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如下:

1、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却因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统一北方未遂;

2、李自成幼曾为僧,后投奔了“不沾泥”张存孟的队伍,绰号“闯将”,自立后又升级为“闯王”。从屡遭围剿,几度诈降,险遭剿灭甚至身边只剩十八骑,到后来建国“大顺”,一路北上摧枯拉朽,“所过无坚城,所遇无劲敌”,最后埋葬朱明王朝。却又在辉煌的顶点上骤然陨落,空余下了仓促的41天帝王梦;

历史上“功败垂成”的五大草莽英雄都有谁,他们缘何兵败?

历史上“功败垂成”的五大草莽英雄分别是陈胜、张角、黄巢、李自成、洪秀全。

陈胜跟吴广是起义军,引领900人向秦王朝的暴政发起了挑战,作为代表性的农民起义军,虽然他们最后并没有撼动秦王朝的统治地位,但是起义开始接连不断,人民群众的不满被彻底挑起,陈胜可以说是这场大革命的原始来源。兵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民起义总归是由农民组成的,起义军的数量少、军事力量弱、战斗经验不足以及武器供应不足且不专业等问题都是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所在,与偌大的秦王朝相比,差距悬殊较大。

张角是东汉初年的太平道教主,他以宗教作为保护伞,将自己的的弟子分布在城市的各个方位,用道教来感化天下,后来集结了三十几万人,因为忠于太平道,听从张角的行动指示,发起了民变和暴动。兵败的原因还是打不过正统军队,毕竟力量过于弱小,单凭精神力量是不可能战胜的。

黄巢是流寇的领头人,他在一千多添额时间内,从湖北开始,跨越了江河来到广州,一路南下,由从广州开始向北方进发,扫荡了十多个省市,进攻的势力相当强大,可以说是那时的长征。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之后,他率领六十万大军攻破了唐代的都城长安城。最后他没有能够完成万里长征。

李自成是闯王,他足智多谋,不断突围,在北上的过程中攻破了数城,视敌人如草芥。最后他埋葬了朱明王朝,但是当了40几天的帝王就下任了。洪秀全本来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当官,但是屡次失败,后来创立了拜上帝教与太平天国,持续了整整18年,他的革命席卷了半个中国,但是因为他过于狂妄,后来还是失败了。

太子作为国之储君,那么古代有哪些功败垂成的太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功败垂成的太子有很多,比如说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和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

李建成虽然没有被自己的父皇废掉,但是他却得罪了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李世民在李建成对自己动手之前率先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其杀死。说起李建成的死,其实他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他的爱将程咬金曾经被李建成找了一个由头贬到了外地做将领。政治敏锐度非常高的程咬金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于是他赶紧提醒李世民,说自己之所以会被贬官,很可能是因为李建成想要对李世民动手了。

李建成在动手之前肯定想要将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大将都调到外地,这样的话李建成在举事的时候成功的把握会比较大。李世民听从了程咬金的建议,赶紧将李建成杀掉了。李建成被杀以后,李渊只好将李世民立为了皇太子。仅仅过了两三个月以后,李渊就退位成为了太上皇。

除了李建成以外,还有一个太子也非常的可怜,他就是康熙皇帝的嫡子胤礽。虽然他不是康熙皇帝的第1个儿子,可是由于康熙皇帝和赫舍里皇后的感情非常深厚,而赫舍里皇后在生育孩子的时候又因为难产而去世。所以胤礽一出生就被康熙皇帝立为了皇太子。康熙皇帝一直将这个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亲自抚养,对他寄予厚望。可是由于胤礽从小就被朝中的各种势力所左右,总是惹康熙生气,所以他在一气之下就将这个儿子废掉了。可是康熙后来又于心不忍,重新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但是胤礽仍然死不悔改,成为太子以后又跟朝中的很多大臣私下结交。胤礽的做法触及到了康熙的底线,所以康熙只好再次将胤礽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