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晋南北朝八品官职:检察御史、征司郎、助教、兵曹等;

2、古代官员官员分九品十八级,从八品是第十六级。古代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八品是什么官职

一、两晋官职

极品:丞相(或称相国,为百官之长)。
正一品:太师(两晋时期因避司马师名讳,亦称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
从一品:开仪府同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骑大将军等。
正二品:特进、太常、辅国大将军等。
从二品: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督、大都护、镇东大将军、大司农等。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尚书、少府、左右骁骑、左右武卫、上都护、冠军大将军、中都督等。
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勋、卫尉、廷尉、宗正、太仆、大鸿胪、左右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校尉等。
正四品上阶:侍郎、尚书左丞、刺史、忠武将军等。
正四品下阶:尚书右丞、中郎将、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阶:秘书少监、少卿、长史、太中大夫、宣威将军等。
从四品下阶:少府少监、少伊、别驾、司马、都尉、明威将军等。
正五品上阶:太守、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中书舍人、长史、参军、定远将军等。
正五品下阶:内常侍、朝仪大夫、宁远将军等。
从五品上阶:秘书丞、著作郎、朝请大夫等。
从五品下阶:太常丞、太史丞、驸马都尉、奉车都尉、游击将军等。
正六品上阶:太学博士、太子舍人、京师县令、骁骑尉等。
正六品下阶:中牧监、上镇将等。
从六品上阶:起居郎、起居舍人、州郡县令、旅威校尉等。
从六品下阶:侍御史、国子监丞、旅威副尉等。
七品:诸州中县令、殿中侍御史大夫、主簿、主书、别将长史等。
八品:监察御史、征司郎、助教、兵曹等。
九品:中关令、诸州县尉、各府衙博士等。

备注

“丞相”亦称司徒,司徒为常职,丞相无定名,也无定职。两晋时期丞相一职因人而授,均为强臣所设,如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南阳王司马保以及王敦、王导等都单揽朝权、独断朝纲,同时兼领录尚书事,因朝庭一切公文必须由录尚书事审阅,由此方能保证权力高度集中。
“御史大夫”一职执掌弹劾、纠察官员,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一职为御史大夫副官。
“督军”一职为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都督”一职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中常侍”一职掌管机密文书及下达诏命,权力极大。
“长史”一职为事务主管,相当于秘书长,国家及将军、三公以上幕府均可设置。
“侍中”一职为丞相属官,职掌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及照料皇帝起居等。
“散骑常侍”一职侍奉皇帝左右,以备顾问及规谏过失。

除官品之外尚有八公、上公、三公、位从公、特进、九卿、宫官之说:
八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武职),皆金章紫绶。
上公: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亦称三司。均为正一品官员,两晋时期没有宰相之职。太尉与大司马有时互称,为最高军政长官,司徒职掌教化,司空职掌营造。
位从公:即开仪府同三司。“开府”意即开设府第、设置官吏;“仪同三司”意即仪仗同于太尉、司徒、司空。两晋时期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镶、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军职,均有授开仪府同三司官品之实,待遇仅次于三公。因两晋时期诸多权臣,故多有此待遇,
书中“祭酒”一职为幕府中幕僚,而非官职。
特进:往往为加官,不常设,享受金章紫绶待遇。
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均为三品以上官员,为中央政权各机关总称,职能如下:
“太常”职掌礼仪、祭祀,兼领掌选博士。统领博士、协律校尉、太学博士、祭酒、太史、太庙、太乐、鼓吹、陵等令。
“光禄勋”职掌宫殿掖门宿卫,统领武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五官左右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监、东园将及太官、御府、守宫、黄门、掖庭、清商、华林园等令。
“卫尉”职掌宫殿门卫屯兵,统领武库、公车、卫士、诸冶等令。
“太仆”职掌舆马及牧畜,统辖典农、典虞都尉、左右中典牧都尉、典虞丞及车府、典牧、乘黄厩、骅骝厩、龙马厩等令。
“廷尉”职掌司法狱讼,统领正、监、平等令。
“大鸿胪”职掌宾客朝觐及边地各民族事务,统领大行、典客、园池、华林园、钩盾等令。
“宗正”职掌皇族宗室亲属、图牒,统太医令史等。
“大司农”职掌谷货,统领太仓、籍田、导官三令。
“少府”职掌国家财货、山泽之税,统辖材官校尉及中左右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平准、奚官等令。
宫官:管理皇太后宫、皇后宫、东宫之官。
皇太后宫设有三卿,即九卿中卫尉、太仆、少府。
皇后宫设大长秋卿职。
东宫官为皇太子所设,负责皇储(太子)和皇室子孙之礼、乐、文化教育,由博学之士、品行兼优之太傅、少傅、太师、太保负责。太傅教授臣节、治政之道,少傅观察纠正太子德行,太师教太子行事、晓谕德行,太保为谨慎太子其身、辅弼正道。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因太傅、少傅、太师、太保官员自皇帝为世子或太子时即行接触,在皇帝继位后或置为心腹,或担任要职,往往关系国家兴衰。

除此之外尚有封爵之论,两晋时期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九等,爵位只是荣誉称号,奖励开国或治国功勋,可以任职,亦可赋闲,享受一定待遇,即如现在的科学院院士,代表国家认可其在各领域内所做出的贡献,即可以在一定岗位上任职,亦可正常从事研究工作。

二、两晋官制

两晋官制方面设有三省、一台、五监、州郡县等府衙。

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掌管秘记奉章、奏报正事、选举人才、赏罚百官及将皇帝诏示宣告内外、出纳皇命。由尚书令、左右仆射、列曹尚书、左右丞官员组成。
中书省负责修史、枢密机要、记录皇帝、皇族子弟日常活动及朝庭议事、礼仪、侍奉,掌管著作、三阁图书。由中书监、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官员组成。
门下省执掌纠正、献纳、谏正、参政议事、外交等事务。由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给事中、通直散骑常侍官员组成。

一台即御史台,掌管纠察百官、颁布法令。由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组成。
两晋时期因尚书省(尚即是主管之意)负责出纳皇命、奏报正事、宣诏布告等重要事务,是除皇帝之外最有权力之机构,故古人有言:“皇帝之有尚书,犹天下之有北斗,拱北极之星,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为皇帝喉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因此而成虚位,并无实权,只是地位象征而已。

五监即少府监、将作监、国子监、军器监、都水监,均为专门机构。
少府监负责全国丝织,相当于现在的纺织部;
将作监负责全国冶铁、铸造,相当现在的工业部;
军器监负责全国兵器制造、分配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国防科工委;
都水监负责舟楫制造、河道治理、漕运,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

地方上划州、设郡、置县,州辖郡,郡辖县,即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晋分天下为十九州、一百七十一郡国、一千一百零九县。州官由刺史担任,兼领武职,统领别驾、治中从事、诸曹从事、主簿官员;郡官由太守担任,下设主簿、主记室、五官掾、文学掾、功曹史、记事史等官职。京师河南郡称“尹”;县设县令、县长,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下设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功曹史、尉等官职。
州郡名称在两晋时期因诸雄割据建国,名称变化无常,如东晋以四川成都为益州,因为成汉占据,遂将重庆改为益州。再如晋初以江陵为荆州,前秦以襄樊为荆州等,不一而足。

三、两晋军制

两晋军制,沿袭汉魏而略有变化。
由皇帝直接控制六军,由大司马或太尉掌管,编制按将军、司马、伍、卒设立武官,多以朝庭清重大员担任。同时分封宗室亲王或异性大族都督州镇要地,以图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官职以大将军为最,官位在三公之上。
其次为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印紫绶,官品次于九卿,职掌京师及边防事务。
凡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之衔者,为指挥全国军队的最高长官,代表皇帝掌握最高军权。
下设中军将军总统宿卫,左右卫将军统领宫殿禁军,领军、护军(初称中领军、中护军)等分领宫门及京师城内禁军,四护军统领城外诸军。
西晋增设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及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四征将军负责征剿、镇压,四镇将军负责地方安定。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军事,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军事,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军事,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此外,还有四平、四安等将军,以统分置于各地的外军。
杂系将军称谓有勇武、壮威、宣威、明威、定远、宁远、游骑、游击等,名目繁多。

“校尉”军职在各朝职权不同,两晋时期校尉地位较高,仅次于将军,司隶校尉(守卫京师军职,相当于现在的怀卫戍区司令)级别更高,已非一般军官之任。
另外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沿边屯军将领亦称校尉,如乌桓校尉、西戊校尉、南蛮校尉等。

古代八品官员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古代八品官员分为正八品和从八品,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从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

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古代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扩展资料:

唐朝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文散官:给事郎,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文散官:征事郎,武散官:宣节副尉。

宋朝

正八品官职

职官: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京府判官、京畿县令、赤县丞、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文散官:给事郎、承事郎,武散官:宣节校尉、宣节副尉。

职官:中书省/行省照磨/管勾、工部架阁库管勾、礼部照磨、御史台/大都督府/大司农司/宣政院/宣徽院/集贤院/太常礼仪院/典瑞院/太医院/将作院/通政院/中政院/储政院管勾/照磨、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检阅/典籍、国子学助教/教授、太史院保章副/掌历/校书郎、

大都留守司管勾、校书郎、辨验书画直长、司狱司司狱、录事司达鲁花赤/录事、下州判官、詹事院管勾/照磨,文散官:将仕郎、登仕郎,武散官:保义校尉、进义校尉,内散官:司奉郎,司天散官:正纪郎、挈壶郎,太医散官:医效郎、医候郎,教坊散官:司音郎、司律郎。

明朝

正八品官职

国子监丞、五经博士、行人、部照磨、通政司佑事、京主簿、保章正、御医、协律郎、典牧所提领、营缮司所副、卫知事、府经历、县丞、煎盐司提举、按察司知事、宣慰都事、王府典簿正、王府典宝正、王府奉祀正、王府良医正、王府典膳正、讲经、大通关宝钞、龙江司提举、至灵元府崇真宫灵官。

清朝

正八品官职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土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京官:无,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正八品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南北朝全部的官职 从大到小 要详细的

【南朝宋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第九品〗内台书令史,外台书令史,诸县、署之丞、尉
〖第八品〗内台正令史,郡丞,诸县、署长,杂号宣威将军以下
〖第七品〗谒者,殿中监,诸卿、尹丞,太子傅丞,詹事丞,卫率丞,诸军长史、司马秩六百石者,诸府参军,戎、蛮府长史、司马,公府掾、属,太子洗马、舍人、食官令,诸县令六百石者
〖第六品〗尚书丞,尚书郎,治书侍御史,侍御史,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博士,抚军将军以上及持节都督、领军、护军之长史、司马,公府从事中郎,廷尉正、监、评,秘书丞,秘书郎、著作郎,王、国公之郎中令、中尉、师、友、文学,诸县、署令千石者,太子门大夫,殿中将军、司马督,杂号护军,关中侯
〖第五品〗给事中,黄门、散骑、中书侍郎,谒者仆射,虎贲中郎将,羽林监,积射、强弩将军,太子中庶子、庶子、家令、率更令、仆、卫率,鹰扬、折冲、轻车、宁远、伏波将军,刺史不领兵者,郡太守,各王国内史、相,亭侯
〖第四品〗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将军,左、右中郎将,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校尉,宁朔、建威、振威、奋威、扬威、广威、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将军,东、西、南、北中郎将,刺史领兵者,御史中丞,乡侯
〖第三品〗侍中,散骑常侍,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中书监、令,秘书监,征东、西、南、北将军,镇东、西、南、北将军,平东、西、南、北将军,安东、西、南、北将军,中军、镇军、抚军、冠军、辅国、前、后、左、右将军,光禄大夫,太常卿,光禄卿,太仆卿,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詹事,县侯
〖第二品〗特进,骠骑、车骑将军,诸大将军,诸持节都督
〖第一品〗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公
【南朝梁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一班〗扬、南徐二州西曹、祭酒从事,皇子国侍郎,嗣王国常侍,东宫通事舍人,扬、南徐二州议曹从事,南台侍御史,汝阳、巴陵二国郎中令,太官、太乐、太市、太史、太医、太祝、尚方、武库、车府令
〖二班〗秘书郎,著作佐郎,扬州、南徐州主簿,嗣王府、公府祭酒,太子詹事、左卫将军、右卫将军之五官、功曹、主簿,太学博士,奉朝请,国子助教,鸿胪丞,尚书五都令史,材官将军,武骑常侍,明堂、二庙、帝陵令,嗣王府、公府行参军
〖三班〗太子舍人,司徒祭酒,员外散骑侍郎,左、右卫将军司马,公车令,嗣王府、公府正参军,武卫将军,光禄丞,皇子国中尉,太仆丞
〖四班〗给事中,皇子府正参军,中书舍人,宗正、太府、司农、卫尉、少府、廷尉丞,积射、强弩将军,太子左、右积弩将军,嗣五国郎中令,嗣王府、公府主簿
〖五班〗尚书郎中,皇子文学、府主簿,太子太傅丞,太子少傅丞,太常丞,皇子国郎中令,虎贲中郎将,羽林监,嗣五府、公府贡曹史
〖六班〗太子洗马,尚书侍郎,著作郎,皇子府功曹史,五经博士,皇子府录事参军、记室参军,嗣王府、公府掾、属,南台治书侍御史,廷尉正、监,谒者仆射,太子门大夫,嗣王府、公府中录事、中记室参军
〖七班〗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校尉,太子屯骑、步兵、翊军校尉,皇子府中记室、中直兵参军
〖八班〗尚书右丞,秘书丞,太子中舍人,皇子友,散骑侍郎,皇子府掾、属,嗣王、公府从事中郎,左、右中郎将
〖九班〗尚书左丞,鸿胪卿,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庶子,皇子府从事中郎,嗣王府长史、司马,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司马,公府长史、司马
〖十班〗给事黄门侍郎,员外散骑侍郎,皇子府长史、司马,太仆卿,太子家令、率更令、仆,扬州别驾,司徒右长史,
〖十一班〗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秘书监,太子左、右卫率,左、右骁骑将军,左、右游击将军,太中大夫,皇子师,司农、少府、廷尉、光禄卿,太子中庶子
〖十二班〗侍中,散骑常侍,左、右卫将军,司徒长史,卫尉卿
〖十三班〗中书令,尚书,国子祭酒,宗正卿,光禄大夫
〖十四班〗中领军,中护军,吏部尚书,太子詹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
〖十五班〗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傅,特进,领军将军,护军将军
〖十六班〗尚书令,左、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
〖十七班〗开府仪同三司,左、右光禄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者
〖十八班〗丞相,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
【南朝陈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第九品〗殿中将军,南台侍御史,东宫通事舍人,材官将军,太子殿中将军,太子左、右卫率丞,扬州、南徐州主簿、祭酒、议曹,不满五千户已下县之县令、相,皇弟、皇子国常侍、侍郎,嗣王国郎中令、中尉,关中侯,关外侯
〖第八品〗中书通事舍人,积射、强弩、武卫将军,公车令,太子左右、右积弩将军,奉朝请,武骑常侍,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太仆、鸿胪丞,左、右卫将军司马,太子詹事丞,皇弟、皇子府正参军、行参军,嗣王府录事、记室参军,太学博士,国子助教,安蛮、安戎、安越校尉,中郎将府长史、司马,不满万户以下郡之郡丞,五千户以上县之县令、相,皇弟、皇子国郎中令、中尉,乡侯,亭侯
〖第七品〗给事中,员外散骑侍郎,秘书著作佐郎,奉车、驸马、骑都尉,虎贲中郎将,羽林监,南台治书侍御史,太子舍人,太子门大夫,太子旅贲中郎将,司徒主簿、祭酒,领军、护军长史、司马,廷尉正、监,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参军,太子太傅丞,太子少傅丞,不满万户郡之太守、内史、相,丹阳、会稽、吴郡、吴兴等郡及万户以上郡之郡丞,建康令
〖第六品〗著作郎,步兵、射声、越骑、长水、屯骑校尉,太子洗马,太子步兵、翊军、屯骑校尉,皇弟、皇子友,五经博士,开万户以上郡之太守、内史、相,嗣王府、公府长史、司马、谘议参军,扬州别驾,开国县男
〖第五品〗秘书丞,太庙令,帝陵令,散骑侍郎,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将军,左、右中郎将,太子中舍人、中庶子,豫、益、广、衡、冀、青、北兖、北徐、梁、司、南梁、交、越、桂等州刺史,丹阳尹,会稽、吴郡、吴兴太守,侯世子,皇弟、皇子府谘议参军、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开国县子
〖第四品〗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黄门侍郎,秘书监,左、右骁骑将军,左、右游击将军,太子中庶子,太子左、右卫率,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侍郎、郎中,太子家令、率更令、仆,太中大夫,司徒左、右长史,诸王师,国子博士,荆、江、南兖、郢、湘、雍等州刺史,嗣五、郡公、县公等世子,开国县伯
〖第三品〗中书令,侍中,散骑常侍,领军,护军,中领军,中护军,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左、右卫将军,御史中丞,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太仆、鸿胪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扬州、南徐州、东扬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国世子,开国县侯
〖第二品〗中书监,尚书左、右仆射,特进,太子太傅、少傅,左、右光禄大夫,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第一品〗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巴陵王、汝阳王后裔,尚书令,郡王
【北魏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从九品〗偏将军,裨将军,太子厩长,诸局都尉,皇子典祠、典卫令,王、公国之上、中、下将军,王、公国之中大夫,诸署令不满六百石者,治礼郎,小黄门,员外司马督
〖第九品〗旷野、横野将军,子、男国郎中令,太祝令,诸署令六百石以上者公主家令,皇子典书令,四门小学博士,律博士,校书郎,大将军、大司马参军督护,检校御史,王、公国侍郎,侯、伯国中尉,谒者,太子家令丞,太子率更令丞,太子仆丞
〖从八品〗扫寇、扫虏、扫难、扫逆将军,司州议曹从事史,公车令符节令,诸署令千石以上者,门下录事,殿中侍御史,宫门仆射,皇子上、中、下将军,皇子中大夫,王、公国常侍,厉武、厉锋、虎牙、虎奋将军,司州文学,员外将军
〖第八品〗殄寇、殄虏、殄难、殄夷将军,侯、伯郎中令,司州西曹书佐,殿中将军,皇子侍郎,侍御史,协律郎,王、公国中尉,司州祭酒从事,下县县令、相
〖从七品〗荡寇、荡虏、荡难、荡逆将军,大将军、大司马行参军,太学博士,皇子常侍,太常博士,武骑常侍,司州主簿,奉朝请,国子助教
〖第七品〗威烈、威寇、威虏、威戎、威武将军,武烈、武毅、武奋将军,王、公郎中令,积弩、积射将军,员外散骑侍郎,皇子中尉,左、右卫将军司马,讨寇、讨虏、讨难、讨夷将军,太子詹事丞,太仆丞,廷尉丞,鸿胪丞,宗正丞,司农丞,太府丞,秘书郎中,著作佐郎,中县县令、相
〖从六品〗襄威、厉威将军,第二品将军录事参军,给事中,太子门大夫,骑都尉,符玺郎,皇子主簿,太子舍人,太常丞,光禄丞,卫尉丞
〖第六品〗宣威、明威将军,从三品将军之长史、司马,大将军、大司马主簿,皇子郎中令,皇子录事参军事,皇子文学,治书侍御史,谒者仆射,从一品将军录事参军,皇子功曹史,河南郡丞,虎贲中郎将,驸马都尉,廷尉正、监、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从一品将军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参军事,下郡太守、内史、相,上县县令、相
〖从五品〗伏波将军,凌江将军,平汉将军,第三品将军之长史、司马,大将军、大司马掾属,著作郎,通直散骑侍郎,太子洗马,从二品将军之谘议参军事,奉车都尉,太子步兵、屯骑、翊军校尉,都水使者,归义侯,率义侯,顺义侯,轻车将军,威远将军,虎威将军,洛阳令,散男
〖第五品〗宁远将军,鹰扬将军,折冲将军,扬烈将军,从二品将军之长史、司马,大将军、大司马从事中郎,秘书丞,皇子友,国子博士,散骑侍郎,太子中舍人,员外散骑常侍,射声、越骑、屯骑、步兵、长水校尉,第二品将军谘议参军事,中郡太守、内史、相,开国县男
〖从四品〗中坚、中垒将军,尚书左丞,大将军、大司马谘议参军,司州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左、右中郎将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将军,第二品将军之长史、司马,藩王长史,太子家令、率更令、仆、庶子,中书侍郎,前军、左军、后军、右军将军,谏议大夫,尚书右丞,从一品将军之谘议参军事,散子
〖第四品〗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太府少卿,尚书吏部郎中,给事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司空、皇子长史,中常侍,城门校尉,从一品将军之长史,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建义、建忠、建节将军,立义、立忠、立节将军,恢武、勇武、曜武、昭武、显武将军,中散大夫,下州刺史,上郡太守、内史、相,开国县子
〖从三品〗散骑常侍,东、西、南、北中郎将,国子祭酒,御史中尉,将作大匠,征虏将军,大将军、大司马长史,太子左、右卫率,武卫、冠军将军,护羌、护夷、护蛮校尉,太中大夫,辅国将军,中州刺史,散伯
〖第三品〗吏部尚书,安东、西、南、北将军,中领军,中护军,光禄、卫尉、太常、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太府卿,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中书令,太子詹事,侍中,尚书,平东、西、南、北将军,河南尹,上州刺史,秘书监,诸王师,左、右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光禄大夫,开国县伯
〖从二品〗尚书仆射,中书监,司州牧,镇东、西、南、北将军,中军将军,镇军将军,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侯
〖第二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特进,尚书令,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征东、西、南、北将军,诸大将军,左、右光禄大夫,开国县侯
〖从一品〗仪同三司,开国县公,都督诸军事,诸开府,散公
〖第一品〗太师,太傅,太保,王,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开国郡公
【北周职官品位】由低到高为:
〖一命〗虎威、虎牙将军,山林、淮海都尉
〖正一命〗天官等六府下士,旷野、横野将军,殿中司马,员外司马,冠军将军、辅国将军府列曹参军
〖二命〗扫寇、扫难将军,武骑、武威司马,戍副,五命郡郡丞
〖正二命〗天官等六府中士,殄寇、殄难将军,强弩、积弩司马,征东、西、南、北将军府、中军将军府、镇军将军府、抚军将军府列曹参军,正五命郡郡丞
〖三命〗荡寇、荡难将军,武骑常侍、侍郎,戍主,开府参军,骠骑将军府、车骑将军府列曹参军,户不满五百县县令,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郡丞
〖正三品〗天官等六府上士,威烈、讨寇将军,左、右员外侍郎,柱国府、大将军府参军,户五百以上县县令,正六命州别驾,正七命州治中,正六命郡郡丞
〖四命〗给事中,襄威、厉威将军,冠军将军、辅国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正六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户三千能上能下县县令,正七命州别驾,正八命州治中,七命郡郡丞
〖正四命〗天官等六府下大夫,宣威、明威将军,虎贲给事,仪同府中郎,柱国府、大将军府列曹参军事,平东、西、南、北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前、后、左、右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户四千以上县县令,正八命州别驾
〖五命〗伏波将军,奉车、轻车、奉骑都尉,征东、西、南、北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中军、镇军、抚军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户不满一千郡太守,户七千以上县县令
〖正五命〗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冬官六府中大夫,男,宁远将军,左、右员外常侍,扬烈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八命州之长史、司马、司录,柱国府、大将军府中郎,户千户以上郡太守,长安令,万年令
〖六命〗中坚将军,左、右中郎将,宁朔将军,仪同府、正八命州之长史、司马、司录,户五千以上郡太守
〖正六命〗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上大夫,子,镇远、建忠将军,谏议大夫,户不满五千州刺史,户一万以上郡太守
〖七命〗冠军将军,太中大夫,辅国将军,都督,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一万五千以上郡太守
〖正七命〗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伯,平东、西、南、北将军,左、右银青光禄大夫,前、后、左右将军,柱国府、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户一万以上州刺史
〖八命〗征东、西、南、北将军,左、右金紫光禄大夫,中军、镇军、抚军将军,大都督,户二万以上州刺史,京兆尹
〖正八命〗少师,少傅,少保,侯,骠骑将军,左、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户三万以上州刺史
〖九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牧
〖正九命〗太师,太傅,太保,王,公,柱国大将军,大将军

三国两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官制是怎样划分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实行九品官制后,凡大将军或开府将军都列一品,骠骑、车骑、领军、护军等将军为二品,左、右卫以及前、后、左、右将军为三品,校尉为四品。在将军府担任参谋工作的长史、司马、主簿、参军等武官为五、六品。基本军官则仍然是以“尉”为名,最低的塞尉为九品。到了后来将军越封越多,晋代将军仅名号就有40种,而将军名号与所承担的指挥职务完全无关,甚至习惯上前、后、左、右将军是授予文官的称号,比如东晋时王羲之就是“右军将军”。而南梁的将军名号居然多达240种,在区分品级外又分成44班。北魏有60多号将军,都是用来“褒赏勋庸”,并没有军事指挥职权。

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武职官阶品级,魏晋时期女官品阶掌职。希望条理清晰,主要的是所执官职具体事务。非常感

由皇帝直接控制六军,由大司马或太尉掌管,编制按将军、司马、伍、卒设立武官,多以朝庭清重大员担任。同时分封宗室亲王或异性大族都督州镇要地,以图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官职以大将军为最,官位在三公之上。
其次为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印紫绶,官品次于九卿,职掌京师及边防事务。
凡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之衔者,为指挥全国军队的最高长官,代表皇帝掌握最高军权。
下设中军将军总统宿卫,左右卫将军统领宫殿禁军,领军、护军(初称中领军、中护军)等分领宫门及京师城内禁军,四护军统领城外诸军。
西晋增设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及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四征将军负责征剿、镇压,四镇将军负责地方安定。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军事,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军事,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军事,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此外,还有四平、四安等将军,以统分置于各地的外军。
杂系将军称谓有勇武、壮威、宣威、明威、定远、宁远、游骑、游击等,名目繁多。
“校尉”军职在各朝职权不同,两晋时期校尉地位较高,仅次于将军,司隶校尉(守卫京师军职,相当于现在的怀卫戍区司令)级别更高,已非一般军官之任。
另外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沿边屯军将领亦称校尉,如乌桓校尉、西戊校尉、南蛮校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