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捍卫者》,没有手撕鬼子,没有包子炸弹,没有子弹转弯,没有裤裆藏雷,堪称近年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一股清流。当人们习惯了用小学课文”的思维去看抗日,习惯了没有智商的日本军人,习惯了一定打胜仗的固定模式,一场必输的战役的确会让观众有所顾忌。然而影片《捍卫者》,却是一部让每位国人都该知道的电影,一部颠覆了人们对抗战的惯性思维的电影。电影《捍卫者》让人感受到了先烈们那种满怀家国情怀、英勇赴死的行为,所带来的直抵内心灵魂的震撼。它用最朴实的镜头,去还原那个年代以姚子青为代表的年轻人,所迸发出来的不可估量的力量。
如何评价《捍卫者》这部电影的剧情?
《捍卫者》无疑是国产战争片中的精品,影片通过高度风格化的影像,演绎了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抗日英烈姚子青率部六百人守卫宝山县城,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展开激战,七天七夜,虽然全数捐躯,却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铁血精神,让日寇为之胆寒。
如何评价电影《捍卫者》
今天首映,第一次完整的看了我们的#电影捍卫者# 电影《捍卫者》。虽然全程参与了拍摄,看之前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某些画面和对白出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落泪,难受,压抑!我的食指关节处被咬出了牙痕。战争场面很真实,会让我感到害怕、颤抖!记得9月18日首映礼那天,我旁边坐着一位阿姨,在上台前,他问我说你们的制片方来了吗?导演来了吗?请代表我向他们表示感谢!她的父亲是位抗战老兵,看到影片中的战斗场面她浑身发抖,害怕。她说,她不敢想象她的父亲当时在那个环境中是什么感觉,几度哽咽......
当天台上一位96岁高龄的老兵爷爷,他说,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没有心思想自己的亲人、家乡,只是一股脑的往前冲,不顾生死!是啊,敌人到了家门口,哪有心思想自己,为了国家、为了捍卫尊严,自己的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让我感动的不止是真实的战争场面,特别是静场之后的对白,洋学生和姚子青城楼上的对白、姚子青失去战友的悲愤、战士要把这辈子的饭全吃了多要几个馒头、厨子去参军弄死当睡着、最后点名出现的娃娃兵、姚子青一人守宝山、兄弟们放弃生机宁做三营鬼等等......
影片结束后,看完了所有的字幕,我最后一个离场,打扫卫生的大叔看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没有急于收拾,一直到我离开,谢谢对电影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
我不是煽情,真的希望更多的人多多关注《捍卫者》以及这种题材的作品,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珍惜生活!
《捍卫者》淞沪会战影评
我说过,我是不爱看战争题材的电影的。但是,说完的第二天,我还是看了。朋友打趣地说我:“不是说不喜欢吗?”我就是善于狡辩:“是啊,的确不喜欢,不爱看血腥的场面,相信世间一切美好!”
虽然不喜欢看,但是,我依旧要看。因为我觉得自己生为中国人,即使没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也不能对自己的国家一无所知。
没错, 所谓顺其自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竭尽全力之后的听天命。
我不光要看一部,还要看很多部,不光要看国内拍的,还要看国外拍的,不光正视淋漓的鲜血,还要学着面对平凡而伟大的日子。
《捍卫者》的导演和演员我都不认识,其实也不想认识。那就单纯地讲讲历史背景和故事本身吧。
1937年8月31日,淞沪会战拉开序幕。国民革命军姚子青,作为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三营营长,奉命率部队奔赴宝山接防,阻击登陆的日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位从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尽管曾在多次战争中屡建战功,但因寡不敌众的局面,在到宝山之后,连续奋战7天,最终与全营官兵一起,壮烈殉国。
事情其实很简单,一两句话就讲清楚了。但是,看电影,有时候就会有一种很强的带入感。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场赴死的保卫战。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兵力和武器相差太悬殊了。
①人数悬殊:日军2000多人,我军一个营,也就600来号人;
②武器悬殊:日军海陆空都有:陆地上20几辆坦克、各种火炮;天空有飞机轰炸;黄浦江上有几十门舰炮。而我军仅仅只是陆军,只有4门迫击炮,200发炮弹,16挺重机枪,600多支老步枪。
其次,战局处于弱势。
姚子青到宝山的时候,宝山的南北两面已失守了。
如果这两种情况下,还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不光要看心态了,还要等奇迹。在姚子青到宝山的第二天,他的学长仲贤一边手拿望远镜观望黄浦江上的舰炮,一边嘴里念着“死局”二字。而成竹在胸的姚子青却不以为然地用“残局”来纠正学长的说法。
作为观众的我,如果在不知道姚子青的结局的情况下去看这片子,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凭着我一腔爱国热情,其实依旧对这场战争是抱有幻想的。
随着战争的徐徐展开,剧情时紧时慢,中间也不乏穿插符合我以前审美的感情戏。
李小姐
漂亮女洋学生李小姐,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去前线救治伤员,是因为她爱国,还因为她父亲也在这个营中,直到守城第三天,她的父亲因为敌机的轰炸而死,才让她坚定了要留在这个营里,与战士们同生共死的决心,用她的话说:我从小就在这长大,我哪都不去!
与姚子青的感情戏几乎没有,除了眼神传递出来的爱意,除了有一次给他包扎伤口,除了敌机轰炸那一瞬间,李小姐奋力地保护他,直到她的死亡,再也没有任何过份的戏码。
与李大成的戏码,倒是稍微多了一些。李大成是当时单枪匹马守护宝山时的连长,姚子青没来之前,他最大,但是,姚子青的到来,让他深受挫败,我想,他的戏,应该就是用来反衬姚子青的,我理解的他,是一个心无城府的、不怕牺牲的大男孩。
面对一见钟情的洋学生,他敢提要求;面对姚子青派给他的任务,他敢不服从;面对不舒服的环境,他敢挑衅;面对支援兵力的不足,他敢表达。
这样一个大男孩,在跟姚子青奋战的第6天里,姚子青从一开始对他的不屑,到最后的肯定,也给他短暂的人生划伤了圆满的句号。
姚子青
再来说说姚子青这个人。
不苟言笑,沉着冷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的爆发点,全部集中在影片的后半段,也就是差不多到第5天之后,他的死党仲贤替他前往金家宅,主动进攻,拖住敌人的战争中阵亡;两名女护士和无数伤员被敌机轰炸致死;李小姐在战争中牺牲;李大成抱着炸弹炸毁敌人的坦克也牺牲了。
上级命令他马上突围,而他选择了继续作战,壮烈牺牲在了这次战役中……
亮点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亮点,是我在别人战争片中没有见过的,那就是两军头领在做决策时,都是非常推崇孙子兵法,甚至日本军头目对中国的朱熹也是崇尚有加。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兵法的活学活用,在防守第二天的时候,把日本军打得节节败退。
敌人从一开始的轻敌,到后来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看这次战争的我们,除了看到硝烟滚滚之外,还感受到了浓浓的文艺气息。
这部和《八佰》一样好看的抗日电影,因没钱做宣传最终惨淡!哪部剧呢?
受疫情影响,国内上映的电影不多,但也有一些成功的电影,如《八佰》。凭借在业内的高口碑和强大的宣传能力,它一上映就赢得了高票房和良好口碑的双丰收。甚至很多观众都成了自来水。有很多人刷了两遍、三遍,但其实,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出色的制作,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在电影市场之上赚大钱的话。例如,有一部与《八佰》类型相同的电影。由于资金原因,宣传不到位,导致票房十分惨淡。
今天的电影是《捍卫者》。看过《捍卫者》的朋友应该觉得剧情非常精彩感人。与《八佰》一样,《守军》的故事背景也发生在松湖战役之中。战场没有四兴仓库那么有名。当时的战争地点属于战略要塞保山县,这里曾经发生过600次全国战争,日军勇敢地抵抗了日军2500人的激烈战争。在日军拥有重型武器的情况之下,国民军奋起反抗,坚持了七天七夜。最终,他们寡不敌众,全都死了。
“捍卫者”的名声总体之上是好的。豆瓣网友的评分为7.6分。观看的观众大多是四星,占41.7%。这个数字可以说相当可观,但遗憾的是,这部电影的票房状况不能用太糟糕来形容。数据最直观地证明了这部电影票房的糟糕状况。据统计,《捍卫者》的票房只收获了1033.3万元的惨淡票房,只能看到《八佰》票房的尾灯,制片方最终只拿到了300万元的票房。与电影的制作成本相比,实在是不够。
至于票房惨淡的原因,其实与影片动机的制作发行公司有很大关系。据了解,《捍卫者》的制作宣传团队是几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方面缺乏宣传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没有太多的宣传经验和网络资源。与《八佰》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相比,《捍卫者》的团队就像一位大家闺秀一样在“防守”,这部电影是外人所不知道的。一部电影要想成功,宣传费用占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据透露,《八佰》的制作成本约为5.5亿元。按比例统计,“八佰”的宣传成本至少要1亿元,这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影片的宣传成本甚至占到影片总制作成本的一半超过。可想而知,由于《捍卫者》缺乏强有力的宣传资金支持,《八佰》的宣传成本至少要1亿元,最终未能在电影市场之上取得成功。只有通过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的口碑,才能在小圈子里面获得一定的人气。另外上映日期也不是很好,这也导致最终影片票房只能停留在尴尬的数字。
《捍卫者》和《八佰》,谁还原了历史?谁在历史虚无?
就战斗的惨烈程度和战争史实而言,《捍卫者》要比《八佰》客观和真实许多,这两部战争电影都是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的,所不同的是分别描绘了宝山战斗和四行仓库战斗。
参战的也都是中央军精锐,前者为“土木系”老本第18军第98师292旅583团第三营,后者为“德械师”第88师262旅524团第一营,虽然都是营级战斗规模,但是从进程和结果来看,《捍卫者》所反映的宝山战斗其实要惨烈和悲壮的多。
(捍卫者剧照)
首先是战场位置,宝山县城是日本陆军“上海派遣军”增援海军陆战队实施登陆的必经之地,并且是无险可守的海岸地带,日军可以集中海军大口径舰炮、轰炸机和装甲部队,进行肆无忌惮的轰炸和扫射,这样的火力密度和强度,对一个营的中国守军来说,那简直是灭顶之灾。
所以第18军的这个营,所处的战场环境要比88师那个营固守的四行仓库残酷的多,因为后者与公共租界仅一河之隔,日本人投鼠忌器不敢使用重炮直接轰击,而在轻武器对射中,抗日军队其实并不吃亏。
宝山这座江南小城,位于吴淞口和川沙之间,日本陆军如想把登陆点连成一片,则宝山是必取之地,所以在淞沪会战第二阶段,它率先遭到日军第3和第11师团的夹击,中国军队原守军第6师遭到重创后弃城,换句话说,一个整师都不能守住它。
其后陈诚严令夏楚中第98师夺回宝山:“宝山不下,提头来见”,这个黄埔一期生用几乎一个整旅的牺牲才将日军逐出恢复阵地,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
虽然县城夺了回来,第98师也无力再战,并且宝山只是座弹丸小城(远没有今天宝山区那么繁华),不可能驻守太多的兵力,所以夏楚中只好留下一个营作为警戒部队,师主力则撤下去整补。
而就在胡宗南第1军奉命来援的空档期,日军对宝山发动了更为疯狂的进攻,在宝山战斗中,日军精锐第3师团得到了30多艘海军舰艇的支援,还有独立战车中队、独立炮兵联队的火力加持,所以黄埔六期姚子青少校所率领的500多人,面临的压力远远超过四行仓库保卫战,因为这是纯粹的野战。
然后是战斗坚持的时间,由于援军不及,姚子青营从1937年9月1日到9月8日整整硬抗了日军八天,以不满编的500多人(之前恢复宝山时有一定伤亡)抵抗日寇第3师团主力第68联队的进攻,兵力至少相差六倍,火力干脆要弱于对手几十倍。而四行仓库保卫战实际只打了四天,10月27日奉命坚守,谢晋元率部10月31日就撤了,苦战时间刚好差了一半。
再然后是战斗的惨烈程度,仅1937年9月5日这一天,日军第68联队就发起了四次进攻,不仅有陆海空的猛烈火力掩护,鬼子还向城内发射大量硫磺弹,遂使宝山一片火海,房屋尽被燃烧毁坏,姚营只能依靠战壕和残垣断壁进行殊死战斗,期间还有惨烈的肉搏战。
而四行仓库则是坚固异常,加上日军不敢动用重火力,守军居高临下点杀鬼子,防御起来要从容的多,《八佰》为了艺术效果,其实对战斗场面有所夸大。
最后当然是战斗结果,宝山战斗打到最后,姚子青营战斗兵已经伤亡殆尽,姚少校下令:“所有勤杂人员,包括架线员、炊事员、传令兵,一律到前沿阵地去”,即便如此也仅剩100余人,而战至9月7日,姚营全部幸存战士还剩30余人。历经八天血战,占据绝对火力优势的日军伤亡达到600余人,联队长鹰森孝大佐也被击成重伤,而583团第三营500余人上至营长下至士兵全部战死,被誉为“田横五百死士”。
相比之下,守卫四行仓库的谢晋元部战斗伤亡只有25人,加上撤退期间的损失,到达公共租界的仍然有355人,战损率不足15%,与姚营100%的牺牲自不可同日而语。并且88师的这个营毙伤日军数量也比较有限,某科的介绍是200多,其实达不到此数,所以跟姚营的战果比较,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
那么为什么四行仓库保卫战更加出名呢?无它,主要是因为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区,战斗打响后对于仅一河之隔的万千市民和西方人士来说,简直就是“现场直播”,所以很快成为关注的焦点和记者们的素材。而宝山当时属于上海偏远郊区,市民只闻枪炮声响,却并不知道战斗的残酷程度,如果人们有机会到宝山现场观战,估计吓尿的绝不是一个两个。
所以结论就很清晰了,尽管两部电影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捍卫者》更接近于真实的战史,不过是因为小成本制作,所以知名度不如《八佰》而已,如果有好的导演、大的投入、大牌演员,用宝山战斗的历史拍出来一部《五佰》,恐怕其震撼程度远大于《八佰》。关于国军抗战的历史,现如今的认识和评价在走两个极端,要么恶贬,要么海吹,其实均非成熟的历史观,而《八佰》在这方面当然要虚无得多。
尽管老蒋以下的高级将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的方针,大多数仗打得也比较窝囊,但是黄埔生的国家和民族观念之强,仍然值得称道,他们也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中坚力量,类似于谢晋元中校、姚子青少校、杨瑞符少校这样的基层军官,堪称民族英雄。
国产十大必看战争片
国产十大必看战争片有《红高粱》、《红海行动》、《高山下的花环》、《湄公河行动》、《闪电行动》、《大捷》、《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弹道无痕》、《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和《捍卫者》。
《捍卫者》是由佳泽(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北京盛钰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于2017年9月22日在中国上映的剧情片,由廖希、韩平执导,白恩、赫子铭、吕星辰、王璐、宋撼寰、杨俊生、小林成男等演员主演。
《捍卫者》创作背景
电影《捍卫者》是根据淞沪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抗日英烈姚子青将军的事迹改编,影片的投资人抱着让更多的人都铭记历史、铭记英雄,认识姚子青这位连日本人都被深深折服的抗日名将,在淞沪会战中是如何以弱御强,如何壮烈殉国这样的情怀,投资拍摄了这部电影。
从到姚子青将军的故里采访姚子青的儿子姚鸿逵、对客家民俗民风采风,去淞沪抗战纪念馆参观,收集素材,以及翻阅查证历史史料,最后伏案写了十六稿才定稿剧本,整个剧本创作过程历时一年多。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我们都忘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
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是万千同胞在1938年感受到的极度痛苦、恐荒和绝望
比黑白电影里呈现的景象带给我们的感观还要更加真实残酷
4月24日我带着未知的心情进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
《南京!南京!》确实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电影
很少的对白,冷峻的画面
对真实屠杀场面的意象还原
突然抽离的背景声音
人物表情与心理的细腻刻画
无一不让我们观众
不是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血腥的杀戮中
更是在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上
我很庆幸自己活在和平年代
尽管这世界有些虚伪浮躁,且冷暴力不断,
但总比活在战争年代来得幸福、幸运
起码有生存的保障
但在战争中,活着比死还要艰难
战争使许多人的人性变得残忍
变得以杀戮为乐、以侵略为光荣
或许真的有象电影中角川这样良心尚未泯灭的日本军人
但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是我亡
对求生的欲望足以让一个原本善良的人
拿起武器杀向无辜的人
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
足以让人性变得残忍血腥
日本侵华战争
让大多数人按照少数统治阶级的意志去送死
这值得吗?
千万日本年轻人受军国主义鼓吹上战场
不是变得彻底丧心病狂,就是心灵崩溃
这应该吗?
我们苦难的同胞变成待宰的羊羔
南京也变成了人间地狱
这不残忍吗?
战争自古就不断
我甚至也不能否定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
而且科技时代的战争能变得多可怕难以想象
不过好在武器的强大应该能使人们死的舒服些
但若人们都能多多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带来的伤害
和平也必将更加持久
我想这也是影片传达的一个精神
2楼
2009-6-7 19:26 回复
bonnyleungcw
枪击、火烧、活埋、刺杀、强奸、砍头、难民营、慰安所...
影片展示给我们看的一幅幅画面
着实让人看得沉重的喘不过气来
看的人便如此
曾经亲身经历这一切的同胞们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透过影片的景象
我能想象他们曾有的极度害怕与恐惧
以及与亲人朋友的生死离别的痛苦与绝望
南京城里
有仓皇出逃的士兵,也有顽强抵抗的战士
有麻木的日本慰安妇,也有舍身救众的中国妓女
有觉悟奔溃的日本军官,也有建起安全区的国际友人
而对于这些曾经无惧死亡的民族英雄和无私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
我们都应致上崇高的敬意
陆川导演在《南京!南京!》中
不少镜头是从一个良心未泯的日本军人角川的角度出发
这不同于以往战争电影中日本鬼子的模式化表演
陆川说一个电影如果只在讨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问题的话
就相当片面了
我也明白战争不是纯粹就是说谁的错
日本有反战人士,中国也有汉奸之流
但我还是想从70年后的中日两国的角度说说
在对待“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上说
中国每年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
用教科书、用记录片等教育我们勿忘国耻
但历史毕竟久远
没有切肤之痛的青少年只道:
不要盲目去仇恨所有日本人
和平年代更应追求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日友好
道理固然没错
但少数青少年却过头了
极度崇拜日本文化,羡慕日本生活
“哈日族”日渐衍生繁荣
对日本人的谄媚到了无耻的地步
让人好生痛心
喜欢日本文化不是不可以
我本人就非常喜欢日本的动漫
但不要认为日本的一切都是好的
否则这就是日本精神文化侵略的胜利了
而日方似乎始终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修改教科书对当代人隐瞒事实
不少退伍军人依旧以曾参与屠杀为荣
中方受害者的申述屡屡在日本败诉
参拜靖国神社时有发生
套用一句网友的话
是哪个该死的家伙,决定不让日本人赔一分钱的
于情于理日本都该对中国受害者进行赔偿!!
日本对战争反思的电影、电视少之又少
印象有的就如《萤火虫之墓》之流
那也是对日本普通百姓照成伤害的无声痛诉
并未对日本侵略过的国家人民有所忏悔之意
也许每个国家都会“护短”
但希望不要阻止每个人了解事实的权利
日本青少年也应了解所谓战争的本质
日本右翼思想依然存在,毫无悔改之意
让人实在气愤
也许以上言论都是老生常谈
是上至专家学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常探讨的一个问题
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这段历史?
好在依然有清醒的中国人和日本人
让反战精神得以延传
让和平成为主流追求
让人们过去曾经麻木的眼、恐惧的脸成为不再有的历史
《南京!南京!》从纯电影的角度来说并非十全十美
全黑白的拍摄也不新鲜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辛德勒的名单》等早已用过
但我不应该用电影的角度来衡量影片的意义
因为这是一段何其惨重的历史
电影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
不要忘记思考战争的意义
要好好活着,好好珍惜
电影院里
我的身旁做着一位老爷爷和他的五、六岁的孙子
让这么小的孩子看如此血腥的画面有所不妥
老人家显然没有考虑到
爷爷看的如此投入
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无语哽咽
而一旁的孩子拨玩着气球
似懂非懂的安静坐着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
孩子突然兴奋起来:
爷爷!爷爷!你看!蒲公英!
我望了他一眼,心想
真好,战争是不属于他的年代
这不是为了煽情而写的结尾
而是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事
但愿战争永远不再来!
有木有淞沪会战的电影或电视剧,还原真实历史的
1、《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2、《捍卫者》是由佳泽(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北京盛钰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于2017年9月22日在中国上映的剧情片,由廖希、韩平执导,白恩、赫子铭、吕星辰、王璐、宋撼寰、杨俊生、小林成男等演员主演。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改编,讲述的是抗日英烈姚子青在1937年中日的淞沪会战中,率六百壮士守卫战略要地上海宝山县,在敌众我寡,火力悬殊,装备落后的极端艰难困境中,与敌浴血鏖战七天七夜,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的故事。
3、《八百壮士》是丁善玺 执导的剧情影片,于1975年上映,柯俊雄、林青霞等主演。其讲述了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率领四八○青年军官死守四行仓库的故事。
4、《对岸的战争》,中国电影名,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独家出品、李欣导演;这部电影以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为主要背景,故事发生在上海苏州河两岸,是一部通过儿童视角描写成人世界的战争片,讲述了一场战争与一个孩子、一座城市之间的故事。
5、《三毛从军记》是根据作家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喜剧电影。由张建亚执导、张乐平、张建亚编剧,贾林、魏宗万、孙飞虎、李颖、朱艺、张名煜、蒋雯、石灵联袂主演。
该片描述了三毛在“抗战”期间由流浪儿变成一个兵,最后仍然无家可归的遭遇和他在从军期间的一系列离奇搞笑的经历。
捍卫者演员名单
《捍卫者》演员名单如下:
范明饰演陈四扬,车永莉饰演苏闵,张秋歌饰演崔亭山,史可饰演三妮,陈昭荣饰演周默,萧蔷饰演罗京华,丁柳元饰演曲霞,李依馨饰演罗秀萍,鲁冠廷饰演陈淑珍,郭露文饰演李翠云。
《捍卫者》该剧由著名演员范明、车永莉、张秋歌、史可、陈昭荣主演。该剧讲述的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怀着无限的忠诚和崇高的信仰,我特工人员为捍卫新生的共和国与敌特分子展开殊死较量。
剧情评价:
剧情复杂,线索多条,具有经典悬疑片的气质。在破案过程中,陈四扬由于身份问题多次被怀疑其导致案情侦破速度缓慢。及至消除误会,陈四扬正式投入工作中,却因为敌方特务的狡猾而摸不着头脑。
萧蔷在剧中饰演的孪生姐妹均从事特务工作,她们借彼此长相相同互相掩护身份,让专案组走了不少弯路。剧中不乏枪林弹雨和大量的打斗场面,但陈四扬是一个身手矫健、百步穿杨的优秀侦查员,他用智慧和身手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不得不说到演员范明的敬业精神,他的武打动作都是自己勤学苦练得来的,许多危险场面包括爆破戏从不用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