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是儒家的!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孔子:仁政,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的刑杀,有教无类 墨子:兼爱 非攻 尚贤 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唯物思想 庄子:唯心哲学 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3西汉时期,董仲舒

孔子是什么学派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儒家学派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吗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代表人。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孟子却可以比做柏拉图。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嬴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之一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围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来源:醒狮国学

孔子是儒家思想唯一的创作者对吗?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2、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为历代儒客尊崇。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孔子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孔子是儒家思想唯一的创始者,是他一个人基于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创立的。不止是继承,更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创新和升华。

思考良久,玩索之间,若有所得,孔子实为“儒法之圣”,“孔孟之道”当修订为“孔荀之道”,个人观点,权当抛砖引玉。

管理的背后是心理,心理的背后一定是文化,文化的势能和影响力渗透在我们的血液和骨髓里,掰开皮肉,见到的第一个人应当是孔子---儒家的创始人,时称“天纵之圣”,被后世尊奉为圣人,他在我们的基因里种下了“仁、义、礼、智、信”,从此“仁文化”、“和文化”一直引领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孔老夫子在世,在下一定向老先生讨教其真实本意。中国是一个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家,“情、理、法”的面子文化主宰着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面子文化也是“仁文化”、“和文化”的具体表现,为了仁义,我们可以一再纵容错误,为了和谐,我们一再回避问题,直到被人家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用血汗换取生存的空间,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喝着三鹿,因为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吃着丹顶红、瘦肉精,因为我们自己,我们住着裂缝房、坐着危高铁,这些恐怕都不是孔子的本意吧。思想的传承一定会存在扭曲或者失真,即使是孔子,在其思想演化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

以上铺垫了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孔子的本意是法家,全在思想及语言的演绎过程中,变成了儒家,其实这并非坏事,只不过孔子没有处理好儒家与法家的关系,幸运的是孔孟之后的荀子看出了问题,将孔子的法家思想进行提炼与升华,提出与孟子“性善论”对立的“性恶论”,这与西方社会20世纪才提出的“X理论”、“Y理论”早了2300年。再把历史从荀子往前推演500年---西周,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790年,一个朝代何以维持如此长久?孔子的答案是《周礼》,周朝是一个极其法制化的朝代,大家翻一翻《尚书》里面的《立政》篇、《吕刑》篇便可知一二。如:《立政》的“君王不要干涉刑狱司法程序,要由相关人员全权负责”思想;《吕刑》重点痛斥了五种司法腐败,“一是高官利用权势,不公正审判;二是不顾案情,随意破坏审判;三是内亲妻室说情改变审判;四是行贿受贿,贪赃枉法,混乱审判;五是私情请托,干扰审判”。对待上述司法腐败,周王的态度是异常强硬的,“法官有上述弊端的,其罪与犯法者等同”!。孔子痛感于当时社会流弊,叹曰“礼崩而乐坏”,敬仰《周礼》曰“周礼,我所往也”,虽然经过孔子的努力,没有挽救周朝的命运,但是产生了儒家学说,相对于当时严厉的周礼,儒学则相对宽松许多,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由严厉的环境过度到宽松的环境容易,可是再想由宽松的环境回到严厉的环境是却是非常艰难的---秦王朝的昙花一现就是一个证明,加之西汉以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抬高了儒家的社会、政治地位。以后的2200年,“儒家文化”一直被中华名族演绎着、传承着。

孔子当然会考虑到儒家思想的法律性、约束性问题,而其却用了一个含糊其辞的“礼”字与一个靠道德约束的“信”字,这样的约束不具有强制性,“贵在自觉”的管理思想是不可靠的,历史也若干次的证明了这点,到了东汉,就天下大乱: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乱了半个多世纪,知道唐朝才安稳了2两百多年,宋朝的羸弱受欺,元兵入侵,明朝的倭寇、清朝满人入侵,清后期就不用讲了,数百年的血泪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法治”思想的贫弱,中华民族要真正的图强,要真正成为受世界尊敬,必须修正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为“仁、义、法、智、信”,中间的那个“法”就是荀子思想、商鞅思想:“国无常强、无常若,奉法者强则强,奉法者若则若”、“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不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孔子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本人之见,既是儒家,又是法家,可称“儒法之圣”,如此解读孔子,真圣人也。鉴于荀子对儒家文化的修正及提升,原来我们一直传颂的“孔孟之道”恐怕得改改名字,“孔荀之道”才更能彰显孔子的本原本意。

中国,不能再这样“仁”下去、“和”下去了,“法”才是让我们真正站起来的脊梁骨,而“仁”与“和”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经脉和气血。

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有孔子、孟子、荀子……

也是因为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