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传说,真不知有多少。有的载于史册;有的经民间文学工作者作了整理载于报刊;有的为大家喜爱而流传;有的却只得到一个地方或一个支系的认可。火把节的来历故事附会了历史事件或生活事件,各有说法,不尽相同。它虽不是火把节的来历真实情况,却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而阐释,这个中心便是彝族人民极为崇拜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火。

2、首先从彝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彝族主要分布于江两岸的凉山、乌蒙山、哀牢山等高寒山区。比较而言,彝族对火的依赖比其他民族更强。火是人们照明取暖熟化食物的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在生产上,用火将埋藏在地中的树枝树叶堆引燃,使其燃烧,使土地肥沃。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火,由于彝族人民对火的依赖性强,在意识形态上,火对彝族的影响也就更大些。

3、其次从彝族的原始宗教活动仪式来看火把节的由来,每次的原始宗教活动都是以在屋内或门外燃火堆,借以呼唤火神为开始。凉山彝族把开始的“燃火堆”叫“木谷此”,意为“燃火烟”。一般人们在野外跌倒摔伤,就认为人的魂灵有可能被吓跑,所以就在野外跌倒处燃上一堆火以招魂附体。人们经过一些沼泽地后身上出现皮肤病状时也要在原地燃上一堆火以驱赶身上所附的皮肤病鬼,等等。火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意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致通常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显示出敬火的意识。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故事:

天上的神斯惹阿比和彝族的勇士阿体拉巴比赛摔跤,结果阿体拉巴把斯惹阿比摔死了,天神震怒,派了大批的蝗虫和螟虫来咬庄稼,庄稼被糟蹋得很厉害。阿体拉巴为了对付这些害虫,在农历6月24日的晚上率领彝族人举着火把去田地里烧害虫,庄稼才保住了,为了纪念这次活动,彝族人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寓意:

火把节的寓意是丰收,因为火把节在彝族是集祈祷丰收、祭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核心内容是祈祷丰收。而火把节也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火把节的来历和寓意

火把节起源于纳西族的神话故事,寓意是通过庆祝火把节,就能起到消灾解难的目的。

一、火把节的传说

纳西族的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于是派人将人间烧成火海,然后老天却被人类之间的团结所感动,于是将天神的恶作告诉了人们,并教导他们每年六月二十五这天在家门口点燃火把,避免灾难,于是火把节就诞生了。

二、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会庆祝三天,主要分为迎火、玩火、送火这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代表的活动不一样。迎火也被人们称作是祭火,这一天人们都会宰牛杀羊,准备丰富的食物酒肉来祭祖。玩火又叫做是传火,这一天大家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如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和斗鸡等。送火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人们会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将火把放在一起,形成篝火,围绕篝火尽情的唱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