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记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也是听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做笔记的方式,可以记录上课老师所讲内容的重点知识以及对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会做笔记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会做笔记则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衡量学习了什么的唯一标准不是看了多少热文,听了多少干货,而是输出的文字和做出的行动。所以尽管知识点都在书本上,但是做笔记整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书上明明有,为什么还要做读书笔记啊?

书上的东西那是书上的好吧

但是通过你的笔写出来的呢

那就是你的东西了

这能一样吗

笔记代替原著?

笔记记的只是重点

或者是一些你感兴趣的

可是书上有的是全部呀

这两样东西不可以相提并论

而且读书还就是要做笔记

否则

书上的东西都将永远是书上的

不会变成你的

你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记下的笔记那才是你的东西

而且记得也牢

如果只看笔记不看原著的话那可能会远离作者本意

而随着记笔记的人的思维转圈圈

永远都不会明白

辅导书那么多,为啥我还要做笔记

开学不久后,有几个学生和我聊天时同时提及学校老师都建议他们从高一开始好好做好错题归纳和笔记整理,但他们却抱怨说,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反问了他们一个问题,

他们迟疑了片刻后,大多数人都说出了一句“不会”的字眼,只有少数人说回尝试一下去做。后来,在和他们交谈中,我总结了他们不愿意做笔记的一些“借口”:

面对这些他们不愿意做笔记的借口,除了内心有些失望外,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在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行反思。

首先,高中的课程的确安排得很紧,科目多,上课时间间隔短,作业也多,但是为什么还有学生可以每天可以抽空去整理笔记之余还有时间去玩玩游戏,看看《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呢? 因此,不是说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懂怎样去用时间。 很多学生不说没有时间去做,而是没有合理安排好在学校学习中的一些碎片时间,做作业的效率也非常低下。

其次,做笔记不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我之前也教了他们怎样简单地去整理课堂比较和错题归纳的一些方法,但只有少部分人按照我的方法开始尝试去做,因此,做笔记不是难不难和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是我们有无尝试开始去做,坚持去做。就像《后会无期》那部电影台词那样,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也教了很多很有用的教学方法, 很多人听了这些道理,却依然在学习成绩上没能取得进步,因此,关键不是“听”,而是去“去做”。

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现在才高一,没必要这么早去做笔记整理。其实,无论是一名学生,或者是工作者,对于好的学习习惯,好的生活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因为养成一个习惯需要7天,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个7天的时光可以浪费呢?

美国的艺术家卡梅伦,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去记录一些对生活看法,久而久之,这样的习惯培养了他在生活艺术上拥有敏锐的触角,所设计出来的艺术品往往富有生活的品味,后来在一次艺术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受瞩目的艺术家。可想而知,如果卡梅伦当初在看到大赛后,才坚持早上做笔记,他这样好的习惯也没能及时养成下来,那么他所创造的艺术品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吗?

因此,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应该要尽早去培养。 我们平常说的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其实不是说要让孩子赢在一个好的平台,物质条件足够好,教育条件足够好, 而是赢在时间,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多让他们接触更多好的学习方法,尽早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虽然这样可能会比别人跑得更慢一些,但这样会跑得更远。

其实,学生们在被要求做笔记的时候,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与学习“无关”的借口,因为他们都误解了一件事,就是以为做笔记只是方便我们复习回顾而已,不知道学会做笔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所以,我现在想谈谈做笔记整理的意义。

(1)对知识的一种简化 。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名人在微博上一发了什么的新闻,都能在互联网掀起了层层的浪潮,很多人就像一群蚂蚁那样在热锅上翻滚着讨论着。我们每天听到的声音太多了,看到的消息也太多了,不同的信息就像各种泡沫一样充斥着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渐渐失去了过虑精华信息的能力。我们越成长,越接触更多的知识,无关或相关的信息都会在我们识记层面上积聚,我们的“知识层”渐渐变得越来越厚,干扰着我们的判断和思考,在心理学角度上说叫“知识爆炸”。

因此,我们要学会简化,只有简化我们才能保持清晰的判断和合理的思考。 学生们经常说辅导书很多,所以没必要去做笔记,但是我们想想,辅导书那么多版本,一本书里面那么多内容,做了那么多题,我们真的知道那些是有用,那些是没用吗?我们买得越多辅导书,做得越多题,我们的“知识爆炸”的问题越严重。

而做笔记,却是一种对我们做的题,学过的知识点,难点重点内容进行简化和整理的过程。 只有我们定期去精选我们脑海中各种繁琐的知识内容,简化我们的知识层,把它变薄,我们才能把头脑的空间释放出来,这样我们在面对新的题目,新的问题才能清晰地去思考。

(2)对知识的一种输出途径。

我们知道,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 信息和知识是我们培养技能的前提,但很多人都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很多学生记忆力特别好,他能记住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包括做过很多题目的解题过程他都能很清晰地记得,但是考试成绩却也不见特别好。

因此,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取决于你记忆力多少知识,而取决于你能在脑海中调用了多少知识出来。 做笔记就是一种信息输出的途径,而当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然后我们用笔记讲脑海中的知识信息进行输出,其实是一种重新调用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做过的题目或者是知识点,解题方法这些零碎的知识记忆进行二次学习,这样就能避免信息的损失。

(3)对知识的一种管理。

我们平时听得比较多的是企业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团队管理,其实知识也是一种物质,我们也是需要去管理,哪怕我们只是用一句话或者一张思维导图去把书本上的要点整理在笔记本上,也是一种管理。管理是一种对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质,是一种信息整理,加工,调用,输出的过程。

如果说简化是让我们知识层变“薄”,那么管理却是让我们的知识层变得更“整洁”。 就像我们去宜家商场挑选了很多的家具,这是一种对物质简化的过程,那么我们回到家,怎样去布置我们美丽的家园,怎样构建我们的书房,这就是一种对物质管理的过程。因此,做笔记,除了让我们过滤了很多繁琐的题目,繁琐的知识点外,还能让我们能及时对我们知识进行管理,在我们的脑海里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地调用我们所学的知识。

说了那么多,也希望大家明白一点, “笔记”是我们第二个大脑,只要看一个人做的笔记,就知道这个人的大脑是不是很“厉害”。因此, 如果想让生活和学习变得更有意思和效率的话,那么现在开始坚持做笔记吧!

最后再推荐一本书,高桥政史的《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很详细地教我们用“方格笔记本”方法去进行我们工作或者学习中的笔记整理,也让我们更好地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

笔记的重要性,老师说的重点 练习册上都有..为什么还做笔记..做笔记有什么用?还有..笔记应该怎么做啊。

做笔记,首先在你记录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巩固,学习,其次你可以在当天记录老师教的一个流程,方面你二次学习,晚上也可以拿来看,这就比其他不做笔记的人占了很大的便宜,而且时间长的话也可以找出来再学习,总结一句,笔记真的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