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率是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信息量称为比特传输速率,单位是比特/秒(bit/s)。

比特率经常在通信领域用作连接速度、传输速度、信道容量、最大吞吐量和数字带宽容量的同义词。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常利用比特率衡量视频文件质量。

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比特率是单位时间播放连续的媒体如压缩后的音频或视频的比特数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相当于术语数字带宽消耗量,或吞吐量。比特率规定使用“比特每秒”(bit/s或bps)为单位,经常和国际单位制词头关联在一起,如“千”(kbit/s或kbps),“兆”(Mbit/s或Mbps),“吉”(Gbit/s或Gbps) 和“太”(Tbit/s或Tbps)。


视频比特率是什么东西?多少为宜?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x0d\多少为宜取决于你的视频设备\x0d\16kbps—可视电话质量(使用者可以接受的"说话的头"照片的最低要求)\x0d\128_384kbps—商业导向的视频会议系统质量\x0d\1Mbps—VHS质量\x0d\125Mbps_VCD质量(使用MPEG1压缩)\x0d\5Mbps—DVD质量(使用MPEG2压缩)\x0d\8_15Mbps—高清晰度电视(HDTV)质量(使用H264压缩)\x0d\294Mbps_HDDVD质量\x0d\40Mbps_蓝光光碟(Blu-rayDisc)质量(使用MPEG2、H264或VC-1压缩)\x0d\440/880Mbps_SonyHDCAMSR质量(SQ/HQ)

比特率和码率是什么

比特率就是是码率,这是两个同义词,码率一般也指比特率,他们之间不用换算,只是叫法不同,其他含义都相同。

影响视频播放流畅度的是设备配置与带宽,RAM最重要,然后是GPU,接着是CPU,最后是ROM。清晰度由比特率决定,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如果电脑自身配置或网速达不到要传输的比特率要求那么电脑就会卡。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比特率是单位时间播放连续的媒体如压缩后的音频或视频的比特数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相当于术语数字带宽消耗量,或吞吐量。

比特率规定使用“比特每秒”(bit/s或bps)为单位,经常和国际单位制词头关联在一起,如“千”(kbit/s或kbps),“兆”(Mbit/s或Mbps),“吉”(Gbit/s或Gbps) 和“太”(Tbit/s或Tbps)。

虽然经常作为"速度"的参考,比特率并不测量"距离"/时间,而是被传输或者被处理的"二进制码数量"/时间,所以应该把它和传播速度区分开来,传播速度依赖于传输的介质并且有通常的物理意义。

扩展资料:

视频中的码率

码率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字节)X8/时间(秒)1000

音频文件专用算法:比特率(kbps)=量化采样点(kHz)×位深(bit/采样点)×声道数量(一般为2)

举例,D5的碟,容量43G,其中考虑到音频的不同格式,所以算为600M,(故剩余容量为431000-600=3700M),所以视频文件应不大于37G,本例中取视频文件的容量为3446G,视频长度100分钟(6000秒),计算结果:码率约等于4933kbps。

码率几点原则:1、码率和质量成正比,但是文件体积也和码率成正比。2、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对图像的质量没有多大影响。3、DVD的容量有限,无论是标准的43G,还是超刻,或是D9,都有极限。

参考文献来源:百度百科—比特率

比特率是什么单位

比特率就是码率,比特率全称是bit,单位是b。

一般用Kbps表示(即千位比特率,K=千位,b=比特率,p=per每,s=second秒,意思就是:每秒传送多少千位比特率)

比特率和字节之间的计算公式,可以通俗的把比特率理解为代表速度,字节代表体积,一字节有8位比特率,字节全称是Byte,单位是B,即1B=8b。

举个例子:现在我有一个音视频文件,时长4分钟,码率是512Kbps,求这个文件的体积,公式:460(512÷8)=15360KB(这个音视频文件有15MB),为什么512要÷8,因为8个码率是1个字节,我们是求体积所以需要÷。

比特率的几种分类:

1、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

2、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

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3、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相对于VBR和ABR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而且音质相对于VBR和ABR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比特率

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例如:以500Kbps来编码音视频。

其中 bps是 比特/秒

1K= 1010=1024

b就是比特(bit)

s就是秒(second)

p就是每(per)

所以,以500kbps来编码表示经过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500K的比特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