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名将戴安澜率师远征,所部陷入日军重围,但将军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最终壮烈牺牲,其精神彪炳史册,令人敬仰;

2、海明威看到友人在写文章时发现友人写的不错,于是想和友人比赛,回到家里,他闭门不出的写文章,但是因为准备不足,和时间的仓促被友人比了下去,后来他平静心情,认真写作,最终著就了举世闻名的《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越国败于吴国之后,越王勾践并没有觉得丢人而自杀,而是甘愿作为吴国的俘虏,卧薪尝胆,忍受吴国的欺辱,等到实力强大,终于给吴国致命一击。

趁年少,不怕失败的名人故事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输赢不可怕,不敢去竞争才可怕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像爱迪生失败上千次,遭别人鄙视,依然不放弃才有了世界的光明居里夫人同样失败数百次不放弃,最后有了镭的问世

名人、伟人不怕失败,转败为胜的事例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总喜欢说:我不在乎结果,输赢无所谓。

真的无所谓么?还真不是。看到别人财务自由,心中也不免痒痒。

可现实告诉我,想要赢真的不容易,有时不只是努力,还要看命。

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命运,只能嘴上讨个便宜,于是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说葡萄酸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说着说着自己就信了,也不在因为得不到葡萄而失落伤心。

就如同写作一样,我总说不要在乎写作变现,不是我真不想写作变现,而是个人的能力做不到写作变现。有时看到别人进步神速,自己依旧原地打转,同样很焦虑。

别人已经看到赚钱的希望,甚至已经赚到了钱,我还没有写作入门。面对毫无成绩的自己,我只能呵呵一笑,说一句我写作是为了抒情,不为赚钱。

宁愿违心的说句我不为钱,也不敢承认,自己赚钱的能力弱,学习的能力差。

有时候不愿意和别人争高低,不愿意比赛,不是因为看淡了输赢,而是害怕输了之后丢面子。以为自己不去和人比就不会输 。这个社会从来就是残酷的,哪里都有竞争,哪里都在较劲,想要适应社会就需要实际竞争,并且不害怕竞争。

不要害怕输赢,而不敢去争取,输赢不可怕,不敢去竞争才可怕。

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简短

美国总统林肯的成功之路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茫茫荒野,找到一个窝棚。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6年,17岁,已经什么农活都能干了,经常帮人打零工。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竟然赢了。

1835年,26岁,定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关于克服困难的名人事例

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简短: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

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林则徐对联立志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3、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4、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5、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要写一篇关于勇往直前,不惧怕困难的作文,可以举那些名人成功的事例

一、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二、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作品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三、

2002年1月的一个晚上,对日本著名钢琴家馆野泉来讲,是有生以来最痛苦难过的一天。他正在弹奏钢琴时,突发脑溢血,一头栽在地上,从此右半身瘫痪。还好并没有危及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馆野泉倒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自己恢复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重登舞台了,他那神奇灵巧的右手将可以再次把爱德华格里格和让西贝柳斯的音乐弹出别样的浪漫。

可惜事与愿违,将近一年的时间,他的右手都无法动弹,对一个钢琴家来讲,失去右手,几乎就意味着从此失去了音乐的演奏能力,这让馆野泉沮丧不已,心情越来越失落。他的芬兰妻子玛丽亚有一天悄悄对馆野泉说:“何不试试你的左手”左手馆野泉愣了一下,就像有的人是左撇子一样,音乐界也有为数不多的一些曲子是专为左手演奏者谱写的。

架不住妻子的劝说,他答应尝试一下。结果,拿出英国作曲家弗兰克布里奇为一位在一战中失去右手的朋友谱写的曲子,馆野泉开始弹奏起来,完全沉浸在音乐中,忘记自己是用单手演奏。从此,馆野泉就开始用自己的左手演奏,不过,许多左手乐谱都很短,不适合音乐厅演奏。馆野泉请几个老朋友帮忙,包括音乐系学生,也积极参与,创作了约30首适合左手演奏的曲目。

他又重新回到舞台,每年举办几十场演奏会,乐曲都是作曲家为他的左手量身定做。每次演奏,他坐在与钢琴等长的特制凳子上,以便左手覆盖整个钢琴键盘。他已拍摄了好几部纪录片,甚至还跟日本皇后美智子共同弹奏过一曲二重奏。

2006年,在他中风四年后的一次演唱会上,完全沉浸在音乐魅力中的他突然用右手碰了一下键盘——他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右半身瘫痪的病人。突然,他的右手真的能敲击键盘,伴随左手把一曲曲子弹完了,虽然有些生涩,但奇迹真的发生了。

馆野泉后来在一场音乐会上说:“我用右手弹奏时,有一种春天树叶发芽的感觉。”这时,舞台下坐在观众席上的他的妻子玛丽亚,这位和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芬兰妻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就是她告诉馆野泉:上帝都有备份。右手不能动了,还有左手;右半身瘫痪了,左半身还是健康的,只是失去了一半而已。

真的,不管是生活的挫折还是肢体的残缺,我们失去的并不是全部;这世界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完全绝望,只要你能够去找到自己的备份,人生的另一扇门就会为你恢复重启。

扩展资料

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

1、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在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罗曼·罗兰

2、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3、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5、当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爱迪生

6、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8、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9、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总是坦途。其中会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人们只有经过了挫折的磨练,才会成功。敢问有谁见过晴天之后的彩虹呢?只有风雨过后,才会出现彩虹的身影!

翻开史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其中,林肯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林肯在1832年时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但竞选也失败了。在一年之内遭受两次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在此之后,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但他没有说:“如果失败会怎样?”在1846年,他再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这次,他终于成功了!

林肯的一生可谓尽是坎坷,磨练。但他选择了坚强的面对这些磨练。结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成就了不凡的一生!

其实,不止是这些名人。在我们的现时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同学们经常说,“某某的学习真好,自己怎样怎样不如她(他)!……”我认为,大家只看到了好学习的表面,孰不知好成绩的背后是多么大的付出。成绩好的同学放弃了玩耍、放弃了电视、放弃了电脑……而其他同学没有挡住这些诱惑,所以成绩平平。其实,这些诱惑也是人生的一种磨练,只要你经受住了,你也能成功!

有首歌唱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是的,没有风雨,何来阳光?没有风雨,何来彩虹?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磨练吧!相信,今天的风雨最终成就明日成就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