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看到内心想看到的,听到内心想听到的,认同内心想认同的。即当一篇文章中抛出一个观点,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等各方面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人对每个观点的看法不同,所以在面对同一个话题时,不同的人会各自对这个话题有所倾向,这是每个人感知的重点不同的原因。
为什么同样是读书,差距会这么大?
一、气质不一样。
读书的人知书达理,聪慧睿智,言谈举止透露着一种文化气息和修养。他们常常青灯黄卷,与书为伴,长期滋润濡染着书香,心也被缕缕的馨香环绕着,身上自然就有了与众不同的风雅韵味。
读书的人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经受得起命运的颠簸起伏,而“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份美丽也不会随着青春流逝。
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没有文化的人看问题死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而有文化的人看问题,总是能找到最佳角度,总是能跳出圈子,总是能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一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宣传干部,从前线下来后天色已黑,他坐在公共汽车上,打开车窗,冷风、斜雨打在他脸上,他看着阴暗的街灯和路边居民楼里射出的暖暖黄光,可能有的人认为他想家了、孤寂了。可他却说:“我是在享受忧郁的美,冷风、斜雨、街灯——一首忧郁的歌!”
三、承受力不一样。
没有文化的人遇到重大的困难、挫折、打击往往承受不住。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位农民因为没有钱给小孩治病而喝农药身亡。
如果有文化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通过媒体、互联网、救助机构等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寻求帮助,更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去寻短见。
四、看问题的深度不一样。
没有文化的人看问题没有深度,他们只能看到眼前里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利益,常常是因小失大。
而有文化的人,就像下棋高手一样,他可以看到十步、十五步以后,甚至更远,他们胜算的几率就高,胜利的把握就大。
五、生活的质量不一样。
读书人视界开阔,优雅浪漫。他们有深厚的累积、沉淀,有气场和格调,即使生活不富有,也是“贵而不富”,那些不读书的人,即使挣些钱,也只能叫”土豪”,叫“富而不贵” 。
读书人做饭讲究饮食文化,穿衣服讲究得体大方,出去玩讲究浪漫惬意,生活中喜欢诗书琴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足以说明读书的好处。虽然不能用读书去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但一个人读书与否差别还是很大的,如上五点,至少两者的格局和眼界会有很大差异。
试着解释为什么不同文化中的空间被感知不同
文化的定义
用什么来区分同在一个地球的人们?用血缘?用皮肤?用人种?用地理?
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区分清楚.到底我为什么是某某国家的人.应该是心.一种拥有文化底蕴的心.
文化是具有独特性.有句话叫作: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这便是人们了解到了文化具有的独特性.采取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态度.
文化小到人们心中.大到国与国之间.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 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但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共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①,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综上所述,现代人们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物上时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是就“狭义文化”而言的。除了上述所说的含义外,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众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含义,当然应同于“华夏文化”诸例。
文化的概述
[编辑本段]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什么是文化
[编辑本段]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文化的概念
[编辑本段]
定义:文化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曾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
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此意义是否合理:W.H.Kelley对它提出了以下的批评:
(1)定义的方式有毛病,这种方式永远不能将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内容都罗列出来,"其他"虽可概括未罗列出的东西,但如果没有别罗列出来,就容易被人忽略.例:定义中没有列出"语言",而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2)整体一词不合适,文化的组成部分之间是有矛盾的,强调整体就只突出了和谐.
(3)人类创造出的文化,不一定是为了改善生活,也有破坏的一面,例:核武器.这种批评是否合适
(1)如果把语言包括进去,该定义己列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整体一词并不排除矛盾,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总体.
(3)人类创造的文化是有破坏的一面,但不要初衷,是意愿与实际的偏差,文化的创造本来是为了适应和改善生活,但结果相反,因此,张凡月先生认为,如果加上语言,此概念是可以的.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万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此定义的前两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Robin FOX更进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质相通:
(1)二者都为某一种族成没员所共有.
(2) 大部分文化行为也象本能一样,是潜意识的,不必通过思考而才学到.将它的刺激就能引起特定的反应.
因为:个人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在不知不觉间将社会现存的生活方式及习惯保存入脑,形成文化密码,由于这些离子的作用人就可以不经过大脑而得出种种行动,这一点上,与动物受到体能的支配一样.
(3)后天学习而得.
为什么说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1、气质不一样
读书的人知书达理,聪慧睿智,言谈举止透露着一种文化气息和修养。他们常常青灯黄卷,与书为伴,长期滋润濡染着书香,心也被缕缕的馨香环绕着,身上自然就有了与众不同的风雅韵味。
不读书的人比较粗糙,流露出去的尽是痞里痞气。
2、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没有文化的人看问题死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而有文化的人看问题,总是能找到最佳角度,总是能跳出圈子,总是能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3、承受力不一样
没有文化的人遇到重大的困难、挫折、打击往往承受不住。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位农民因为没有钱给小孩治病而喝农药身亡。
如果有文化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通过媒体、互联网、救助机构等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寻求帮助,更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去寻短见。
4、生活的质量不一样
读书人视界开阔,优雅浪漫。他们有深厚的累积、沉淀,有气场和格调,即使生活不富有,也是“贵而不富”,那些不读书的人,即使挣些钱,也只能叫”土豪”,叫“富而不贵” 。
我想问问为什么我有时候看书会半懂不懂?能看出什么又不是很清楚,是我的文化不够吗?
书读的绝对不是越多越好。
地种的多不等于收获就多。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收获,而不是多。
对某个主题,最好先读写的比较浅显的,而非艰涩的。这其实是个效率问题,花了一年读了本自己半懂不懂的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做法。
如果某个主题只有那一本,那就先找些评论文章看看,看看别人梳理过感受再读,这样效率会高多了。
3。时刻注意总结该书的核心观点与核心方法。
别看有些书挺厚的,不过绝大多数讨论理念的书其实核心思想很少,有些书的核心只有一句话,最多也就是几句话,其余的都是证明或衍生。其实,除了知识性的书之外,我看过的绝大多数人文方面的书,其核心观点并不复杂。
对于以知识而非理念为主的书,要时刻注意其如何组织材料的,这种组织方式其实就是作者的观点和视角。
4。读外文书的要点:
老外写书有个特点,大多数个性鲜明,差不多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过证明比较散漫。不像中国人写书总想着所谓的完善的系统性,他们大多只想讲某个局部问题,不想把这种局部问题变成具有解放全人类的野心。对这些书,其核心观点的掌握就更为重要。此外,针对老外写书散漫的特点,如果有的地方觉得其实没啥关系,或者说自己觉得有些地方写得有问题,那就大胆的当这里有问题,用不着觉得对不起作者。因为很多老外写书也是有私心的,有些地方没关系的也要故意扯上关系,这很正常,人之常情,何况他们大多数把写书仅仅当成表达观点的方式,而非解放人类的方式。有些作者明知自己的观点可能在某方面有问题,还是要呐喊,因为他们觉得有些问题的观点也还是有价值的。
现在书的翻译质量都很差,因为翻译没钱没名,最好读90年代之前翻译的版本,当然最好读原版。如果翻译版有读不通或者观点错误的地方,可以先大胆质疑翻译有问题。
5。要以主人的心态读书。
也就是说要尽力以俯视的姿态读书,在一种大的思想体系下读关于某个议题的书。例如,读中国思想史的书就要以全球通史、人类思想史的角度去读,去理解。这样的好处大道理不讲,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累,而且速度快。如果被所读之书牵着鼻子走,其实读书是很累的,看的也慢,因为你一直试图逐字、逐句理解著者的想要表达的东西。碰到一些文风花哨的书就更累的没边了。
因此说,一目十行其实是好事,这代表你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掌握着读书的主动权,快而精准。只有在核心的地方才需要停顿,仔细琢磨一下。
6。只读自己看得懂的书,觉得看起来顺畅的、有收获的书
很多书看起来挺难的,一天也看不了几页,而且看了之后半懂不懂的,尤其是翻译的书。这些书也许很有价值,但这种情况表明,你看这本书的基础还不够,看了差不多等于白看,要从中获得正确的观点也基本属于瞎猫碰死耗子。更有的人会越看越反动,拿书中有背景,有条件的片言只语当成普世真理。
这种书,暂时不看也罢。
我自己也碰到过这种情况,本科读不了的书到了研究生读着很溜。研究生读着费劲的书到了博士读着很溜。
看有些书费劲其实是很正常的,不必怀疑,不必泄气,更不必较劲。
7。绝对不要迷信,要注意所谓局限性的问题
再牛的人写的东西也有局限性,甚至有观点性错误。知识和观点总是发展着的。
德漠克利特很牛吧,其哲学上的原子论也只是某种阶段性的成果。柏拉图很牛吧,人家根本不把艺术当成独立的门类,认为艺术就是模仿。对柏拉图这个观点的推崇使得梵高的意义在当时很难得到承认,最后潦倒而死,因为梵高模仿的不像。
从发展的角度讲,我们凭什么认为,今天的认识就是正确的?因此,局限性的问题总是存在着的,我们只能把现有的成就当成逼近真相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完全不必把书本当成圣经。
8。要注意著者的背景以及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有的学生在看《建筑七灯》时,完全没有注意到罗斯金的宗教背景,以及他作为某种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活动家的背景,因此就没法看懂建筑七灯在讲什么,罗斯金为什么要讲这些问题,以及其观点真正的意义在那里。因此,了解作者背景很重要。
9。看书的真正目的是吸收,形成自己的思想。
上学期被指派听某大佬的课:西方建筑文献导读。学生们做的ppt真是很不错,把论盖里建筑的一本原版书里的观点整理的非常整齐,条理清晰。大佬问我的意见,我就问学生:你自己对该书的观点在那里,书的讲法是理好了,问题是,你自己觉得这些讲法是否有道理,有价值,有什么启发,书里的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进步与局限在那里。
这个要求其实不高,应该是看书的基本要求。
因为我们看书的目的不是填鸭,而是构成自我对事物认识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