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是古代的一种器物,跟酒有关的,因为缶是一个汉字,读音为fǒu,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

缶跟什么有关

缶是一个汉字,读音为fǒu,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

象形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古文形体

盛酒瓦器

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earthen jar with big belly and small mouth]

也用于盛流质食物,源自同形陶器。这里的缶是指尊缶,而不是浴缶。古人用缶多是陶质。考古发掘发现,只有较大的少数墓中才有青铜缶。

陶制乐器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一首气势恢弘的“击缶而歌”,带着华夏礼乐的传承,带着炎黄子孙百年的梦想和期盼,奏响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序曲。尽管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缶造型并非来源于真正的乐器缶(源于曾侯乙铜鉴缶,实为食物器皿),但是我国古代确实存在有缶这样一种陶制的乐器。

如李斯《谏逐客书》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句。其义为,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

“缶”字还是汉字中的偏旁部首,代表陶质器皿。汉字的“磬”,也是一种打击乐器。

著名的“击缶雀拆”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顷让枣如列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从中可以看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

缶原本是古代一种陶器,类似瓦罐,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钵,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滑码,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春秋时期的“栾书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出土的"蔡侯缶"。这种酒器能够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喝到兴致处便一边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一边大声吟唱,颇像现代的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为土类乐器中的一种。最原始的陶“缶”由于易碎,已经基本看不到完整的了,保存较多的都是青铜“缶”。

据百 度百科

我发现带缶的字多与什么有关?

缶----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空悄橡。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缶--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也就是说《缶》主要是陶制的容器。所以缶字旁的字多为容器类

缸、---.盛东西的器物,一般底小口大

罐、 ---盛东西用的大口器皿

罋、--瓮的繁体字  一种盛东西的斗旁陶器,腹部较大

罇、---同“樽,盛酒器

缻、---同“缶的另一个叫法

罍、---古代一种酒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口小,腹深,有圈足和盖儿。

凡缶字旁的多与盛放器运轿或类似物品有关。

部首为缶字的字跟装东西的容器有关?

部首李大卜为缶字的字,跟装东西的容器有关。

缶 fǒu,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仿慎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哪穗酒浆等。

相关的字,比如罐,形声。从缶( fǒu),雚声。从“缶”,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用陶或金属制成的汲水器、容器。

又比如缺,形声。从缶( fǒu),夬( 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