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2、万里长征,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3、敦刻尔克大撤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敦刻尔克大撤退:欧洲史上有名的军事撤退事件
敦刻尔克大撤退指的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军事撤退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于1940年的5月25日,由于英法联军防线被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快速攻破,英法联军的军事防线被彻底瓦解,为了挽救更多的人力物力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城市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简介中提及,当时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的代号为发动机计划。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过程中,英国和法国成功利用了各种船只和各种装置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壹次撤退,到底是同盟国失败的表现,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标志著英国势力正式撤出欧洲大陆,法国的防线被攻破,欧洲除了英国以外的地区都落入了德国人的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平开始向德国人倾斜,希特勒的野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英国派遣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置都被丢弃在了欧洲大陆上,由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实施得很仓促,发动机计划是英国人临时制定出的一个计划,所以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的问题和漏洞,也为以后希特勒再次进攻埋下了伏笔。后代历史学家对敦刻尔克大撤退这项军事行动评价普遍很高,以为虽然敦刻尔克大撤退标志著同盟国的暂时失败,但是在这个行动中英国得以保全了欧洲装备最为优良的军队,也就保全了欧洲大陆的希望,欧洲的光复离不开这壹次光荣的伟大撤退行动,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撤退行动,由于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的攻势被德国人打败,德国人的重型机械化部队开进了法国领土,所以整个欧洲大陆除了英国之外的土地都落入了德国人的手中,为了不让英国再遭受损害,英国命令全部的英国人撤出法国地区,这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来源,许多历史学家都在整理敦刻尔克大撤退具体损失有多少这个问题。许多后来的历史学家预计,在撤退中英法联军一共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万余人死亡,所以敦刻尔克大撤退一共伤亡了68000名英法士兵,在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因为进攻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上期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国空袭和炮火下,有的是在海上被德国的船击沉而葬身海底。除了人之外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损失了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英国一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但是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一共有250艘船在这场撤退行动中再也不可以服役,英国空军失去了106架豪华飞机,法国人失去了140架战斗机。
后代也有历史学家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具体损失有多少这个问题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以为这场撤退行动中法国的损失并不大,但是根据法国官方记载,法国在这场撤退行动中不只死伤了4万余人,他们还有一些空军飞行员和优秀将领在撤退中被炸死,所以也应当包括这些人的伤亡。
在二战盟军有一次著名的大撤退叫什么撤退
二战盟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撤退行动是是哪一次
应该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代号:发电机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最终英国仍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大量的部队。
古代战略性撤退的例子
例子有很多,不过我想最有名的莫过于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中的“避退三舍”了吧。此战晋军遇楚军前,晋文公先将晋用后退三舍之地,虽距离不算远,一般单绝从距离上讲应算是一种战术退却不算是战略退却,但此退避三舍的政治含量极高,应故应当被视作是战略上的撤退。
二战期间英军和法军曾在一次著名的撤退行动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5月26日至6月4日历时九天,实际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个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个全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
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
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33.8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第一是天时,在撤退的这几天中,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使得德国空军只在5月27日、5月29日下午和6月1日,进行了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其余时间里,要么是3、5架飞机的小编队扰乱性空袭,要么干脆是没有出动。而海面上,素以风大浪高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在这几天中,出人意料的是风平浪静,使英国很多内河船只都能加入到撤退中,发挥了不小作用。
第二是地利,敦刻尔克松软的沙滩,是英法联军广大官兵的救星,德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大多陷入沙滩,弹片难以有效散飞,杀伤力大大减低。
第三是人和,首先是后卫部队英勇抗击着德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特别是最后的后卫部队法军第1集团军,在明知自己已难以脱身的情况下,依然拼死战斗,守住了阵地;英国空军的飞行员竭尽所能,为部队提供掩护,有的飞行员一天出动三四次,使敦刻尔克海滩上空自始至终都有英军飞机,给予来袭德机以沉重打击;撤退部队的官兵,在等待上船和登船的时间里,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争先恐后的混乱,使整个撤退过程非常顺利;撤退的组织者,那些海军军官以杰出的组织才能,统筹协调数以百计的各种船只,利用一切方法和器材,将33.8万人安全撤回英国,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
如果,英国远征军主力无法撤回英国,那抗击德国入侵的就只剩下童子军了(作者注:童子军是英国半军事化的少年组织)。以后的战争发展也就难以预料,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这是一批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英勇的精锐官兵,四年后在诺曼底登陆的英军中,这些人无疑是绝对的中坚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伟大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正如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则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满怀敬意地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敦刻尔克撤退刚结束,丘吉尔首相就在下院发表演讲:“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我们决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以不断增长的信心和力量在海面上战斗!在空中战斗!不论代价多大,我们将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投降!”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说明了不屈的英国将继续战斗,这就意味着德国必须与一支强大的海军和一支强大的空军战斗。尽管敦刻尔克是同盟国失败的顶峰,尽管德国的失败在当时还是无稽之谈,但毫无疑问,德国的最终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开始的!
战后,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以纪念在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英法联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下,经常放满了前来瞻仰的人们敬献的鲜花,这充分说明了后人对于那些为了自由和理想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士的敬意!(周明)
二战中的著名战役以及详细介绍
二战中主要的著名战役有:波兰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珍珠港战役、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等。
波兰战役
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波兰战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捷克斯洛伐克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此战,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红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实施武装力量的动员与展开措施中,采取了先机制敌的方针。德意志第三帝国武装力量对波兰的军事行动说明,预先组建的陆军和空军集团出其不意的实施密集突击,有着显著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 Battle of Dunkirk;法语 Bataille de Dunkerque)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中,英国在十分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可谓是是举世震惊的奇迹。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西欧落入法西斯势力之手。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历时九天,实际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个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个全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珍珠港战役
珍珠港战役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说》,声称12月8日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后来成为了该国的纪念日。
美国损失:美国在1941年12月太平洋舰队原有12艘主力舰,其中有9艘战斗舰和3艘航空母舰,在被攻击时珍珠港共有96艘船只,共被瘫痪了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辅助性船只,合计共30万吨。而飞机则是全部390架中,被摧毁188架(有92架属于海军战机,96架属于陆军航空军机),受损155架(126架陆军机和31架海军机),以卡内奥赫和埃瓦机场受损最为严重,2机场共82架飞机仅有1架在攻击后保有升空能力。而美国人员伤亡则有:共2403人死亡,受伤1178人;海军:2008人阵亡,710人受伤(死亡人数近半数自亚利桑纳号)、陆战队:109人阵亡,69人受伤、陆军:215人阵亡,360人受伤、平民:68人死亡,35人受伤。
日本损失:飞机29架(第一波:零战3,97舰攻5,99舰爆1;第二波:零战6,99舰爆14),5艘袖珍潜艇。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也称中途岛海战。中途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美国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约克城”),1艘驱逐舰(“哈曼”),147架飞机(多为被击落),307人阵亡。日本则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1艘重巡洋舰(“三隈”),332架飞机(包括备用机,被炸毁于航母约280架,仅被击落42架),3500人阵亡。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称斯大林格勒会战(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意志第三帝国对争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超出了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此战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德意志第三帝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一起,成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二天,英军获胜,德、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境。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意志第三帝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及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也是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伤亡、被俘,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3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二战史上有个“敦刻尔克奇迹”,这个奇迹是说的什么事情?
说的是二战历史上最为传奇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被困在仅有50公里宽的狭窄海滩上,英国海军司令更是绝望地将“But If Not”的电报传回了伦敦,在这绝望的至暗时刻,四十万英法联军迎来了转机,最终他们奇迹般地将30万人送回了英国,仅有约4万人的法国军队因为殿后而被德军俘虏。
关于这场奇迹般的大撤退,公认的英法联军的救世主应该是希特勒,如果没有希特勒的“停止前进”的命令,或许德国名帅古德里安已经指挥坦克向敦刻尔克发射炮火了,但希特勒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选择了听从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建议。
而伦德施泰特的建议也不无道理:德军正面推进太快,后勤部队难以跟上补给,而且部队两翼容易遭到法国境内英法联军的南北夹击,腹背受敌。在已经确定包围了英法联军于敦刻尔克海滩后,稳扎稳打的策略不失为稳妥的决定,并且希特勒更愿意给空军元帅戈林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并且按理来说空军的轰炸确实比陆军更容易歼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
但天公不作美,天气的转变让空军作战不利,再加上英国空军的阻挠,最终起到能正面推进作用的还是陆军,而德军修整的两天时间也给了英法联军宝贵的撤退机会,他们抓住时机修建防御设施,为后面数天的撤退打下基础,这才有了奇迹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