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国家级数字资源系统工程,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贮、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宏大的民族文化工程。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运营效率的提高;
2、保障系统信息安全;
3、统一管理;
4、无线网的部署需求。
为什么要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过5000亿元。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全面推进下,公众在信息获取、数字阅读等方面的文化诉求得到较大满足。
全国数字图书馆实名用户超过800万人。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得图书馆数字化逐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
数字图书馆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每个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浏览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与传统图书馆对比,数字图书馆有如下优势:
1. 用户之间互动性增强
由于数字图书馆以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为环境,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方便。具有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在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逼近可以分享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还可以结交一系列跟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书友,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
2.知识的展现形式更丰富
从文献存储上看,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与之相比数字图书馆不仅只包含文字图书,还包含音频图书,动画视频类的图书,让孩子的学习方式更加的丰富生动,学习的效果也更灵活高效,知识的展现形式也显得更加丰富。
3.图书检索效率更高
在以往常规的图书馆,看书之前的检索问题也是让很多读者非常的苦恼。虽然系统当中会显示出书籍所在的位置,但是当读者好不容易走到书本所在位置的时候,往往却很难找到对应的资源。然而数字图书馆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它们所能收藏的阅读资料也没有空间限制,资源搜索效率也就更高效。
4.信息传递更便捷
从信息的传递速度上看,传统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录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种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
5.资源利用率更高
从资源共享角度上看,一本" 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况且电子阅读馆没有纸质化图书资源,可以减少纸质的使用率,从而让阅读变得更加的环保。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技术是什么?
从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角度出发,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如下。1.数字图书馆系统结构模型: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必须有统一、规范和系统化的模型作为研究和开发数字图书馆的理论指导和前提。对数字图书馆模型的研究,根据建模侧重点不同,可以将系统模型分为: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和功能模型。这五种模型各有所长,如何将其有机地结合和统一,形成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对完整刻画,还需要做许多的研究工作。
2.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
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迅速发展,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更加有效、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有限的系统资源(cpu线程、i/o进程、缓冲区和网络处理)和信息资源满足数字图书馆的各种需求,是资源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资源管理的机制和策略、管理模型和优化算法等。目前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出的解决方法:服务质量概念以及利用qos机制来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基于元调度方法“装箱”方案;基于数字图书馆的三层模型和多媒体协商、cpu调度、缓冲区分配和差错控制等方法。
3.分布式多媒体同步:
在数字图书馆的通信中有时不仅要求实时、等时地传输多媒体数据,而且要求各种媒体对象间保持时间和空间的同步约束。实时性、等时性和同步性是多媒体通信的基本特点,也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基础。同步性要求各种媒体在传输后仍然保持原来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关系。目前国际上关于多媒体同步模型的研究可分为时间线模型、层次模型和参考点模型三类。各种媒体信息时态关系的研究也是多媒体同步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媒体同步模型的研究比较深入,人们提出了不少模型,但还没有一种比较完善的、能够满足数字图书馆通信要求的分布式多媒体同步模型。
4.多媒体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是以有效管理大量多媒体数据和相关信息为目标的数据库系统,它是开发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多媒体、图像处理和识别、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字图书馆的媒体资源内容的组织方式将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其内容将按照用户需求挑选的高价值知识内容,经过分类、编辑、整理、加工,变成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形式。它是一种有很大增值的有序的知识库,会出现新的知识产权关系。数字图书馆将资源分为元数据和对象数据。对象数据是指数字化的文本、图像、声音、影像等,元数据则是那些描述和管理对象数据的数据。对象数据呈分布式存放在各地的资源点内,元数据则有必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中心的超大规模服务器上,用户查询时,中心调度系统通过元数据调度各对象数据库数据以提供服务。
5.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
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是多媒体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关键技术之一。所谓基于内容的检索是指根据媒体对象的语义和上下文联系进行检索。其特点在于:从媒体内容中提取信息特征。即对图像、视频、音频进行分析和特征提取,利用这些内容建立特征矢量作为索引进行检索;是一种基于媒体多维特征进行的近似性匹配,是一种信息检索技术。该技术将支持从数字图书馆的多媒体数据库中以用户可以接受的响应速度查询到所要求的信息。
6.数据压缩:
该技术是信息科学的关键技术及基础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关键技术。压缩编码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 压缩就是去掉信息中的冗余,即保留不确定的信息,去除确定的信息(可推知的),也就是用一种更接近信息本质的描述来代替原有冗余的描述。编码方法可以分成三类:(1)考虑图像信源的统计特性。采用预测编码方法、变换编码方法、矢量量化编码方法、子带-小波编码法、神经网络编码法等。(2)考虑人眼视觉特性。采用基于方向滤波的图像编码法、基于图像轮廓-纹理的编码法。(3)考虑图像传递的景物特征采用分形编码方法、基于模型的编码方法。
7.网络:
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多媒体信息的存取、查询、检索和表现要求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的通信网络。qos包括网络的吞吐量、带宽、允许的延迟、抖动和差错率等参数。设计一种综合的协议体系结构和高效、大容量、宽频带网络并从工程上实现满足qos要求的通信网络是建立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基础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