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属于甘肃省,当地方言一般为甘肃方言的分支兰银官话。

兰银官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及河西走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旗,共75个县市。兰银官话的“兰”指兰州,“银”指银川,兰银官话在我国西北方言中占主要地位。

兰银官话最重要的特点,是仅有三个声调。在兰银官话中,阳平与上声同调,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声调。



兰州方言

伏上落着两个巧儿,公的佛:泥往过挪依哈,母地佛:乃不晨,再挪就跌着沟里起老,公的佛:多大地事啥,目就我把你抱上。母巧儿红着脸佛:哈怂!
译:树上落着两个鸟儿,公的说:你往边上挪一点撒。母的说:挪不了,再挪就掉到沟里了。公的说:多大的事撒(有什么大不了的)?那就我把你抱柱。母鸟儿红着脸说:坏蛋。
笑话:
1一人在发呆,另一人看见了,问道:“泥思想傻着呢?”(你想啥呢?)另一人答道:“窝傻都摸想着!”(我啥都没想)
一人问另一人:“做各天泥抓去了?”(昨天你干什么去了?)另一人答道:“窝和窝们一搭理的瓦光阴去了。”(我和我们一起的去挣钱了)
2一人向另一人说到:“今个凿上窝让贼瓦子摸去了一个达,倒妹着佛不称。”(今天早上我让小偷偷去了一百元钱,倒霉得没法说)
3 一人向另一人说到:“窝地马子希么沙了的。”(我的对象非常漂亮)另一个人说:“驾看把泥饶的些。”(看把你美的)
4一个人想让另一个人走:“架把泥的必子醒了浪去啥。”(快把你的鼻子擤了走吧)。另一个人不高兴了:“泥再日延,窝以绝把泥踏思去啥。”(你再讨厌,我一脚踩死你)
5一个人求另一个人办事,另一个人答应到:“多打地史情啥,摸吻替。”(多大的事呀,没问题)
<一>
伏上落着两个巧儿,公的佛:泥往过挪依哈,母地佛:乃不晨,再挪就跌着沟里起老,公的佛:多大地事啥,目就我把你抱上。母巧儿红着脸佛:哈怂!
译:树上落着两个鸟儿,公的说:你往边上挪一点撒。母的说:挪不了,再挪就掉到沟里了。公的说:多大的事撒(有什么大不了的)?那就我把你抱柱。母鸟儿红着脸说:坏蛋!
<二>
兰州方言:一个巧儿喜嘛 男女男 地趱到老。
注:男女男其实是一个字,是一个兰州方言里特有的字,因为无法打出来,只好这样写了
译: 一只鸟儿高兴的飞走了。
一天一只熊猫把饲养员给袭击了,其他饲养员就纳闷了,这熊猫是咋了有个人说没关系我能组好呢
于是,他那拿一盒黑兰州过去了,那熊猫看了一眼又摆出打打人架势,又换了一盒吉祥,这次熊猫的态度有点好转,但还是没有要,最后拿出一和中华
拿到那熊猫面前了,那熊猫好像是通了人性一般,摸了摸饲养员的头,好像兄弟这下就对了吗你也不想想,我咋说也算个国宝呢吗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本世纪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变化:
1 牛肉面位居中华五大发明之首,其余四个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及火药。
2 牛肉面的制作列入9年义务制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大学开设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面牛肉面制作课程。牛肉面的历史研究被称为‘牛学’,其权威机构中国牛学研究所设在兰州永昌路马子禄旧址。某人因为在权威杂志 JOURNAL OF BEEF NOODLES上发表了一篇了名为 ‘我怎样在3小时内吃了3碗牛肉面’的论文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的所有奖项,被哈佛大学聘为终生教授。
3 回族老人马保子超越爱因斯坦及牛顿,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其牛肉面的配方公式同E=MC2并称上世纪两个最天才和神秘的发现。马保子的雕像矗立在tian~an-door广场最显著的位置。毛主席纪念馆的旁边加建 ‘马保子纪念馆’供大家瞻仰。
4 著名歌星董小华(注:董文华的女儿)演唱的‘那碗牛肉面的故事’达到了当年她母亲那首‘那个春天的故事’一样的轰动效果。本世纪初,著名演艺明星刘德华在兰州之行后非要改名为牛德华,从此迎来了演艺事业的第二个春天。同年,新加坡创作歌手阿牛大红。
5 在中国第一次全民公投中,兰州因为对牛肉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选为中国的新首都。同时世界各国强烈要求将零时区设为兰州时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荣幸的参加了修改时间的仪式。不幸的是,在其后在马子禄举行的欢祝酒会上因为过分的激动,连吃了10碗加肉,被送医院抢救。
6 世界各地狂热的牛肉面FANS在本世纪初开始成立 ‘牛肉面教’,短短的十年间已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成鼎足之势(虽然牛肉面教和伊斯兰教有较深的渊源)。其美国区主教,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去世的时候最遗憾的是没有能到牛肉面的圣地兰州朝拜,并一再嘱咐其子小小布什一定要代他完成这个心愿。
7 微软总裁在2018年吃了第一次牛肉面了,毅然决然的将拳头产品WINDOWS XP改名为NOODLES XP,并内置了中科院院士××同志的牛肉面制作模拟程序-NRM simulation V20。奇怪的是,美国高院并没有动用 ‘反托拉斯法’控告微软的搭配销售。NOODLES XP一上市直接脱销,但随后全球各大BBS上最热门的帖子变成了-‘怎样从NRM simulation 里安全的删除NOODLES XP。
8 兰州话因为在点餐是的独特效果而成为世界上最风行的语言。兰州话更以其精练,诙谐的特点被制定为联合国的唯一指定语言。世界上出现了不少兰州话的变体,有 ‘英兰腔’、‘法兰腔’、 ‘西兰腔’种种。JUE 这个词应为其广泛的使用环境和表达能力成为了全世界最POPULAR的词汇。JUE 仅排在MAMA之后成为新生儿最先学会的词汇。年轻父母见面第一句话是:‘你家小孩会说JUE了吗?’--否定的回答一般是:JUE嘎,还不会!另据CNN报道,格林斯潘100岁的高龄还坚持学习兰州话,并在其100岁生日那天成功的攻克了兰州话的难点--解放军叔叔在树底下看书。
9 联合国于2025年通过第2098号决议-以每万人一家牛肉面馆的密度在全球推广牛肉面。劳斯莱斯总裁闻讯召开董事会议决定无偿不限量的提供其最新的型号-金天使作为外卖用车。F1著名车手舒牛赫(注:舒马赫的儿子)激动的送出了第一份外卖,并当场决定放弃其F1赛手的生涯,到兰州萨达姆牛肉面馆做一个普通的外卖员工,以便天天可以吃到最正宗的牛肉面。波音总裁显然被劳斯莱斯的决策激怒了,第二天就决定无偿提供100驾波音999宽体客机,供向爱斯基摩人送外卖之用。(注:萨达姆因为恰好和兰州某品牌牛肉面馆重名,迫于美国民众的强烈要求,布什总统于2005年将其无罪释放。萨达姆随后取得了兰州方面的连锁经营权,在美国努力的发展了1000多家分店)
10 世界著名快餐连锁机构肯德鸡在本世纪中叶做出了惊人决定--将其名称改为肯德牛,并放弃所有的产品,改做牛肉面和兰州的小吃。一年过后,麦当劳几乎破产,最后卖浆水才勉强熬过难关。此决策作为MBA的经典营销案例,被列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兰州大学韭叶商学院的保留案例。本世纪末,美国老年人教育年轻人常用的一句话是:‘那时候苦啊,没有牛肉面,只有啃汉堡,嚼薯条 ’。
11 虽然各国go-vern-ment已经将911,999,119等等报警号码改成了牛肉面的外卖专线,但仍然满足不了广大牛肉面FANS的点餐要求。AT&T于 2031年做出了公司发展史上最成功的决策:在其安装的每部电话上增设一个牛头形状的按钮,直接连通社区内最近的牛肉面馆。其后BT等大电信公司纷纷效仿,并推出旧款机免费换新款机的活动,收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中国移动更是推出了‘牛肉面集团呼叫’的功能,集团内用户播打电话免费,供大众及时交流吃牛肉面的心得体会。
12 数万美国人于2028年9月11号乘NOTANIC号来兰州朝圣,在北太平洋不幸沉船遇难,酿成了本世纪最大的悲剧。十年以后好莱坞将此段惨痛的经历拍成影片,全球票房愈1000亿人民币,囊括当年奥斯卡和嘎那全部的奖项。男女主角可歌可泣的动人爱情故事打动了全球无数男女老少的心。男主角临死前和女主角漂流在海上的对白更成为本世纪最催人泪下的**场景:
男:(shivering voice) 你不会死!答应我,你要好好的活下去!
女: (crying voice) 不,我们都不会死!我们要一起吃马子禄的面,杜维成的灰豆子,再回首的酿皮子还有黄庙的烤羊肉,还有很多很多!
男:(trying to smile) 我挺不到那时候了,你去,记得给我也要上一碗,那样就像我还在你身边一样
女: (desperately) 不!
这时男主角把自己的救生衣脱下来也绑在女主角的身上,并用尽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把她推开
女:不,你回来!
男主角微笑着往下沉,女主角伸出手想拉他回来。这时男主角用英兰腔喊了一句让人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一句话:
男:记的给我要个二细,多放些辣子!!加
男主角话没能说完就沉没了,背景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女主角眼里泛着泪光
女:我知道了二细,多放些辣子。油饼子烤酥些。
**就这样结束了,全球的影迷都在猜测男主角到底要加什么-有人说是加肉,有人说是加个蛋,还有人说是加些萝卜。也许只有他女朋友知道,我们不得而知。本片的导演也没有给出答案。
一个兰州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肥泼地?肥泼地?曾门这么贱沙?导游告诉他泼水是祝福你。兰州人说:你不老胡佛,日他哥地,只个哈孙泼的是开非!
一次在去往兰州的车上看到一组兰州方言的笑话小品,十分搞笑,以下是我复述其中的一个。
——老乡,尼(你)喂猪儿尼玛?
——啊,我喂猪儿尼。
——你格(给)猪儿喂的萨沙?
——我格(给)猪儿喂的麸子咯,才(菜)叶子咯是撒。
——现在撒都要注意营养尼,你给猪儿喂的折些能有硬杨(营养)吗?我是硬杨(营养)协会的,罚款一波愿(100元)。
——老乡,尼(你)喂猪儿尼玛?
——啊,我喂猪儿尼。
——你格(给)猪儿喂的萨沙?
——我格猪儿喂的山珍孩为(海味)、蜂蜜鸡蛋。
——啊哟,我们国家好多人温饱都米(没)有解决,你格猪儿喂的折些东西?我是勤俭节约办公室的,罚款一波愿(100元)。
——老乡,尼(你)喂猪儿尼玛?
——啊,我喂猪儿尼。
——你格(给)猪儿喂的萨沙?
——我格猪儿是撒没喂着。
——那尼(你)要把猪儿饿死尼玛?我们是动物保护协会的·····
——哦哟,我格你佛吧,我每天格猪儿两块钱,把想吃撒,把就嘎家买气老。
——····
中国兰州神秘消失,美国白宫极为震动,派出千万特工赶赴兰州!(笑话)
北京时间11月25晚,美国白宫灯火通明,所有情报人员,彻夜未眠,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就在3天前美国发现,在其卫星地图上找不到中国的兰州,兰州消失了,兰州是中国的经济城市,更是重要的军事重地,兰州突然消失了,这还了得这令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惊,难道中国又发明了什么新的科学技术,可以把整个城市都隐藏起来,如果这是真的,对美国的威胁就大了,美国连夜派出中央情报局人员,赶赴兰州调查原因,又联系一切在中国从事情报的特务人员,连续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原因,而且中国领导层也没什么特别反映,美国方面非常沮丧,准备撤回在兰州的情报人员,
就在情报人员离开兰州的时候,一位研究中国的专家,买了一份当地26号早上的兰州日报,准备路上浏览,打开报纸一看,头版头条赫然写道:兰州雾锁全城污染创全国之最污染指数达500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几天来美国上上下下都解决的问题,一份小小的兰州日报就搞定了!!
靠,该死的500字!!
附上YAHOO新闻: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显示,11月26日,兰州市空气质量污染为五级重污染,污染指数为500,位列84个监测城市首位,创下今冬以来最高,比排名第二的乌鲁木齐市191的污染指数,整整高出309。气象专家说,中、重度污染天气(4级、5级)会造成空气对流不畅,污染物很难扩散,市民遇到这样的天气应尽可能避免户外活动。要早晚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还应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佛是一个兰州人娶老一个俄罗斯媳妇,媳妇生老四个娃娃。之个人一想,我之个娃娃名
字要起好泥,既要有我们兰州特色,又要有俄罗斯风味,哎!对老。老大就叫“组啥里
莎”,老二叫“价算老莎”,老三叫“价浪期莎”。
一个兰州人进牛肉面馆喊到:老板来个尕碗,面多些,汤多些,萝卜多些,蒜苗多
些,辣子也多些,老板佛到:你哥滴个求,你他妈滴就不能要个大碗吗 ?
苍蝇掉进了酒杯里,
北京人:呸,真他妈的恶心倒了
广东人:哇,亚基昌蝇,有营养拉,喝掉!
上海人:抓起苍蝇,依把阿拉的酒吐出来!
兰州人:炸手,费输费瓦倒!
一天 老师让小明用“恳求”造句
小明想老一会 说:“我妈煮了一锅排骨 我爸那啃球不动~~~~~”
。。。。。。。。。。。。。。。。。。。。。。。。。。。。

兰州话最经典的是哪一句?

兰州话和汉语普通话类似,有4种音调,并且有自己的发音规律。和汉语普通话比较而言,兰州话发音规律如下:
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在兰州话里发阴平;
汉语普通话中的阳平,在兰州话里发去声;
汉语普通话中的上声,在兰州话里发阳平;
汉语普通话中的去声,在兰州话里发上声。
例如,“五泉山”,用兰州话将被读做“无劝山”。并且“山”读去声,调值为31。
另外,汉语普通话中的所有清辅音发音在兰州话中都按浊辅音发音。
兰州有方言称“兰州话”,腔调、用语皆不与甘肃其他县市同。也有介乎兰州话与普通话之间的“杂交品种”谓之“京兰腔”,基本发音与普通话同,只以兰州俚语入普通话罢了。说来也是纳罕,在兰州并非所有人都会说兰州话,操京兰腔而不能言兰州话者甚众。我便是其一,以至于因不能讲乡音而在外乡常被人讥笑忘本。实则冤枉的紧:在家我所讲的也不过是“带兰州味儿的普通话”,在外也只是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些罢了。兰州城中如我者也颇多,盖因兰州话讲来社会气太重,尤其女孩子说兰州话,听来象是太妹,故女学生大多不愿合污吧!当然,也不排除有正宗兰州本地人口,在家中便是以兰州话交流的。
兰州话其实是很生动的,有很多语气词和自造词,还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和歇后语,这些在京兰腔中也毫无保留的照搬过来。下面论及兰州话的种种,也是包含京兰腔在内的。听兰州人讲话,只见上下嘴皮翻飞,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情绪跌宕起伏,若描述一事则非让听者有眼见之效,而阴损某人也必有令其深悔投胎人世之功。虽不及北京话之贫,天津话之油,上海话之快(幸好都不及,呵呵),也是自成一统,趣味无穷。
拿句首发语词来说,兰州人说话之前习惯带个“mu”音(发一声),有时也捎带着“那么”的意思,承接上句缘由来讲结果,最常用于反问句,表示嗔怪和惊讶等等意思。比如一个人受了委屈来倾诉,另一个人听了常会这样说:“mu你不会这样这样这样说?”也常可听见“mu你不会这么这么这么做”?有时候也表示一种假设,“要是”、“如果”的意思,夹在反问句前极有效果,比如“mu我把这个做好了,你做什么?”“mu你把这个吃了他吃啥?”也有时用于祈使句,表示一种建议或安排,比如“mu你就把地扫了煞!”这个mu,恐怕是兰州话里独有的了。
句末语气词的使用频率是极高的,实际上兰州人很少有哪句话不带任何语气词就光溜溜的出口的。句末的语气词,如上文的“煞”,呵呵,当然写成字可能不是这样子写的,只取其音罢了。“煞”是兰州话里最常用的句末语气词,有的时候感觉上有一种“就这样子吧”的结束意味,就好像刚才的那句,也好像“我们两个一搭里逛起煞”,就是说“咱们两个一起逛去吧”;有的时候什么意义都没有,比如北京话要说“边儿待着去吧”,兰州话就会说:“边里起煞!”,那个“起”其实是“去”的变音。“呢”也是常用的语气词,但是,兰州话里的“呢”不发“ne”的音,而是发“ni”的音。兰州名胜五泉山上有寺名“嘛呢”,那就断然不能念作“嘛ne寺”的。用“呢”的地方很广,不胜枚举,比如“你做啥呢”,“我逛去呢”之类。而“呢”有很多时候可以和“煞”连用,在疑问句里加强语气,如“你到哪他逛起呢煞?”,就是问你“到哪里逛去呀”?
兰州话的发音似乎都比较靠前,显得兰州话格外的轻巧,比如后鼻音大多发成前鼻音等等。还有大量普通话的变音,随便捻出一二为例吧。众位看官儿看看下面这段话可读得懂否:“解放军fu fu在大fu底ha看fu喝fei(三声),你fe那解放军fu fu fu fu 不 fu fu”。呵呵,看懂了么?是不是已经被一大堆fu给弄晕了?其实这是兰州话里著名的绕口令,原意是这样的:“解放军叔叔在大树底下看书喝水,你说那解放军叔叔舒服不舒服”,呵呵,猜对了么?在正宗的兰州话里,所有的“sh”(汉语拼音)的音,几乎都变成了咬唇音“f”,所以上面那段话在外乡人耳中就变得神奇起来了。呵呵,当年初涉异乡,被逼表演家乡话,推辞不过,就不得不拿了这段绕口令来交差,结果呢?当然是叫一整屋子的人都晕菜了!呵呵,谁又能想到这样奇特的变音呢?其实还有变音的,所有的“w”音,在兰州话里都发咬唇音“v”,结果两种变音结合,又流传开了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兰州人学英语,那是“book book fu fu fu,vater vater fei fei fei”,“fu”当然是“书”的变音,“fei”是“水”的变音,而“vater”,呵呵,其实应当是“water”,至于怎么把“w”发成“v”的音,那可得有些想象力才行。当然,笑话终究只是笑话而已,兰州人自然不会真的这样学英语,只是拿它来博大家一笑罢了。
至于其他的变音,比如上文提及的“去”变为“qi”(一般为四声,也视句子语气不同而有所变化)之类,不一而足。嗯,另外值得一提的变音有四个,第一个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她或它)”。这个“TA”音,在兰州话里一概变为“na”(一声)。“na”有的时候也不局限于指代第三人称,娇嗔起来,也常会说“na你一个!”,蕴含着将说未说的“你怎么这样”的意味,煞是有趣。而要说“na一个!”,就像是普通话里说“他(她,它)!”,再辅以生动的表情或撇嘴或激赏等等等等,嗯,十足的风情呢!其他三个值得一提的变音是“做”、“啥”和“咋”。“做”在兰州话里发“zu”(四声),比普通话省了一个音。而“啥”发“sa”(二声),又省一个音,呵呵,“做”“啥”还有语气词“呢”连着用,“zu sa ni?”这就是很地道的兰州话了。而“啥”和语气词“煞”连着用,“sa 煞”表疑问就好比“什么呀?”,表感叹就好比很不屑的“什么呀!”,真是有力!而“咋”这个字的变音是比较古怪的,呵呵,不仅变了音,而且连词性和词义都变了,而且变的那个音还真真是写不出来的!zua,“z”要和韵母“ua”连读,再拐七拐八地发出个三声来,啊哟哟,不得了,这就是最地道的兰州话了。呵呵,这个音今天代表的就不只是“咋”的意思了,它可以表示“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诸如此类的意思。比如“zua qi 呢?”说的就是“干什么去呀?”再比如最地道的“(你)zua 呢?”问的就是“你干什么?”或者“你想干什么?”用来冲盗贼暴喝,当真有力气的很!
再一水儿说一个字典上没有的字吧!要是说“高兴的、得意的不得了”,恐怕大家今天会说“爽”,有些地方说“美气”,再文雅点说“惬意”,兰州人说什么?zao!二声!然而不对,不是“zao凿”,那个“z”在这里得要发英文音标的音,然后和ao连读,发二声才是这个字!呵呵,写不出来吧?外乡人恐怕也想象不到这个字眼的确切含义,然而任何一个兰州人都是知道的,虽然这个字在字典里永远也找不到,但是这个音是一种感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音,就怎么那么轻而易举的把幸福和快乐透露出来了呢?
呵呵,兰州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绪就是这么简单。当然,骂人也一样。这里的骂人不涉及粗口,想必全世界上下的粗口也相差不到哪儿去,我一生不为之事之一便是说粗话。这里讲讲具有兰州特色的嘲笑人的话吧。兰州人骂人的时候常常用两个字表示名词,一个字代表形容词。比如,兰州人对一个很想混开局面又混不开的、做事神神叨叨的人谓之“讨吃”,其中,“讨”发一声,“吃”发轻声,如果要是形容这种人的行径,那就直接说一个“讨”就可以了。一个呆呆傻傻的、没头脑的人,兰州人斥之曰“夯客”,“夯”不发本音一声,而是发四声,当然,对没头脑的行径也就之用一个“夯”字就可以形容了。另外还有一些俗语,比如兰州人说作了傻事的人“脑子潮着呢”,意味着这个人脑子进了水,思维有问题,当然简单点用一个“潮”字也行;还有说人一时糊涂、脑筋站不过弯儿来是“癫盹了”;另外,阴损别人叫做“撅人”,这个“撅”字一定要发三声才可,也可简称“撅”;而被损导致面上无光就叫做“遭撅”,而“撅”也就可以用来形容“遭撅”的场面,“遭撅”之人也常常慨叹一声“撅啊”以示自嘲。曾有外乡人问过“遭撅”和“撅”究竟怎么解释,对之曰:“遭撅”就是“很尴尬”,“撅”就是“使尴尬”,呵呵,实为妙解。
兰州话骂人以外形容人也有很多不同之语,比如说小孩子可爱是“心疼”,说小伙子精干是“干散”,说日子过的好是“攒劲”,说人在社会上混的开是“叶子麻的很”或者“叶子长”,说小孩子是“尕子子子”,这三个“子”还分别发不同的音调,第一个发二声,第二个发四声,最后一个发轻声,而说一个人老大不小则说“老扎扎的”,说人或者东西小则说“尕丁丁的”或者“尕丁丁的一点点”……
特别要指出的是,兰州话里有一个别处绝无仅有的副词:“席嘛”,就是“很”、“非常”、“特别”的意思,可以用在一切形容词之前,来表示程度。比如说“席嘛心疼”,“席嘛”“席嘛”是在京兰腔里的发音,在正宗的兰州话里,这两个字被发为“洗吗”。这也是个生动的词,在金城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听到。
兰州人把聊天不叫聊天,也不叫“侃”,而叫做“喧”。呵呵,看了这篇“席嘛”长的文章之后,想必你也能够以假乱真和兰州人喧上一喧了吧?不过千万别对兰州话的好听程度抱多大的希望,兰州话一上电视广播感觉上就奇怪的要命,连兰州本地人听了都要笑的。什么想要实际听一听?大概七八年前有个说快板的张保和,倒是出了盘兰州话的快板儿,如今还经常能在兰州铁路局管辖的列车上听到,只可惜那是个陕西人,说的兰州话也并不怎么地道,还有浓重的陕西口音。还有?呵呵,告诉你一个秘密,《新龙门客栈》看过么?有个喽啰冲进客栈给张曼玉报信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说的倒是正宗兰州话。还有另外一个场景也有几句的,可惜我忘记了。有心的人可以去找找感觉看,呵呵。
还有兰州话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特点,就是比较正宗的兰州话,在一些发音上是无法用国际音标来标注,也就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发音,在声母“zh、ch、sh”的发音中都有出现。比如“老鼠”,今天的大部分兰州人都会说“lao chu zi”,而老兰州人就会说出一种类似“fu”和“chu”的混合音,只有从小就听正宗兰州话的人,才能准确的发出这个音调,我很幸运,能够发出这个音,在给同学们教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正确发出。

兰州话日常用语有哪些

厉害喽。

急地个萨沙,将一等。

走,个个子里佛话走。

瓦不上光印那。

你们才组滴逮滴很那。

西关5毛。

佛佛子,子子子。

亮活得很那。

蔫处处地个坏。

苯送,航客!

兰州话:兰州方言指流传于兰州地方的汉语方言。兰州话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官话-兰银官话-金城片。其和汉语普通话类似,有4种音调,并且有自己的发音规律。

兰州话的发音规律:兰州话和汉语普通话类似,有4种音调,并且有自己的发音规律。

①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在兰州话里发阴平。

②汉语普通话中的阳平,在兰州话里发去声。

③汉语普通话中的上声,在兰州话里发阳平。

④汉语普通话中的去声,在兰州话里发上声。

⑤汉语普通话中的所有清辅音发音在兰州话中都按浊辅音发音。

兰州方言,四四四四

兰州话日常用语:

1法麻----比喻很客观,很厉害。

2加起啥----一边去,算了。

3背不住-----受不了。

4扛把子-----老大。

5带-------用于熟人之间的打招呼。

6加罢老-----由于做事不利导致失败。

7背扇着------倒霉。

8灰豆子----兰州特色饮食。

9柴-----使人很尴尬。

10家对----无奈尴尬时发出的感叹声!

11跌办----用于做比较正式的事情。

12撅人-----使人很尴尬,下不了台。

13剁人-----随便能打过某人时使用。

14坎怂-------非常讨厌的人。

15二杆子-----骂人的话,二球。

16混卷子------滥竽充数的人。

呵呵……不知道你是不是兰州人,如果你是兰州人的话,后边这些你可能会看不大明白! 四白:白粉墙,白砂糖,白鸽子落到雪山上; 四黑:老瓦(乌鸦)落到猪身上,屎爬牛爬到老碳车上; 四黄:黄喇嘛穿地黄衣裳,散饭锅里撒姜黄; 四绿:绿白菜,邮电局,萝卜英子西瓜皮; 四圆:吃的油饼子端地碗,戴的草帽子打地伞; 四香:羊地胸岔牛后腿,亮半夜地瞌睡小姨子地嘴; 四悬:悬崖峭壁上摘牡丹,钢丝绳上滚鸡蛋,爷爷的胡子上打秋千,老虎的沟子(屁股)上打哈先; 四砍(讨厌):人来打儿子,上炕卷席子,吃饭醒鼻子(鼻涕),吃罢老舔碟子! 怎么样?还满意吧?满意的话就给个满意答案吧! 为了这些我可是花了不少时间啊! 呵呵……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