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虫害:兰花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受到虫害的威胁的,一些害虫会以兰花的叶片及花朵为食物,严重影响兰花的生长。而兰花在生育期中最常见的害虫就是蚧壳虫了,蚧壳虫对兰花造成的最主要症状就是导致叶片开裂。因为蚧壳虫会从内向外的啃食叶片,因此前期便会造成叶子开裂。所以我们要注意经常检查兰花的生长情况,如果有发现蚧壳虫的话则要及时防治。要为兰花营造一个通透性良好的环境,减少害虫危害。

2、病害:兰花会受到虫害的危害,自然也有可能会受到病害的侵扰。兰花的常见病害是非常多的,例如常见的叶斑病、霜霉病等。而兰花常见病害的主要发病症状都是会在叶片上出现斑点等,导致叶片缺水干枯,而且叶片中部逐渐开裂等。因此我们在防治虫害的同时,病害也是需要我们着重注意的。我们要对兰花常见病害有所了解,便于在发病时能够及时查明具体是什么病害。然后对症下药,并且病情加重,导致叶片开裂现象加剧。

3、肥害:兰花在生长过程中虽然是需要适当施肥的,也少不了肥料中营养的供给。不过我们在施肥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施肥量,如果施肥不足的话,那么兰花会因为缺少营养影响长势,叶片也会因此出现发黄干枯、开裂等现象。肥料也不宜过多,施入过多肥料的话,也极易导致叶片开裂,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让叶片直接触碰到肥料,否则叶片易被肥料烧伤。所以大家要注意合理施肥,保证兰花正常生长。

墨蓝叶子中间裂缝是怎么回事

墨蓝叶子中间裂缝可能是肥施太多了,生长速度过快导致中间开裂。

墨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栽培的基质

中国传统盆栽墨兰多用其原产地林下的腐殖土,当地人称为“兰花泥”。这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墨兰的优良盆栽用土。在北方栽培墨兰,一般都用腐叶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炉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制。

二、分苗与消毒。

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的基部,将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的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将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的假鳞茎,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中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的病菌。

三、上盆。

盆选好后,种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面盖以大片的碎瓦片,并铺以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可放入兰株(兰株根系的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然后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的叶基处。并在泥表面再盖上一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可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后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一周后转入正常管理。

四、管理。

墨兰属半阴性植物,要求“暖和、湿润、散光、通风”的环境条件。生长好坏全靠养护管理。栽培地点要求通风好,具遮阴设施。墨兰对水分的要求主要是视气温高低,光线强弱和植株生长而定。墨兰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须用自来水浇墨兰,须暴晒一天之后才能应用。浇水用喷壶,不要将水喷入花蕾内,以免引起腐烂。夏季切忌阵雨冲淋,必须用薄膜挡雨。

五、施肥。

墨兰施肥“宜淡忌浓”,一般春末开始,秋末停止。施肥时以气温18~25摄氏度为宜,阴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种类,有机肥或无机肥均可。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秋冬季墨兰生长缓慢,应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后喷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叶片。施肥必须在晴天傍晚进行,阴天施肥有烂根的危险。

兰花叶子上长黑斑,叶尖开始发黄后变黑原因及处理方法

这是烂根的症状。

兰花烂根,主要原因无非是浇水不当、雨水过多,或盆土的结构不合理,排水不良所致,有时病菌的侵害也会导致烂根。烂根造成了兰叶发黄、萎缩、脱落,并易诱发黑斑病,有时连芦头都烂掉,甚至全株死亡。

兰花根系属肉质根,只有在湿度相对平衡的情况下,才能使兰花根系正常发挥吸收营养、输送营养的作用。那么,碰到烂根、要如何处理呢? 一是及早换盆,要重新换土上盆上植料,植料要注意质量和排吸水性能,以火烧土或干燥的土、炭等植料为好,也可在根芦部适当掺盖些粗砂,效果较好;二是控制日照。换盆之后一段时间,不能烈日暴晒,要置于蔽日、空气流通的地方,但应注意风不宜太大以免受影响;三是注重换盆栽植方法。除了保证盆土透气通水之外,芦头下部到接近根部外的植料要密实,芦头要适当栽深一些,既起到保护作用,又防芦头晃动或浮离土面。烂根和萎缩发黄的叶要剪除,以减少养份损耗,使芦头的营养得到贮存,以维持根系发育;四合理浇水。在栽培管理中,要严格调节用水,盆土要以半湿见干为佳,既不能盆土见白干燥,又不能明显太湿。如遇雨天,应移至遮雨之处,尽量掌握好盆土湿度,以保证其正常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