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句子解释: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出自于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晁补之的《跋董元画》:“乃知自昔学者皆师心而不蹈迹。”

师其意不泥其迹这句话的意思

基本解释: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句子解释: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出自于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晁补之的《跋董元画》:“乃知自昔学者皆师心而不蹈迹。”

师其意不泥其迹的意思

“师其意不泥其迹”的意思是学习前人的作战方法,要学习它的基本精神,不能拘泥于它的具体做法。是明代军事家戚继光提倡的一种学习军事的方法。语源于《练兵实纪·练将》。

《练兵实纪》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正文一至四卷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和“杂集”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讲营阵训练;正文第九卷和“杂集”中的《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和《登坛口授》等篇记述了将帅的选拔培养、应具备的条件等。

"师其意而不泥其迹"是什么意思?

"师其意而不泥其迹"释义:

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

体做法。

出自宋·晁补之《跋董元画》:“乃知自昔学者皆师心而不蹈迹。”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