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方式,简单的例子就是“稻萍鱼”种养结合。广义来说立体种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蔬菜立体种植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

蔬菜立体栽培有哪些技术要点?

(1)生长期短的品种与生长期长的品种搭配

如芋头、大冬瓜、西洋芹菜、越冬甘蓝、胡萝卜等,生长期较长,可以在早期套种生长期短、植株大小适中的苋菜、小白菜、蕹菜、芥蓝、菠菜、早熟黄瓜、早熟瓠瓜、四季萝卜等。

(2)喜光性品种与耐阴品种搭配

如生姜+豇豆+小白菜(或蕹菜)隔畦立体种植。

(3)高秆品种与短秆品种、直立型与爬地型搭配

如洋葱+菠菜(或小白菜)、大蒜+大白菜、分葱+甘蓝。

(4)深根性品种与浅根性品种搭配

如根系深的晚果菜类丝瓜、冬瓜、茄子等与浅根的绿叶菜类,如小白菜、芫荽、苋菜等组成多层次间、套种。

(5)安排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

如冬瓜+番茄立体栽培,可将冬瓜蔓引至番茄的人字架上攀缘生长,不仅利用了架材,而且后期的番茄果实由于冬瓜蔓的适当遮阳,可减少果实的日灼病。

(6)瓜菜棚下提早育苗

如大平棚架栽培的冬瓜(或丝瓜、瓠瓜等),生长到7月下旬到8月时,可在没有种植冬瓜的畦上,播种早芹菜苗。

(7)利用高海拔山区与平原垂直温度差异

如在夏季高海拔800米以上地区推行反季节蔬菜生产,冬春平原地区推行蔬菜反季节生产。

(8)室内立架设施栽培技术

如立架种植空心菜、生菜、小白菜、芫荽、苋菜等撒播绿叶菜类,充分利用空间,工厂化生产蔬菜,但需要灯光、冷暖空调等设施。

蔬菜多茬立体栽培所需的其他设施有何优缺点?

利用一定的设施,把不同种类的蔬菜作物,或同种蔬菜分层种植,这种立体栽培模式叫空间立体栽培。空间立体栽培时,作物不仅种在土地一个平面上,还要种在空间人工建造的数个平面上,其空间利用率更高,产量、效率更可观。但投资也大,需要的技术水平也高。为了充分利用立体栽培设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均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中进行。此外,根据模式的不同还需要一些其他设施。
(1)架槽式立体栽培
在进行立体栽培时,下层地面种植一层蔬菜,上层设1~2层架槽栽培1~2层蔬菜,这种方式叫架槽式立体栽培。
这种架槽的特点是底部有一定深度的空心层,当向槽内滴灌营养液时,该空心层可储备营养液,并通过基质渗透供应蔬菜需要。这样较好地解决了基质中肥、水、气三者的平衡关系,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
架槽式立体栽培除了利用上述材料外,还需要人工配制营养液。
架槽式立体栽培的空间利用率高,植株密度大,产量很高,是目前较高级的蔬菜多茬、立体栽培模式。其缺点是密度大,病虫害较易发生,下层的光照条件较差。其最大缺点是设施复杂、投资大,一般农户不易承受。
(2)床式立体栽培
床式立体栽培是上层设床式支架,进行无土栽培,下层进行耐弱光蔬菜的栽培。
床式立体栽培上层可种植多种喜光蔬菜,床下光线较弱,只能栽培食用菌、韭黄、蒜黄等耐阴蔬菜。
床式立体栽培也是较高级的立体栽培模式,其优缺点与架槽式立体栽培相同。
(3)吊挂式立体栽培
在保护地中,上层采用吊挂塑料编织袋或花盆等栽培喜光蔬菜,下层地面种植一般蔬菜,这种方式叫吊挂式立体栽培。吊挂式立体栽培的设施较简单,农民容易接受利用,很易在温室、大棚中推广。其缺点是浇灌营养液费工,产量、经济效益均不十分明显。
(4)庭院人造立柱蔬菜立体种植
在庭院中,用人工配制的土,加上一些容器,制成多个立柱,以增加空间利用率,进行蔬菜立体栽培的模式为人造立柱立体种植。
利用人造土立柱进行蔬菜立体栽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6倍以上,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适于广大农村在庭院利用。其缺点是建造、管理较费工,难以大面积推广。
(5)其他
用于多茬、立体栽培的设施还有很多,如工厂化育苗设施、遮雨栽培设施、无土栽培设施等均可进行蔬菜多茬立体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