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后人有《漱玉词》

李清照在哪年死?

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国难当头,又恰逢家难。1129年(农历扮此六月)赵明诚病卒。李清照刚刚办完丧事,金兵加紧进逼,此时“仅存喘息”的她,手头还有从青州故居运出的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及其他文物家产。数目如此巨大的文物尚不知如何安置,又有人诬陷赵明诚生前以玉壶投献金人(即“金石通敌”案)。亡国之恨、丧夫之痛、通敌之罪,灾难接踵而来。身体羸弱的李清照,想捐出家中所有铜器,以早悉洗清罪名,就追随高宗逃窜路线,辗转流亡在越州、四明、杭州等地。 而她手中的珍贵文物,引来无数人的觊觎。有官军李将军的强行霸占,有御医王继先的强行购买,有邻居钟复皓掘壁偷盗,更有不择手段的张汝舟,强行骗婚,骗婚不成便极力诽谤,致使至今留下了清照的一段“改嫁”冤案。 李清照的晚年是十分悲惨凄苦的。自从张汝舟被“编管”陆缺乎柳州再没人打搅她,一直独自默默无闻地过着清贫苦闷的生活。据说她经常出入茶馆,为卖唱的民女填写一些小词,不取费用,和民女同唱同乐。直到67岁那年(1156年),在杭州旅居中寂寞地死去。

李清照哪年去世

李清照大家都很熟悉,不少人能够背诵她的不少词,但我们了解李清照多从她的一代“婉约词宗”的角度,对她血肉丰满的人生不太了解。本文在学习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作了归纳整理,力求简明扼要,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客观完整地展现李清照的人生和个性。

生平简介(公元1084年-1156年)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也有说青州的,均在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六月十三日),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公元1156年卒,享年至少七十三岁。

注“金石”:金指铜器和其它金属器物,石指时刻等。古代常在这些东西上铸字和刻字记事,所以把这类历史文物资料称作“金石”。这里所指金石为赵明诚所收集实物、文字或实物拓片。

一代“婉约词宗”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的女词人。她的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的。后人曾以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她的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逗亏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悼亡思乡,沉郁感伤。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郁,她的词总判好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至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

李清照的作品颇丰,遗憾的是经过历代大量地散佚,到清朝加以整理时已所剩无多。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全集有李文奇辑《漱玉集》五卷,收词七十八首,诗十八首,文五篇,其中伪作不少;词集有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一卷,辑有词五十首;另外还有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漱玉词》收词六十首,其中存疑九首,伪作八首作附录。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著)。根据这些辑集,李清照的词现存可能在五十首左右。《四库全书》提要云“李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佚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也。”

创作掘指铅成就

据《李清照全集评注》(编辑委员会编辑,主编徐北文,济南出版社出版)收集,现存李清照创作共分三个部分:一、词集;二、诗集;三、文集。其中:

词集50首,存疑词13首;

诗集18首,断句7则;

文集8篇,其中《打马图经》已成书,“打马”是一种博弈,作赋以为跋。

在这些著作里,文集鲜为人知,其中《金石录后序》和《词论》是李清照的重要作品。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开头的阐述,代表了她和赵明诚(字德甫,清照自称德父)毕生的创作成就: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yan—音眼,古代炊具)、鬲(li—音力,古代炊具,状似鼎)盘、彝、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伪谬,去其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民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呜呼!……”

注:文字改革以前的书籍都是右起竖行,所以开头一个“右”字。

千古绝唱

在李清照的作品里,诗的数量不多,风格与词迥然不同,在这些诗里首推《乌江——夏日绝句》,可谓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作此五绝。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通过歌颂一位失败的英雄——项羽,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这且不说,只说诗中的四句,句句出自典故。

人杰:人中杰出者。《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运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鬼雄:鬼之雄杰者。《楚辞·九歌·国殇》(屈原说):“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即楚霸王(人物典故)。

不肯过江东:《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
崭露头角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神宗年间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里。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是个有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善于作诗词写文章。在李清照家里,常常是贵客盈门,高朋满座,这些饱学多才的文人墨客往往饮酒赋诗,议论纵横。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受家庭浓郁文学空气的影响,对吟诗作词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日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似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独居闺房,透过重重竹帘,只见屋外洁白的梨花飘然落地,稀疏的竹影摇曳多姿,她突然生发出一种寂寞情绪,为了排遣心中的清冷,李清照握管填词,作《浣溪沙》一首。作完后,她轻拨瑶琴,开口吟唱起来。

此时,客厅内正高朋满座,宾客们一听到这美妙的乐曲,立时停住谈笑,侧耳细听:

小院闲窗春色深,垂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宾客听罢,频频赞叹,其词精美,其音妙绝,真是珠润声圆,惊心动魄。其中有个叫晁补之的客人问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这首《浣溪沙》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 “小女信口胡诌,何足道哉。”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即成佳作,宇字清新奇拔,真了不起呀。”

李格非见客人赞叹不绝,一时高兴,拿出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诗词,故意说这是女儿不知从何处找来学习的,请朋友们指出优劣。客人们看罢,又无不啧啧称赞,尤其是其中一首《如梦令》,更是让人惊叹,那上面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一个“绿肥红瘦”,立意清新,妙不可言。晁补之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词,末了回头对李格非说:“这首词,问得极有情,答得似无意,字少意多,含蓄曲折,必出自名家高手,敢问这词是哪位老前辈所作?”

这一说,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乐了。宾客们也在这一家人的笑声中突然顿悟:李家出人才了,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的人。

才华横溢

李清照小小年纪就显露出如此才华,那么除了家庭影响,她的才华又是从哪来的呢?总观一生,不外乎两个方面。

天资颖悟:李清照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赏,以才藻闻名于乡里。她记忆力很强,在金石录后序就曾提及(与赵明诚在一起):“余性偏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她自称“偏强记”,必然记忆力过人,不然怎会指堆积书,而能说出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一般人能记得某事在某书某卷,已经算是聪明了,若能说出第几页第几行,那真是百不一见的超人。

嗜书如命: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辛弃疾也说:“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一个人能胸中有浩瀚的万卷书,诗文自会如三峡的水,雄浑奔腾。李清照的诗词文章能卓越不群,最主要的因素是她喜好读书,学问渊博。她经常手不释卷,不论几案及枕上,尽都是书,终日沈醉其中。她在《摊破浣溪沙》词中写道:“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她在《金石录后序》也写道:“几案罗列,枕籍枕席。”“甘心老是乡矣”——甘心老死在书乡。

生活情趣

说起李清照的生活情趣,实在是太多太多,下面简略作一介绍。

喝酒: 历代文人雅士多与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清照虽然是一位女性文人,她对酒的爱好却毫不比男士逊色。“酒”,在清照词中是重要素材之一。“靖康之乱”之前是一种浪漫,之后是一种消愁。在她的词里多处提到了“酒”: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转调满庭芳》);“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是词人喝了酒回来,连“归路”都忘了,架了一叶小舟,误进了藕塘里,还在争啊,渡啊,结果“惊起一滩鸥鹭。”要知道,这时欧鹭早已经熟睡了。但是清照的酒量不大,经常一喝就醉,而且提到“新来瘦,非干酒病”(《凤凰台上忆吹箫》)。后来她的词陷入消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

品茶:中国历代讲究茶艺者,以宋代为盛。宋人都喜好饮茶,而文人雅士更藉赛茶的好坏和泡茶的技术,号称“斗茶”。斗茶必须精于茶理,且多取上品为之。生长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则惯于此戏,她在题为《晓梦》的一首诗里写道:“嘲辞斗诡辨,活火分新茶。”在《鹧鸪天》词里写道:“酒阑更喜团茶苦。”在《摊破浣溪沙》词里写道:“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在《转调满庭芳》词里写道:“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词中的“活火”和“分茶”是两个行家术语,表现了李清照在茶艺方面的造诣。

“活火”就是煮茶用的炭火。宋人饮茶并不是拿茶叶冲泡,而多用茶饼煎煮,所以煮茶的手续繁复,也特别讲究技艺的火候。

“分茶”是煎茶的一种方法,茶艺中相当专门的技巧,就是以茶匙取茶汤注入盏中。由火候技巧的繁复,讲究,可见宋人饮茶,其目的不在解渴,而变成一种怡情养性的艺术活动。

博戏:博弈是古时的游戏。因游戏有胜负,所以个性较好胜的人,往往耽于赌博。李清照的个性特别好胜所以喜爱博,她在《打马图序》自剖:“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

赏花:李清照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或是以花为题。可见她是如何的爱花了。清照最爱梅,在她的词中,带梅字旳词汇最多。<《渔家傲》词云:“雪里已知春信,寒梅点缀琼枝腻。”《清平乐》词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焚香:古时官宦人家,多讲求焚香,以增加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闺房之中,朝夕多是香烟缭绕。她在《满庭芳》词中写道:“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钓。”《鹧鸪天》词里:“梦断偏宜瑞脑香。”《孤雁儿》词中:“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琴瑟合鸣的婚姻生活: 宋代婚姻制度是男尊女卑,夫主妻从。在理教的束缚下,李清照的文学成就,除得力于家学外,夫婿赵明诚也极为重要。因夫妇的志趣相投、能力相当,赵明诚对妻子才气的折服,使得李清照虽为旧时代的女子,而能充分展现她的才能。有一段趣事流传下来——

一年的重九,李清照填了一阕“醉花阴”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接到这阕词后,竟闭门数日,穷三日夜之力,填了五十阕,把妻子的那一阕也抄杂在里面,不明作者,拿去给好友陆德夫品评,看那一阕最好。陆德夫玩诵再三,以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明诚自此以后,对妻子更加敬佩。
李清照和赵明诚

赵明诚是宰相的儿子。李清照18岁那年,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了婚。李清照和赵明诚,可谓中国历史文坛上的同志爱人,人称赵、李“夫妇擅朋友胜场”。

李清照少女时,词名轰动京师,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大做相思之梦。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虽说是传说,但也表明李清照在当时的名气之大,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的倾慕之情。

1107年,赵明诚夫妇回到青州故居,过上了十年乡居生活。他们将书房称作“归来堂”,把内室命名为 “易安室”。明诚致力于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他整理校勘,他们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工作,常以“尽一烛为率”。十年之间,所收金石书画、文物古籍,竞达十余屋之多。其中包括北宋书法家蔡襄所写的《进谢御赐诗卷》、南唐徐铉所写的《小篆千字文》真迹。除治金石之学外,夫妇二人在归来堂上饮茶逗趣,相从赋诗。时常于饭后,他们一边在归来堂上烹茶小憩,—边玩一种博弈游戏,规则是一人说一史事,另一人要说出此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说对者就先饮茶,充满了文人雅兴。

同甘共苦夫妻情

1107年3月,赵明诚在朝廷担任宰相职务的父亲突然病逝了,这时,奸恶的宰相蔡京便暗下杀机,污蔑赵明诚的父亲对皇室不忠。昏庸的徽宗听信谗言,立即追回了他对赵明诚父亲的各种赠官和所加称号,赵明诚兄弟三人,也因为“父罪”而统统免职。

在蔡京的迫害下,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只好回到家乡青州去住。由于官场的倾轧,连累李清照也遭此不幸。赵明诚内心深感不安,一天,他说:“看来我们夫妻两个要在此白头到老了。”

李清照笑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荣华富贵的人吗?我才不是呢!咱们的日子是清苦一点,可是苦中也有甜。我们应该像桂花那样:悄悄躲在绿叶丛中,暗淡清黄,甘为寂寞。从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研究金石,吟诗作词,以慰生平。”

赵明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又叹道:“不做官,无薪俸,坐吃山空,纵然粗茶淡饭,也难长期维持,收藏书画碑帖,更是不易。” 李清照说:“财源枯竭,更应当一切从俭。我想,从今日起,咱吃的饭菜,可减去肉类;穿的衣服,可减去贵重的绸绢。我头上戴的翡翠、明珠、金钗、银簪等等,统统可以去掉。咱家中的涂金器具,贵重摆设,刺绣之类,也可以变卖典当,一句话,除了碑帖、书画、百家书史,全都可以变卖。”

赵明诚听罢,深为感动:“贤妻所言,正合我意,翠难相随,情同手足,真是千金难买呀。天下知己,你我而已。”

后来,在李清照的协助下,赵明诚终于完成了他的鸿篇巨著《金石录》两千卷。
作词祭亡夫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徽宗、钦宗被俘北去,康王赵构即位,史称“靖康之耻”。李清照夫妇先后南下,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任了湖州太守,但在赴任途中,不幸得病,死于建康(今南京)。这年,李清照46岁。丈夫的去世,使李清照悲痛欲绝。秋风萧瑟,愁云笼罩,李清照独自守在窗前,感到无限悲哀和孤寂。这天黄昏时刻,天上又落下一场潇潇秋雨,那梧桐树的大叶子上,不时滴滴嗒嗒地滴下晶莹的水珠,在悲痛中的李清照看来,简直是天地间都在替她叹息哭泣,那雨帘分明是一串串伤苦的泪珠。痛定之余,长歌当哭,李清照怀着对赵明诚的无限深切之情,提笔写下了一曲千古绝唱的词曰《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用寻常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语调,自然动人地抒写出她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情,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词人心中怅然若失,到处寻觅感情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但眼前的景物——晚风中的孤雁,满地憔悴的黄花,雨帘笼罩的梧桐,构成了触目生愁的凄冷画面,更加深了这位伟大词人的悲苦感,她心中巨大的痛苦和复杂的人间况味,使她陷入了愁愁愁的境地,然而,回顾往昔,面对今朝,遥想明天,一个愁字怎说得出她的心头之情?
苦难的后半生

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国难当头,又恰逢家难。1129年(农历六月)赵明诚病卒。李清照刚刚办完丧事,金兵加紧进逼,此时“仅存喘息”的她,手头还有从青州故居运出的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及其他文物家产。数目如此巨大的文物尚不知如何安置,又有人诬陷赵明诚生前以玉壶投献金人(即“金石通敌”案)。亡国之恨、丧夫之痛、通敌之罪,灾难接踵而来。身体羸弱的李清照,想捐出家中所有铜器,以洗清罪名,就追随高宗逃窜路线,辗转流亡在越州、四明、杭州等地。

而她手中的珍贵文物,引来无数人的觊觎。有官军李将军的强行霸占,有御医王继先的强行购买,有邻居钟复皓掘壁偷盗,更有不择手段的张汝舟,强行骗婚,骗婚不成便极力诽谤,致使至今留下了清照的一段“改嫁”冤案。

李清照的晚年是十分悲惨凄苦的。自从张汝舟被“编管”柳州再没人打搅她,一直独自默默无闻地过着清贫苦闷的生活。据说她经常出入茶馆,为卖唱的民女填写一些小词,不取费用,和民女同唱同乐。直到67岁那年(1156年),在杭州旅居中寂寞地死去。

李清照死于何年?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察孙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高没皮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戚差女性。

李清照是什么时候去逝的?

公元1155年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坦颂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让升郑,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笑慎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为何而死?

引言:中国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在历史当中有很多优秀的诗词歌赋传颂至今,而创造这些诗词歌赋的都是各个朝代当中的文人骚客,他们的知识非常渊博,随便喝一喝酒就能创造出非常优美的诗词,而说起女诗人,大家也都会对李清照这个名字印象深刻,那么李清照当初是因何而死的呢?

一、李清照是抑郁而终

李清照出生于1084年,1155年去世,留下的很多诗词都让后人铭记,她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诗词非常优美,而且她也非常的有才华,因此才会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呼。而她也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就是易安居士,她虽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却对诗词歌赋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她创作了很多诗词都感时咏史,非常的深情慷慨激昂,而正是因为这种词风和别的诗人有所不同,所以才让大家对她印象深刻,并且千年来,很多后人依然非常喜欢她的诗词,她的一生本应非常精彩,但是她最后却因为抑郁而去世。

二、李清照的生活背景

李清照创造了很多的作品,正是因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并且她父亲也在家里有很多的藏书,而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亲的影响,所以她也在家里阅读了很多的文学作品,为她在将来诗词上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她也经历过战争,在型神裂宋代晚期,金兵入据中原,导致战争频发不断,百姓们也流离失所,她生活在这样的战争时代,也根据当时的卜闭背景而创造出很多的诗词,诗中的诗词也让人非常感伤。

三、李清照的作品

李清照主要作品有《漱玉集》《漱玉词》 等作品,虽然有很多的诗词,都已经因为瞎枝历史发展而消失不见,不过后人也将她存在世上的诗词整理成《李清照集 》。

宋朝大词人李清照到底是那年去世的呀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肆丛埋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郑薯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裂蚂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追问: 现在百度上好多说是1155年, 语文书 上是约1151年差了四年,到底该信那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