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饮鸩止渴出自《后汉书·霍谞传》的“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一句中。

饮鸩止渴用法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形容止渴的成语

【梅林止渴】:看到梅林就可以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说梅止渴】:说到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比喻借想像以自慰。

【饮鸩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同“饮鸩止渴”。

【止渴思梅】: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止渴望梅】: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止渴之梅】: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不无小补。

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

饮鸩止渴的意思是:喝毒酒来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

拼音:yǐn zhèn zhǐ kě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译文:这正好比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喝毒酒呢?如果这样的话,东西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

反义词

从长计议 [ cóng cháng jì yì ]

释义:慢慢儿地多加商量。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译文:筮占所言理短,龟卜所言理长,不如慢慢儿地多加商量。

示例:元·李行道《包待制智赚灰阑记》:“且待女孩儿到来,慢慢的与她从长计议,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