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可以近几年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并且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读者群,但评论界却没有足够重视和关注她的创作,散见于知名作家、评论家零星的片段式、话语式的书评,大部分则集中于各种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研究,个人很喜欢她的短篇集《可以书》,但是还没有全面读过她的作品。最近新出了长篇《野蛮生长》和散文集《春天怎么还不来》,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些系统性的评价,她在当代女性文学中提到过她不局限于身体写作,还兼顾人性社会,生存焦虑的话题,笔锋锐利,一直在内容、手法、语言上探索拓展。

Where is paradise?|盛可以《福地》简评

盛可以的这本书早前一段时间就出了,我也早就入手。隔了一段时间我才拿出来读。

读完了,又被“打”到了。

我读盛可以的东西,读完之后,大多是这种感觉:《留一个房间给你用》、《谁侵占了我》、《北妹》,无不被“打”到。--其实这是我读过的所有的盛可以的东西。我被吸引,然后,开始关注她,再然后,《福地》来了。

《福地》是盛可以的短篇小说集,一共包含了《福地》、《喜迎门》、《弥留之际》、《香烛先生》、《算盘大师张春池》、《小生命》6篇短篇小说。

最“打”到我的,是《福地》、《喜盈门》、《香烛先生》和《小生命》这4篇,下文就着重写这4篇。

第一篇《福地》,读完之后隐隐觉得是向福克纳致敬的作品:如此真实,又如此荒诞;读完上一秒,觉得这绝不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下一秒文字里展示出的细节却像针一样,立刻扎得人心生疼。

《福地》以看似荒诞不经的笔触写了一个代孕的故事:哈(傻)里哈气的流浪女“桃子”,误打误撞之中被一个代孕“基地”的人盯上,带到基地里取了一个数字水果名字“桃子”和一个数字代号,开始代孕的事业。经历了一番真实又荒诞的生活,“桃子”的孩子成了死胎,她无处可去,又回到了“基地”,最后在随时随地喷奶水和半醒半梦之间,“基地”一哄而散了。

“基地”是身处其间的每个女人的“福地”,她们在这里好吃好喝,无需劳作,无需烦忧,甚至无需多想,她们只要把肚子不停的变圆,然后安安心心的生下客户想要的“货物”(也就是孩子)就可以了。--还有优厚的酬劳呢!

在这么一条生产婴儿的生产线中,在荒诞不经的生活里,细细读来,潜藏着许多让人心惊胆战同时又无比心痛的人性故事:女人们有的为了自己的丈夫来到这里,心甘情愿的怀孕、生产、挣钱;有的则是经历了女儿被前夫当作要挟自己的人质之后自愿来到这里;有的则是被自己的家里人骗到这里……期间,还穿插了偷情、政变、妒忌和仅仅为了一点点儿荤菜而进行的勾心斗角。--正常的人类社会、女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这里一件都不少,甚至还多一些呢!

第二篇《喜盈门》,围绕着姥几(方言,意思是曾祖父)的死和他的丧事,我(虎虎)和我的亲戚们在这几天里所发生的争执和他们面对这件事情不同的情态。--不过好像除了虎虎和他那早就跟着别人跑了还另生了儿子的妈,其他人对姥几的死都不怎么伤心--甚至在小说中,作者隐晦的暗示了是我的爸爸以某种药掺上糖放进濒死的姥几的吃食里,加速了他的死亡。

第三篇《香烛先生》,说实话,这篇文章,用我的家乡话讲,第一遍读完“把我吓够呛”:出于对一切和死人、葬礼相关事情的热爱和对小弟弟丰收夺取母亲爱的嫉妒,“香烛先生”李九天(一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借由帮丰收躲猫猫的名义把他自己的小弟弟丰收封在了一口“上等的棺材、上好的千年屋”里,并且“最终他是得意的,因为他的主意,李丰收才藏得这么隐秘,所有人都找不到他”。

我的害怕并不是因为李九天的行为有悖于这个现实世界的最基本常识,而是,基于整篇小说的诡异气氛铺垫,我一直有一个期待:(被作者吊起来的)看一下李九天最后究竟能成为一个怎样的“香烛先生”。没想到的是,等到最后等来了这样一个既出人意料又非常合理的李九天:他以自己的天赋和对丧葬事宜过早的熟稔知道,那口棺材盖棺之后的确是严丝合缝的。躲猫猫藏在里头,别人肯定是找不见丰收的。所以他帮了丰收,并且得意于自己的主意。

第四篇《小生命》,这是《福地》这个小说集中4篇“打”到我的小说当中,在我看来唯一一篇略有亮色,并没有通篇涂满荒诞与绝望的:“姐姐”未婚先孕,大着肚子回了老家,一家人着急上火,把“那小子”揪过来商量姐姐的婚嫁问题,没想到“那小子”一家子都是毫无脸面的社会渣滓,除了耍无赖之外毫无诚意,姐姐的思想虽然经过反复,最终,撵走了“那小子”的姐姐,在肚里小生命的召唤和感动下,决定生下孩子,和一家人一起把孩子养大。一家人松了一口气,都笑了。

其余的2篇《弥留之际》、《算盘大师张春池》,个人觉得和第一篇《福地》风格有些类似:都是设定一个极端荒诞的情景,在这极端荒诞的情景当中人物摸爬滚打,凭着生命的本能左冲右突,然后平静的走向自己命运的结局。

整本作品集的笔调充满了盛可以一贯的细致与尖锐,甚至读一些行文的遣词造句,有在笔尖上走钢丝之感。六篇短篇小说,整体风格都是有些怪异乃至荒诞的,在这荒诞怪异的情景当中,人究竟会如何行动、如何反应、如何应对与消化突发事件,作者则在行文中一直都埋下伏笔,而通过文章主人公们一步步的行动,我们借由荒诞的情境见识到的却是最真实的人性的样子。所有真实世界里有的情欲、冷酷、癫狂、精神分裂、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相互依靠,这里都有。--并且正因为情境的荒诞,作者能让小说的主人公们卸下真实世界中人类的伪装,以当时情景中自己最真实最接近于生物本能的反应来应对一切,从而让我们看见了人性最真实的样貌。(悄悄说,个人认为荒诞情景其实更讨巧。)

被称作“福地”的“基地”没有了,“基地”里的那群只有水果名字和代号的女人们不知道去了哪里,只留下小将(《福地》重要人物,“基地”的管理者,一个情欲发达,情绪简单的男人)被抄得十分凌乱的办公室;喜欢看金庸武侠小说,最爱“除却种花不低头”的姥几不明不白的就这么死了,除了被人称道了许多年的盛大丧事,只有他的曾孙虎虎记得这个清瘦的老头子;李九天把弟弟丰收藏在了最好的千年屋里,妈妈哭了,李九天却很得意--他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香烛先生了;一家人同心协力赶走了“那小子”,姐姐的手放在肚子上,像个圣母;一个瞎子住在一栋长满青苔的板楼里,每天画着同一个女人那具丑陋的躯体,向你讲述着他年轻时候由两只苍蝇引发的种种故事;算盘大师张春池就这么消失了,也不回国,不知道去了哪里……

本书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标点:直面人性的黄金囚笼|有人破狱而出|有人画地为牢

是啊,人性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黄金的囚笼么!
本书《福地》的英文译名是“paradise”--天堂

But where is paradise?

I'm afraid no one can know。
P.S:细细看了“读书”栏目的投稿要求,内心颇惴惴,待到提得笔来,犹如挤牙膏,遂打开播放器把手机里现有歌曲自动循环,企图放松心情。怎知好彩不彩,第一支歌就系Mr.Leslie Cheung嘅Passion Tour Concert版 《共同渡过》,听到他逐渐颤抖的声音,脑海里自动对应他唱到最后,一滴热泪滚落脸颊的画面。是为小插曲,一记。

最后的最后,算是彩蛋,放上Leslie谢幕靓照一张应景,多谢阅读:)

《身体批判的时代----评盛可以长篇小说《北妹》》最新txt全集下载

身体批判的时代----评盛可以长篇小说《北妹》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在中国女性写作实践中,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爱莱娜*西苏“身体写作”的概念可谓深入人心。她在《美杜莎的笑声》中强调,“妇女必须写妇女”,只有“身体写作”才是“富于女性特征的文本”,“写吧!写作是属于你的,你是属于你的,你的身体是属于你的,接受它吧。”作为坚持女性想象自由和某种商业策略的运用,“身体写作”在中国语境中最少涉及到两种相互纠结的情形,其一是反抗男权中心话语霸权对女性意识的遮蔽,从而还原女性自我,介入历史建构;其二是欲望化快乐叙事对消费时代观看的迎合。自90年代以来,身体文本的实绩充分表明了这一路写作的胜利。但我谈论盛可以的长篇小说《北妹》,却不仅是为这个实绩寻找一个最新的佐证。《北妹》事涉身体的自由秩序,但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出身体自由的危机。透过盛可以穿透女性身体、穿透人性的笔力,中国女性写作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质变----到此为止,所谓个人化私小说、半自传身体爆料和放荡扮酷的“美女作家”时代全面……

陈希我:盛可以凶猛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陈希我:盛可以凶猛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盛可以凶猛
陈希我
当今中国作家,我看好的并不多,盛可以算一个。
最初是读她《沉重的肉身》。那凌厉的笔调让我震惊。密集的闪光点,简直像集束炸弹。我们已经习惯了慵懒的阅读,几乎到了神经麻木的地步。在这种习惯于慵懒和遮蔽的现实中,这作品命运多舛,是必然的了。
盛可以的作品似乎大多与“肉身”有关,从《沉重的肉身》,到《水乳》,到《手术》。这也成了人家抨击她的理由。但是她并不是“展示肉身癖者”。这称号应该给那些美女作家。重要不同的是,她们扭扭捏捏地把玩生活,而盛可以则是凶猛地扑向生活。
凶猛,也让盛可以跟那些传统作家分道扬镳。关于生活态度,历来是我们文学传统观念的一把标尺。但是这尺寸的刻度却总出问题。有时候是以现实斗争为标准,有时候是以道德为标准,有时候是以理想主义。而盛可以呢?我手头上有她的《北妹》。一个叫钱小红的女孩靠一对天生的性感的大乳养活自己。假如让五十年代作家去写,他们一定会用批判的语调,……

盛可以的作品

长篇小说
《野蛮生长》——2014年8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死亡赋格》───2013年2月台湾印刻出版社出版
《道德颂》《收获》2007年第1期──(200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北妹》──《钟山》2003年春夏卷──(2004年长江文艺出版社)
《水乳》────《收获》2002年秋冬卷──(200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
《无爱一身轻》──《收获》2006年秋冬卷──(2006年作家出版社)
《时间少女》───(2012年1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将出)
中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谁侵占了我》───(2002年时代文艺出版社)
中篇小说集《取暖运动》───(2006年春风文艺出版社)
短篇小说集《可以书》───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4月出版
短篇小说集《缺乏经验的世界》────2011年10月海天出版社出版
中篇小说集《在告别式上》────2011年6月21世纪出版社出版
十年精选《留一个房间给你用》──2012年12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洪治纲:《盛可以,疼痛的深度》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洪治纲:《盛可以,疼痛的深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盛可以:疼痛的深度
洪治纲
在七十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群里,盛可以是一位对苦难与疼痛有着特殊迷恋的作家。她的许多小说看似很乖张,很极端,很另类,但是,她却有勇气也有能力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撕得很开——尤其是那些置身于生活底层的青年女性,她总是抱着异常强悍的叙事姿态,将她们推到各种道德伦理或人格尊严的临界点上,让她们在极度屈辱或无奈之中辗转盘旋,左冲右突,在无助中寻找救赎,在无望中寻找希望。所以,与同时代的其他女作家相比,盛可以总是显得尖锐有余而温婉不足。
但这并不是坏事。我以为,这或许恰恰是她那无人可以取代的写作优势。尽管我对盛可以的生活经历知之甚少,但是依我的判断,与其它七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相比,盛可以显然在人生阅历上更为丰富和复杂——因为她的作品中从来都离不开怀疑、漂泊、孤单、受辱等关键词。正是这些与人的内心疼痛密切相关的语汇,折射了她对现代社会内部各种复杂人性的敏锐感知和广泛了解,也使她的……
请采纳

李傻傻的外界评价

《花城》杂志发表李傻傻的长篇小说《红X》,马原将他推崇为“80后实力派5虎将之首”,荣登“羊城晚报”80后作家创作实力排行榜榜首,荣登《时代周刊》(全球版)……这些事件使得李傻傻横空出世。
李傻傻的细密和华丽有种妖媚的感觉,他可以说:“时间过得飞快,我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飞驰”,却不能忘记“月光如潮水,好象真的在流动”。他牵扯并摆弄的是一些纤细的线,动作精细但是潇洒自如,仿佛独行于深夜指尖上却缠绕着光芒。
李傻傻的散文是一种剥除恶俗后的纯澈自然,洗尽了铅华色彩,回归于纯朴内心。李傻傻的文字好像林间一股清新的空气,不动声色的将你拉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引人入胜又令人向往。
作家盛可以认为:”实际上,在八零后颇有市场的嚎叫、愤青、无厘头中,李傻傻的风格是一种冒险。这意味着他要么被嚎叫淹没,被愤青干掉,被无厘头毁灭,要么以沉静恬淡与忍耐杀出一条路,傲然独立。李傻傻做到了,湖湘文化中蕴藏的‘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奋斗与创新精神’,在李傻傻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批评家张柠评价:“《被当做鬼的人》写得十分诡谲,《火光》写得真切感人,《一九九三年的马蹄》中有更多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说:“李傻傻是‘80后’中有着乡村背景及童年记忆的写手,这跟大多数出身于都市的‘80后’不一样。事实上,他的写作明显带有平民化倾向。虽然没有太多地去写农村,但他所关注的和在意的,与时尚化倾向明显有别。”“在关注‘80后’的同时重视李傻傻,应该是对‘80后’的一个更为全面的观照”。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等这些“80后”作家都有各自的特点。李傻傻是从农村出来的;韩寒是离经叛道的、反叛者的形象;郭敬明的作品是建立在动漫基础上的小说,想象的东西比较多,跟生活的关联非常少;张悦然刚开始是写女性的情感经验,现在也在慢慢扩展。他们还是形成了各自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