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相当反对以诗为词,特别将著眼点放在音律上面。因为词律较严而诗律较宽,拿作诗的音律填词,自然有许多地方“不可歌”了。而苏轼词,后人多以豪放称之,以其足为后世效法。王灼说:“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其高处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碧鸡漫志》卷二) 就是因为苏轼才气太高,词曲的规范无法限制住他的思想,造成他不喜剪裁文句以就音律,加上他诗化了的词风,所以尽管李清照盛赞他“学际天人”,在李清照极注重声律的标准

苏轼才华斐然,为何却被李清照评价他的词是“不协音律”?

苏轼才华斐然,却被李清照评价他的词是“不协音律”的原因在于苏轼本身写词就不太注重音律,如果你仔细发现,他的很多词都是不太符合词牌的音律标准的,李清照是位精通音律的大才女,她发现苏轼的词有这个问题当然就会提出来,也并不是说看不起他碰伏拦写得词。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当年受知于苏东坡,更为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所以苏东坡相当于李清照的半个师祖。所以她评价东坡词“像未经修饰的诗”之前,先要真心夸一句“学际天人”,因为苏东坡不但懂音律,而且精于音律,可偏偏却不在音律上进行过多润色,虽然多了一丝自然豁达,但是乐感上就逊了少许。

但是在学术圈里,“不同意”是一种美德,并且是被老师赞赏的一种美德。所以,没有人会说她这种婉约的批评是不尊重,反而会认为是一种真正的尊重。苏东坡的不协音律在历史上是出名的,而且是公论。但是这种公论。尽管古人评价东坡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但是这一句细品起来仍然有问题,它针对的仅仅是豪放风格的词。却不是苏东坡所有的词。


苏东坡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前无古人的。是他冲破了词为艳科的樊笼,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使词成了无意不入,无事不言的文学形式,从而开辟了一代宋词。这些观点在笑胡北宋即已成为定论。从心底里李清照还是相当佩服和尊敬他的,她只是把苏轼的这个缺点指出来而已,这也可以看出李厅御清照的豪迈和直爽。

李清照批评东坡词是“句读不葺之诗尔”--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李清照会这么说?

“句读不葺之诗”意思是“以诗为词”。苏轼常把散文议论写进诗,被称作“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又常把他诗的这种特点写进词,又被称作“以诗为词”。

“句读不葺之诗”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词论》。

节选原文: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译文:到了殊、欧阳修、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全都是不可再会雕饰的诗罢了,而作为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

扩展资料

《词论》创作的年代推断为南渡之前所作,是历举颂腊正滑史上第一篇有明晰理论意义的词学论文,其中涉及词之创作的诸多问题。它是对唐五代以来,作为新兴的文学样式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的概括和总结。

李清照在《词论》一文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强调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演唱的重要性,并在《词论》一文中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中,系统的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

“别是一家”说是李清照继承了苏门论词“自是一家”说的菁华,在其所著《词论》提出新的词学观点。就是要求词形式上严守律,内容上主情致,风格上尚文雅,以达樱配到严守诗词之别,维护词的本色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论

李清照为什么看不起苏轼

李清照看不起苏轼的原因如下:

李清照说:苏轼根本就不会写词,其作品不伦不类。

南宋俞文豹在《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幕士善歌,苏轼问他:“我词何如柳七?”柳七就是婉约派词人柳永,那个人的培橘芦回答令东坡为之伍告绝倒。

他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个故事被很多人解读为柳永和苏轼两人各有风格,婉约与豪放各占胜场,但其实不然,这是对苏轼词作的一种讽刺。

无独有偶,李清照也持此观点,认为苏轼的词根本就不是词,而是“句读不葺之诗”,更不谐音律。

李清照指出了苏轼词作的一个重要弊端,即配带不符合词的音律,而这也和苏轼不通音律有关。

从词的发展来说,苏轼豪放一脉的风格在总体上都是不太被人接受的,不仅仅后来的豪放派词人以“婉约”为装饰,诸如清初阳羡词派的“横绝”风格也和东坡词有较大出入。总的来说,苏轼豪放词的风格后继无人。

诸如诗仙李白以个人情感的超逸而成为绝响尚可接受,但以文字、才学、议论为中心,存在固定的创作方法却还不能被人模仿,这种现象本身就已经透露出了苏轼诗词作品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病,李清照等人对他的批评还是有道理的。

李清照为什么批评苏轼以诗入词?

我也喜欢苏轼。
李和苏一个是婉约派,一个是豪放派。
李是个学究,因为词很多是拿来唱的,需要刻意“剪裁”以适合相应的词牌,而东坡他不在乎,尺猛字数对的上就够了,所以李有点儿抓狂了,你怎么可以这样打破规则,我辛辛苦苦遵循规则……所以她才会批评苏啊,批评苏可以体现她的认真啊。现在好多大牛的文章也会被评论,那又怎么样呢?
哈哈,个人还是喜欢苏一些,李的愁太细碎了,苏可是大彻大悟的大牛。想起来了,语文课教过李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还有苏银困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是水调歌头传的广,更容易锋哗让人共情。
参考文献:
《浅析从苏轼与李清照对词的音律的态度来看苏词在音律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