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发布了一项研究表明:家境优越的孩子更倾向选择历史、文学等文科专业,选择计算机、物理等理工科专业的则更多是家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理科如计算机专业的年平均收入会比人文专业高2.5万美元。二是我国大学生选专业内因主要是个人擅长和兴趣所在,外因则是就业前景、家人的意见等。比如家里有人从事教育行业,选择时会优先考虑教育。三是有些大学生觉得学理科很吃力,认为文科会轻松一些。四是大多人选理科是因为觉得就业前景相对文科广一些。五是常年接触技术的理工科同学眼界、视野上相对窄些,人脉相对少些,而学文科的同学则相对善于交际,视野相对宽些,人脉广些。六是人类在自然科学面前大抵平等,虽然有家庭悬殊、先天差异等原因,但未来更多靠自己努力和奋斗。
文理分科,如何看待“穷学理,富学文”?
虽然文理分科是不大科学的,社会争议也很大。但根据现实情况看:“穷学理,富学文”是有一定道理的。
先说一下“富学文”,在我国的古代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走到科举考试这个道路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和社会风气要求如此,而是因为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上学,才可以去学习四书五经。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前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想上私塾去读书,学费就是一年24两银子,很多人计算过一年24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5000元。放到现在,如果一个孩子的学费是是两万多,这就说明这个孩子的家庭条件是很好的,因为这种收费是贵族学校的收费标准。
可是放在古代24两银子,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将近两年的吃穿用度。在红楼梦里面我们就知道,像是赵姨娘这一类正式的妾,一个月的月钱也不过才一两银子,而且这一两银子包括了自己平时的吃穿花销。如果赵姨娘想要送自己的儿子去上学,那就得需要不吃不喝,攒下两年的月钱才可以供儿子读书去。而正牌夫人一个月的月钱是二两银子,那她也需要紧紧巴巴的过生活,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可以拿出这笔学费。
由此可见,读书在古代人的心中地位很高。虽然学习的都是一些之乎者也的伦理道德上的文章,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动向并不起到任何的干涉作用,只能是在高中科举时被国家赐予一官半职,才可以干预国家的政治。
就像现在我们很多学习文科的孩子,他的平时花销用度也非常大,如果在学习文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门艺术课,那么他的花销就会翻至两倍以上。艺术课程和教学老师的费用就是按照小时收费的,真的可以比喻为寸土寸了。而且文科生毕业之后不大容易找到工作,因为他们本来就注重对精神世界的改造,不太立足于现实。
理科就不是这个样子的尤其在工科方面,他们的学习都是结合现实的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毕业后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在社会实践中都在提升自己的价值,有一技之长,收入就会渐渐增加,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是因为社会的现实需要对他们的改造。
所以孩子们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一定要立足自己的家庭现实情况出发,毕竟学习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非常快的途径了。
穷人学理工科 富人学文科 到底有道理么?
我认为没有这个说法,也没有这个道理,这是按每个人的学习来定的,如果你喜欢学文科,你就学文科,如果你喜欢说理工科,就学理工科知识,浅,因而不能说穷人学理工科,富人学文科,这是没有道理的
为何一般家庭的孩子学理工,中等学金融,富裕学艺术哲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了这么一句话,“一般家庭的孩子学理工,中等学金融,富裕学艺术哲学”,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可能还是这三点原因。
各个阶层的不同追求。其实从表面意思来看,读过书的人都能了解这三个专业,或者说之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薪酬方面的区别,可能很多人最一开始了解的就是只有富人才能玩得起艺术,毕竟艺术方面的追求层次更高,物质方面是不匮乏的,所以只有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才能给孩子这方面的追求,而中等家庭没有过多的负担,在这个经济水平的等级上,做金融相对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之后同样也能有不小的发展,但是一般家庭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只能学一些理工方面的内容。
孩子需要肩负的责任不同。由于各个阶层家庭的经济水平不同,每个家庭的孩子肩上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各不相同,那些没必要为家里条件发愁的,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追求艺术、出国留学、跟随长辈创业,一切都在良好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发展,而那些稍微弱一点的,就是选取一些未来比较有出路的专业,同样也能在未来大展宏图,自己能有所作为,而最底层的,自己几乎是只能选择爆火的专业搏一把,希望能有所出路,这样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还是底层家庭居多。
造成这种局势的也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其实现在不管怎么想,最根本的来说就是教育,不同程度的教育水平不同,所需要的学费以及物品也不同,如果想要让自己未来有所发展,还是要先猥琐发育,之后再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