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4年冬,康熙皇帝率部分皇子出巡塞外,胤禩由于未随行,便派人去给康熙请安,并称将于中途与皇父会合,扈驾回京。最令人吃惊的是,太监带来的礼物居然是两架奄奄一息的海东青。其喻意很容易被理解成讥刺康熙老弱多病,即将离世。康熙恼怒到极点,几乎气晕了过去。他痛骂胤禩,公开胤禩两年前的妄奏,斥责他是大奸大恶之徒,并说出父子恩断义绝的话来。照理来说,胤禩进物是邀宠,绝不敢故意如此捉弄皇帝。这应该是有人故意陷害。事情发生后,胤禩奏称冤抑。但盛怒中的康熙皇帝已经对胤禩完全失望,严厉谴责。胤禩因此受到极大刺激,一度

康熙写海东青的诗

1. 关于海东青的诗句康熙

关于海东青的诗句康熙 1.关于海东青的诗句

1、万里飞来渡海西,灵禽玉爪不沾泥。——《海东青》明代:解缙

译文:海东青从万里之外海的西边飞来,这只灵禽如玉的爪子上没有沾上一点泥土。

2、海外天鹅能独击,云间后鹘敢齐驱。——《白海青》元代:仇远

译文:它能单独与海外的天鹅搏击,在云层间与鹘鸟群并头飞行。

3、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海东青》清代:玄烨

译文:这世上有羽毛的鸟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最神俊的还是海东青。

4、钩戟为爪喙,利刀以为翎。——《北珠怨》元代:方回

译文:海东青的爪子和嘴如同钩戟做成的一样锋利,羽毛如同利剑一样。

5、转眸明似电,追马疾如风。——《海东青》宋代:顾逢

译文:海东青转动眼珠的时候明亮如同闪电,能追着骏马飞翔迅疾如风。

2.历史上康熙时期真实的“海东青”事件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胤禩原该随侍在旁,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

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父皇一同回京。这原也没什么,但坏就坏在他托太监送给康熙的老鹰打开来竟奄奄一息。

令康熙极为愤怒,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诸皇子至,再责胤禩, 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史称“毙鹰事件”,又称“海东青事件”。

扩展资料:

“毙鹰事件”对胤禩的影响:

康熙责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

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数载之内,极其郁闷。

胤禩仍望遂其初念,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谓朕年已老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矣。

康熙终于承认了胤礽的废而复立是其出无奈之举,败招败招!尔后,康熙说出了更绝情的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停本人及属官俸银俸米、执事人等银米。胤禩遭此一举,大受打击,到处潜行,不愿见人,并于翌年病倒。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毙鹰事件

3.历史上康熙时期真实的“海东青”事件

1714年冬,康熙皇帝率部分皇子出巡塞外,胤禩由于未随行,便派人去给康熙请安,并称将于中途与皇父会合,扈驾回京。最令人吃惊的是,太监带来的礼物居然是两架奄奄一息的海东青。其喻意很容易被理解成讥刺康熙老弱多病,即将离世。康熙恼怒到极点,几乎气晕了过去。他痛骂胤禩,公开胤禩两年前的妄奏,斥责他是大奸大恶之徒,并说出父子恩断义绝的话来。照理来说,胤禩进物是邀宠,绝不敢故意如此捉弄皇帝。这应该是有人故意陷害。事情发生后,胤禩奏称冤抑。但盛怒中的康熙皇帝已经对胤禩完全失望,严厉谴责。胤禩因此受到极大刺激,一度病危。

这个事儿现在没有资料可以证明到底是谁干的,这是个历史疑迷。有三种说法:一是康熙自导自演来打压诸皇子,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二是老十四胤禵陷害,三就是老四雍正的阴谋。雍正后来也拿这件事找碴儿整老八胤禩

4.历史上康熙时期真实的“海东青”事件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胤禩原该随侍在旁,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

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父皇一同回京。这原也没什么,但坏就坏在他托太监送给康熙的老鹰打开来竟奄奄一息。

令康熙极为愤怒,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诸皇子至,再责胤禩, 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史称“毙鹰事件”,又称“海东青事件”。

扩展资料:“毙鹰事件”对胤禩的影响:康熙责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

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数载之内,极其郁闷。

胤禩仍望遂其初念,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谓朕年已老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矣。康熙终于承认了胤礽的废而复立是其出无奈之举,败招败招!尔后,康熙说出了更绝情的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谕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停本人及属官俸银俸米、执事人等银米。胤禩遭此一举,大受打击,到处潜行,不愿见人,并于翌年病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毙鹰事件。

关于康熙53年胤禩的毙鹰事件

1、正史上只是记载了这件事真实发生过 详情去看《清史》。

2、 没人能够肯定。

3、正因为没有好处 所以才让人怀疑是不是被陷害。

4、都不能确定是不是他干的 谈不上鲁莽。

5、不好说。

6、正史都不一定准 言情能信吗 一句话 皇家兄弟没有亲情 只有利益 最高目标 皇位。

“毙鹰事件”又称“海东青事件”,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八贝勒胤禩原该随侍在旁;

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皇父一同回京。后来胤禩挑选了两只上等的海东青派人送予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毙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