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腐蚀所有金属。因为镓的熔点很低,30摄氏度时就成为了液态,液态的镓就可以与其他金属生成合金,能腐蚀金属,镓不能放在金属容器中。

镓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符号Ga,原子量69。723。镓的熔点很低,但沸点很高。纯液态镓有显著的过冷的趋势,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膜。由于镓在地壳中的浓度很低。在地壳中占总量的0.0015%。它的分布很广泛,但不以纯金属状态存在,而以硫镓铜矿形式存在,不过很稀少,经济上也不重要。镓是闪锌矿、黄铁矿、矾土、锗石工业处理过程中的副产品。

镓能腐蚀哪些金属?

钢,铁,铝,锑,铜等。因为镓的熔点很低,30摄氏度时就成为了液态,液态的镓就可以与其他金属生成合金,能腐蚀金属,镓不能放在金属容器中。

很容易水解,尤其是在生理学的pH值下。纯镓是银白色的,可以浸润玻璃,沸点很高,在大约1500℃时有很低的蒸汽压。

扩展资料:

在潮湿空气中氧化,加热至500℃时着火。室温时跟水反应缓慢,跟沸水反应剧烈生成氢氧化镓放出氢气。加热时溶于无机酸或苛性碱溶液。能跟卤素、硫、磷、砷、锑等反应。

镓在干燥空气中较稳定并生成氧化物薄膜阻止继续氧化,在潮湿空气中失去光泽。与碱反应放出氢气,生成镓酸盐。能被冷浓盐酸浸蚀,对热硝酸显钝性,高温时能与多数非金属反应;溶于酸和碱中,镓在化学反应中存在+1、+2和+3化合价,其中+3为其主要化合价。

镓的活动性与锌相似,却比铝低。镓是两性金属,既能溶于酸(产生Ga3+)也能溶于碱。镓在常温下,表面产生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氧化。加热时和卤素、硫迅速反应,和硫的反应按计量比不同产生不同的硫化物。

镓为什么可以腐蚀金属?

因为镓的熔点很低,在30摄氏度就成为了液态,这种液态的镓就可以与其他金属生成合金,就腐蚀金属了。

     

     

     

1、金属之间有生成合金的趋向。合金就是不同金属间的互溶现象。一般金属间形成合金需要很高的温度。但有些金属间并非需要高温,例如水银在常温下就可以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一般将这种合金称为某汞齐。镓也有这种功能,因为家的熔点很低,在30摄氏度就成为了液态,这种液态的镓就可以与其他金属生成合金,也就是对其他金属有溶解的作用,对其他金属造成腐蚀。所以镓不能装在金属容器中。

2、镓能腐蚀:铜、铝、铁、不锈钢、304钢、白银等金属。镓的熔点很低,30摄氏度时就成为了液态,液态的镓就可以与其他金属生成合金,能腐蚀金属。

     

     

1、金属镓是一种银白色的稀有金属,1875年,法国的布瓦博德朗在用光谱分析从闪锌矿得到的提金属镓,镓的发现不仅是一个化学元素的发现,它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对门捷列夫制定的元素周期系的重视。镓的熔点很低,但沸点很高,纯液态的镓有显著的过冷的趋势,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膜,它的分布很广泛,但不以纯金属状态存在,而以硫镓铜矿形式存在。不过很稀少,经济上也不重要。

2、金属镓是银白色稀有金属。密度5.904克/厘米3。熔点29.78℃。沸点2403℃。化合价2和3。第一电离能5.999电子伏特。凝固点很低。由于稳定固体的复杂结构,纯液体有显著的过冷的趋势,可以放在冰浴内几天不结晶。质软、性脆,在空气中表现稳定。加热可溶于酸和碱与沸水反应剧烈,但在室温时仅与水略有反应。高温时能与大多数金属作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时,膨胀率为3.1%,宜存放于塑料容器中。汉字镓是指一种稀有蓝白色三价金属元素。

     

     

金属镓,为什么能腐蚀其他的金属?

金属镓,为什么能腐蚀其他的金属?首先声明下,这是个物理现象。“腐蚀”其实是其他金属溶解在镓中。镓的熔点比较低,大约是29.8℃,在人类温热的手心就可以熔化为液体状态。而其他金属你可以理解为常温下的难溶物,不溶于水,但是溶于特殊的溶液里(常温的液态镓),从而形成合金。就像盐不溶与空气,但是溶于水一样。有些金属是可以燃烧的。比如金属钠,直接把它扔进水中就可以直接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生活中为什么见不到金属钠着火,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金属燃点非常高,而我们生活中,一般接触的温度远远达不到我们常见金属的燃点,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燃点低的金属,一般属于易燃易爆的金属,生活中一般很少接触。故我们一般很难见到金属燃烧的现象。

金属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甚至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一些金属在制成粉末后,在空气中也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还有很多金属可以在纯氧中燃烧,比如铁、铝、锂、钠等等;只有部分极不活泼的金属,即便在纯氧中也不会燃烧,比如金、铂。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并且伴随着明显的发热发光现象,氧气是常见的助燃剂,很多无法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会被点燃。金属单质在空气中就能点燃的非常少,镁是能在空气中点燃的最常见金属,比如有些电子产品为了降低重量,会采用密度非常轻的镁铝合金。

金属当然能燃烧,燃烧在物理上有两个条件,超过燃点,要有足够的氧化剂(不单指氧,比如铁在氯气中燃烧),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燃烧产物可以自行脱离本体。否则物质可以燃烧但不可持续。电焊时孤光的高温能让金属直接在空气中氧化,铝热剂中铝粉直接和氧化铁反应,他们都需要高温来破坏生成的全属表面的氧化物层。在化学原理上燃烧则涉及到原子外层电子的电势问题,原子量越小越容易氧化燃烧,越大则越稳定,常见的金属铝可以常温下氧化,但是氧化产物不是气态而是致密的氧化膜,覆盖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下去,所以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可以点燃,所以除了烟花和照明弹中可以看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