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风景》是一部非常伤感的电影,旅途中形形色色的小事电影剧照电影剧照12张)件,与主线一道,勾勒出的是成人世界的无趣、荒诞、政治性的一面。而影片宗教性的一面也不容忽视,它展示了一个上帝死后的世界,深沉而浓烈 。电影的音乐层次和风格都很丰富,片如其名,景色疏离萧淡,达到了一种诗意写实与魔幻的中间境界。《雾中风景》表面讲述了一个姐弟漂泊的故事,实质上是一次心灵的启发之旅。电影中,导演充分采用了他最拿手的长镜头手法,整个电影以一段长达50多秒的连连续镜头切入,此后在电影多个地方也穿插了一些长镜头画面,但是这些并没有让人感到累赘,反而显得张弛有度,情节紧凑,情节一气呵成,镜头移动流畅自然,拍摄手法娴熟而连贯。

如何用一句话概括一个名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伍迪艾伦说,他是一个天才,而我不是,天才是无法学习的,否则其魔术就能延续了。
代表作品:《第七封印》

黑泽明 科波拉说,如果能和一位大师一起拍电影,我宁愿当一个助理。这位大师就是黑泽明。
代表作品:《七武士》

希区柯克 特吕弗说,希区柯克属于另一个家族,也即卓别林、斯特劳亨、刘别谦的家族,他像他们一样,不满足于实施一种艺术,而是殚精竭虑地深化它,从中抽取出比制约小说更严格的规律。
代表作品:《西北偏北》

费德里科费里尼 卡尔维诺说,即使后来他的语汇倾向于矫饰,但费里尼从来没有放弃过与大众沟通的信念,至于他有计划的反智作风也从不稍减:费里尼的知识分子总是绝望的,在所有例子中,比较好的是在《八部半》中的上吊自尽,当情况失控,像《甜蜜生活》那样,则先把孩子杀掉以后举枪自戕。费里尼多次被归入巴洛克主义,是因为他不断强化摄影影像,想把漫画转为视觉。不过他脑中始终有一个像起跑点那样精准的表现法,又找到最具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形式。
代表作品:《八部半》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伯格曼说,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蓦然间,我感到自己伫立于房门前,却从未获得开门的钥匙。那是我一直渴望进入的房间,而他却能在其中自由漫步。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终于有人展现了我长久以来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体现的境界。对我来说,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
代表作品:《伊万的童年》

都有哪些好看的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按照WIKI上的定义就是故事发生在公路旅途上的电影,其显著的特征是远离你平时熟悉的家、城市或乡村。

公路电影诞生于“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之美国,而老K认为狭义的公路电影一是要有车,二是要有路。

公路电影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同时也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新好莱坞”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路电影是电影分类之下再细分的一个类型,与西部片属于近亲关系,西部片不一定是公路片,但公路片都有点儿西部片的特征。

老K精选6部公路电影代表作,与大家分享:

1,《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美国,IMDb7.4/豆瓣8.4

尽管在时间上不是最早,但公路电影的鼻祖一般的认为是这部《逍遥骑士》,彼得·方达、丹尼斯·霍珀、杰克·尼科尔森主演,丹尼斯·霍珀导演。正像2003年一部反思那个年代的纪录片的片名一样:

性、毒品和摇滚一代如何拯救好莱坞?

1969的《逍遥骑士》以毒品、性贯穿全片,以同是诞生于那个时代的,慵懒的轻摇滚为背景音乐。全片看似在述求自由,其实却是当时美国阴暗角落和社会冲突的活写实。此片在正式开启公路电影的同时,也与同时代的几部其他电影撑起了“新好莱坞”的一面大旗。这样的电影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属性,使其有着活化石般的特质。2012年有部续集,提一下而已,影片连狗尾续貂都算不上,可以放心忽略。

1967年的《邦妮与克莱德》是有着与《逍遥骑士》同样历史地位的另外一部好莱坞名片,只是《邦妮与克莱德》的公路属性没有《逍遥骑士》的显著而已。

2,《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1,美国/法国,IMDb7.4/豆瓣8.7-豆瓣电影TOP250-195

好莱坞金牌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名作。公路电影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已经是很成熟的一个电影类型了,而《末路狂花》则独辟蹊径,一反此类电影之前以男性为主的窠臼,创新性的以两名活泼美丽的年轻女性为双主角,并以下面这个傲视群雄(性)的结尾,开辟了公路电影的新篇章!

3,《决斗》,Duel,1971,美国,IMDb7.7/豆瓣7.9

另外一位好莱坞殿堂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早期作品,是一部纯粹的公路电影,电影场景几乎全部是在疾驰的公路上。这部《决斗》完美诠释了近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公路上的路怒症。影片剪辑伶俐,画面镜头生动,这对于一部90分钟标准长度的,百分百的公路电影来说已经很难得了,而影片始终没有展示大卡车驾驶员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更加渲染了影片紧张恐怖的气氛!下面这幅手绘海报可以很好的说明影片的这一特点:

4,《疯狂的麦克斯》,Mad Max ,1979~2015,澳大利亚/美国,最高得分(第四集2015):IMDb8.1-TOP250-200/豆瓣8.5

开创于1979年的《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到2015年拍摄了4集,整套电影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酷”!末世纪的荒凉悲怆,加上造型怪异的各种车辆,配上同样是装扮怪异的各式角色,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奇异画卷。这套电影的得分尽管是最新的第四集最高,而且也是目前(2017.9.)IMDbTOP250排行榜中排名最高的公路电影,但老K还是最喜欢近半个世纪以前1979年的第一集,因为那是梅尔·吉布森的成名作,因为那是老K和这套酷酷的电影集的初恋。

初恋?真能扯~

5,《车队》,Convoy,1978,美国/英国,IMDb6.3/豆瓣7.3

这部《车队》的导演是拍过《野战群》、《稻草狗》的萨姆·佩金帕 Sam Peckinpah,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部美国电影。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电影观众来说,可以能通过一部电影感受一下汽车轮子上的美国,仅仅就这一点,这部电影就应该纪念一下。更何况名导萨姆·佩金帕绝非浪得虚名,影片的画面镜头讲究耐看,情节也是不错。片名有译作《大车队》的。

6,《无人区》,2009~2013,中国,IMDb7.4/豆瓣8.1

不是说介绍公路电影一定要有一部国产电影来凑数,而是宁浩的《无人区》就像上面我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车队》一样,都是有着其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的。上面片名后面的年份是2009~2013,这不是一个玩笑或BUG,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一个立体鲜活的印记。

《无人区》可不仅仅是凭借这4年的曲折就引人注目的。

很有蒸汽朋克感觉的设定:

枪械方面也有吉布森《疯狂的麦克斯》的影子:

这大解放也有点儿复刻上面介绍的《决斗》中大卡车的意思:

《无人区》再次证明了中国不缺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缺的只是电影分级而已。有了电影分级,才会涌现出来不用煎熬上四年才可以公映的《无人区》,才会让中国电影人步入正轨,才会令中国电影市场真正的繁荣起来。

请介绍著名电影配乐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http://www.fly-bbs.com/read.php?tid=7490
当音乐爱上电影——世界电影配乐大师巡礼(致敬贴)
电影配乐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而电影配乐大师们也是我所崇拜的对象。因为电影,音乐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因为音乐,电影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
每次看电影,人们总是把目光投向台前的演员或幕后的导演,可是往往让人真正投入的电影,那些真正震撼灵魂的东西,是不朽的电影配乐。
现介绍一些应该被我们记住的大师......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欢迎各位补充!
John Williams—约翰.威廉姆斯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国人。
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是电影配乐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莱坞大片音乐教父之称。曾超过24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提名,并5次获奖。同时,他的配乐还15次获得格莱美奖(Grammy Award)。
说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大部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都是他担任的配乐。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战》三部曲、《辛德勒名单》、《第三类接触》、《大白鲨》、《E.T.》等。近期的作品有《爱国者》,《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艺妓回忆录》等。尽管有人抱怨他的音乐听起来都一回事,但其气势磅礴的配乐,确实无可替代。
此外,他还是个指挥大师,为自己的作品担任指挥。他担任指挥的音乐会几乎是场场爆满。
John Barry—约翰.巴瑞
约翰.巴瑞1933年出生于英国 ,也是一位声名远扬的著名配乐大师,其作品曾5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奖。
他的代表作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后期的作品、《午夜牛郎》、《远离非洲》(out of Africa)、《与狼共舞》、《时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别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纳
他是新一代的电影配乐大师,擅长于运用英格兰、苏格兰等欧洲民间音乐的素材来创作。
詹姆斯.霍纳的作品我们是最熟悉的,记得泰坦尼克号吗,第69届奥斯卡的最佳配乐。那悠扬的风笛声相信很多人至今难以忘怀。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荣》、《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罗13号》(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罗》(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击)、《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国鼠潭》。
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
又一个可怕的意大利人,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是个长命的超级快枪手,从1952年至今,为超过400部电影作了配乐,他的音乐风格囊括了古典、爵士、摇滚、意大利民谣、先锋音乐等几乎所有的音乐类型。上世纪60年代,他与导演Sergio Leone拍挡,为一大批粗制滥造的“意大利式西部片”谱写音乐,成了名副其实的西部片音乐之王。但这位精力旺盛的大师却也并非仅靠“杀片无数”取胜的莽汉,他的经典代表作层出不穷,1990年之后的晚年作品依然杀气逼人,绝对不是靠早年英名混饭吃的糟老头子,令人折服。
代表作品:《美国往事》《教会》《天堂影院》《海上钢琴师》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这个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国人,刚出道的时候是个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电影配乐,而让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为戈达尔的影片《人人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后接到大量订单,最多的一年里同时为7部电影配乐,但他总是能通过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发挥自己的浪漫灵感,从古典到摇滚、从民谣到爵士。他的第一个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为他赢得了法国恺撒奖。当然,最厉害还是《英国病人》,让他捧回了1996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两座奖杯。
代表作品: 《37.2℃》《情人》、 《英国病人》、《心计》
尼诺·罗塔(Nino Rota)
尼诺·罗塔(Nino Rota) ,意大利音乐教父,生于1911年,来生仅电影配乐就写过145部,还不包括其它歌剧,管弦乐作品。他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与意大利名导费里尼合作长达三年,创出无数影音经典。而他在条件远不如好莱坞的情况下,以意大利民谣和过人天份为武器,再加上本土强悍和不屈服的民风,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其中最为耀眼的则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写出的乐章富含动人的深情。
代表作品:《教父三部曲》、《八部半》、《战争与和平》、《在罗马的阳光下》
Maurice Jarre—莫里斯·贾尔
法国人。这位配乐大师的许多音乐动人之极,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题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还有:《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云端》(A walk in the winds)。《齐瓦哥医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smith—杰瑞·戈德史密
杰瑞.戈德斯密斯是电影配乐大师Miklos Rozsa(电影《宾虚》的配乐者)的学生。其风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早期电影流行交响配乐时,他的代表作有《巴顿》,后来他为电影《Omen》(天魔)大胆创作的黑色圣歌,曾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七十年代开始流行电子音乐代替交响配乐,他并没有停留在旧有风格上,创作出获配乐金像奖的许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还有《星舰迷航》、《异形》、《the Mummy》、《花木兰》、《空军一号》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龄而新作不断,令人钦佩。不过已于2004年7月去世了,真是电影配乐界的一大损失。
Danny Elf Nan—丹尼.艾福兰
丹尼.艾福兰代表作:《蝙蝠侠》(batman)、《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广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托马斯.纽曼
托马斯.纽曼是八十年代开始比较活跃的一位电影配乐大师。其代表作为大家熟知的有:《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缘》(Meet Joe Black)、《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汉斯.基默
1957年9月12日出生,德国人。
他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配乐大师,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所配乐的电影大部分我都看过并且非常喜爱。而且有好几部都是我偶像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他的作品——《狮子王》和《埃及王子》这两部动画片的配乐,更是我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最近几年的作品有《达芬奇密码》、《天气预报员》、《蝙蝠侠归来》《亚瑟王》等。
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角斗士》、《The Thin Red Line》、《红色警戒》(Crimson Tide)、 《石破天惊》(the rock)、《断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绿卡》(Green Card)、《太阳泪》、《珍珠港》、《汉尼拔》等。
Michael Kamen—迈克尔.凯曼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侠盗罗宾汉》(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奥斯卡金奖)、《终极警探》系列(Die hard)、《最后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这个男人有点色》(Don Juan De Marco奥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凯曼大师已于2004年去世。
Max Steiner—麦克斯.斯坦纳
早期著名的配乐大师,其代表作有:《飘》(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获奥斯卡金像奖配乐奖。
Elmer Bernstein—埃尔默·伯恩斯坦
代表作《七侠荡寇志》I/II,《纯真年代》、《成为马尔科维奇》、《造雨人》、《我的左脚》,《蜜莉姑娘》、《杀死一只知更鸟》、《远离天堂》、《恐怖角》、《十诫》等,多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数次获奖。他也于2004年去世。
James Newton Howard—詹姆斯.纽顿.霍华德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峡谷》(Grand canyon)、《执法捍将》、《伴我一生》(dying young)、《惊愫》(Primal fear)。
久石让
提起久石让,宫崎骏迷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只要你留意每部宫氏电影的开头或结尾,就会看见这个名字——音乐:久石让。
久石让,1950生于日本的长野,是日本最多产,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在长达二十年的傲人音乐生涯中,他担任作曲、制作、编曲和演奏等多项工作。久石曾为超过二十部电影担任配乐工作,并曾四度赢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他还从1992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最高电影音乐大赏,1999年又第四次获得此奖。他还为许多电视连续剧以及数不清的电视广告制作配乐。这位以独特的极简风格着称的钢琴兼键盘手曾出版超过20张以上的畅销个人专辑,每张都是数一数二的佳作,可谓硕果累累!
久石让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学院,修习作曲。1982年,久石让在毕业的同时推出了他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作品专辑。1983年,经人介绍,久石让结识了宫崎骏,此时宫崎骏正致力于《风之谷》的创作。听过久石让创作的[风之谷]的印象音乐后,宫崎骏被深深打动了。此后影片公映后更证实了宫崎骏的眼光,久石让为该片创作的配乐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以及评论人。因此次年宫崎骏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后,久石让便一直担当宫崎骏动画的音乐监督至今。
久石让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音乐创作人。如今,久石让不但是宫崎骏的音乐代言人,更与北野武渐成黄金组合,创作了《宁静的海》、《Kids Return~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乐大作还包括:动画电影《阿里安》、《机器人嘉年华》,《仔鹿物语》、《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让早已是闻名遐迩的资深音乐人。1998年,久石让 更获邀担任日本冬季长野残疾人奥运会的音乐制作总监,如此重要的任务可说是对他在音乐界大师级地位的莫大肯定。
Howard Shore—霍华德.肖
霍华德·肖出生于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伦多人。他最为我们熟悉的作品,当然是史诗巨作《指环王》三部曲了。他凭指环王首部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而后,又凭为《飞行家》的配乐再度获奖。
历数霍华德所创作过音乐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汤姆汉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长〉(Big)、〈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入侵脑细胞〉、
海伦·卡兰德罗(Eleni Karaindrou)
希腊作家导演安哲洛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御用配乐人,海伦·卡兰德罗(Eleni Karaindrou)是这个行业里少有的女性。导演安哲洛普洛斯的电影沉重而悲怆,卡兰德罗的音乐同样也深沉苦情。然而,对于熟悉希腊式悲剧以及天生就有希腊式悲剧情结的人来说,卡兰德罗的音乐无异于萧瑟生命中的天籁之音,尽管作品不多,但已经成为作家电影音乐的典范。
代表作品:《雾中风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恒的一天》
谭盾
谭盾,一个为华人音乐家赢得荣誉的名字。1957年出生于湖南的谭盾,曾多次荣获中国国家级创作奖,他的管弦作品《道极》更被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除此之外,谭盾在实验创作艺术上也非常活跃。他的《纸乐》、《陶乐》与《水乐》等音乐剧,都在国际前卫艺术领域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获得广泛的好评。其它诸如“Weber国际作曲奖”、“山多利作曲大赏”、“MIT杰出艺术成就奖”等国际奖项,更将他的声誉推至最颠峰。
在第44届格莱美中,谭盾再度为华人音乐家赢得荣誉,以电影《卧虎藏龙》主题曲《月光爱人》获得“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龙》原声带中的《永恒的誓言》获得“最佳古典音乐”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协奏曲则获得了“最佳古典音乐协奏曲”提名。
代表作品: 《卧虎藏龙》、《英雄》
奇斯洛夫斯基
一提起他,就得说奇斯洛夫斯基。这位学法律和历史出身的波兰音乐家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可能不太喜欢配乐人里的这个“配”字,因为他要求音乐即使脱离了电影,也要让人百听不厌,甚至要可以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单独欣赏。所以他跟奇斯洛夫斯基的关系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拍挡,总是在电影筹拍时就加入剧本讨论,使得音乐不仅能完全融入电影中,也让电影的精髓也完美地渗进音乐之中。这一点在《蓝》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有人甚至评价说这部电影就是普瑞斯纳音乐的影像版。另外,他也作过不少非奇斯洛夫斯基电影的音乐。
代表作品: 《红》、《蓝》、《白》 、《两生花》
范吉利斯(Vangelis)
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Vangelis),作为电影配乐大师里BOS级别的人物,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瓦格纳,范吉利斯的配乐作品也大都是史诗般的。有朋友说范吉利斯每隔十年就能创作一部颠峰级的作品,1981年的《火战车》,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2004年的《亚历山大大帝》,每一部作品都能堪称电影配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有哪些几乎没拍过烂片的导演?

几乎没拍过烂片,就是拍过烂片但是数量和烂片占比少也算,那么,就提两位华人导演吧。
王家卫
王家卫质量最低的电影普遍认为是《蓝莓之夜》,这部是当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与王家卫其他电影相比,这部影片的质量有所不及,影片摄影非常一般,远没有杜可风等人的灵性。

张国荣说得很对,张叔平和杜可风对王家卫更重要,《堕落天使》没有张国荣、梁朝伟、张曼玉、张震加盟,但有了张叔平和杜可风,依然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在国外电影榜单上,无论名次如何,王家卫其他电影都有上榜,只有《蓝莓之夜》名落孙山。尽管同王家卫其他电影相比,《蓝莓之夜》质量算差,但与很多电影相比,《蓝莓之夜》仍然强出不少,尚不足以称为烂片,仅仅只是一部平庸之作而已。
张毅
这是一位台湾著名导演,曾执导拍摄著名的“女性三部曲”。张毅导演由于拍摄作品少,所以毫无烂片,仅在拍摄几部电影后便退圈转而与太太杨惠珊共同经营“琉璃工房”事业,著名电影配乐大师,四届金马最佳配乐、台湾金字头奖项大满贯获得者张弘毅也曾参与其中。
周星驰

在说这是个错误的问题之前,我们得承认,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毕竟, 大家对同一部电影的判断,常常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我觉得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是我看过最伟大的作品,但很多人却觉得沉闷无比不知所云典型差评;又或者我觉得《战狼2》就是在抄袭,就是在借助时下人的民族心理大做文章是大烂片无疑,但我爸妈哥嫂都不同意,甚至把我列为了“家庭敌对分子”。

我只能以个人尽可能公正的观影态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有不妥,还请您见谅。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深究下去的好奇心,也请您对着我回答的这个名单,去“豆瓣电影”检索一下他们的作品,看看是不是真的是最大多数影迷都赞同的好导演和好电影。

1) ·黑泽明

斯皮尔伯格称赞他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更多人则称他是“电影天皇”。

黑泽明的电影大多从 社会 问题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地剖析原因,并且其电影中融合了丰富的 社会 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得其电影恢宏磅礴的画面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得其作品成为经典。而他电影里的人物,大部份都是悲观生命里的积极者,他们的价值观从来不会被现实的 社会 污染,当中的人物不时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牺牲,令人伤感,但始终维护着人类的希望,是一种有份量的影响。

代表作:《七武士》《罗生门》《用心棒》《影子武士》《梦》……

2)· 小津安二郎

通过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我们更容易审视身为东方人的 情感 压抑和细微。

他毕生创作了54部作品,虽部分散佚,仍有30余部存世。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总在省略和留白之处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明朗。超低机位构图、凝滞镜头下的细腻画面等,建构了他独特的视觉美学。

在小津安二郎早期的默片中,基本上体现了一种克制而平易的喜剧风格。在小津的电影中,家庭亲情作为一种近似宗教式的伦理而再三讨论。小津电影中没有女人的视角,女性角色仅仅作为临嫁或离去的女儿而成为父亲视野里的感叹一种。小津的前期电影达到了日本默片时期的最高成就,后期电影仍然以其一贯的风格坚持了日本电影的传统风貌。对于传统家庭结构的挽留,以及对于寂寥失意的生命晚年的感叹成为小津作品的恋恋风尘。

代表作:《东京物语》《麦秋》《浮草》《秋刀鱼之味》……

限于篇幅问题,我不再详细介绍,只留下名单,也喜欢电影的您动动手,亲自体验一下跟这些大师接触的快感:

英格玛·伯格曼 (《第七封印》《细语与呐喊》等)

斯坦利·库布里克 (《2001太空漫游》《闪灵》《光荣之路》等)

费德里科·费里尼 (《卡比利亚之夜》《大路》《八部半》《罗马风情画》等)

杨德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恐怖分子》《独立时代》《麻将》等)

克里斯托弗·基耶斯洛夫斯基 (《红白蓝》三部曲《十诫》《爱情短片》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乡愁》《牺牲》《潜行者》等)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尤利西斯的凝视》《雾中风景》《永恒和一日》等)

其实这个名单还可以更长, 比利·怀德、刘别谦、卓别林、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伍迪·艾伦、是枝裕和、波兰斯基、李安……

这也是我说“这是个错误的问题”的根由:每个导演都曾失手拍过不太好的电影,就像每个演员都曾接手拍过不好的角色甚至是烂片。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真正重要的,是这些导演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以及他们对生而为人的我们的渴求和期待 。有些电影可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具备强烈的人文诉求。相同的,有些电影可能并不是大众的快消品,却可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提炼物。

所以,如果您真的热爱电影,就放开自己去接纳所有您能看到的好片子——尽可能排除那些属于浪费您时间的坏片子(看电影、看书或听音乐,就像是人生审美的一场大战役,能否迅速攻占要塞,才是决定您能否更早胜出别人的关键)。久而久之,您自会知道什么电影适合您,什么电影是好电影,以及什么导演是好导演。

自己的评价和判断,比任何人的标准都重要。

另外,送您一句个人的感悟,也是这么长时间以来,电影教给我的最大感悟,那就是:电影从来不比生活更重要!

祝好!

伊朗人贩子多吗

今年七月初,伊朗出台法律,规定死刑犯的器官可以在执行死刑之前卖掉。法律一出,许多人(尤其是外科医生)表示谴责,称该法律不道德。
图片
其实伊朗是唯一肾脏买卖合法的国家
从正规渠道购买和卖出可以获得正规机构担保
(图为特殊疾病慈善基金会-CFFSD)
合法的器官售卖尚且存在质疑,那非法的器官倒卖可谓罪大恶极了。
去年三月,伊朗新闻机构ROKNA报道了一起帮派贩卖婴儿的事件。被贩卖的婴儿如果是健康的,就会被直接卖到国外;不健康的,其器官会被单独取出拿去卖掉。过段时间,他们缺了眼睛或者肾脏的残缺尸体就可能出现在荒芜的沙漠中。
图片
伊朗的孩子,过得太难了
确实极其残忍,不过相比被贩卖后可能面临的其他下场,一死了之或许是个解脱……
伊朗人口贩卖现状
人口贩卖问题在伊朗可不新鲜,也常常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拿来说事的对象。
在今年六月发布的人口贩卖报告中,美国国务院对伊朗做出了2019年的人口贩卖评级,结论是伊朗保持了去年的水准,维持在第三级(Tier 3),重点评价内容包括:
今年对伊朗的评级报道
(详见https://www.state.gov/reports/2019-trafficking-in-persons-report-2/iran/)
图片
“伊朗政府没有为这一目标(减少人口贩卖)做出重大努力……政府官员仍旧对伊朗海内外的人口贩卖行为持宽容态度……政府仍在迫使大人和儿童加入在叙利亚的伊朗民兵组织,还为地区内雇佣儿童参与武装冲突的民兵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伊朗政府也未能在弱势群体中识别出贩卖的受害者(包括贩卖儿童从事性交易)并为其提供保护,对待他们如同对待罪犯一般……”
美国发言人宣读结果
图片
这段话让人觉得汗毛倒竖,细思极恐,仿佛伊朗官方也已经成为了人口贩卖的帮凶。不过考虑到美国和伊朗长期以来的对抗关系,这样的描述难免有夸大的成分,要搞清楚伊朗的人口贩卖真相,我们还需要更多客观中立的材料。
两国关系从伊朗街头就能看出来
(图片来自Keith Zhu / Unsplash)
图片
由于人口贩卖非正常移徙的秘密性质,很难确定贩运受害者的人数,受害者的非法地位也往往会阻止他们向当局报案。伊朗政府也从未披露任何详细的可核实信息和具体的贩卖受害者数量。但翻阅各方报道,该国的人口贩运受害者事例倒是并不罕见。
伊朗和附近国家的评级(美国人的评级)
图片
2003年,单在伊朗西阿塞拜疆一个省发现并捣毁的人贩子团体就超过200个,其中伊朗国民是贩运受害者的最大来源,但伊朗政府出于政治和安全原因拒绝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西阿塞拜疆人口只占伊朗的很小一部分
那么全国的人贩子团体不知会有多少
不过西阿塞拜疆是边境省份,可能是人口贩卖聚集地
图片
2005年,媒体披露,每天都有几十个16至25岁的女孩子在巴基斯坦出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件披露,伊朗官方有人发声了。著名政治战略家和伊斯兰革命卫队军官哈桑·阿巴斯公开承认,从伊朗向国外(主要向波斯湾的阿拉伯国家)贩运儿童、年轻女子进行现代奴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由于与美国长期的对抗和被压制
伊朗的人均GDP相比波斯湾沿岸其他国家要低很多
(参考wikipedia)
图片
近几年,受经济和社会环境恶化的影响,伊朗的人口贩卖愈发猖獗,受害者中越来越多见儿童的身影。
根据包括伊朗Tabnak通讯社在内媒体发布的报道与证据统计,伊朗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中,女性比重大,少数族裔团体、难民、妇女和小孩是重点受害对象。尤其是独处的儿童,很好对付,在街上玩耍时连哄带骗就上车了。
2010年,伊朗一个向阿拉伯
富豪贩卖处女的帮派被抓…
图片
此外还存在“主动提供贩卖资源”的情况:一些吸毒成瘾的人、无家可归的孕妇或妓女会在生完孩子后在德黑兰的医院附近向人贩子或者毒贩子团队出售孩子,价格在25至50美元;有的家庭孩子稍微大一点,有的家长会选择相信人贩子提供的“经济利诱”——孩子跟人贩子走之后会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低价将孩子拱手相送……
文章开头被贩卖的婴儿多是这种来源。
贩卖受害者的去向
不幸被贩卖的人,可以说以后的人生已经毁了。小部分人如文首婴儿一样,还没体验过人生苦涩就在襁褓中结束了生命,大部分人只能活着去感受命运的安排——被迫从事性交易便是其中一种。
逃生者在采访中自述经历
(图片来自youtube@RealStories)
图片
虽然在伊朗性交易属非法,但根据当地的一个非政府组织2017年的调查,伊朗近年来的相关活动增加了600%,平均年龄已降至16岁,最小的不到10岁。伊朗全国各地都存在非法性交易的情况,以德黑兰等大城市或库姆和马什哈德等主要朝圣地点、旅游地点居多。仅在德黑兰有案可查的,就有8万4千多名妓女,数千名是从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贩卖过来的贫穷女子。
而从伊朗向外贩卖的女孩子,则会被运到阿富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伊拉克、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土耳其和阿联酋等地被性剥削。
也不知这是谁的悲哀
图片
2018年,一个著名伊朗非政府组织报告称,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夜总会卖淫的伊朗国民数量增加,其中不乏儿童受害者。该事件中,第比利斯的皮条客没收了受害者的护照防止他们逃跑,并对他们进行了身体虐待和死亡威胁。
贩卖性交易之所以如此猖獗,还多亏了什叶派“临时婚姻”的庇护。在这种制度下,结婚双方可以约定结婚的期限,到期后终止婚姻关系,以实现“合法”更换性伴侣的目的。
电视节目科普临时婚姻
图片
除性交易外,被贩卖的受害者还会被当做免费劳动力来强迫劳动。
由于遭贩卖者生存技能有限且相当一部分年龄过小,他们多被从事运输、垃圾和废物处理、洗车、搬砖等对要求比较低的工作。工资多数是被扣留的,如果拒不劳动将面临限制行动、一分钱工资都没有的风险。
显然,在不法分子的控制下已经如此脆弱的群体,也非常容易受到其他不安定因素的威胁。一方面是由于卫生状况堪忧,他们罹患各种传染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是被贩卖的儿童也极易成为其他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二次目标。
孩子是社会上最弱势的一群人
很难想象他们无助漂泊社会的结果
(图片来自《雾中风景》)
图片
犯罪团伙绑架或购买这些遭贩卖的伊朗儿童,让他们在包括德黑兰在内的城市中“担任”乞讨者和街头小贩,赚来的钱再如数收回。这些不幸的受害者中最小的年仅3岁,不听话时也必然遭到各种虐待。
被贩卖的人的第三个去向是进入贩毒团伙。在有组织的帮派的强迫下,相当一部分人,包括大量儿童,参与到贩毒和烟草走私等非法活动中。
伊朗贩毒组织藏匿的毒品
(图片来自youtube@AParchive)
图片
贩毒窝点
图片
逃离了性剥削、劳动剥削、毒品犯罪剥削的那部分“幸运儿”,多会被安排到地区性武装团体中为荣誉而战。比如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巴斯基民兵组织中,就有许多成年以及未成年的、被拐卖到伊朗的阿富汗受害者,最小年仅13岁。
关于少年在武装组织中可以悲惨到什么地步
有部片子《疯狗强尼》值得一看
(图片来自《疯狗强尼》)
图片
人口贩卖为何屡禁不止
如此猖獗的人口贩卖不是没有引起伊朗官方的注意。
比如2004年时,伊朗就出台法律规定,将“通过威胁、使用武力、滥用权力、利用群体脆弱性等方式从事人口贩卖、继而进行性剥削、奴役、强迫结婚”的行为定为犯罪。如果罪行未涉及未成年受害者,处罚最高是10年监禁;涉及未成年的话一定会对罪犯处以十年监禁。
这个惩罚听起来似乎挺到位的,不过问题是除了上述情况,伊朗并未将所有形式的人口贩运都定为犯罪,这就为人口贩运留下了个灰色地带,人贩子编一编借口总能钻钻孔子。
毕竟被贩卖的人口“用途广泛”
可以钻的孔子也是很多的
图片
不仅如此,针对贩卖团体犯下的罪行审判,伊朗的法律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附加条款:比如妇女作证的效力只是男子作证的一半;此外,遭受性虐待的女性贩卖受害者,甚至面临通奸的起诉以及监禁。
这必然限制了妇女的受害者诉诸法律的权利和意愿,反倒让政府以为情况还没那么糟。
而在执行层面,相关法律更是千疮百孔,不忍猝视。负责执法的警察、伊斯兰革命卫队、宗教神职人员在人口贩卖的性剥削上一直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只要有利可图就小小“纵容”一下,甚至有伊朗官员积极参与促进商业性行为的发生。而就算这些官员的行为被揭露了,他们也并不会面临什么惩罚措施。
在人权活动新闻社(HRANA)于2017年7月发布的报告中,德黑兰的一家法院判处了进行人口贩运活动的10名罪犯10年监禁。调查还显示,此次贩运活动中得到了部分官员的纵容乃至参与,但这些涉事官员并没有因此接受惩罚。
今年一月伊朗表示加强打击贩卖
图片
另外,就受害者被贩卖至武装部队而言,伊朗政府反而还帮了大忙。对于不服从发配命令的人,政府官员会忽视其“被贩卖者”的身份,以“将其逮捕”、“流放至阿富汗”相威胁逼其就范。此外,伊朗政府还向在伊拉克境内活动的民兵组织(如Asa'ib Ahl al-Haq(AAH)、Harakat Hezbollah al-Nujaba(HHN))提供资金,帮助他们招募和训练士兵。
13岁的儿童兵
(图片来自youtube@FSA Platform)
图片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要是人口贩运一禁就止,反倒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