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道光二十年,英军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 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道光二十年9月29日,道光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为何会被道光革职查办,还被流放了5年呢?

这主要是应为当时英国人对中国发动进攻,认为虎门销烟是中国人对他们的挑衅,而当时的中国没有还击之力,便去谈判议和,于是便用虎门销烟的始作俑者林则徐作为了替死鬼,尽管林则徐多次为自己上书辩解,但是胆小懦弱的道光帝在英国的逼迫下还是流放了林则徐。

其实在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个事情,道光帝还是非常的赞赏的,认为他在救国救民。首先,由于鸦片大量流通,很多政府官员吸食鸦片,导致他们进一步的搜刮百姓。其次就是军队里面也有很多吸食鸦片的,久而久之他们就更加的涣散,不听从领导指挥。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国库日渐空虚,大量的白银流向了国外,一旦国库空虚就有可能会有人造饭,就会弄得民不聊生。基于以上几点,没有一个不是在动摇清朝的根基。

道光帝一听就非常的有道理,而且自己也害怕自己的根基被动摇,因此便急忙派林则徐禁烟。毕竟如果国之根本动了,那整个清朝就是名存实亡。而且这个鸦片再这样下去,如果中国人都吸食鸦片的话,那就不需要列强来攻打,中国不攻自破,自己消灭了自己。果然,林则徐在道光帝的授意之下,手段非常的狠,直接把中国从死亡堆里拉了出来。在林则徐55办寿宴的时候,道光帝还请自送了他两块匾。

其实虎门禁烟这个事道光帝也是非常赞同,确实这也是一个救国救民的好事情,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的道光帝没能力保全林则徐。

林则徐销毁鸦片有功,为何反被流放西北呢?

1822年的时候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林则徐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就把江苏积压的案件处理了十之八九,但是他发现这些案件十有八九都是因为鸦片而引起的,所以林则徐做了一件慎重的事,那就是下令江苏禁烟。

1839年的时候,林则徐被受命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在二月的时候下令广州十三行禁止外国鸦片贩子在贩卖鸦片,并且强制他们把所有的鸦片上交,并且在此发出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并且于四月份的时候在虎门海滩上当中销毁,他下了两个命令,一是驱逐广州的外国人,而是查处英国鸦片贩子。林则徐走上了一条路,一条禁烟的路,禁烟有错吗,不!禁烟没错。因为虎门销烟,让林则徐成了民族英雄,但是也因为虎门销烟让林则徐成了朝廷的罪臣,并且遭受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流放生活。

1840年英国因为禁烟而派舰队包围了珠江口,在林则徐的严密布防下,英军的进攻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胜利。但是英军迅速北上,直接抵达天京大沽口,当时的道光帝急忙让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因为当时琦善是妥协派的人,所以琦善把 所有的罪名全部推倒了林则徐身上,当时的林则徐两次上奏指明了禁烟的重要性,其中有一句就是:“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但是道光帝急于议和,所以就指责林则徐一派胡言。

道光随后下旨撤了林则徐的职,并且将他降到4品大臣。但是随后的靖逆将军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此人为了开脱罪责就将所有的罪责推倒了林则徐身上,于是林则徐就被流放新疆,效力赎罪。但是林则徐有错吗,晚清朝廷都成了那个样子,皇帝见到异族吓得畏手畏脚的,大臣纷纷推脱罪责,这样的朝廷还有救吗,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真的唤醒人了吗,历史已经将答案告诉我们了,历史终将会将他们的所作所为交给我们评价。

铁骨铮铮的硬汉林则徐为何禁烟成功后会被处以流放之刑?

虽然说林则徐是一个大英雄,但是他也侵犯了统治者的权力和利益。而且当时的大清帝国是完全没有尊严的,面对洋人的威压,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不得不把林则徐处分一下。虽然林则徐先生也是为了国民着想,但是他的行为有点过激触动了外国人的利益。

虽然说在当时的大清帝国里面,林则徐干了许多人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但是一旦大祸临头,根本没有一个人敢于为林则徐说话,就连那一个比较刚的李鸿章,都没有为林则徐说过一句话。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大清帝国已经完全堵塞言路了,它的灭亡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如果林则徐虎门销烟,焚烧的烟品不多,那倒还好。但是林则徐基本上将广东一片所有的烟品都焚烧殆尽,这样一来就将英国统治者的很多利益给消灭了。如此一来,英国领事馆,肯定是会向大清帝国的统治者,发难的,而林则徐,就是那个替罪羊。所以林则徐干了这件事,不但没有功劳,反而被降灾祸。

综上所述在清朝那个时代,我们国家是没有什么主权的,只能任由别人欺负,所以林则徐做的这件事情,并不是能够让国民真正清醒的一件事情。只有孙中山做到了,让国民真正清醒,推翻清朝统治才能真正的拯救国民。如果当时的曾国藩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林则徐就不会死,当然历史上没有假如,所有的一切都是假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