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省教育经费,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体现循环经济,利于环境环保。

2、减轻多数学生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3、培养孩子爱护书籍、良好笔记的习惯。

4、纯化社会风气,减少教材垄断发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

教材循环使用的利与弊

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去年开始,我国农村初中和小学全部免费供应教材,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科书全部由财政买单。可见,教科书循环起来能为政府财政省下一大笔钱。

教科书循环使用还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教育大国,粗略统计,每年印制30亿册教科书需要消费纸张55万吨,相当于砍伐碗口粗的大树1100多万棵,非常惊人。

现在实行课改,教材很可能会出现今年和去年不同的情况,这给循环使用带来一些麻烦。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学生需要查找以前学过的知识,就没有了资源,不便于学生复习功课。

如果实施教材循环使用,都有哪些利弊?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实施教材循环利用也是如此,所以在实施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好处和坏处,才能够判断清楚这个规则是否可以实行。

可以肯定的是教材实现循环利用势必是有相当多的好处的,否则这种说法也就不会存在于大众的舆论场上,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引起关注了。

首先教材实现循环利用,能够有效的节约纸张,减少林木的砍伐以及降低在生产过程中一系列的损耗。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现在经济蒸蒸日上,但我们离发达国家也有很长远的距离,所以在开源节流方面,我们也一定要时刻保持注意。

而实现教材循环利用,就能够有效的降低我们的教育成本,在孩子的书本费方面也能够省下一大笔钱。每个孩子每个学期省个100块钱的书本费,1000万个孩子每个学期能够省下的书本费就将达10亿之巨。

另外现在我们提倡的节约纸张,其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保护环境,让林木不被乱砍乱伐,让大地能够充满生机,让我们的家园充满着绿色,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现在造纸的主要材料还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树木,以桉树为代表性树种,第二是竹子,而这两种资源然是可再生的,但是短时间大量的砍伐也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让野生动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节约纸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单纯的看到好的一面,而对于坏的一面置之不理,实施教材循环利用也有不少的缺陷之处。一方面是教材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教材里面的内容也应该要不断的调整。

另一方面教材一直循环利用,相关的产业链也就会萎缩甚至消失,这会导致大量的人从业人员失业。还有教材的回收也是一个需要付出相当大的隐性成本的过程。所以总而言之,我们在面对教材是否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这一问题的时候,也应该要辩证的来思考。

全国教材循环使用1年可节约200多亿,书籍循环使用有什么好处?

有调查称全国教材循环使用每年可以节约上百亿,而且书籍循环使用不仅可以环保,还可以节约成本,简直一举两得。

一、书籍循环使用可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在国外,因为新书的价钱很贵,所以就已经有学生租书学习了。在我看来,教材使用的年限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必要非得买到手,可以向国外学习,循环利用。虽然我们平时看的书籍只有薄薄的一本,但是全世界有那么多的人在看书,而且许多人看书都只是一次性看完,然后放在那里,以后都未必会在用到它。如果我们循环使用书籍,而不是把它当成一次性的用品,或者是放在家里落灰,这样每年可以少砍伐许多的树木,而且可以节约许多的人工成本。

二、书籍的循环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加珍惜读书的机会。

大家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平时我们买回家里的书,看完一会只会搁在那里,以后可能都不会再动它了。但是我们租的书或者借得书,回来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看完,而且还看得非常印象深刻。当人们感觉可以无限拥有它的时候,就减少了对它的珍惜。如果书籍可以循环使用,人们知道这本书在自己这里放的时间不会很长,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需要它,去读它,所以我们才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书籍,去学习书籍上的知识。所以说,书籍的循环使用还会增加人们对书籍阅读的紧迫感,让人们更加珍惜读这本书的时间。

希望以后国家能大力提倡书籍的循环利用,可以从学生们的教材循环利用开始做起,一点一点养成人们循环利用书籍的习惯。同时也可以让人们珍惜阅读的时间,减少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