中。例如:慈鲷。

把卵置于育婴袋。例如:海马。

卵胎生型。

鱼卵在雄鱼体内成长后直接以小鱼型态生出。

例如:腔棘鱼。

建巢

将产卵场用嘴打扫干净。

用嘴或鳍传送水流以免鱼卵缺氧而死。

雄鱼吐出泡沫,制成泡沫巢,提供孵卵场所。

猜你喜欢:

1. 淡水池塘如何养鱼

2. 淡水观赏鱼的饲养方法

3. 池塘怎样养殖鲟鱼

4. 鲤鱼应该怎么养

5. 淡水养鱼知识

家里怎么养淡水鱼?

1、注意水质,要把水质养出来。鱼不能离水,这是定律,一辈子都不能离开水。所以养好水才是关键。城市中的自来水是不能直接给鱼使用的,因为自来水中被添加了氯气和漂白粉,直接给鱼换自来水,重则氯气中毒死亡,轻则染白点病。自来水要困过之后才能给鱼类使用,所为困水就是用敞口容器接满水,然后太阳下暴晒两天或以上,让氯气自行蒸发即可使用。


2、注意鱼种类是热带鱼还是冷水鱼,如果饲养的是热带鱼,到了冬天是需要加温的。
给鱼换水的时候也要注意水的温差,鱼缸里的水与要换的水的温差最好不大于或小鱼两度。如果温差过大,鱼类可能因为冷热交替而翻肚,有可能直接被激死。


3、注意换水的时候,不要把鱼缸里的水全换掉,每次换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可以。留一些老水,可以让鱼更适应一些。


4、喂食方面,给鱼类喂食最好应该要定时定量,不能多喂,喂多了水容易脏,而且鱼抵抗力下降,容易染病,重者会使鱼患肠胃炎,肠炎是观赏鱼中致命的病,因为肠炎真的不好治。

观赏鱼的养殖方法?

观赏鱼养殖方法和技巧是有很多的,在饲养的时候注意水质的PH值,还需要注意选择健康的观赏鱼饲养。
1、初期养鱼的饲主大可不必太计较水质的数据。比如PH值,KH值等等。当然,养7彩除外。曾经看过一本英国水族爱好者的书,书中对饲养热带鱼所需水质的数据做了详细介绍。但在书中结尾时有这样一句话使印象非常深刻。PH值,KH值等等一些有关于水质的数据,多数是限于大型热带鱼养殖厂,家中饲养热带鱼不必太费心思的去追求一些水质数据。说到这里,要说明一下,主人也可以去测量水的各项数据是否达到主人想养的鱼所适合的各项指标,但是觉得初期养鱼的饲主就没这个必要了。
2、养鱼先养水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了。为什么要经常提起呢?可见养水的重要性。初期养鱼的饲主切记养水一定要有耐心。要知道,从某种程度来讲,养鱼就是看主人有没有耐心!养水时,一定要把过滤24小时开着(不开过滤的话,时间长了水会变质),温度提到30度为宜,持续这样的状态至少10天至15天(多些天更好)。如果在养水期间(注: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硝化菌,最好别加一些化学药物)水温一直保持在30度的话,水虽谈不上是老水,但是至少可以说是熟水。然后买几条便宜的闯缸鱼放进去,一星期后,闯缸鱼的成活率较高,主人就可以进新鱼了。
3、买鱼时,如何选购健康的鱼是极为重要的。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两种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1:用手轻敲缸壁,哪条鱼反映灵敏,哪条鱼基本就是健康的。2:一般的鱼都喜欢成群游动,发现哪条鱼在前面领游,哪条鱼基本就是健康的。买鱼时,尽量在一家水族馆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鱼儿所携带细菌的交叉感染。
4、饲养的密度。千万不要把所有喜欢的鱼都买回来,要知道一公分水养一公分鱼的道理。再者,有些鱼是不适合在一起混养的。从审美角度来说,缸内鱼的种类过多,也显得很杂乱,一定要注意主次分明。
5、平时勤换水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但换水的频率过于频繁,对鱼的体外黏膜以及硝化菌都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在换水的问题上,某些时候也是矛盾的。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这无疑要依靠强大的过滤系统来做保障以及平时对水质的观察。过滤器的功率以每小时能过滤缸内水总容积的3至5次为宜。关于滤材的搭配,视情况而定。初期养鱼的饲主,一般没必要在陶瓷环上,活性炭上下太多的工夫,在过滤槽内最底层铺一层生化棉,上面铺两层过滤棉即可。(注:从没用过活性炭,陶瓷环,照样水清鱼欢。
6、有很多饲主在饲养热带鱼的过程中,喜欢用盐。但是结合养鱼之经验,还是简单说几句关于盐的问题。初期养鱼的饲主,切记不要用生活中的食盐,食盐含碘,碘对鱼来说是有杀伤力的。市面上出售的大盐也不是很纯净,在这里推荐使用海水盐。偶尔(不是必须的,也不是经常性的)可以往缸里撒入适当的盐,盐能有效的预防水霉,同时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还可以提高鱼的食欲。
7、鱼生病时在没确定是什么病之前,不要随便往缸中下药。尽量隔离治疗,隔离治疗时可以不用过滤,但是必须充氧。
8、新鱼买回来时过水和倒水是非常重要的。鱼对温度和水质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所以过水和倒水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关于检疫的问题,认为最主要的是要看主人鱼的来源,还有是不是在一家水族馆买的鱼。这个完全可以自己视情况而定。在这里,说一个极为简单的土办法来对鱼儿进行检疫,准确来说应该是消毒。如果是在比较熟悉的JS那买的鱼,一般不会进行检疫这道程序。通常使用的办法是在把新鱼买回来时,在倒水的过程中,往塑料袋里加入适当的甲基蓝和盐。大约浸泡30分钟后,再接着倒水,直到水中的兰色逐渐消失为止。
饲养观赏鱼,需要注意这个饲养密度的问题。

新手怎么学养淡水观赏鱼和海水鱼?

养殖海水观赏鱼的准备工作

设置水族箱装置的步骤:

1)准备珊瑚

2)准备设立的位置及水族箱

3)安装生物过滤系统

4)增设底砂及装饰

5)加温、打气马达及其他过滤没备

6)照明设备

7)准备养殖用水

8)启动及最后测试

9)培养生物过滤床

这些步骤并非一成不变,但是却很实际。

准备珊瑚

装饰用的珊瑚是由千万个腔肠动物骨胳所组成的珊瑚礁岩的一部分。因为当您购买这些珊瑚时,它们已经是死的,所以必须先确定没有其他的生物居住在上面,才能放入水族箱中。设置水族箱的第一步骤便是准备珊瑚,但珊瑚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确定是否已全部洗净。以下是清洗珊瑚的两种方法:

(1)将珊瑚浸泡在家庭用的漂白水溶液中(4.5公升或者1加仑的水加上2杯漂白水)一或两星期。在第二个星期里改用清水浸泡直到漂白水遗留的味道完全消失。珊瑚有许多回旋的表层,必须一次次地清洗。这个方法较为被广泛使用,但是有时漂白水的气味在清洁之后仍然无法去除。这时,可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珊瑚48小时,便能将异昧完全消除。

(2)将珊瑚煮沸一小时或更久,然后用水管将它整个冲洗以去除碎屑,接着用清水浸泡一夜,再用水管冲洗一次,最后将它放在阳光下曝晒几天,即可使用。

准备设立的位置及水族箱

装设水族箱的位置最好选择在电源插座附近,且易于接近的地方。这并不只是为了方便装设,也是考虑到日后的定期保养维护。然后铺上一片软塑胶片或其他适合材质的垫片,如:保丽龙板,使水族箱能稳定地安置其上。

清除水族箱附近的障碍物,并确定您有足够的空气导管及电力输送线、连接分叉管、空气调节阀及电源插座,而后才能装设。在水族箱的上方或下方,安装一个放外部设备的架子,可以把一切杂乱物装入,方便您日后作业。

新水族箱千万不能漏水,如果有点怀疑,可以先在户外做一次试验,发现漏水之处,可以用矽胶粘补,但这也必须在室外进行,因为矽胶会挥发,对人体有害。在所有漏水之处都解决之后,用盐水将多余的矽胶洗掉,并清洗整个水族箱及玻璃隔板。

然后可在水族箱外将电源线及空气调节阀先安装排列妥当(但并非要立刻使用),如果水族箱靠着墙壁,这时可以把水族箱后面的玻璃粘上一层背景板,以避免墙壁的颜色等透过玻璃而破坏了景观。如果水族箱的后面是房间.也可用假的海景或珊瑚及别种物品布置的景致来遮蔽。并用聚光灯照射,就能得到扩张的幻景,使礼堂“加深”,当然,此时背面就不需要粘背景板了。

安装生物过滤系统

在铺设底层前先装设生物过滤系统,务必使过滤底板完全地覆盖住箱槽的基部确保空气能完全畅通至每一处。基本上是水必须均匀地流在底层板上,也必须确定过滤底板的周边无缝,如果发现有裂缝,则须用专用的水族箱接合剂粘住。使用了接合剂后,须等待24小时经确保确实粘合后,才能继续着手下面的工作。

确实接好空气扬升管。有些气动式过滤器的空气管线必须正确地连接在空气扬升管上,不可误接也不可松动,因为以后这些管线都被覆盖在底层下面,再难以接触到,管线的另一端则接到外部的塑管上。

如果使用动力生物过滤器,不可把笨重的马达头直接接在回水管顶部,造成维护上的不便,更有翻下来砸坏水中装饰的可能,甚至对水族箱造成更大的损坏。同样地,如果使用“逆流”过滤系统,需要到最后才能将动力过渡的水流管接在回水管的底部,并须向供应商询问各种管路的连接方式。

增设底层及装饰品

装设底层之前,首先须确定使用的材料是否已经完全清洗过了,尤其是选用碎珊瑚或珊瑚砂为底层材料时,因为这些材料上可能残留已死的有机物。把这些物质浸泡在清水里一段时间,同时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清理要用石头或装饰品。

把这些粗糙的底层介质均匀地洒在过滤底板上约5~7.5公分(2~3寸),上面加一层塑胶细网以防止松动,而后在上面铺细碎的珊瑚砂。细网的作用除了防止鱼只扒刨之外,也避免它们不小心自己陷了下去。往后部逐渐将砂石的厚度增高约5公分(2寸),有斜坡的地方则以小石子垫在下面。在尚未安置妥全部的“技术装备”之前,别把石块及珊瑚用完。

加温、打气马达及其他滤水装备

最好能在水族箱的两端加装自动控温组件(分离式的加热器也一样适用)。确定这项组件是垂直地安装,并须了解它的设计是全部或只是部分地沉在水中。此外,确定加热器安放在石粒外,过长的组件可以斜放在后箱板近处,千万牢记在各种装备上都要用塑胶夹子固定住。确实依照制造厂商提供的指导手册连接管线,并将管线整齐地固定在管线束排上。用塑胶制的空心管套住所有连接,最后才接上温度计;在放满水之前不要用飘浮式温度计,但可在任何时间将液晶显示式的温度计粘在箱壁外。

将打气马达打出的空气经过气石释放到水族箱中,理想的方式是把马达安装在槽内水面上的边壁,以防止箱内水流倒灌而造成电源的损坏,或因其他缘故致使打气马达停止工作。另外一法,即在空气管线上安装一个“单向的”调节阀,也可发挥同样的功效,而使用者可以视自己需要把马达安置在任何地方。

利用水族箱背后以砂石或珊瑚做为掩蔽之处放置一个长形的气石,把气石的空气管线连接在打气马达的其中一个空气活门上,并将管线埋在石粒之下。因为这些气石需要常常更换,所以最好将它放置在易于接近的地方。把滤材装在滤水器的水体中,外部过滤器或紫外线杀菌灯可以装在水族箱的下方或吊挂在后壁上,为了让各种管线都能从箱内拉出来,可以在顶盖开一个小口,利用一根分流管将流回水族箱的水流分散开来,以避免大股的水流冲击在水族箱中的装饰品上,同时可扩散二氧化碳,有利于水质的清新。

此外,可以把蛋白质分离器装在水族箱内,玻璃盖要有一截开的部分,以便替换蛋白质分离器上的集物杯,如果使用臭氧机,须使臭氧直接输送到蛋白质分离器上,千万别将臭氧输送到生物过滤器的扬气管上,并须象空气马达一样,别让水族箱的水倒灌至臭氧机中。

将电源供应管线连接到外部电动过滤器、加温器、紫外线杀菌灯及臭氧机上。紫外线杀菌灯和臭氧机并非立刻就要使用,故可暂时不要接。

依水流流经过滤器的方向,把外部电动过滤器(反向水流使用)或过滤器的马达头(下向水流)接在生物过滤器的扬升管上。最后,加入所需要的珊瑚或石粒,利用这些饰物掩盖水族箱中的所有硬体设备,但必须注意不能阻碍了水流,且谨记过多的装饰会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更可能会阻挡了养殖者的视线,以致无法发现被困住的鱼只。水族箱的灯光设备至少具有下列几项功能:

可作为水族箱之照明设备,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触媒体,是细菌进行分解作用的催化剂、是动物进行代谢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水族箱的热源之一等。因此水族箱的灯光就是水族箱的生命源泉,不仅关联到整个生态的平衡,更是关系到海水鱼及其他无脊椎动物是否能展露出自然原色,因此,安装时一定要选择专为水族箱照明所制造的灯具,虽然价钱稍高,但使用一支是不可缺的,且是水族箱能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

使用防水设施并在顶盖上加装照明灯光,须小心不要影响到顶盖或摔到玻璃罩上。

连接在莹光灯的启动器很重,可能会影响顶盖受力的平衡,尤其是同时使用数根灯管时,最好将启动器装在另外的地方。

确保顶盖的通风良好,使灯光的热气可以全部扩散至水族箱的水体中,并能排出水族箱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紧密的玻璃封盖除了可减少水分因蒸发而流失,还可防止鱼只跃出。也可在顶部不加盖的开放式水族箱的上方30公分处架设吊灯,但须平均分散吊灯的投射光线,以免都只照射在水族箱中的某一局部。

此外,也须将灯光的插头连接到管线束排上。

准备养殖用水

现在将面临到如何调配人工海水的问题。很显然,如果是初次使用的新水族箱,在装好装饰品及硬体设备之后,调配用水是相当容易的,轻轻地将配制好的人工海水注入水族箱里,才不会将各种装饰品及底层铺设冲坏。最好的办法是在箱中暂置一块大平板或是利用锅盖,使水间接流入,就不会造成大力的冲击。持续放水到满水族箱为止。

不论使用何种配制海水的方式,在最初测试所得的海水比重并不是正确数值,只能等待温度到了一定的标准,且过滤系统开始运作而盐分已充分调匀后才能测出正确稳定的数值。

启动以及最后测试

此时开始在外部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灯的管路中注满水,这是一个简单的步骤,只要将连接水族箱的回水管打开即可吸入水,水注满各系统后,再把回水管接上,确定每根管子都已接好。

从管线束排上取出一条供电缆线接到适合的管状插头上,将插头插上电源。

调整每个空气活门上的气流以便启动生物过滤器及气石,水会从接在扬升管上的动力流过来。检查从外部过滤器流出的水量是否充足。如果系统上有空气闭锁键,可轻轻摇动过滤器使滞留的空气排出。

由温度上的读数可看出加温装置是否正常运作。当温度上升到预选设定的读数时——约为24度,便可用比重计测量水的比重了。(比重计可采耐用的胶质摇针型,这很方便使用,但须轻轻敲动使中间的气泡消散,以免读数有误)如果比重过低,则需要加人工海盐,等水循环一阵子后再量,,持续测量至比重达到标准;反之,则抽掉一些海水,再补充一些淡水使之降低。如果必要,重复这些步骤,使水的比重符合一定的标准。

培养生物过滤床

水族箱安装妥当后,须花一段时光培养硝化细菌。细菌稳定地增加且发挥功效时,氨及亚硝酸盐便会逐渐减少。过滤床的成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至少两个星期甚至一个多月,视依什么滤材繁殖而定。另外,有一些加速成熟的方法,但所有加速方法都是定量的供以氮肥化合物,以充当此系统的“能量”。

培养硝化细菌时,可以放入一些良好的水族箱旧砂,或添加已培养好的硝化细菌原液。另外可放入一些食物碎屑使之腐烂或放入一两条健壮的鱼使之供应需要的有机物废料。当然,选择几项方法并用效果也很理想。

以测试剂测量氨和亚硝酸盐比例可以了解硝化细菌成熟的程度。开始几天,亚硝酸盐的读数会增加,但到了最大值后,它的读数便会降回一个极小值,最好到0或小于0. 1mg/l。此时,增加一些鱼类是很安全的,但不可放养到足量,无论如何,生物过滤器尚无法处理大量鱼只产生的氨及亚硝酸盐,以后渐渐地增加鱼数才能使过滤器的功能慢慢地发挥作用。


配制人工海水

1.以假乱真的人工海水

大部分的海水鱼养殖者都无法在家中直接享用天然海水,然而使用天然海水来养鱼也未必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可行之道,毕竟海水取得原本就不容易,而且用起来又不见得保险。所幸,合成海水已可以全然取代天然海水,甚至还要更安全一些;您只要买回一包您需要的“加水即可”的人工海水盐就行了。不过,缸里的水总会受到饲料、排泄物的污染,因此,养殖者必须定期调配合成海水来加以更换。此外还有各种不同的设备供您检验缸内的水质——这可是饲养海水鱼和无脊椎动物所不容忽视的工作。

养殖海水鱼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风尚。还是有许多相关的问题仍无解决之道,使得很多人不敢轻易尝试这项他们以为自己无法做好的嗜好。其实,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水质的维护。水处理系统以及养殖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于:您对于海中必然会产生的变化能有多大的控制力……您会知道,水是养殖中最末的一环,而它就是这么简单。

2.天然海水

地球表面有71%为海水所覆盖,您可能就此认为海水最容易取得且是很方便使用的东西。但是,基于这些海水其实并不适用于水族箱。

对于大部分的养殖者而言,就算其住处离海边不远,定期到海边去、运回大量海水也是件完全不实际的行为。此外,并非所有的海水鱼养殖者都居住在热带地区,所以当地的海水对来自热带的品种来说,温度显然太低了。但是如果将这些低温的海水加热来符合热带鱼类的需要时,其中的浮游生物却可能因此死亡而造成污染,或是迅速地大量繁殖而减低水中的溶氧量。当然,如果把当地的鱼只养在适当的海水中,再加以必要的照料,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困难是:能否找到未受污染的天然海水。由繁忙的海上交通及大量的工业排放物可明显看出,至少岸边的海水并非完全纯净。

综合上述各点可知,除非您养的是当地的鱼只,而且住在离海不远处,否则就不需要使用天然海水来自找麻烦。

3.合成海水

供应水族箱海水的最好办法是使用经过精心调配的海盐,如此即可获得与天然海水非常相似的合成海水。而在使用这一类的海盐时,一定要密切遵从制造商的指示。尽管以往的养殖者一定要一次用完一整包的海盐,方能取得各种盐类的均衡,但是目前高品质的海盐由于混合均匀、完整,您大可放心地分成数回使用。不过每次使用权后,一定要将剩下的海盐封好,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以防止让海盐受潮,而影响了下次使用时份量的计算,例如:日常换水时所需海盐的剂量。

合成海水之准备

先合成海水再装设水族箱,这样一装好水就可用了。下面就合成海水步骤介绍如下:

1)目前各地水厂以氯气消毒自来水的情形越来越普遍,所以在自来水加入海盐之前,必须先用除氯剂或是较激烈地曝气,以除去水中的残留氯。然而,一旦加入海盐后,想再除去氯气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氯气除剂无法在海水中发挥作用,此外,在加入海盐之前,您可以先用氨测试组件检验有否氯氨存在,再用氯氨去除剂除去氯氨和部分的氨,而在水族箱开始连作后,您若要以自来水补充蒸发的水分,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去除氯气和氨。


2)第一次调合成海水时,您可以水族箱当容器来使用,不过,当以后要换水时,一定要用玻璃、塑胶或其他非金属的容器来调配。(如果使用塑胶容器,最好用专为腌泡食物、盛装食物用的聚乙烯、聚丙烯容器,而勿用以再生材料制成的垃圾桶。后者时间一久,可能会将毒素释放至水中。)在容器外画一横线标示出所需的水量,例如50公升,如此便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3)最好在使用前的24~48小时就调好合成海水,并且要依照制造商的批示曝气,有些混合物在使用前得曝气好几个小时才行。

4)在检查比重之前,必须先打开马达、气石及过滤器,使水温达到适宜的温度。比重如果太低,就再添加海盐;反之则加水。

5)水族箱内的装备一旦齐全后,就不容易测出箱中实际的水量。所以,在装设过程中,要先量好所用的水量,并且做记录以供日后参考,例如:说不定有一天,此记录可以帮您知道要用多少药剂来替鱼治病。


比重

比重即任何液体的密度除以蒸馏水密度(其密度等于1)所得之商。海水的密度较高,而且所含的矿物质也较多,故比重大于1。而定量水中所有溶解固体的量也可以用盐度(Salinity)一词表示,即公克/公升。

海水的盐度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红海和地中海皆不受潮汐的影响,而且两者的蒸发率都很高,所以其盐度就比开放性海域来得高。另外,加勒比附近的西太平洋盐度也不低,而死海的盐当然是居全世界各海洋之冠。在这样的海水里,根本没有鱼只可以生存。

水的盐度/比重对于生活其中的鱼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也造成了淡水鱼和海水鱼在生物学上的基本差异。

淡水鱼所生活的水域,其水质比重都比体液还低,由于渗透原理,水会补吸收到体内,因此淡水鱼必须不断地排出水份,以免被胀破。然而海水鱼恰好面临界相反的问题,海水鱼的体水分会持续地流失到外界的环境中,因此必须摄取大量的水分并排除过多的盐类,所以采用比天然海水比重稍低的1.020~1.021,可以减轻海水鱼体水分流失的紧迫。

蒸发是引起比重变动的最大因素,然而蒸发时仅有纯水被流失,因此补充时仅需洁净的淡水即可,而不需再添加人工海盐。为了防止水分快速蒸发,可在水族箱上方加装一块玻璃以减少水分之蒸发。


水之pH值

pH值是用来测量水质的酸碱性,是以指数方式来表示其数值,pH值低于7则为酸性,pH值高于7则为碱性。海水的pH值比淡水高,介于7.9~8.3之间。当pH值降低时,即表示海水的缓冲能力正在降低,所以当pH值降低20%时,即应马上更换海水。定期部分换水,可促进海水pH值的稳定,也就是减少了水中硝酸盐的浓度,尤其是在缺少高效性的过滤器系统下的水族箱。

水质之维持

定期测试水质对所有的海水水族箱饲养者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必做的工作。海水鱼对恶劣的水质及环境突然改变的忍受力较差,因此不论是改变水质或环境时都应尽可能地慢慢变化,以避免造成鱼只之紧迫,尤其是在引进新鱼时,往往会发生新鱼迅速……海水水族箱就仿佛是海洋的室内缩影,就如同淡水水族箱是河流或湖泊的一部分一样。然而海水水族箱却不能象海洋一般的稳定,因此必须靠一些技术来管理,才能增加其成功率。除了定期测试pH值及比重外,我们必须尽可能做一些水质测试,以维持水族箱在最适当的水质条件下。一旦水族箱开始有生物居住,这些居住者会经过呼吸作用、消化及自然的死亡等产生废物,主要废物成分有氨、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等,而这些化合物都会对鱼类及无脊椎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而我们可经过一些测试剂来检测水质的状况,并借由测试结果来判断过滤系统的状况,及最佳期换水时机。

利用测试剂可以了解水族箱的状况,但必须确定所测数值是正确的,否则将因错误的数据,而作了不正确的判断。

在测试剂系列中的铜测试剂,可以测量水中的铜含量。当在处理水族箱中的鱼病时,往往会使用含有铜基的化合药物,而使水族箱中的铜含量大幅上升,由于过量的铜离子浓度会造成水中生物死亡,因此必须放入最正确的剂量才能达到最大的疗效。我们可经过铜测试剂来控制最适剂量,以避免因治疗而杀死鱼的事件发生。因此随着水族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更轻松且更有把握地来照顾我们的海水水族箱。

海水观赏鱼的选择、组合和喂养

当您准备好了适合养殖海水观赏鱼的水族箱,水质也维持在适合饲养的标准,接下来的事就是把鱼放入水族箱的时候了。您会选择什么样的鱼呢?是色彩鲜艳的,还是外型美观的鱼呢?

选择鱼的方法:

(1)选择购买活泼好动、没有受伤的鱼

选择时,要注意观察鱼体是否有伤,鱼鳍有无破损,尤其是尾鳍和脊椎。如果只是鱼鳍尖端轻微的伤则无关大碍。

(2)选择活泼、健康的鱼

鱼儿健康、游姿、动作、色彩、斑纹是选鱼的关键,要多观察。健康的海水鱼,会自由在地在水族箱内游泳,若遇到环境变化或受到惊吓能敏捷地游跑。凡呼吸急促,反应迟钝,老是停在空气循环口附近嘴巴急速张合的鱼或躲在水族箱的角落处而不游动者,都是不健康的鱼。如果鱼躲在角落里急促呼吸,很可能是患了圆鞭虫病;眼睛浑浊、眼球突出的鱼,则可能是患了肿眼病;白点病容易看出来。患病的鱼不要购买。干瘦的鱼、缺乏健康光泽的鱼、经常磨擦珊瑚礁等粗糙表面的鱼、鱼鳞脱落、有明显病斑的鱼以及对投饵毫无反应的鱼均不能购买。另外,刚捕捞到的鱼或运到时间不长的海水鱼也不要买。

(3)不要购买太大或太小的鱼

体形太大的鱼,往往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常常不肯进食,如诱饵不成功,就会死亡。体形太小的鱼,要一日多餐的投饵,如果无时间照顾也容易死亡。

此外,初学者购鱼时最好选择幼鱼,选鱼时,食欲良好的鱼优先。同时根据水族箱的大小选择相应的鱼。

组合鱼只的方法:

在海水鱼专买店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鱼。其中有的海水鱼栖息于特定的地区,不过,它们一样可以养在同一水族箱里。因为世界各地的珊瑚礁区的水质没有多大差别。

养殖前要了解习性合理的组合鱼。鱼的习性因种而异,即使同类的鱼,也要注意搭配。一大一小的鱼在一起,大鱼就会伤害小鱼。又如在水族箱中放10条左右的条纹蝶鱼时,未见争夺地盘的情形。如果再加倍地放进去就开始争斗,最后还是只剩10条左右。还有像关刀鱼,饲养两条就会争斗,必伤亡一条。若想在同一水族箱饲养两条以上,就必须在箱中放置装饰的石头和珊瑚供躲藏等等。这些都是选购鱼时应考虑的。而组合鱼时更要考虑到鱼的习性。

混养与组合

所谓混养就是在同一水族箱内饲养两条以上的海水鱼。将水族箱装点成集合各个海洋于一身的小型世界,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如肉食性鱼与小鱼混在一起,小鱼成为前者的食物。另外,在有限空间的水族箱内,同时饲养领域意识极强的鱼时,往往会争的头破血流。

人们都希望把颜色、形状、动作名异的鱼饲养在一起,使水族箱更美观。

避免把雀鲷或更小的鱼与专吃小鱼的石斑鱼、蓑鲉、倒吊等大鱼放在一起;

狼吞虎咽的鱼和细嚼慢咽的鱼要避免放在一起,以免投饵时有些鱼吃不到食饵;

食性特殊,专吃珊瑚、海绵或浮游生物的鱼,必需单独饲养,与其它鱼类组合时容易出问题;

最好是同时把几条鱼一起放入水族箱。如果每次只放1条,应该是从体型小的开始,然后依次序将大的放进去。因为先放进去的鱼气焰都很嚣张,尤其是蝶鱼和神仙鱼更甚;

加入新鱼时,要观察半小时。如果有专门攻击其它鱼的霸道鱼出现,可以把水族箱的石头、珊瑚等装饰品移动一下,改变原来的布局;投饵也是转移其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如果行不通,就得把这条鱼隔离20~30分钟(隔离方法:可即它关在带网眼的塑料蓝中挂在水中,也可把它移人海水桶中,利用这30分钟再改变装饰物的位置,然后再把鱼移回来,使鱼认为是到了新环境,逐渐安静下来。)

海水鱼切忌2~3条同种鱼放在一起,如神仙鱼、蝶鱼、雀鲷等将同种鱼2~3条放在一起要相互争斗,相反,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反倒会相安无事。

饲养鱼的数量:

按照人们实际饲养的经验:水温25度以下的水族箱.平均每10升海水可放养1条3厘米长的鱼,一个1米的水族箱,放养的鱼不能超过14条;若是6厘米长的鱼则是7条;30厘米以上的鱼只能放1条。25度以上,放鱼的数目要递减。30度高温时,鱼的数目要减少1/2。

正确的放鱼方法:

鱼购买回来后,不能直接从塑料袋中取出放入水族箱内。放入水族箱之前,要做如下处理:

将装鱼的塑料袋浸入水族箱中30分钟,等袋中的水温与水族箱的水温一致;

将塑料袋取出,打开封口,加几勺水族箱中的海水到袋中,将气石放入或充氧扎口,约30分钟。目的是使袋中水质与水族箱的一致,以便鱼放入水族箱时适应;

用一个带网眼的塑料篮子将鱼捞出,连同篮子浸入淡水中(此淡水的温度、酸碱度一定要与水族箱的完全一样)。浸泡1~5分钟,蝶鱼1~3分钟;神仙鱼、倒吊鱼、炮弹鱼3~5分钟,视鱼体大小而决定。最后,从带网眼的篮子把鱼捞出,放入水族箱中。这样可以避免新来的鱼带菌感染原来水族箱的鱼。这一步骤,可减少约80%的感染性。注意:千万别将外来的水倒入自己的水族箱中。

鱼在放入之前,一定要将水族箱的灯关掉,以免新来的鱼因环境改变而受到惊吓,或受到其它鱼的攻击。

驯饵

鱼饵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生饵、冷冻饵及人工干燥饵3种。生饵主要用作驯饵用,应避免长时间使用。主要有蛤蜊、小鱼、鱼卵、丰年虾卵;冷冻饵是指生饵经冷冻的产品,同样作为驯饵用,也应避免长期投喂;人工干燥饵是一根据海水鱼所需要的营养、维生素而调配出来的。有薄片状饵、小颗粒状饵、南极虾、大型鱼的基本饵、干燥丰年虾,海苔等。

驯饵的方法:将刚买回来的鱼放入水族箱后,可以先喂4~5天人工干燥饵。如果鱼群不肯摄食,可将蛤蜊或冷冻虾与人工干燥饵拌合后喂食。这时,大多数海水鱼都会开始进食。之后以渐进的方式逐渐减少生饵或冷冻饵的量,转而增中人工干燥饵的量,直到鱼摄食人工干燥饵为止。

有些刚买回来的鱼不进食,可能是环境变化及领域之争,使鱼缺乏进食的心情和时间。尤其是后养的鱼,往往会遭先养鱼的欺负,故不肯进会。当这种状况持续一星期以上时,鱼就可能死亡。遇到这种事,可将其转移到另外一个水族箱中,或者改变原水族箱里的布置试试。

最难驯的鱼类,是某些蝶鱼(以珊瑚肉为主食)。对于这些鱼,可将蛤蜊剁碎与薄片饵、干燥丰年吓混合成肉末状。接着将肉末涂在装饰用的珊瑚礁上,再放入水族箱、这种鱼就开始进食了。

有些鱼有特殊的食性,也会给您养殖带来困难,如专吃寄生虫的大西洋神仙鱼,吃珊瑚虫的蝶鱼等,假如从幼鱼时开始饲养,便能适应水族箱内的生活条件。

喂食时注意事项

给食的原则是不要一次性地投饵太多,最好的做法是一天喂食2~3次,喂食时要注意观察鱼的进食情况。一般可根据鱼的性质与种类,给予在几分钟吃完的量。另外,不可长期投喂同样饵料,最好是2~3种饵料混合给予。不论是生饵还是冷冻饵,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因此务必将吃剩下的残饵从水族箱中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