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行动的结构》;

2、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3、韦伯曾于海德堡大学求学,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

4、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5、是同泰勒和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

韦伯的主要著作什么

韦伯的代表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首次发表于1904—1906年,一经问世便立刻引起读者的巨大兴趣,其影响超出了历史领域,也使刊载它的《档案》杂志的销量成倍激增。时隔百年,学界对这部作品的讨论依然热度未减:一方面,重温经典的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解读视角,激发更多读者深挖本书的内涵;另一方面,韦伯独树一帜的解析思路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观点对于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我们,依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借鉴意义。
学界泰斗,独树一帜构成百年经典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与马克思、涂尔干并称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与同时期其他伟大思想家相比,韦伯的思想独树一帜:从文化和观念的层次出发,探讨资本主义的起源和经济现象。
由此,韦伯引出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命题:基督新教所产生的职业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有因果关系。新教信仰塑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伦理规范,沉淀为欧洲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成为理性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后,韦伯将对资本主义的探讨,延伸至对社会理性化进程的探讨,他认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一个与其他文明不同的理性化过程,理性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摆脱不合理的欲望和对世俗的依赖,其行动被持久的理性和伦理所约束。本书涉及的重要主题是人类精神活动对行为的影响,韦伯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力量的来源时也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做了精确的分析和大胆的预测。人到底为何努力工作,为何积累财富呢?在资本的推动下,人类将走向何方呢?时过百年,韦伯的前瞻性言论依然值得细细品味。
名家导言,全新视角解读韦伯命题
为使更多读者走进韦伯,读懂韦伯,译林出版社诚邀著名社会学者周雪光为此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撰写“导言”。周雪光先生是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国鼎经济发展讲座教授、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也是资深韦伯研究专家。
在带领学生共同研读韦伯的过程中,周雪光教授同步完成的七篇读书笔记,以简明扼要的总结厘清了韦伯的主要思想,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拉近韦伯与更多读者的距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秉持韦伯著作一贯的风格:逻辑缜密、主题宏大、表述严谨。周雪光的“导言”精准地抓住本书的核心命题,以简练的语言构建出韦伯的思维框架,对于初读韦伯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介绍无疑是最好的入门指南。此外,考虑到时代的演进和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周雪光在“导言”中贴心地指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并给出读懂韦伯的具体方法。除了内容,周雪光更有意引导读者学习韦伯的研究方法,为经典作品赋予更高的精神价值。

马克斯·韦伯的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出版时间《中世纪贸易公司的历史》1889年《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1891年《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1895年《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1896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一部分1904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二部分1905年《古典西方农业社会状况》1909年《论解释的社会学的若干范畴》1913年《儒教与道教》1915年《古代犹太教》1917年《论新政治秩序下德国的议会与政府》1918年《帝国总统制》1919年《政治论文集》1921年《学术理论论文集》1922年《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1924年《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年

韦伯简介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韦伯与泰罗、法约尔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