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高程又称相对高度,在局部地区,有时需要假定一个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即为相对高程,常任意假定一点的绝对高程作为起算值,求其他各点的高程,相对高程是地势起伏大小的指标。

绝对高程,即海拔,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什么叫高程,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高程也叫做海拔。我国高程原点位于青岛验潮站。它是基于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点。高程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称假定高程。

绝对高程也就是海拔,以黄海海平面为起点。

相对高程以任意点为起点进行推算。是以一个假定高程起算的。比如建筑工程中各楼层所标注的标高。

常用的高程系统共有正高、正常高、力高和大地高程4种,而高程基准各国均有不同定义。

扩展资料:

绝对高程与相对高度相对,计算绝对高程的参考基点是确认一个共同认可的海平面进行测算。这个海平面相当于标尺中的0刻度。因此,绝对高程又称之为绝对高度或者海拔。而相对高度是两点之间相比较产生的海拔高度之差。

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大地水准面每日涨潮与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因此,人们就想到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

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或者低于平均海水面的高度。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程或绝对高程。由于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一,地球表面各点的重力线方向并非都指向球心一点。这样就使处处和重力线方向相垂直的大地水准面,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因而世界各国有各自确立的平均海平面,即大地水准面。

绝对高程划分标准:

1、1500-3500米为高绝对高程,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

2、3500-5500米为超高绝对高程,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

3、5500米以上为极高绝对高程,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绝对高程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绝对高程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绝对高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相对高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程

相对高程是什么?

相对高程又称相对高度,在局部地区,有时需要假定一个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即为相对高程,常任意假定一点的绝对高程作为起算值,求其他各点的高程,相对高程是地势起伏大小的指标

在局部地区,当无法知道绝对高程时,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沿铅垂线方向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举例:

例如山峰高出邻近河谷的高度,相对高度是地势起伏大小的指标:

例如甲山低于乙山的高度,(如:甲山100米,乙山50米,则乙山低于甲山50米)

相对高度是相邻两个地点的海拔差 。相对高度是指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定义是什么?

绝对高程(或称海拔),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我国在青岛设立验潮站,长期观测和记录黄海海水面的高低变化,取其平均值作为绝对高程的基准面。

在局部地区,当无法知道绝对高程时,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沿铅垂线方向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测量方法:

测绘专家们通过在沿海设置验潮站的办法。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位置适中、外海海面开阔、海底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半日潮等特点的港区建立一个长期使用的验潮站,根据长期验潮资料来确定一个平均海水面,把它作为零高程面。

然后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水准原点,测定出这个点的海拔高度作为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起算高程。

具体测量方法:测量队将同时使用3种测量方法,分别是,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高程拟合法和GPS大地水准面精化法。最后公布的结果以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测量结果为准,时间也主要花在这种测量上。另外两种方法对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参考,以求进一步缩小误差。

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是指从位于青岛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开始,每35米设立一个标杆,用水准测量仪计算两边海拔高度的变化。沿着某山的山脊一步步往上测量,一站站地将高度差累加起来,直到峻极峰顶。水准测量仪的标尺长度只有3米,每次能够测量的高差也只有2米多。在平原,测量人员每天推进至少8公里。

但在山区,随着山势坡度的加大,测量难度也会加大,每天能够完成的测量高度也会越来越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测量到山顶后,还要再从山顶往山脚测量一次,完成整个测量过程。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区别是什么?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都是用于测量地面高度的术语,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绝对高程:绝对高程是相对于某个基准面或基准点的高度测量值,通常使用海平面作为基准面,即从海平面到测量点的垂直距离,单位通常为米。
相对高程:相对高程是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或高度差的测量值,通常是在同一平面内进行测量,常用于建筑物或工程结构的设计中。
因此,绝对高程是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而相对高程则是相对于其他测量点的高度差。

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有何区别?

(1)定义不同

相对标高是把室内地平面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绝对标高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统一规定的基准面作为零点的标高。

(2)零点的标准不同

相对标高:室内地平面。

绝对标高:黄海。

(3)实际距离不同

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90.570m,这就说明该建筑物底层室内地面设计在比海平面高190.570m的水平面上。

扩展资料:

建筑基底标高:

建筑基底标高是指建筑物的基础底面标高,如果有地下室,且其基础为筏板基础,那就是指筏板基础的底部.如该建筑物筏板基础的底部标高为-13m,那就是表示该建筑物筏板基础的底部相对于正负0.00要挖至13m.。

你所给的定位标高118.00应该是基准点高程吧,4.53是塔尺放在基准点(118.00)上的读数,114.90是图纸给的基底标高。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这样计算:

118.00(基点高程)+4.53=122.53(视线高程);122.53(视线高程)-114.90(设计高程)=7.63,也就是塔尺放在开挖后的基槽底时的读数是7.63。开挖前要先测读一下,用7.63减去该读数,所得的数为正数即为该点需要下挖的深度;若得负数即为填方(已超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相对标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绝对标高

何谓绝对高程?何谓相对高程?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

绝对高程是指某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有时候采用绝对高程有困难、或者其他原因,也可以假定一个任意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理论上,两点之间的绝对高差与相对高差是相等的。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定义

绝对高程(或称海拔),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在局部地区,当无法知道绝对高程时,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沿铅垂线方向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定义
我国采用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以1952年至1979年青岛验潮站观测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绝对高程基准面。
并在青岛市观象山建立国家水准原点,其高程为72.260米,作为我国高程测量的依据。
高绝对高程的高度是1500-3500米,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

建筑施工图中相对高程表示什么意思

绝对高程为黄海海平面高程,与本建筑物的高差称绝对高程,一般用25.36米,则表示高出黄海海面25.36米。相对高程是设计时以建筑物的某一平面为正负零(±0.000m),其余以此为参照点高或低均为相对高程,如2.35m则表示此点高出正负零2.35米。

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什么叫高程,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人们在学科里面默认说: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基准线是铅垂线。
高程是指一个点至(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程就是一个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而相对高程是指从一个点至任意一个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注释:
1、高程基准面有大地水准面、旋转椭球面等。
2、从该点沿着铅垂线或者基准面的法线量至基准面
3、小范围内(半径10km内),可以近似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超过该范围,就不能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