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的鱼有:

哲罗鲑,为冷水性的纯淡水凶猛食性鱼类,终年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水流湍急的溪流里,冬季因受水位的影响,在结冰前逐渐向大江或附近较深的水体里移动,寻找适于越冬的场所;尼罗河鲈鱼,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00种入侵物种中的一种,这种食肉性鱼吃食很凶猛,上钩后,它会不停地跳出水面,试图脱钩,尼罗河鲈鱼是踞盖鱼科的最大成员;鳄雀鳝,是北美7种雀鳝鱼中最大的一种,能长到300多磅,它们主要分布在从墨西哥到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内的

长江最凶猛的鱼类

长江最凶猛的鱼类有:长江鲟鱼、鳄雀鳝、巨骨舌鱼、长江大口鲶、长江大翘嘴等。

1、长江鲟鱼

长江鲟鱼又被称之为中华鲟,是长江流域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淡水鱼,曾所发现的最大一条中华鲟长达3.3米,体重超过了700斤,并且这种鱼非常之凶猛,以其他鱼类为食,也是长江中最为凶猛的鱼类。

2、鳄雀鳝

鳄雀鳝这种鱼是属于入侵物种,在我国是没有天敌的,在长江流域中也是有它的存在,曾有渔民就在长江中就捕获过一条长达2米的鳄雀鳝,并且也是非常凶猛,对水域之中的生态平衡有很大的危害。

3、巨骨舌鱼

巨骨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仅仅分布于南美地区,也是属于入侵物种,在我国淡水域中也有它的身影,也是相当之凶猛的一种肉食性鱼类!

4、长江大口鲶

长江大口鲶也是属于肉食性鱼类,主要吃鱼、虾、水生昆虫、底栖生物等,其体型也非常之大,也可以长到1米以上。

5、长江大翘嘴

长江大翘嘴也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其他活鱼为食,速度快攻击强,其体型也能长得非常之大,曾有渔民便在长江中钓起过数十斤重的大翘嘴!

世界最厉害的十大鱼

世界最厉害的十大鱼

世界最厉害的十大鱼,鱼类种类繁多,尤其是海洋鱼类,是大部分人都了解甚少的,一般大家都只是对我们日常比较经常食用的鱼类比较了解,以下来了解世界最厉害的十大鱼。

世界最厉害的十大鱼1

1、亚马逊鲇鱼

亚马逊鲇鱼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亚马逊河干流出道最凶猛十大淡水鱼之一,[bai]在当地集市上优势可以见到超过10英尺的大鲇鱼。亚马逊鲇鱼力大无穷,如果在独木舟上遇到了它,很有可能会拖着船只四处遨游,还能将人从船上拖下去,曾经也出现过亚马逊鲇鱼咬断手指的事故。

2、白鲟

白鲟又被称为琵琶鱼、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是一种体长在2-3米之间,体重在200只300公斤之间的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也是中国特有的稀有珍贵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也是在书中有记载的以鱼类为食的大型凶猛性鱼类。

3、大头鱼

大头鱼又被叫做花鲢,是目前世界上最难钓的淡水鱼,因为它的的生存环境大多都是在激流中。大头鱼是一种在中国淡水流域中有着广泛分布的鱼种,因头大而得名,病因肉嫩味美驰名国内,又因它属于滤食性鱼类,对水质有着清洁作用,因此又有着“水中清道夫”的美名。

4、尼罗河鲈鱼

尼罗河鲈鱼是一种吃食很凶猛的食肉性鱼种,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00中入侵物种之一,在水中不仅会吃甲壳类、昆虫,还会残忍吃掉自己的同类,在非洲很多湖内都导致了湖中数百种鱼类惨遭“灭门”。这种食肉性鱼吃食很凶猛,上钩后,它会不停跳出水面,试图脱钩。

5、新几内亚鲈鱼

新几内亚鲈鱼共分为两种分别是黑鲈和花斑尾鲈,平均打捞上来的体重约在18至30磅之间,而最大的一条重量达到了70磅,根据钓鱼爱好者来说,这种鱼的体积庞大,想要钓上起码需要80磅的金属脑线,而且攻击性很强,这种鱼嘴里长着像德国猎犬一样的利齿,在水中力大如牛,很容易将鱼线给崩断。

6、哲罗鲑

哲罗鲑又被称为者罗鱼、哲绿鱼,是一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的淡水食肉鱼类,以水流湍急的溪水为主要栖息环境,一年四季均有摄食,并凭借着自身较快的游动速度经常追捕猎食鱼类,是淡水鱼中最凶猛的十种鱼种之一。

7、王鲑

王鲑又有着大马哈鱼、北鳟鱼的别称,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交界水域中的高度洄游鱼类,还被美食界评为是“冰海之皇”,而它们在海中还会用身体撞船,可以撞扁铝制船体,并破坏木质船头。

8、六须鲇

六须鲇又被称为怀头鱼、怀头鲶,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水系中的大型经济鱼类,这种食肉鱼类什么都吃,从不错过任何捕食机会,而因其生长速度非常快,柔中含有较高的氨基酸因此也成为了产区重要的捕捞对象。

9、巨骨舌鱼

巨骨舌鱼又被称为海象鱼、军舰龙,是一种成鱼体长在2-6米之间的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这种庞然大物长着尖而长的头、青色的金属般的背、古铜色的侧部和大块的鳞片,有的鳞片边缘显出鲜艳的红色。而这种鱼在水中通常以自身的尾巴作为武器,凭借其自身强大的蛮力击倒成年男性,并可造成骨骼破碎等大量内伤。

10、鳄雀鳝

鳄雀鳝是世界十大现存史前鱼类之一,主要生活于纯淡水,偶尔会进入咸淡水的大型凶猛鱼类,喜欢独居生活,是北美7种雀鳝鱼中最大的品种之一,目前仅发现于北美东侧、中美和古巴一带,是在地球上生存超过1亿年的史前鱼类。

世界最厉害的十大鱼2

世界上十大最凶猛的鱼类

1、大白鲨

大白鲨是世界上最大的十种鱼类之一,它们的体长最长可达8米,性情十分凶猛,以海底的各种鱼类为食,还有可能会攻击船只,袭击人类。

2、牛鲨

牛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大型鲨鱼,它们有着庞大的身体,体长可达3米,不仅能够栖息在海里,还可以在淡水的河川、湖泊中生活。

3、虎鲨

虎鲨也叫鼬鲨,是一种栖息在热带和温带海域的大型凶猛鲨鱼,它们的体长大约在3-4米左右,海洋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可能成为他的腹中餐。

4、大青鲨

大青鲨是一种体形细长的鲨鱼,体长约为2-4米,性情凶猛,主要栖息在热带和温带海域,具有极强的活动力,还有可能会攻击人类。

5、鳄雀鳝

鳄雀鳝也被称为幽灵火箭,是一种大型凶猛鱼类,体长可达3米,主要生活在淡水区域,它们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受惊时会有攻击人类的'倾向。

6、六须鲶鱼

六须鲶鱼也叫欧洲巨鲶,它们有着长达5米的身体和宽阔巨大的嘴,嘴中有几百颗尖锐的细牙,性格十分粗暴,有攻击人类的可能。

7、巨骨舌鱼

巨骨舌鱼也叫海象鱼,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体型巨大,体长约为2-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它们的尾巴是它们极强的武器,可以轻易击倒成年男性。

8、黑色食人鱼

黑色食人鱼是一种体型较大,体色黝黑的鱼类,以其血红的眼睛和极强的攻击性而著名,其强有力的牙齿可以轻易将猎物的肉撕下来,有它出现的水域都十分危险。

9、亚马逊鲇鱼

亚马逊鲇鱼是世界上最凶猛十大淡水鱼之一,它们有着巨大的体型和强大的体力,能够轻易拖动水面上的船只,甚至能够将人从船只上拖下来。

10、尼罗河鲈鱼

尼罗河鲈鱼是一种凶猛的食肉性鱼类,体长可达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以各种鱼类为食,甚至还会食用自己的同类。

世界最厉害的十大鱼3

水中霸王,世界十大最凶猛鱼

第一名:亚马逊鲶鱼

在距亚马逊河干流数百英里之外的一些支流河水湍急。当地的集市上能见到体长超过10英尺的大鲇鱼,小河尚且如此,那么游弋在干流的鱼有多大呢?

“我刚放下钓钩往下一看,就意识到我的50磅拉力的线不消半分钟就要断了。”一位名叫透德"史密斯的钓鱼能手89年在《钓鱼迷》杂志的文章中这样写着。这是他第一次试钓亚马逊巨鲇,钓点在玻利维亚境内的上亚马逊河的支流拜尼河上。

当地的印第安人对透德的大块身材和力气表示钦佩,但却瞧不起他的通常用来钓北美狗鱼的钓具和50磅的钓线,他们说,“这只能逗巨鲇。”

尽管透德也钓上过重达80磅的大鱼,但以前从未见过的巨鲇还是一再断线而去。透德还告诉我们一些传说,说巨鲇能拖着独木舟任意遨游,甚至将人从船上拖下水、咬掉人的手指等。有两次,他用鲨鱼钩挂10磅重的鱼作钓饵,然后拴400磅拉力的线并把线系在树上——而第二天,树和钓线全不见了……

科学家米切尔戈尔丁教授从1976年开始研究亚马逊诸支流的鱼类和渔业资源,他说他曾见到过250磅、7.5英尺长的巨鲇,国际钓鱼联合会的纪录是256磅9盎司,由基尔伯特"福南迪斯于1981年在巴西的索利莫斯河钓取。1914年,当泰迪"罗斯福率领一支探险队,考察亚马逊河时,一名随队医生量到了一条9英尺多长的巨鲇。

这类鱼的纺锤形的体形使它有足够快的速度在湍急的河水中洄游,也使得用常规钓具钓它们的人屡屡断线折竿,束手无策。和巨鲇同属一科的另一种亚马逊鲇鱼,其强健有力的身躯也能长到250多磅,它吃食许多鱼类,因而可用活饵或块状肉饵来钓取。当地人喜欢用放手线钓法。要在它们生活的急流中用轮竿来垂钓,显然,它们是难以征服的。

一向乐观的透德相反,200磅的钓线接同样拉力的金属脑线,配以大坠和鲨鱼钩,完全能够钓上300磅的大鱼。只要没有水下树桩之类的杂物,结实的海竿可以钓上几百磅的大家伙。记住,同大鱼搏斗时要系好船上保险带或穿上救生衣,以防不测。

科学家们指出,捕鱼量的增加已经危及巨鲇的生存,与世界各地的情况相似,这些形体硕大的家伙数量正在锐减,也许今后几年是钓巨鲇的最佳时期。

可及性:10分——它们生活的地区很难、甚至几乎无法到达

谨慎性:5分——它们是无所顾忌的吃食机器

丰富性:8分——不详,不同地区密度不同;最大重量:10分——也许是淡水中最大的肉食性鱼类

实际重量:10分——好的钓具能钓上二百磅巨鲇

凶猛性:10分——力可拔树

非凡性:8分——拉力巨大,但不跳出水面

总分61,名列第一。

十大凶猛淡水鱼

十大淡水凶猛鱼有:亚马逊鲇鱼、白鲟、大头鱼、尼罗河鲈鱼、新几内亚鲈鱼、哲罗鲑、六须鲇、巨骨舌鱼、王鲑、鳄雀鳝。

1、亚马逊鲇鱼

亚马逊鲇鱼是一种不可招惹的淡水鱼,它们主要生活在亚马逊河干流数百英里外,一些急湍的支流中。在世界十大淡水凶猛鱼中,这是一种用于神力的鱼,它们的拉力非常大,简直可以称得上力可拔树。这种鱼的咬合力非常惊人,虽然并不跳出水面,但在水中确实轻易不敢招惹的存在。

2、白鲟

白鲟又称中华匙吻鲟,是一种最大体长可达7.5米的淡水鱼。它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实力一点也不逊色于亚马逊鲇鱼,现在属于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在面临濒危。这也是一种比较凶猛的淡水鱼,力气也很大。

3、大头鱼

大头鱼是江川县星云湖的名特鱼类,是一种天然繁殖易捕捞的鱼,这种鱼比较常见,但一般大家食用的大头不并不是很大。一些块头比较大的大头鱼,攻击力一点也不容小觑。

4、尼罗河鲈鱼

尼罗河鲈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入侵物种。它们在上钩之后会不停地跳出水面,试图脱钩逃走,没有一点力气的人,可钓不上来它。

5、新几内亚鲈鱼

新几内亚鲈鱼非常难钓,它们的警惕性比较高,对发动机声和拟饵声很敏感。而且它们力大如牛,一般的钓钩遇见它们,都只要断线的结果。有一句话钓线越粗,断线的声音就越响,说的就是钓新几内亚鲈鱼。

6、哲罗鲑

哲罗鲑是一种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它会除了捕食鱼类外,一些依水生活的蛙类、蛇类、鼠类、鸟类等,都是它们的食物。这种鱼虽然凶猛,但是据说它们的肉质极为鲜美,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鱼类。

7、六须鲇

六须鲇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黑河市以下到抚远县江段,是一种谨慎性很强的鱼类,喜欢栖息在洞里或水下杂物中间。这种肉食类的鱼什么都吃,从来不会错过任何捕食机会,钓饵用活鲤鱼或鱼肉块都会很不错。

8、巨骨舌鱼

巨骨舌鱼也是一种超级肉食性鱼类,它们主要以鱼、虾、蛙类为食,体型比较笨重,行动也比较缓慢。它们的颜色比较漂亮,可以用来当做观赏性鱼类。

9、王鲑

王鲑就是三文鱼,又名大马哈鱼、鲑鱼、撒蒙鱼,是一种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被国际美食界誉为冰海之皇。这种鱼的肉质极为鲜美,营养和口感都非常不错。但这种鱼也比较难钓,是一种综合性实力比较强的鱼。

10、鳄雀鳝

鳄雀鳝能长到3米,是一种比较大型的凶猛鱼类。它们喜欢单独生活,卵有毒,性情很是凶猛。它们在吞食诱饵的时候,喜欢拖着游一会儿,上钩之后喜欢猛拉猛拽,在水中翻腾打滚,而且力气也很大。

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是什么?

鲨鱼,被一些人认为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鲸鲨以小型海洋生物为食物,和须鲸差不多。由于食物具有某种相似性,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它们长得和须鲸很有相似点,这个叫做“趋同进化”。于是“鲸鲨”的名字就理所当然了。当然,鲸鲨是现存鲨鱼中最大的,也是已知鱼类中最大的。

鲨鱼属于软骨鱼类,身上没有鱼鳔,调节沉浮主要靠它很大的肝脏。例如,在南半球发现的一条3.5米长的大白鲨,其肝脏重量达30公斤。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鲨鱼的肝脏依靠比一般甘油三酸脂轻得多的二酰基甘油醚的增减来调节浮力。

在浩瀚的海洋里,被称为“海中霸王”的鲨鱼遍布世界各大洋。鲨鱼的种类很多,世界海洋中至少有350多种,在中国海就有70多种。大部分鲨鱼对人类有利而无害,鲨鱼的确有吃人的恶名,但并非所有的鲨鱼都吃人,只有30多种鲨鱼会无缘无故地袭击人类和船只。

鲨鱼,在古代叫做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鲨鱼食肉成性,凶猛异常,连“海中之王”鲸鱼见了它也得退避三舍。它那食饵时的贪婪凶残本性,给人们留下了可怕的形象。因此,一提起鲨鱼,人们往往会有谈虎色变之感。鲨鱼捕捉食物更比老虎高出一筹,它可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嗅觉,探测食物存在的方向和位置,而老虎只是用眼睛和鼻子寻找食物。

鲨鱼的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沟,连接在鼻口隅之间,嗅囊的褶皱增加了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有人测定,1米长的鲨鱼的嗅膜总面积可达4842平方厘米,因此鲨鱼的嗅觉非常灵敏在几公里之外它就能闻到血腥味,海中的动物一旦受伤,往往会受到鲨鱼的袭击而丧生。

鲨鱼一般只吃活食,有时也吃腐肉,食物以鱼类为主。有人在鼬鲨胃中发现了海豚、水禽、海龟、蟹和各种鱼类等;在噬人鲨胃中曾取出一头非常大的海狮;双髻鲨的食物是鱼和蟹;护士鲨、星鲨的饵料以小鱼、贝类、甲壳类为主。

鲨鱼在寻找食物时,通常一条或几条在水中游弋,一旦发现目标就会快速出击吞食之。特别是在轮船或飞机失事有大量食饵落水时,它们群集而至,处于兴奋狂乱状态的鲨鱼几乎要吃掉所遇到的一切,甚至为争食而相互残杀。

鲨鱼的特征

鲨鱼身体坚硬,肌肉发达,不同程度的呈纺锤形。口鼻部分因种类而异,有尖的,如灰鲭鲨和大白鲨;也有大而圆的,例如虎纹鲨和宽虎纹鲨的头呈扁平状。垂直向上的尾(尾鳍),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种类的尾鳍上部远远大于下部。

鲨游泳时主要是靠身体像蛇一样的运动并配合尾鳍像橹一样的摆动向前推进。稳定和控制主要是运用多少有些垂直的背鳍和水平调度的胸鳍。鲨鱼多数不能倒退,因此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网这样的障碍中,而且一陷入就难以自拔。鲨鱼没有鳔,所以这类动物的比重主要由肝脏储藏的油脂量来确定。鲨鱼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说,如果它们不积极游动,就会沉到海底。它们游得很快,但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高速。

鲨鱼每侧有5-7个鳃裂(不像我们平常从集市买来的鲤鱼,有一对鳃盖护着鱼鳃),在游动时海水通过半开的口吸入,从鳃裂流出进行气体交换。张着口游泳的鲨鱼的确看起来很可怕,可是你能不让人家呼吸吗?少数鲨鱼种类能停在海底进行呼吸。

奇特的嗅觉

根据化石考察和科学家推算得知,鲨鱼在地上生活了约1.8亿年,它早在3亿多年前就已经存在,至今外形都没有多大改变,说明它的生存能力极强。但它性格极为凶猛,难怪人们对它存有较大的偏见,认为它是那么的原始和愚苯,其实,鲨鱼不但具有高度发达的脑子,能借助电磁场导航,能将信息储存在大脑的中心部位,而且可直接把信息发送到运动神经系统;并且凭借敏感的嗅觉维持全部生命活动。因此,嗅觉对鲨鱼更显得十分重要而神奇莫测。

鲨鱼在海水中对气味特别敏感,尤其对血腥味,伤病的鱼类不规则的游弋所发出的低频率振动或者少量出血,都可以把它从远处招来,甚至能超过陆地狗的嗅觉。它可以嗅出水中1ppm(百万分之一)浓度的血肉腥昧来。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在1万吨的海水中即使仅溶解1克氨基酸,鲨鱼也能觉察出气味而聚集在一起。如雌鲨鱼临分娩过后,即使在大海里漫游千里之后,又能沿着气味逆游回到它的出生地生活。1米长的鲨鱼,其鼻腔中密布嗅觉神经末梢的面积可达4842平方厘米,如5—7米长的噬人鲨,其灵敏的嗅觉可嗅数公里外的受伤人和海洋动物的血腥味。

更有趣的是鲨鱼还能根据各种气味来判别自己的孩子,区别敌人和朋友,使自己经常保持与群体的联系,并能雌雄鲨鱼相约去产卵和排精。由于鲨鱼的嗅觉极为灵敏,非常容易地嗅出它们害怕或厌恶的气味。在海水中含量为800亿分之一的一种人体分泌物——左旋羟基丙氨酸的气味,鲨鱼也可嗅出来。据说曾经有一位钓鲨能手,在后来钓鲨当中,鲨鱼总是不上他的钩,而在同一渔场的其他渔民反而钓的鲨鱼多。鲨鱼为什么害怕这位钓鲨能手呢?经鱼类学家研究发现,那位钓鲨能手曾得过皮肤病,因此留在钓竿上的指纹中含有这种左旋羟基丙氨酸较为丰富。鲨鱼闻到了此种气味,对他自然而然地要退避,不上钩的道理就在此因。

独特的牙齿

人们知道,鲨鱼在海洋生物中有它许多独特的生态。除了上述它的灵敏嗅觉和很少生病死亡外,而鲨鱼的牙齿结构又是它的另一个独特生态之一。凡是熟悉鲨鱼的人都知道,它的牙齿像一把锋利的尖刀,能轻而易举地咬断像手指般粗的电缆。如魔鬼鲨,有着长而尖的鼻吻以及锐利的牙齿。不同种类的鲨鱼,它的牙齿大小、形状和功能几乎都不相同。因此,鱼类学家只要从鲨鱼牙齿的形状和大小,就能判别出它是属于哪个目、属、科。

令人惊讶的是鲨鱼的牙齿不是像海洋里其它动物那样恒固的一排,而是具有5—6排,除最外排的牙齿才是真正起到牙齿的功能外,其余几排都是“仰卧”着为备用,就好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彼此复盖着,一旦在最外一层的牙齿发生一个脱落时,而在里面一排的牙齿马上就会向前面移动,用来补足取代脱落牙齿的空穴位置。同时,鲨鱼在生长过程中较大的牙齿还要不断取代小牙齿。因此,鲨鱼在一生中常常要更换数以万计的牙齿。据统计,一条鲨鱼,在10年以内竟要换掉2万余只牙齿。它的牙齿不仅强劲而有力,而且锋利无比。例如,有些鲨鱼的牙齿长的利如剃刀,它就可以用来切割食物;有的牙齿生成锯齿状,可以用来撕扯食物;还有的牙齿呈扁平臼状,它就可以用来压碎食物外壳和骨头等。好像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把鲨鱼的牙齿用作刮胡子的工具。但可怕的是它在相互抢食时,鲨鱼常常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甚至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鲨仔,也不放过,吃得一干二净;当一条鲨鱼为其它鲨鱼所误伤而挣扎的时候,这头伤鲨就该倒霉了,其它同宗族的兄弟也同样会群起而攻之,直至完全吞食完毕为止;还有更加恐怖的是鲨鱼由于是胎生的,一胎可产10余条鲨仔,最高可达80余条之多,这些鲨仔在娘胎里竟也互相残杀,人们曾在大西洋海岸发现在一种虎鲨的肚子里,作了解剖得出这一结论:娘胎却成了战场,这在任何动物中都是未曾见过的先例。

鲨鱼之所以如此更换牙齿,既与它残暴凶猛、厮杀成性有关,又与它的牙齿形不同分不开。因为鲨鱼的咬食力可以说是在海洋所有动物中最强有力的。曾有人用金属咬力器藏在鱼饵中,用来测定一条体长8英尺鲨鱼的咬食力大小,经测定结果得知其咬食压力每平方英寸高达18吨。所以有些商轮在航海的日记上曾记载过轮船推进器被鲨鱼咬弯、船体被鲨鱼咬个破洞的事故,这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鲨鱼牙齿的形状很奇特。例如噬人鲨的牙齿边缘具有细锯齿,呈三角形;大青鲨的牙齿则大而尖利;而鲸鲨虽躯体庞大,但它的牙齿却是短细如针;锥齿鲨的牙齿是呈锥状且长而尖;长尾鲨的牙齿则是扁平的呈角状;姥鲨的牙齿既细小而又多似米粒;虎鲨的牙齿宽大呈臼状等等。鲨鱼的牙齿形状之所以繁多,这就象上述所说的与其生态食性是极为密切相关的。

鲨鱼的研究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表示,他们已经获得了第一手的证据证明,鲨鱼可以觉察到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一发现为证明海洋鱼类存在一个内部的“罗盘”系统引导它们辨别方位,提供了新的例证。

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的皇家科学院学刊上。夏威夷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梅耶和他的同事设计策划了这项试验。他们在一个人工的磁场环境中训练六只沙洲鲨和一只双髻鲨。这个人工的磁场环境是一个直径7米的水槽,外围缠绕了一层铜电缆,每当向水槽中投放食物时,电缆开关便会打开以模拟磁场环境。

在经过了六周的训练后,电缆开关不管何时打开,即使没有向水槽中投放食物,鲨鱼仍然会聚集到平时喂食的区域。这种反应事实证明了它们感觉到了磁场的存在。

科学家在进行这项试验之前,一些鲨鱼奇特的习性已经让科学家猜测到鲨鱼可能具有这种特殊的能力。虎鲨、蓝鲨能够径直地在海洋中游过很长的距离,如果仅仅凭着嗅觉是不可能做到的。双髻鲨经常聚集在海底山脉附近,而这些山脉是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地带。

科学家下一步的研究是希望弄清鲨鱼如何辨别出地球磁场以及它们对于磁场感应的灵敏程度。不久之前,科学家已经认识其它一些动物也具有识别磁场的能力。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试验证明,鸽子的上喙有微小的磁性粒子,能够帮助鸽子完成长距离的飞行。

近20年来,市场上的鱼翅交易越来越火,每年有数百万头鲨鱼惨遭宰割。在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的“2004濒危物种名单”上,又新增加了至少10种鲨鱼,其中包括大白鲨、新英格兰刺鲛和墨西哥湾白吻鲨。鲨鱼遭受大量捕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接受了鲨鱼软骨(包括赫赫有名的“鱼翅”)可以抗癌的错误宣传。

据俄罗斯新闻网近日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和比较医学系教授加里·奥斯特兰德在其新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鲨鱼同样也会患癌症。同时,食用鲨鱼软骨对治疗癌症也并无明显疗效。

加里·奥斯特兰德教授认为,现在兴起的食用鲨鱼软骨的饮食风气不过是“伪科学”通过市场营销所取得的胜利。他表示,食用鲨鱼软骨不但对治疗患者无益,对鲨鱼种群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患者们往往会盲目地相信这些软骨的疗效而拒绝其他治疗手段,大肆的捕杀活动又造成鲨鱼数量的迅速下降。

鲨鱼曾被视为癌症的绝缘体,其软骨粉被宣传为治癌良药。

早在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生化博士安恩·李和罗伯特·兰格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鲨鱼软骨中的角鲨烯对于癌细胞之血管生成具有阻断作用,并证实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1993年,美国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邀请《鲨鱼不会得癌症》的作者威廉·兰斯博士,讨论鲨鱼软骨可以抗癌的研究成果,数名癌症晚期患者在节目中表示,服用鲨鱼软骨胶囊数周后感觉症状减轻。

自此,鲨鱼软骨会抗癌的说法通过书籍、文章、网站和销售商广为流传。随后,药厂在市面上推出一种从鲨鱼的结缔纤维组织制成的药丸,号称这种鲨鱼丸是“治疗癌症的良药”,创造了鲨鱼软骨产品一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市场,其中最大的鲨鱼软骨制造商正是威廉博士的儿子。

1994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用鲨鱼软骨制品防治癌症。于是,鲨鱼软骨制品成了保健品市场上的热点,影响波及全世界。

在中国,鲨鱼软骨制品以及出售鲨鱼汤的食府一度非常火暴。

上世纪90年代末,鲨鱼软骨粉抗癌说法传到了中国。当时,市场上出售的鲨鱼软骨制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鲨鱼软骨经物理加工的骨粉,另一类是化学方法提取的活性提取物。

前者除了大力宣传在抗癌中有多少“有效成分”外,还宣称,骨粉研磨的细度多么有讲究,细度必须在200目以上,才能被人体吸收,细度越细越好。说什么美国部分产品的细度已达到了300目,大大提高了骨粉中的有效成分活性蛋质为人体吸收的程度。

后者则称,从十分复杂的鲨鱼软骨组织中,纯化提炼出两个具有抗肿瘤功能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并根据此成分制成了鲨鱼软骨素胶囊、鲨鱼软骨粉等系列抗癌药物。这种药物在中国市场上一度非常流行。

由于鲨鱼有这种独特的抗癌功能,社会上也现了吃鲨鱼“热”,特别是香港和广州两地的食府,将鲨鱼软骨熬成汤出售,称为“鲨鱼软骨老火汤”,品种多样。这些食府宣称,此汤除了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外,还有养颜、美容、强筋骨、补脾胃的作用,结果去吃的人络绎不绝。

近期的研究表明鲨鱼本身也会得癌病。

近期的研究已经表明,鲨鱼本身也会患上多种癌病,包括软骨组织的癌症。加里·奥斯特兰德教授共在其研究报告中列举出了40个鲨鱼患肿瘤的例子,推翻了以前关于鲨鱼不长癌的说法。

美国科学家约翰·哈斯巴格也在美国第91届抗癌学会年会上指出,鲨鱼是会患癌症的。哈斯巴格是任职于美国国家癌症机构的学者,他发现了软骨鱼类所患的50种癌症,其中有23种癌症是来自于各种鲨鱼,其中有些还是直接长在软骨中。

值得注意的是,《鲨鱼不会得癌症》一书的作者威廉·兰斯博士(他可称得上是“鲨鱼疗法”之父)最近也承认,鲨鱼事实上也会得癌症,并向外界坦白他得出有关鲨鱼软骨萃取物可以治疗癌症的结论仅仅是基于极其有限的几次实验结果。

临床实验证明鲨鱼软骨粉也没有治癌功效。

事实上,截至目前,针对鲨鱼软骨粉抗癌功效的临床实验证明都是无效的。丹麦学者向欧洲乳癌问题大会提交的研究报告说,他们发现服用以鲨鱼软骨组织制成的所谓“另类抗癌药物”的妇女,没有从这种药物中得到任何好处。

丹麦研究人员利用鲨鱼软骨萃取物对17名患上末期乳癌的病人进行了试验,给17名病人相当大的鲨鱼丸用药量,每天服用24颗。

三个月后,17名病人中,有15人的癌症继续恶化。另一名病人起初出现好转的迹象,但后来却发现在脑部长了新的毒瘤。

此外,在另一项临床实验中,50多名分别罹患乳癌、肺癌、前列腺癌、大肠直肠癌等的病患,在使用纯化的鲨鱼软骨蛋白后,病情也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而且,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进行的研究显示,由于鲨鱼软骨的蛋白质分子太大,不容易被肠道吸收,即使吸收了,也会被分解破坏。

以鲨鱼软骨为名的健康食品,对于癌症根本没有疗效。

不久前,美国药物及食品管理检验局对威廉父子的实验室和制造厂提出诉讼,要求停止宣传“鲨鱼软骨产品的可以抗癌”这项未经证实的不实广告。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还裁定,禁止对鲨鱼软骨产品的任何不实宣传,除非有相关科学证据证明。威廉·兰斯实验室需支付判决费100万美元,其中45万美元交由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和威廉·兰斯实验室来共同举行鲨鱼软骨大型临床试验,以辨明真相。

科学家认为,各种以鲨鱼软骨为名的健康食品,对于癌症根本没有明显疗效。

鱼翅抗癌是“吃什么补什么”这种不科学的说法的一个新翻版。退一步来说,即使鲨鱼不会得人类所患的某种癌症,也不能因此而断定鲨鱼制品能够治疗人类的癌症。

例如,猫和马并不会得前列腺癌,研究表明,即便是吃了猫和马的前列腺也不能预防前列腺癌。况且,鲨鱼是会长癌的,企图以吃昂贵的鲨鱼骨粉来抗癌的消费者更要三思了。医学专家认为,大多数标榜“抗癌”的健康食品,卖的也不过是“希望”,广大消费者真正需要期待的,应该是科技的进步,而不是对商业广告的迷信。

在某种意义上讲鲨鱼全身是牙,其体表覆盖的盾鳞构造和牙齿相近,可以称得上皮肤牙齿。鲨鱼的牙齿有几百颗,可以移动,因此鲨鱼不用担心牙齿不够用,因而具有很大的攻击力。

鲨鱼的睡眠

以前,大家都普遍认为鲨鱼从不睡觉。据佛罗里达州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记载,白鳍鲨、虎鲨和大白鲨其实是睡觉的,它们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其它种类如护士鲨通过气孔,迫使水通过鳃,提供稳定的富氧水,让它们在静止不动时可以呼吸。支配游水的器官--中央测试信号发生器位于脊髓,它让鲨鱼可以无意识地游泳。但因为鱼没有眼睑,所以无法判断鲨鱼是否在睡觉。

大白鲨是目前为止海洋里最厉害的鲨鱼,以强大的牙齿称雄。

鲨鱼的繁殖

和多数动物一样,鲨鱼是有性繁殖。鲨鱼的交配行为非常复杂,不同种类的雄性和雌性鲨鱼在交配前的例行程序也有很大的分别。结伴同游,撕咬和颜色变化等行为模式是共有的。姥鲨等种类的鲨鱼采用复杂的成群环游的行为,目前还不了解这一行为的目的。

短吻棘鲛的卵囊,通常被称为“美人鱼的钱包”。

在雌雄鲨鱼成功交配、同时雌性鲨鱼体内的卵子完成受精之后,这一种属鲨鱼的受精卵就会以下列三种方式中的某一种继续发育:

卵生鲨鱼产下带有厚厚的卵鞘的卵,使它们能够附着在岩石或者海藻上,并抵抗捕食者。这些卵在几天或几星期后孵出,鲨鱼就会离开幼仔让它们独立生存。大多数的卵鞘呈宽广的矩形,也有一些如角鲨产下的“美人鱼钱包”经常被冲到海滩上。

鲨鱼产出幼仔,它们在雌性鲨鱼的子宫内通过胎盘或一种称为子宫液的分泌物获得营养。胎生确保幼仔在生长期间得到很好的孕育,因此出生后能够立刻在严酷的大海中生存。

鲨鱼也养护体内的胚胎,然后产出活的幼仔,但他们不能向它们的后代提供任何直接的营养。相反,孕育中的鲨鱼依赖于卵的卵黄囊维持生计。某些种类的鲨鱼,如鲭鲨使用“奥佛吉(oophagy)”的方式,即鲨鱼妈妈产出一串小的没有受精的卵,被生长中的胚胎吃掉。

1.卵生:一般是大型鲨鱼采用。鲨鱼的卵很大,营养供应不虞匮乏。排出的卵包在扁平的垫形鞘内,而垫形鞘是卵在通过输卵管时四周加上去的,鞘的外皮于进入水中后会变硬,鞘的每个角落都有一个短而中空的角状物,海水能由此进入,使卵获得氧气。每次排卵数目有限。卵呈布袋状或螺旋状,产出后被固定于珊瑚礁、海底植物或石缝中。被冲上海岸的棘鲛空卵囊则被昵称为“美人鱼的小钱包”。

2.卵胎生(非胎盘型胎生):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以卵黄囊或由卵巢排入子宫的卵为营养来源,在子宫中并不形成胎盘。除鲸鲨每次可产300尾以上外,其余每次顶多数十尾,最少的是狐鲛(长尾鲨),每次只产两尾。

3.胎生(胎盘型胎生):外包角质壳的受精卵于子宫中发育,成长所需的营养由卵黄囊胎盘得,直到幼鲨几乎完全成形才产出,每次产数十尾。远洋的大部份鲨鱼是胎生。大部份鲨鱼每年按照季节进行繁殖,一些大型鲨鱼隔年繁殖。大部份鲨鱼怀孕期达8-9个月,白斑角鲨的怀孕期甚至高达24个月。一般而言,大型鲨一次生产较多小鲨,小型鲨则相反。鲨鱼的生长也异常缓慢,直到5-10岁才算性成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