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关系中,理想的相处模式就是轻松愉快,孩子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2、孩子对待父母能够如同对待朋友一般,遇见事情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跟父母一起商量,不一定听父母的,但是可以参考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3、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充满快乐的交流,敞开心扉,高兴的时候可以开怀大笑,每个人都平等,互爱,长辈也并不高高在上;

4、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梦想,不乱翻看孩子的东西,不能嘲笑孩子的梦想,不给孩子贴标签;

5、一个

你理想中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的?

说实话,这一路成长挺多拧巴的。

一直渴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好好说话,好好倾听,真心重视家庭成员的想法做法,重视彼此的每一个节日,重视每一个关键时刻,大家互相成为彼此的忠实粉丝,无论你说什么,大家都是愿意真心支持,人与人之间是鼓励,是赞美,是肯定,是……

01 一个人的执着

船长特别喜欢打卡各种创意园,每到周末都带着我们前往。

有次他搜索到佛山顺德一个网红创意点,改造的还行。于是带着我和婆婆,孩子前往。

当他提出去时,我们丝毫不思考,全部跟随。

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三个字形容:破、旧、差,几乎没有人影。

我们全部都惊讶了。

船长一心推荐的地方,却是这个样子,他觉得挺尴尬和抱歉的,我和婆婆都没有任何责怪之意,也没觉得不开心。

同类事情不止一次发生,每次他想着带我们去的地方,达不到预期时,我们都没有失望感。

因为我们一致认为:地方不重要,关键是这是一家人出行。

是的,去哪里不重要,关键是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这就是我喜欢的家庭状态。

02 好好说话有多重要

台湾出版业的才子金惟纯说:母亲打他是母亲表达爱的唯一方式。或许,我妈也是这样,刀子嘴是她表达爱我们孩子的唯一方式。

但是,自从和婆婆长期生活在一起发现,婆婆才是好好说话的典范。

我说的好好说话,不仅仅是认真回应对方,还有各种不好的时刻。

比如,当别人说了什么,我妈喜欢用恶心别人的负面口气回应,我婆婆就是很客观的正面回应。我妈会有酸葡萄心理,我婆婆几乎没有过。我妈会有嫌弃或者显摆的心理,我婆婆没有。

婆婆对所有的语言几乎都是正面回应,看到她这一点,我在想一个人能把说话修炼成这样,真的好厉害。

几乎很少从她耳朵眼听到不好听的语言,如果有,那也是极其少数的。

正因为此,我们家庭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我理想中的家庭关系大概以下几点吧:

1、好好说话,包括不恶心,不激怒,不挖苦、不苛责别人。

2、彼此成为对方的最支持粉丝,鼓励大家尝试任何想法和念头。

3、彼此关爱,把家人放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4、一家人可以有商有量,目前是,继续保持。

5、男女老少都参与家里的家务,都有这份责任心。

6、重视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比如,全家人参与送孩子上学,参与孩子毕业等等。

还有很多,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与理想的家庭关系是什么?

我理想的家庭关系是爸爸爱妈妈,妈妈也懂爸爸。父母的关系就是家庭的榜样。有了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大家庭就会充满力量。让爱在我们之间流动起来。

作为孩子我希望有懂我的爸爸妈妈,

作为父母我希望有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作为妻子我希望得到老公的爱,并且永远支持他。

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我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

为了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我可以做先什么呢?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我如何创造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呢?

通过两年的学习,我更加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所以我首先要活好自己,成为自己的CEO。想要什么首先要舍出去,种下一颗爱的种子,让它在我们家里生根发芽。

那么我要问自己,你能否做到呢?一切的改变都需要付出行动,结合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去实现它吧!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家人。

但此时此刻,我好像还是无法接纳自己,无法呈现出最真实的自己,我急于改变的心,让自己感到有点焦躁,但我接纳现在的自己。我有一颗强烈想要改变自我的心,愿力比能力更重要,我已经有自我改变的意识,但任何事情的改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允许自己慢慢来,我已经在成长和改变的路上。

当我真的能接纳自己的时候,一切的关系都会变得很自然亲切。我理想中的样子就是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慢慢的发生着改变,所以请相信自己,我可以改变我的家庭,我完全有能力影响我的家庭,我的成长和改变会帮助我的家人也走出困惑,过上幸福丰盈的人生。

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是理想的?

我们把长辈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长辈的价值观当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当我们内心开始寻求独立和自立时会感到困惑迷茫,有时候我们会放弃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而跟随父母的期待,更有甚者,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和父母之间起冲突,有时候我们非常不理解父母的行为,有时候也会伤心难受,甚至以反抗来证明自己。该怎么办呢?难道说我们该去责怪自己的父母吗?不,不是的。即使是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家庭关系,都不会没有矛盾和冲突,我和我的父母在彼此的期待和自尊中磨合了许久,最终我开始了解,亲子之间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在于父母与我是否在彼此的亲情中学会包容、沟通和理解。

谁都会犯错误,人不是完美的,儿时那种对父母的崇拜之情已经随着我们的长大消退了,我们开始知道父母也会犯错误,包括我们自己,无可避免,因此我们是否也应该在学会原谅自己和他人的同时,以包容的心态面对父母的错误决定?要知道,父母已经包容我们很多年。

父母有父母的立场,我们有我们的想法,如果想达成一致,就必须要互相沟通。沟通要先有诚意,前提条件是我们不固执于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认为你绝对是正确的,沟通目的只是希望父母承认你的意见和要求,那沟通是没有效率的。在和父母沟通时,不要认为“他们根本就不听我说”、“他们总是谈学习”“他们根本不理解”,而是先暂时搁置自己的意见,真诚的去体谅、理解父母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够感觉到你的诚意,父母也会开始倾听你的声音。

每个独特的家庭都有独特的故事,没有一种具体的沟通方法能够适用所有的家庭。但是,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付出爱、感受爱,无论是怎样不同的选择,我们都能走在幸福的方向上。

05 我理想中的家庭关系

最近在看《为何家会伤人》,里面提到很多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有些地方对号入座也会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原来是这样的原因。

一个家庭中,起支柱作用的毋庸置疑肯定是父母,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父母、爷爷奶奶的言行谈吐都是我们处世为人的基础参照,比如,出身于官、商家庭的孩子,从小在察言观色这方面就比同龄人强很多;书香家庭的小孩,从小熏陶在各种名著典故和家人言传身教中,待人接物不会无礼。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后天可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是可以通过长期、方向明确、不间断努力去实现的。

每个人理想的家庭关系都不一样,有的人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不愁吃穿,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但是精神条件上,因忙于生计疏于照顾子女的家庭,这些孩子长大后自己组建家庭的时候会想去陪伴孩子的成长,见证每一个第一次;父母恩爱、相近如宾的,孩子组建家庭时也会依照父母的关系来对待自己的夫妻关系。

我理想中的家庭关系是这样:

1.夫妻双方是因为两个不同人格相互吸引产生爱情结合,有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伴侣,是朋友。而不是因为所谓的物质条件匹配、般配,哪怕没有感觉慢慢相处去培养感情,尤其是父辈,他们认为相处相处,培养一下,就会有感情了,感情都是处起来的。这句话没什么错,可是放在以后和自己生活的另一半身上,我觉得没有必要。

2.夫妻是一个家庭中最中坚的关系。不会因为有了孩子发生改变,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

3.要有定期的家庭/亲子活动,一年全家出去旅行一次,夫妻2人出去旅行或自己独自旅行一次。

4.一家人分别都是独立的个体,长长幼有序,长者明事理,对晚辈不刁难;晚辈懂事有礼貌,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

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生命个体,组建的家庭也会是不同的组合。纸上谈兵,终归需要在实际的烟火生活中应用、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