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管仲的名言,出自《管子·权修》。
这句话的原文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比喻人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也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百年树人上一句是什么
百年树人的上一句是十年树木,没有下一句。
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出自《管子·权修》。
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人才,其效用将是神奇的;而如此举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门才能够做到。
原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回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译文
(做)一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种植庄稼;(做)十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栽植树木。
(做)一生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培养选拔人才。一经培植收获一倍的,是庄稼;一经培植收获十倍的,是树木;一经培植收获百倍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人才。
《管子》简介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
百年树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百年树人”的上一句为“十年树木”。语句出自《管子》,意思是:“十年时期能长出高大的木,百年时间能够长成具有智慧的树人”,常常被用来比喻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示培人才之不易,即强调教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下一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2、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3、出自于《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百年树人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百年树人的上一句是十年树木,没有下一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句话的含义为:小树苗要成为木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而我们去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的时间更为长久,并且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因此,这一句话也寓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只有去做好对人才的培育,这个国家、民族、家庭才能够得到延续和繁衍,以及传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具体运用如下: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培养一个人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2、那些西方国家的人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3、我们需要知道,教育是一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远大计,所以一定不能够急功近利。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栽一棵树木都是数十年才能够长成,更何况是培养一个人呢?
百年树人,上一句是什么?
百年树人的上一句为“十年树木”,出自《管子·权修》。
一、原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茍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二、释义
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人才,其效用将是神奇的;而如此举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门才能够做到。
三、含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的是比培养人才意义的重大,同时也表示培养人才之不易,即强调教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扩展资料:
关联介绍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周穆王后代,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早承家担,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至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