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世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商丘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扩展资料: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参考资料:--孔子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人?

问题一: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问题二: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是什么样的人物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问题三:孔子是什么朝代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他是东周末年,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是位大思想家。

问题四:孔子是什么朝代什么人老子是什么朝代什么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老子(约前571年471年之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陈国人。

问题五: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春秋末期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问题六: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孔子大还是王维大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王维是唐代诗人,显然是孔子大了。。。。。。。。。

问题七:孔子是什么年代的?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工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

孔子生活于春秋末期。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鲁国陬邑人。

孔子少年时生活贫困,早年做过委吏与乘田的小官,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五十岁时做鲁国司寇,后又周游列国,推行其政治思想,晚年致力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

孔庙

孔庙即孔子庙,是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2000多座孔庙,其中中国国内1600多座,而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

自汉代以后,各地祭孔活动延续不断,在各地逐渐建成孔庙。

孔子在历史上,是哪个朝代的人?

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前551~前479),名孔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又是中华文化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世人以“德治教化”、“礼乐”、“仁义”为哲学思想。如今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领域中,并影响了世界以及其他地方的大多数人近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