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老兵返乡,反映了动荡社会中人民生活的艰苦流离,表现了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

《十五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老兵回乡后所面临的人亡家破的悲惨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艺术上,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行动描写,表现了老兵归来后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活泼,句式整齐,全用五言。

原文: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升旅谷,井上升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

《十五从军征》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具体分析下这首诗的句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通过时间的对比,突出戍卒戍边时间之久。十五岁就要出外从军,无奈抛下亲人服从兵役,直到耄耋之年才能被允许回家。一个始字,从侧面道出戍卒对回家的心切。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通过戍卒与父老乡亲的对话,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家里亲人都已逝去,通过对家中有“松柏”生长的描写,说出亲人故去之久,连生长极慢的松柏都能遥望看见。此处还以松柏这一象征长寿的事物,与年长八十的自己做了一个对比。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通过动物之动,植物之静,叙说了戍卒内心的惊讶(兔雉之动)和默默悲哀(葵谷之静)。虽无言,却是无声胜有声.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此处不仅与上文连接,还通过一系列动作,表明了这位戍卒家境之穷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戍卒内心的凄凉。这时,这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更好的掌握秦汉时期大多数思乡诗的写作方法及意图,更能把握好分析该类诗词作品所需的角度:一是联系历史常识分析背景,二是通过写景角度揣摩其意图。

十五从军征的主题是?

十五从军征的主题是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全诗如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_,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白话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据《乐府古题要解》,《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2、作品鉴赏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

3、名家点评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原主任余冠英《乐府诗选》:这诗所写就是杜甫所谓“无家别”,杜甫那篇有名的《无家别》也受到这篇诗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的主题是什么?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出自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释义: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十五从军征全诗的主题内容是什么?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平,关心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