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解体:是指飞机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气流、撞击、爆炸、操作不当、超过最大过载等,机体发生结构性损坏,从而导致机身破裂,由于飞机机舱是增压的,内部的压力会将飞机撕裂,然后整个机体就变成碎片,原理就好像气球爆裂一样,就是所谓的空中解体。

战斗机被导弹锁定到被击中的时间,够不够飞行员逃生?已经跳伞的飞行员还能被攻击?

根据导弹的类型和飞机的类型不同,锁定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

通常讲,对于雷达制导导弹来说,所谓的锁定,指的是飞机上的火控计算机计算雷达信号,确定导弹射击诸元并且传输给导弹的弹上计算机。弹上计算机得到射击诸元后,就可以发射了。所以,火控计算机运算速度越快、数据传输越快、弹上计算机运算速度越快,锁定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对于红外线导弹来说,锁定指的也是导弹获得射击诸元,但是却要靠导弹自身的红外线引导头来找到目标、并且和机载雷达信号作比较,从而判断哪个目标是飞机需要射击的目标,从而计算射击诸元的,所以导弹引导头识别能力越强,数据同步速度越快,锁定时间就越短。

一般的,雷达制导导弹的锁定在稳定跟踪的情况下,据说需要5-10秒,红外线制导导弹锁定时间需要的很短,只需要2-5秒,而飞机弹射时间一般在3-5秒钟,所以在激烈的对空战中,弹射的时间是有的

而且飞机被导弹打中很少会出现空中爆炸天女散花那种情况 一般只有在挂载武器被直接命中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有这种情况

现在无论是空空导弹还是地空导弹一般都是近炸引信的 只要接近目标飞机一定距离就会爆炸 靠爆炸的碎片来毁伤飞机 飞机被导弹直接撞击上的情况比较少

不过被导弹击中之后起火燃烧进而空中解体倒是经常发生

一般飞行员都是在飞机被击中而飞机又没法正常飞行的情况下才跳伞的

已经跳伞的飞行员就看你的运气了。。。。。在天上慢慢下降,到了一定高度地面的步枪就能打中你了,

战机被击落,二战时的飞行员是如何跳伞的?

美国的黑鹰直升机,采取的就是整体缓冲,为普通的半硬壳式轻合金抗坠毁结构。4条纵向龙骨梁和4个主要承力框连接在一起。驾驶舱可承受垂直坠毁速度为115米/秒。机身也同时能承受向前20g和向下10g的碰撞。也就是说,包括直升机轮子支架,座椅在内都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提高生存率。黑鹰直升机在坠地速度为115米/秒时,成员生存率为85%。这也是欧洲及美国在直升机逃生上采用的方法。

目前采用弹射降落伞逃生的只有ka50/ka52,采用的是乘员单独伞,也就是说在跳伞前,需要先抛掉螺旋桨,然后是座舱盖,这时火箭弹射座椅才点火跳伞。

民航客机飞机头与机身分离逃生

二战时期飞机✈️从设计制造走向成熟和实战应用、二战时期活塞发动机飞机仍然是主力机型、无论战斗机还是轰炸机、运输机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空战中被击中、或者意外事故飞行员只能通过自救自己打开舱盖爬出飞机跳伞逃生。

(美国总统老布什曾经就是二战时期的一名轰炸机飞行员、一次作战行动中飞机被击中、机组成员跳伞逃生成功)

(二战时期美国飞行员的基本飞行装备、救生衣+降落伞包)(二战时期日军飞行员飞行装备)二战时期大多数战斗机飞行速度不超过500公里/小时、一旦飞机被击中、只要飞机没有在空中解体、飞行员没有负重伤、基本上就是自己爬驾驶舱跳伞。二

战后期作战飞机的飞行速度提升、高速气流的压强、飞行员根本无法自行打开舱盖、即便是能强行跳出驾驶舱也是非死即伤。

所以、战斗机飞行员基本上选择迫降。

二战后期德国人最早开始给作战飞机研发“弹射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