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108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黄河多次缺口泛滥,使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其中许多天然小岛,形势险要复杂。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活动营生。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

历史上真的有水泊梁山吗?

水泊梁山在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以此为背景的《水浒传》的故事大部分是虚构的。

《山东通志·疆域志》:“梁山,……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得名。”唐代曾为佛教胜地,雪山峰下,寺院林立,教徒云集,香火兴盛,以莲台寺和法兴寺声望尤高。唐朝女皇武则天两次驾临,许多文人墨客也前来观光揽胜。著名诗人高适在《别李少府》诗中写道:“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警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凄”。明代小说家施耐庵依据民间流传的话本,创作小说《水浒传》。

故事借宋徽宗(在位:公元1101-1125年)时期为背景,讲述以宋江为首的农民武装集团,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小说中的108好汉聚义之地名为“水泊梁山”,或称“梁山泊”、“梁山”。水浒话本影响深远,迄今留下不少故事。

在宋朝时,水泊梁山真的存在吗?

水泊梁山在宋朝是真的存在的。

小说水浒传里的宋江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但是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黑宋江。宋江也是山东郓城宋家村人。他跟小说里那个阴险的形象有点不太一样,历史上这个就是绿林好汉的形象,而且没有多少文化,性格非常的豪爽,办事特别的实诚。他领导起义在历史上规模并不算大,跟小说中的不成规模,而且没有108个好汉,也没有真正接受朝廷的诏安。他们起义的原因也是因为梁山泊,梁山泊被朝廷强制收为国有。只要打渔行船都要给朝廷交税,本来这些渔民就穷。这样做逼疯了人们,宋江因为名气在那一片大,也喜欢结交朋友。直接就带着这些乡亲造起了反,在当时宋徽宗的统治下,就是官逼民反。

这些老百姓跟着宋江一起,惦着锄头、筢子之类的工具就上山打宋朝的官军去了。而且他们也是攻打旁边的官府,杀富济贫救济百姓。当时的宋朝内部,根本就不把他们当回事,觉着就是一帮土匪闹事。但是宋江发展越来越多,跟官军打起了游击战,已经有了上万的实力。所以朝廷就开始重视宋江,宋史候蒙传记载,侯蒙向徽宗建议招降宋江进攻方腊。但是由于他去世了,所以没有实行,这就是小说里的原型。但是朝廷加紧了对宋江军队的围剿。宋江虽然指挥军队,作战灵活但是他们毕竟寡不敌众。从山东一路打到了海州,他已经被张叔夜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这时候张叔夜向宋江提出诏安。宋江暂时接受了诏安,但是这只是宋江的权宜之计。宋江得到发展之后,又带着部下起义了,不过这次被很快的镇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