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的五个层次为听而不闻,假装聆听,选择性的聆听,专注的聆听和设身处地的聆听。

1、听而不闻:

所谓听而不闻,简而言之,可以说是不做任何努力的去听。听而不闻的表现是不做任何努力,听而不闻,意味着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当然更不可能达成一个协议。

2、假装聆听:

假装聆听就是要做出聆听的样子让对方看到,当然假装聆听也没有用心在听。在工作中常有假装聆听现象的发生。

3、选择性的聆听:

选择性的聆听,就是只听一部分内容,倾向于聆听所期望

简述倾听的五种层次

第一种,完全不听,是最糟的听,连耳朵都没打开。就是很明显的不听。

第二种,假装在听,则是耳朵开了,却没有打开心、脑的耳朵,所以,别人的谈话就从左耳进、右耳出。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完全没听进去;嗯……喔……好好……哎……略有反应其实是心不在焉;以上两种状况以自以为知道、对别人不屑一顾居多。

第三种是选择性的听,在先入为主的观念,只听自己想听的部分。只听合自己的意思或口味的,与自己意思相左的一概自动消音过滤掉;换言之,这种人对于他人之言有“偏食”的习惯,他认可的对象或话题,他才会打开全身的收讯器。这种类型的人,从一般人到企业家都有可能,而且越高位者,听的层次越有可能局限于此。因为根据成功的经验,认为自己足以判断何人、何事可听、何者不可听。上述三种层次的听,都不及格,不是倾听,但约有70%的人是属于这三种类型。

第四种是专注的听,某些沟通技巧的训练会强调“主动式”、“回应式”的聆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即使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大脑,但是否都能听出说者的本意、真意,仍是值得怀疑。这种就是最大程度地获得信息。

第五种是同理心的倾听,就是积极换位思考的倾听。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最贴切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所以同理心的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在对方讲话的时候,眼神能看着对方,专注的听,并且撇开成见,站在对方立场想。这种倾听就是打开身上所有的收讯器,去感受、去观察,让自己“感同身受”。这个倾听技巧能在对方不愿表达底层意见时,通过技巧询问使对方讲出来,并且解决问题。

倾听的五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倾听的五个层次分别是听而不闻、假装聆听、选择性的聆听、专注的聆听、设身处地的聆听,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人,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

在与人相处时,不要一味地谈论自己,要懂得侧耳倾听。倾听,是对人的基本尊重,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

你知道倾听的五个层次吗

1、听而不闻

所谓听而不闻,简而言之,可以说是不做任何努力的去听。听而不闻的表现是不做任何努力,你可以从他的肢体语言看出,他的眼神没有和你交流,他可能会左顾右盼,他的身体也可能会倒向一边。听而不闻,意味着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2、假装聆听

假装聆听就是要做出聆听的样子让对方看到,当然假装聆听也没有用心在听。在工作中常有假装聆听现象的发生,例如:你和客户之间交谈的时候,客户有另外一种想法,出于礼貌他在假装聆听,其实他根本没有听进去;上下级在沟通的过程中,下级惧怕上级的权力,所以做出聆听的样子,实际上没有在听。假装聆听的人会努力做出聆听的样子,他的身体大幅度的前倾,甚至用手托着下巴,实际上是没有听。

3、选择性的聆听

选择性的聆听,就是只听一部分内容,倾向于聆听所期望或想听到的内容,这也不是一个好的聆听。

4、专注的聆听

专注的聆听就是认真地听讲话的内容,同时与自己的一些已知信息、经验进行融合,加强理解。但不够关注对方的情感,思考内容背后隐藏的信息。专注于对方说的话,用同情心听,自我为中心的回应,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判断和建议

5、积极的聆听

不仅是听,而且努力在理解讲话者所说的内容,站在对方的利益上去听,去理解他。积极的倾听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这么说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信息。他现在有怎样的情感?例如,当对方和你沟通的过程中,频繁地看表也说明他现在想赶快结束这次沟通,你必须去理解对方:是否对方有急事?可以约好时间下次再谈,对方会非常感激你的通情达理,这样做将为你们的合作建立基础。

民航服务倾听的五个层次

民航服务倾听的五个层次如下。

1、听而不闻,处于这个层次的倾听者往往表现得心不在焉,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对方说的话就如同耳边风,完成没被听进去。

2、消极被动地倾听,处于这个层次的倾听者往往只是表现出在倾听,通常用嗯"喔"好的是等词回应对方,实际上早已心猿意马,思绪缥缈,完全没有调动其他感官进行倾听。在沟通中,有部分信息隐藏在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行为中。倾听者没有仔细观察,也没有用心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感情,就无法捕捉到其言外之意。

3、选择性地倾听,处于这个层次的倾听者确实在倾听,也能够理解对方的话语,但往往过分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将无关信息一概过滤掉。信息,只留心倾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将无关信息一概过滤掉。

4、专注地倾听,处于这个层次的倾听者能够身心投入地倾听,可惜始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对方的但倾听者能否听出说者的本意、话语。即使对方说的每句话都听进去了,真意,仍值得怀疑。

5、运用同理心倾听,处于这个层次的倾听者能够设身处地倾听,即放下自己的成见或观点,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倾听。人倾听的目的是针对对方的话语做出最贴切的反应,而不是了解对方。运用同理心倾听的出发点则是了解而非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和需求。

倾听的五个层次

贺变丽  焦点解决中级十期  坚持分享第536天 2019—11—30

        事件:孩子一脸不高兴回到家,告诉妈妈,同桌借他橡皮不还给他,他向同桌要,结果发生了矛盾,老师看到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

      作为妈妈,听了孩子的诉说,倾听到了哪些方面?该怎样回应孩子呢?怎样能共情到孩子呢?

        其实,倾听有三个方面:事件的经过、孩子的态度、孩子的情绪。

      在回应孩子时,妈妈可以把听到的事件重述一遍,看看听到的内容是否正确。孩子的态度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同学借他橡皮不还是不对的,二是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批评了一顿,这样做也是不对的,老师不能这样对待他。孩子的情绪是生气(同学借橡皮不还给他)、委屈和失望(老师不了解情况就批评他)。

        倾听有五个层次,我们分别来看一下五位妈妈的不同回应:

      第一位妈妈说:“妈妈知道了,你肯定也有不对的地方,要不老师怎么会批评你呢?”这是最低层次的倾听,妈妈先预设孩子不好,没有听到孩子的感受,也忽略了对这件事的描述,而是想立即改变孩子的认知。孩子以后受了什么委屈也不会再告诉妈妈了。

        第二位妈妈听了以后说:“妈妈听到了,要不妈妈去找老师谈谈吧。”妈妈想的是先处理事,没有想到孩子的心情和受到的委屈,只想着去处理事,没有照顾到孩子的情绪,我们经常说要先处理情后处理事。这是第二个层次的倾听。

        第三位妈妈听完后说:“你同桌借你橡皮是应该还给你的,老师把你叫去批评了一顿,你心里不舒服。”这位妈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应该还你橡皮),也感受到了孩子不舒服的心情,有时孩子只需要妈妈倾听并回应一下就可以了。这是第三个层次的倾听。

        第四位妈妈听后说:“妈妈感觉你对老师有看法,觉得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你,这样做不对,你心里受了委屈,是不是很难受?”这位妈妈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并能理解接纳孩子,也能共情到孩子。这是第四个层次的倾听。

        第五位妈妈听到后说:“妈妈知道同桌拿你的东西不还,你很生气,发生矛盾后,老师批评你,让你很伤心,很委屈,你对老师这样做有看法,觉得老师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的做法让你失望。不要紧的孩子,妈妈和你一起去面对,看看这件事咱们怎么去解决会更好?”这位妈妈把事情的关键点描述了出来,感受到了孩子的感受,也共情到了孩子的情绪(委屈、失望),并和孩子一起去面对事情,给孩子以安慰,还能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第五个层次的倾听,也是最高层次的。

        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呢?我们的倾听又属于第几个层次呢?很多父母说孩子不愿意给家长说,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不会倾听,总想教育孩子,怎样倾听也是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