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规模,规模越大越好,看跟踪误差和拟合度。在基金经理同样的能力下,资金规模越大,越容易全面复制指数的成份股,跟踪误差就越小,拟合度就越高。资金规模越大,指数基金的管理成本越容易被分摊,对跟踪误差的影响就越小,拟合度越高。而且基金规模大,跟踪误差小,投资者认可度高,导致良性循环,业绩则会更好。

权益类基金组合怎么选?如何评价基金组合?

;     什么是权益类的基金组合?权益类的基金组合就是由权益型基金构建起来的基金组合,具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因为配置的是权益类的资产,所以权益基金组合整体风险系数高,收益高,组合波动率大,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获取市场超额收益,在资产规划当中,这一部分配置的资金比例不易过高,利用家庭资产标准普尔图当中占比10%—20%的闲置资金部分用来投资。哪怕是组合有了较大面积的亏损也不至于影响到日程生活,才能够保持理性投资,理智决策。

      对于挑选权益类的基金组合,其实就和挑选权益基金一样,重在对管理人的选择。因为产品的表现大部分取决于管理人的择时能力,选证能力,资产配置能力、灵活调仓能力等等。所以,在挑选权益类基金组合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对基金组合主理人的考察。

第一,主理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

      要考虑的第一个点就是基金组合主理人的投资理念是否和自己大体一致,如果双方投资理念差距很大,就很难有认同感,在投资的过程中会产生信任危机,遇到组合调整的时候就难以做到跟着主理人的步伐走,组合投资难以坚持,如果投资者和主理人的投资理念是相契合的,那么投资的过程也会更愉快,去研究主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如何获取市场超额收益的,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方面也是一样的,是偏向于价值型还是成长型,是灵活调仓高换手率去追随市场,还是坚持长期持有,主理人一般具有更专业的能力,如果主理人是高换手率跟随市场的风格,对于投资者来着,追踪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主理人的运作能力

      基金组合主理人的运作能力就涉及到选择基金的能力,能否在同样主题和相同行业中,选择到最优的基金。还有在组合的运作过程中的主理人调仓的能力,可以通过历史调仓记录进行查看。还有主理人的资产配置能力,如果是权益类的基金组合,配置其他类资产的比例会很低,但是当市场风险来临的时候,灵活降低权益类资产而增加其他大类资产比如债券来降低波动率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第三,基金组合的整体情况

      考察基金组合本身主要是基金组合的成立时间、历史收益、最大回撤等。尽量挑选成立时间比较长的基金组合,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的基金组合才是好的基金组合,一般尽量选成立时间在3年以上的组合。虽然说历史收益不能代表未来业绩,但是是很好的参考。然后就是最大回撤的情况,如果整个组合的波动率太高,可能要考虑是否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相差太大就要谨慎选择了。

极简永久投资法 | 简单安心,一劳永逸。

极简永久投资法 ,源自已故财经作家哈利·布朗(后曾作为美国自由党领袖竞选美国总统)创立的一种新颖投资策略(Permanent Portfolio)。这种策略简单亦深刻。其风格是极简、保守、被动。其目的是一次性建立投资组合,“自动导航”仅需极低频率的调整,自如应对各种经济状况,并在确保低风险的前提下获得稳定回报。

极简永久投资法怎样配置资产?

极简永久投资法,包括以下极简的资产组合:

25% — 股票(优选指数基金)

25% — 债券(优选长期国债)

25% — 现金

25% — 黄金

也就是说,将你的资产四等分,每一部分购买一个资产类别。随着每个资产类别涨涨跌跌,如果你的投资组合中任一部分跌至总体的15%以下,或涨至总体的35%以上,便进行再平衡,高卖低买,以使每一部分仍保持在25%。

所有投资策略最终都归为一种哲学或信仰,或者说一些大前提。投资在细节上可以量化,在战略上只能有“信仰之跃”,不然谁拥有最先进的计算机,就可以赚得全世界的财富了。投资风格大体可分为“主动积极”型和“保守被动”型,各有其拥簇。极简永久投资法属于“保守被动”型。

如果你相信,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不想浪费精力在择时选股上。相反,你想要一个“全天候”的投资组合,可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经济状况。

如果你明确,职业收入或创业所得才是你财富的发动机,而投资只是你财富的放大器。你绝不想花时间钻研投资技巧,而影响到你的职业发展或公司运营。

如果你认为,投资风险应始终放在首位,之后才可以考虑投资收益。你相信巴菲特说的“保住本金,保住本金,保住本金”,追求低风险下的稳定收益,相信时间的复利。

如果你珍惜时间成本,绝不想做频繁交易。相反,你会很乐意一年甚至几年才交易一次,而不会耐不住寂寞。

如果你不断地问自己,有没有一种投资策略,可以让我“简单安心,一劳永逸,厮守到老”?那么,极简永久投资法就属于你。

极简永久投资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投资分散是根据经济状况来实现的。

尽管看似有许多不同的经济状况,但归根结底,现代经济是市场与货币相互作用的结果。市场只有两种状况,即”繁荣“与”衰退“。货币也只有两种状况,即”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因此,其实只有4种基本的经济状况:

(1)繁荣;

(2)通货紧缩;

(3)衰退;

(4)通货膨胀。

无论何时,经济都属于这4种经济状况的不同组合。经济在任何时间,都属于其中一种,也可能处于两种经济状况之间的过渡阶段,极简永久投资法使用4种资产,来应对这4种可能出现的经济状况:

(1)繁荣期利好股票和债券;

(2)通货紧缩期利好债券和现金;

(3)衰退期不利好任何资产,但现金储备在这段时期却充当了缓冲器的作用;

(4)通货膨胀利好黄金。

通过持有这4种资产,极简永久投资组合,在任何经济状况下既可以产生实际收益,又能保护资产,避免遭受严重损失。事实证明,这种分散化的投资模式健康且强大。

投资组合的安全性来自4类投资不同的特质。如果某个事件或经济状况损害一类投资,那么其反而会对另外一类或多类投资有利。另外,即使出现最坏程度的事件,黑天鹅效应也不能毁灭整个投资组合,因为没有哪类投资额超过总资金的25%。

极简永久投资法,不只是一个理论,其背后已有近40年的经验数据。在美国市场的回测中,过去40年里,该策略的年收益在9%-10%。更引人注目的是,它在一年中最大的亏损只有约5%。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极简永久投资组合的盈亏基本持平,而同期股票市场下跌了36%。即使1929年美国经济大崩盘重演,导致股票全部清零,企业债券大部分违约,极简永久投资组合的损失,最坏也不会超过25-50%(如果按建议买的是国债,没有违约风险,那么损失甚至可以控制在25%以内)。

中国市场的回测,我目前没有精力去做,希望以后可以补上。但我在此做出”信仰之跃“,认为上述4类经济状况与4类资产类别,中国并无不同。因此,极简永久投资法,完全适合任何一个相对自由的开放市场。

说一句关于回测的题外话,对于回测,既不要迷信,也不要摈弃。回测的唯一目的,是做”排除法“。如果一种投资方法,通过回测发现,历史上就不能盈利,那么可以相信未来也不能获利,应当排除。然而,一种方法,即使回测表明历史上可行,也只是说明未来有可行性,不表明这种方法未来一定能奏效。

回顾我的纸资产投资历程,经历了从选股选基,到基金定投,再到懒人式银行理财。中途幸好悬崖勒马,在老婆的帮助下,以全部资金买房投资兼还房贷,算是做了中国20年来最靠谱的事,没有完全踏空。这里一个额外的启示,就是现在的投资理财教程,大都聚焦于纸资产(股票、债券、基金、现金等 ),忽视硬资产(房产、黄金等),这是非常危险的。中国这20年给出了深刻得不能再深刻的教训。

言归正传,我现在基本有房无贷,可以积累一些纸资产了。然而不管是选股选基、基金定投、银行理财,不过是随波逐流,我其实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相信的投资哲学及以此为根基的投资策略。直到我接触了极简永久投资法,才完成我的信仰之跃。我已于2019年初将投资转为极简永久投资组合,并配置完我的第1笔资金。设完它,便忘掉它,这是极简永久投资法的魅力。然后我便把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和爱好上,包括写作。等到几个月后,我的职业收入又攒够一定数量的金钱时,便再次按照极简永久投资组合,一次性投资,之后再把时间用在职业和兴趣上。由此,我的职业、投资和爱好,三驾马车,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非互相掣肘。我相信,极简永久投资法,可以让我“ 简单安心,一劳永逸,厮守到老 ”。

参考:克雷格·罗兰《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资组合》

评价基金组合,我们可以看哪些指标

基金绩效评价释义:

基金绩效评价就是在剔除了市场一般收益率水平、基金的市场风险和盈利偶然性的前提下,对基金经理人投资才能的公正客观的评价。

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

1、夏普(Sharpe)指数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夏普于1966年发表《共同基金的业绩》一文,提出用基金承担单位总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来衡量基金业绩,这就是夏普指数。夏普指数通过一定评价期内,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超过无风险收益率部分与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之比来衡量基金的绩效。计算公式为:

Sp = (rp-rf)/σp

其中,Sp为夏普指数,rp为基金组合的实际收益, rf为无风险收益率, σp 为基金收益率所对应的标准差。

夏普指数的理论依据是资本资产模型(CAPM模型),以资本市场线(CML)为评价的基点,如果基金证券组合的夏普指数大于市场证券组合M的夏普指数,则该基金组合就位于CML之上,表明其表现好于市场;反之,如果基金投资组合P的夏普指数小于市场证券组合M的夏普指数,则该基金组合就位于CML之下,表明其表现劣于市场。因此,可以认为,夏普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绩效就越好;反之,基金绩效就越差。

2、特雷诺(Treynor)指数简介

杰克·特雷诺1965年发表《如何评价投资基金的管理》一文,认为足够的证券组合可以消除单一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那么系统风险就可以较好地刻画基金的风险,即与收益率变动相联系应为系统性风险。因此,特雷诺指数采用在一段时间内证券组合的平均风

险报酬与其系统性风险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基金的绩效。这就是特雷诺指数,它等于基金的超额收益与其系统风险测度β之比。

计算公式为:

Tp = (rp-rf)/ βp

其中,Tp为特雷诺指数;βp表示基金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投资组合要承担的系统风险。

特雷诺业绩指数的理论依据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但是是以证券市场线(SML)为评价的基点,当市场处于平衡时,所有的资产组合都落在SML上,即SML的斜率就表示市场证券组合的特雷诺指数。当基金投资组合的特雷诺指数大于SML的斜率时, 该投资组合就位于SML线之上,表明其表现优于市场表现;反之,当基金投资组合的特雷诺指数小于SML的斜率时,该投资基金组合位于SML线之下,表明其表现劣于市场表现。

3、詹森(Jensen)指数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1968年发表《1945-1964年间共同基金的业绩》一文,提出了一种评价基金业绩德绝对指标,即詹森指数。他认为,基金投资组合的额外收益可衡量基金额外信息的价值,因而可以衡量基金的投资业绩,其计算公式为:

Jp=rp-[rf+βp(rm-rf)]

----Jp为詹森指数。

詹森业绩指数,又称为α值,它反映了基金与市场整体之间的绩效差异。詹森指数也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根据SML来估计基金的超额收益率。其实质是反映证券投资组合收益率与按该组合的β系数算出来的均衡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当然,差额越大,也就是詹森系数越大,反映基金运作效果越好。如果为正值,则说明基金经理有超常的选股能力,被评价基金与市场相比,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投资业绩良好;为负值则说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欠佳,不能跑过指数,被评价基金的表现与市场相比较整体表现差;为零则说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一般,只能与指数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