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出处:《孟子·尽心下》
具体举例:《尚书·武成》一篇中:“受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阅读了《尚书·武成》,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不会血流成河。孟子不相信《尚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详细的例子,快!!!
赵括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完全相信书本上所说的,不如不要书。其根本道理是指不要太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时代在变迁,信息也在改变,读书时对书上的知识需要加以分析,如果情况不同却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往往是无法成功的。如果不带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书本,就会成为书呆子。
扩展资料
出自战国的《孟子·尽心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性地位的。
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尽信书,不如无书
历史上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例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 出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渊源: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王的首都在朝歌(今河南淇县)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悬殊很大,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殊死搏斗。 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上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一次,他阅读了《尚书.武成》一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还有<<淮南子>>说中道:有叶能使人隐形 不过骗术罢了
关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故事
现比喻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纸上谈兵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括兵书读得多,理论知识深厚,和秦军作战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最终一败涂地,不仅自己战死,手下四十多万赵国军兵也惨遭活埋.历史把这次事件的责任都推到了赵括的身上,我们一直也认为这样.其实赵括提出过不少好的建议并被采纳,给赵国做出过一些贡献,取得了国君的信任.这次战争失败,和赵国国君的用人不当有直接关系.
因此,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持有怀疑精神,不要事事相信,如果那样那样我们就会只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那样我们不仅仅对历史的评价会有失公正偏驳,同样也会让我们失去鉴别真伪的能力.要读书,更要有怀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