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与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是延伸家庭。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当代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三口之家”愈来愈多,但三代同堂仍大量存在。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许多父母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助学都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有的去快餐店、加油站服务、有的为人送报、照看小孩、有的为人铲雪、代扫落叶等等。做父母的认为,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宁愿租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他们认为与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议的。很多西方年轻人认为中国父母长期和已婚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美国的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平时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侍者也会很自然地询问是否分开付账。美国人认为,生儿育女是自己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小孩,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费标准支付费用。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石,中西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有何异同?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石,中西方文化的家庭观念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西方一般比较崇尚个人主义,但是中方讲究集体。一般来讲,西方比较尊重每位家庭成员的个人隐私,同时他们也没有太明显的等级之分。但是在中国如果对父母直呼其名的话,这样得到的可能是一顿暴打。

中国非常讲究传承,在购买房子这件事情上,大家能够明显的感受到。父母辛辛苦苦的操劳一辈子,他们会将部分钱拿出来供孩子买房使用,同时现在在结婚时都需要提供车房,所以他们会为孩子终身大事操劳。但是现在的年轻家长可以想一下,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他们就会走上和父母一样的道路。并且女性需要照顾孙子,这样一直延续下去。但是西方家庭的概念和大家现在所感受到的不一样,他们有着明显的界限之分。

大多数西方人都比较提倡平等,同时他们并没有太明确的家庭观念,他们也并不希望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上。并且他们觉得任何人都不要过分的过问自己的隐私,但是中国人一旦比较信任对方,就会将自己人生的经历以及年龄收入这些全都告诉对方。现在很多人觉得有些人的做法已经明显的侵犯了自己的边界,所以他们也会拒绝回答,因此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之一。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结婚之后,他们会觉得父母有的时候也会参与进来。同时他们也会在一些重大的决定上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议以及想法。但是西方觉得自己的小家庭父母最好不要影响,既然他们和原生家庭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淡,就不需要再保持着紧密的关联。

请教中美家庭观念间的差异

一,个性化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大大的折扣
而在美国人们法制观念较强在此前提下,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在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青年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尽量早独立,摆脱父母的管束,他们不希望过分的倚赖家庭,倚赖父母,否则,他们将失去自由,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再这一点上,中国文化则有所不同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集体父母对孩子倍加珍惜,恨不能一切都为孩子想到,以致于当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时要给孩子大操大办,当孩子有了孩子后,还要牺牲自己的晚年来照顾自己的孙子,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又过分的照顾孩子,结果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甚至于在中国今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极不情愿丢掉铁饭碗/这种倚赖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影响深远
二,等级观念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理智中等级制度以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中国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曾经给企业划分等级尽管着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等级观念仍普遍存在于东方社会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提倡平等观念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家庭观念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大的牺牲
三,人际交往方式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人热情好客,对于朋友没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特别重视隐私权,他们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隐私和私生活,也不愿被人干涉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在中国人的眼里,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物品的价值,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如果询问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状况,也是属于隐私,这种行为是不行的
四,性别,长幼尊重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在东方文化里,男士往往备受尊重,这主要受封建礼制中男尊女卑的影响而在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也主张男女平等,但在许多时候,男士的地位依然较女士有优越性,女士还有被受歧视的现象而在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起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交际中的原则之一无论在任何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女士
在处理长坠叵凳我国对待长者特别尊敬,孝敬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崇尚自立,女儿成年后和父母的来往越来越少,致使许多老人时常感到孤单,晚年生活有一种凄凉敢
五,义利观念,法制观念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我国重义轻利,西方人重利轻义我国法制观念较淡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的法制观念较强

中国人和美国观念有什么不同?

中美文化差异
在美国,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人喜好挖空心思地想点子玩,比如,开着自家车,有的车后还拖着一辆水上摩托艇或小游艇,从洛杉矶出发,冒着加州的炎炎烈日,驱车行驶四五百公里,到科罗拉多州的拉福林去度周末,而在美国的中国人则仍旧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周末最多是全家一起在家吃顿饭或看电视。笔者好奇地请教了美国友人安德逊,为什么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追求生活的享受上存在着如此大的反差呢?
安沉思了片刻说,这主要是两国文化习俗传统方面存在着差异所致。他说:“中国人是为他人生活,而美国人是为自己活着。”如何解释这个说法呢?友人安是这样说的,中国人到美国后首先是为自己的身份而奋斗,有了身份后就拼命挣钱,当然挣钱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为了后人:儿子女儿,甚至孙辈。中国人挣的钱自己舍不得花,都一点点地积攒起来准备在将来为下一代办点事或养老用。尽管在美国已获得身份的中国人无需再为自己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担忧,但他们仍过得很累,他们一直希望自己的银行存款每年有新的增长,今年有几万,明年希望挣几十万,后年则企盼上百万。
安说,中国人的兴趣似乎是喜欢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在增大,因而他们花出去的钱很少。许多在美国已经扎根的中国人应该属于创业奋斗的一代,他们已经在美国获得了立足之本,但他们仍保留着中国人节俭的作风,舍不得花钱,不过也有例外,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却很大方。不少中国人有这样的心态,自己这一代创业时吃尽了苦,因此,应该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些。所以,在美国小学里,人们可以看到那些穿得最好的,口袋里零花钱最多的是中国人的小孩,而正宗的美国孩子穿着是很普通的,口袋里也没有多少零花钱。
曾有个传说,美国著名童装品牌“TOMMY”的老板对中国人有歧见,请的模特儿都不用黄皮肤的。但是当他看到美国的小学生穿“TOMMY”牌子最多的竟是中国人的孩子,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洋人孩子的境况竟不如中国人的孩子。尽管如此,孩子的父母仍过得很辛苦,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很少有时间自己享受生活的。
与中国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不同,美国人信奉的是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国人挣钱的动力是为了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至于自己的父母或孩子,则不是自己关心的问题。父母有自己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而孩子18岁就独立生活了。所以他们挣的钱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花在自己身上。那么,美国人有钱是怎么花的呢?安介绍说,实际上,吃、穿花不了多少。穷人、富人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差别,花钱最多处当属购置住宅、购买游艇、汽车这些奢华生活用品以及海外旅行,在这些方面的花销是没有底的;住宅有公寓,有别墅,甚至有带私家游泳池的顶级别墅;而汽车有一般的,也有好的,林肯、卡迪拉克、凌志、宝马等。旅游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这方面花销同样也无止境,再多的钱也可以不够用,因此,美国人挣钱通常都是花销在上述享受项目上,而银行存款少得可怜,许多人几乎没有。在大街上行走,中国人口袋里要掏个三四百美元并不稀奇,但美国人就难说了。
在夏威夷海边,曾遇到一对来自加州的老夫妇,他们有6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有一位是在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计算机部任主管,年薪有百万美元,买了自己的别墅。他们老两口有养老金、医疗保险还有存款,不用管孩子,而孩子也无需资助自己。他们老两口口袋里的钱就是每年用于外出旅行,他们说,他们一年大约3次外出,可是令他们遗憾的是还没有到过中国。听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打算找个时间去亲眼看一看。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不同,造成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大不相同,最后引发了婚姻和家庭破裂的事时有发生。例如,一位中国女孩嫁给美国人之后,一般都希望结婚几年后能生个孩子,稳定婚姻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希望结婚几年后,家庭的存款能有一个可喜的数字。而美国有些男人对生孩子、存款根本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只要两人过得自在,何必为婚姻那张纸去烦恼呢?孩子只是一个羁绊,他会捆住自己手脚,令人根本受不了;至于存款,对美国人来说,这种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钱,若没有花掉,那到底还算不算你本人的钱?还不如买条游艇乐一乐。就是这种文化观念导致的消费观念上的差异,使得最终中国女人无法忍受美国丈夫的无家庭责任心而离婚的事例不胜枚举。美国人通常不会想得那么多,我自己幸福就行了,为何要自寻烦恼活得那么累呢?这两种文化差异的冲突,导致了一些中美婚姻破裂的悲剧
中美文化差异
还清楚的记得来美国, 刚下飞机时的第一影像:自己好像还在地球上。
是的,那时有多傻。估计看到地平线和蓝天交汇都会新奇上半天。没错,如果美国人倒着
走路,我不会觉的奇怪,可是如果听到美国人对着我说中文:你好,我会无比的新奇。我
刚开始在美国找到的是共同点,而不是不同的地方。就像是好不容易抓了一个外星人,首
先同人类来比较。
好在自己也不是一个固执的民族主义者。自己在变,却没有发觉。不知不觉的,说话开始
避重就轻。不知不觉的,开始全面的尊重每一个人,等级观念淡化了。不知不觉地,吃饭
,付账的时候,split bills 不知不觉地同家人有了距离。不动声色保留自己的空间。
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客气,义正词严的捍卫自己的尊严。
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个高年级的学长,他说,他要做一个会拍马屁的人。我想他是对
的,在社会大环境不断的认可马屁精的同时,每个人要去适当的适应大环境。就像达尔文
所说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当然,每个社会都有一些有骨气的个体。也在挣扎,屈从
的也许不过是另外一个概念,道义和自尊。屈从,社会大环境也好,道义和自尊也好。人
类可选的倾向都是可以一一列数的。
在美国,社会大环境要人,要nice 多大的学者都谦卑的,那自己来开玩笑。今天考试的
时候,这位教这门课,较了20年的教授,说:有一次,考试的时候,我把考卷放在讲台上
就走了。后来过了 20分中回来时候,发现所有的人,都手里拿着计算器,盯着我。不过
他们好像没有因此而不高兴。我们都笑了,他是一个大笑料。他不会训你,你问多傻的问
题,他也会告诉你,他当初同你一样的不知道。
在国内,没有挨过骂的人有多少?只要是你的上级,哪怕是街头卖萝卜的,逮着机会就骂
你。你比别人笨,你比别人穷,你比别人丑,你比别人矮,你就倒霉,活该了,落到我手
里。
你要乖乖的听着,因为,如果你反抗,你有穿不尽的小鞋。哪怕买萝卜的,也要叫你买一
堆烂萝卜。
可是,你挨骂,穿小鞋是有好处的。在社会主义潜规则的运作下,你所受的委屈, 你拍
的马屁,都变成了实惠,回到了你的口袋。所有的承受,所有的不堪,在你成长的过程中
间,一步一步的积累。
在美国关系学是一样的,你同样要维系关系,同样要承受不公平。可是指望通过承受来获
利,是行不通的。没有那样一个大环境来保护你。被人骂了,不还口,你活该。被别人踩
着肩膀上了脑袋的,那是你自愿的。这个社会,讲究的是关系之间的平衡。没有一个潜规
则,将你的委屈变为利益转回你的口袋。
社会有大环境,群体有小环境。在美国的华人圈子,有这样一群人。
当他们熬出了头的时候,他们会踩下级的肩膀。肆无忌惮的侮辱下级的人格。但是他们遵
守美国社会的规则,机会只给强者。他们指望你会忠诚,求你无比的尊重。因为这是中华
民族的美德。但是他们不会去照顾弱者,应为美国的大环境不准许。这群人游走在中美文
化之间。不断的炫耀自己的丰富经历。变本加厉的将所有,他们经历的不公正行为强加在
中国人身上。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在美国没有安定感。承受力自然非统寻常。
华人不团结。没有文化核心,怎样团结?
文化差异本来是正常的一样东西,让这些人玩成把细。他们就靠着中国人在美的不安全感
,不断的翻云覆雨。这群人无论混的多好,他们是尴尬的。他们被夹在中美文化之间。没
有力量去突破自己,突破自己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所扭曲的那部分人格。想解放自己,又解
放的不彻底。
对我来说,对他们,没有同情与不同情之分。他们就是那样一个现象。残酷的一个现象。
用黑戈尔的话来结尾: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http://blogphoenixtvcom/user2/5kong/indexhtml

中美之间的“婚姻观”有哪些差异?

大问题,要真的搞透需要好几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
首先,从历史成因看,中国的情理法关系是农耕经济的产物(经济基础),虽然不能全推给经济,但农业生产尤其是中古时期的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封闭式生产。这就导致家庭关系在中国中古时期十分重要,因此家庭情感(情),宗族关系(理与礼在中国文化中是相伴而生的,礼最初是适用于家族的不成文准则,后来大而化之成为社会国家的礼仪,而理是这种准则的依据)在社会关系中作用突出。由于人口流动性不强,聚族而居的情况多,大部分纠纷可由宗族解决,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并不重要。曾有人问孟子:“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舜的父亲,嚣顽)杀人,舜应该怎么办?”孟子回答说,舜只能弃天子之位,窃负瞽叟逃到荒无人烟的海滨,以求恩义两全。在西方,商品经济使社会宗族力量削弱,复杂的经济活动则为法的完善提供了可能。
从法的角度看,中国的法与西方的法是截然相反的。中国法重刑,古有刑名百家之说,刑家即为法家。严刑峻法使法律在中国为民众所恐惧,法的地位自然不重。而西方法律侧重于协调人际,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就有较好的法律体系,易为民众接受。
从宗教角度看,中国是一种不彻底的信仰,大多数人并没有稳固的信仰,而信仰在古代又有着特殊的,我们今天想象不到的作用。西方的单一崇拜(西方不祭祖),塑造了上帝的权威,即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按君权神授又强化了王权,近代人治走向法治,这种权威就成了法律。而中国的“特色信仰”使人的意识趋于中庸,更倾向于世俗族权而非法权。
此外,中西方封建时代(按阶级划分)社会结构的差异也有极大影响,西方封建主对农民直接控制,其控制力远强于中国官府。
儒家思想在其中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儒家本身是重礼轻法,重视家族的。
至于现在的情况,现在中国是商品经济,没有了情理的土壤。人口流动,宗族瓦解,情理不再有控制力。西方思想(美国是现在西方的代表),尤其是法治精神摧毁了中国的仁礼道德(仁礼本身很好,但作为一个古老年代的产物是靠不住的)。无论如何,中国都在由伦理转向法律。
至于有情无情,是人都有感情,只要大脑没有缺陷。这与自由主义又有些关系。中国传统的情实际上是一种规范的“人情”,作为社交手段使用而非真情,这种“情”寿终正寝是好事。而美国的自由主义使美国人的情感自然真实(就像结婚,中国会说:爸妈要抱孙子;香火传承。美国人只是:I love him),这样的情感纯度更高。
另外也可以考虑到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思潮的扭曲,法制未成,公共道德没有确立,传统道德崩溃。西方的道德情理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现雏形,现在已基本完善。

中西有何文化差异???

中美之间的婚姻观差异比较大,从择偶标准、结婚目的、夫妻相处模式到离婚态度都不一样。

择偶标准

在中国,人们在择偶的选择上分为以下几大类:一、以爱情为前提。这类人寻找结婚对象时在意两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只愿意和有感情的人结婚。二、以条件合适为前提。这类人更注重结婚之后的生活质量,毕竟没有面包的爱情很凄凉。可是要寻找条件合适,就得把爱情往后排,所以这些人虽然也会走进婚姻,但婚姻中并不一定有爱情。而美国人结婚往往看重的只有爱情,他们认为只有相爱的人才会组成家庭。这样看来,中国人的婚姻更加注重实际,美国人的婚姻更加尊崇内心与感情。

结婚目的

不少年轻人都经历过催婚这一关,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认为结婚是必须要做的事,而且婚后往往伴随着养育孩子。而美国人没有强烈的在二十多岁就要结婚的观念,而且美国家庭虽然孩子很多,但孩子并不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

夫妻相处模式

夫妻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婚后本应平等相待。可是因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中国很多家庭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为了平衡家庭与工作,很多女性辞职在家,照顾一家老小,很少有男性在家做全职丈夫。美国在男女两性上更加平衡,这一点从美国有很多全职丈夫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认为只要能平衡工作与生活,无论谁照顾家庭都没什么区别。

离婚态度

虽然大家都希望婚姻生活美满幸福,但事事并不能如人所愿。很多婚姻中途过不下去的夫妻走到了离婚边缘。在中国,离婚比较麻烦,因为要担心两个家庭和孩子,很多人为了这些外在因素会选择忍耐继续过下去。而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单薄,离婚时的负担不大,所以离婚也比较轻松。

虽然两国的婚姻观念有很大差别,但毕竟国情不同,人际关系也不一样,所以也不用对谁心生向往。只要用心经营,大家一定会有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对于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在中国城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理所当然。常常碰到这种情形,已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双方抢来抢去,争个半天。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零用钱来支付。每当我伸长手臂,接过比柜台还矮的小孩,从口袋上的钱包取出的钱币时,心中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难过,真想责问站在一旁的家长,为何不掏钱?而那些已成年子女,在金钱上,和年迈的父母,同样经济分明,年迈父母从干瘪的钱囊中抖抖索索掏钱时,他们却是心安理得,丝毫不为之动容。
曾有一位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都要买上几千块的东西。有一次陪纽约来的母亲来买东西。老板见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亲自接待,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好半天才下来,老板忍不住发话了,“老太太真挑剔,什么都看不上”。在楼下,老太太挑中3个总价为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及一个等价的粉红水晶小象,她拿在掌心把玩着,爱不释手,一会说要买象,一会儿又说买盒子,再三考虑着。我心中不免嘀咕了:既然喜欢,为何不爽快买下,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对母亲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样,等你回纽约,汇钱过来,老板会帮你寄去。”噢,我错怪老太太了,原来不是她挑剔、吝啬,而是她实在没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没有中国人这么高,这个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母亲失望而归,也不愿为母亲尽一点孝心,付一点小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培养出了个有钱的儿子,父母却沾不到一点光。
这就是现实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天差地别。
如今,家庭、亲情观念强的中国人来到了美利坚这块土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美德难免不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但愿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坚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及美德,让中华文化这朵奇葩,在美国各族裔的百花园里绽开得更鲜艳,更灿烂。
筷子刀叉折射中西文化差异
提起筷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每天吃饭的家伙什,一双在手方便实用,除了汤以外,保您可以席卷全桌。很多用惯了筷子的国人对老外的刀叉很不以为然,就是吃个饭嘛,还要刀子、叉子、勺子一长排,一不小心遇到大块的食物还要双手启动,实在是麻烦。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禁不住生发出很多自豪感来。也许你猜不到,其实这简简单单的两根小棍里,可是大有学问。
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之所以得名与江南民间忌讳有关。
说起为人类饮食服务的历史,这筷子可以算得上刀叉的老祖宗。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主要靠手抓吃食物,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筷子古时候单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特别提到以荒*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则恰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
不过《札记》上说:“羹之有菜者用祛,其无菜者不用梜。”而从造字法来看,“梜从木”被有些学者认为是木头筷子。回想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还是可能的。研究表明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后来,“箸”又演变为“筷”,与我国古代江南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民间行船时讳言“住”,而船家行船又偏偏在吃饭时离不开箸,二者同音,索性改成“快”,后来为了和常说的“快”区分开来,便加上了竹子头。
刀叉因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出现,它和筷子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观念。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筷子刀叉到底谁更先进,各家说法不同,其实各有各的智慧。
筷子的特点是“不变应万变”,料想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
不过最近却有学者反思认为:“从真正人类学发展的科学角度来看,筷子是一种极端原始的、天然的工具,多数人种在刚开始学会使用工具时,都懂得用几根树枝来取代手夹起食物。不含任何复杂的工艺技术。欧洲人却率先进化,以石刀替代树枝,进而发展到金属刀具,最后又发展出叉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繁琐的西餐礼仪。刀叉正是欧洲人工业文明、理性精神的一种最直接反映,自己动手,独立性强,重推理,重解析,更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而拿筷子的华夏人则是吃现成的,不必思考,一点东西你推我让,团团圆圆模棱两可,凡事爱持模糊概念,所以思维能力不发达,未能产生工业革命。”
这种声音确实有些让人振聋发聩,不过所谓率先进化的观点却有失科学了,将刀叉概括为工业文明和理性精神更是牵强。不过有一点需要肯定,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筷子和刀叉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很难得出结论。不过关于使用筷子更有利锻炼思维能力的说法却着实有科学依据。科学家们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认定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而筷子中暗藏科学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