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现将三叉神经痛偏方介绍给患者朋友们,希望能缓解您的痛苦。

三叉神经痛偏方

红花全蝎酒

原料:红花10克,川芎10克,血竭3克,全蝎2克,黄酒100毫升。

做法:将前4味放入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全蝎可反复使用2次。每次10毫升,早晚服用.本方具有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

川草乌头酒

原料:川乌头、草乌头各12克,川椒、生半夏、生麻黄、生南星各15克,姜黄30克,

做法:共研细末,浸泡于少量酒精中,2天后取出涂患处,疼痛发作时随时涂擦,缓解后每日3次。

煎防风羌活

原料:防风、羌活、川芎、当归各12克,白僵蚕10克,

做法:加水适量煎汤,去渣,熏面部,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艾叶鸡蛋膏

原料:生艾叶150克,生鸡蛋1枚,银屑适量。

做法:艾叶捣绒后加少许水入次碗内煨沸,纳入蛋清拌匀后再加银屑(或用小银器代替)搅匀,趁热裹熨患处。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连续用至疼痛消失。

生草乌末

原料:生草乌、生白附子、天南星各30克,

做法:共研为细末,调匀,葱白7个,生姜40克,捣烂如泥,与药末混匀,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锅中隔水蒸。热熨患处,每日2—3次,每次20—25分钟。勿熨眼部,切忌口服。

煎二椒

原料:细辛、胡椒或川椒各10克,干姜6克。

做法:上药全部浸于15—30毫升白酒中4小时,加入水适量置于锅内煎。煎沸时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患者鼻孔,让患者吸入药气。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鹅不食草末

原料:鹅不食草适量,牙皂3克,细辛3克,青黛1.5克。

做法:将上药共研细末,让患者吸入药末,不拘时嗅,连嗅数日。

烤大枣

原料:大枣1枚,红矾0.9克。

做法:将红矾研末,放入大枣内,用镊子夹枣,放木火或蜡烛火上烤,待烤出味,即用鼻孔吸。反复烤,反复吸,直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左侧痛用左鼻孔吸,右侧痛用右鼻孔吸,吸几天后可能有口鼻发干的感觉,如不愈则停药。

吸中药

原料:荜茇30克,木鳖子30克,藿香18克,冰片6克。

做法:荜茇、藿香漂洗烘干(80℃),木鳖子去壳存仁,四药混合精研约1小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3—4小时1次,每日4次。

能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有哪些

采用一些中医上的药方进行治疗是可行的,这些药方多是采用水煎服的方法。1)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酸枣仁20克,木瓜10克。用法:水煎服。适应症:三叉神经痛。2)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各15克。用法:水煎服。适应症:三叉神经痛。3)川芎,僵蚕,防风各12克,白芷,地龙,菊花各15克,全蝎,羌活,天麻,甘草各10克,细辛3克,蜈蚣2条(研磨冲服)用法:水煎服。适应症:三叉神经痛。还有一些单方验方出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基本上这些也都是中医上的方子。1:全蝎,蜈蚣等量共研细末。每次取2克,温黄酒送服,每日2--3次。2:炒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3:生地15克,白芍15克,当归9克,元参15克,蒺藜15克,胆星6克,生赭石3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4:白芍,川芎各30克,地龙15克,白芷,白蒺藜,白附子,白僵蚕各9克,全蝎,蜈蚣各5克,肉桂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大家谁对三叉神经疼痛有好的治疗方案或者偏方啊?急需!!!!!

缓解三叉神经痛偏方如下:钩藤、白芷、夏枯草、天麻,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续服3-5剂,此方有利于缓解三叉神经痛。干鹅不食草、牙皂、细辛、青黛共研末,随时吸入同侧鼻孔。七叶莲水煎服,每日1剂,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明显。梳头疗法也是缓解三叉神经痛偏方之一。对第一支疼痛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

操作方法是:用木梳一把,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或晚上睡前梳头,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初时每分钟梳20-30次,以后逐渐加快速度。梳头用力要均匀、适当,以不刮破头皮为度。每次梳5-10分钟。这样坚持月余,可使三叉神经痛疼痛大大减轻。

缓解三叉神经痛偏方之按掐及针刺疗法: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针刺或按掐太阳、头维、翳风;如系第二支 疼痛,针刺或按掐下关;如系第三支疼痛,可针刺或按掐颊车、听宫、 地仓。如果三支皆痛,加配合谷、足三里用强刺激,留针半小时。疼痛 发作时行针,1日1次,连续数日。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常识

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所以,治疗的目的应是长期镇痛。镇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种多样。可大概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等。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补充治疗。有创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疗法、注射疗法和射频热凝疗法。

一、一般疗法

(一) 药物疗法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 别名大仑丁(dilantin),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二)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1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有的临床医师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风邪外袭型,主张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

对于肝火上炎型,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可采用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各15g,制川乌10g,白芷、天麻、制半夏各10g,细辛4g,钩藤20g,石决明30g(先煎)。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各9g,白芷12g,白芍、生地黄各15g,石决明(先煎)30g,全蝎6g,甘草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