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还没有研究出来,并不懂得这个原理。减色原理的话,红蓝混合并不是紫,比如说你红蓝混合得到了蓝黑。而且染料还要考虑很多,比如说附着性,持久性之类的。混合染料,两个发生点儿什么反应,.比如说你的品红附着性不行,但浅黄挺好。然后,少用浅黄多用品红,最后染出来正红色的布当旗子,风吹日晒半个月,红色变黄,还深浅不一, 那效果可以说很出众了。所以古代稀有颜色的染料不可用其他颜色混合制得。
我国古代的染料和色染制作是怎样的?
我国很早就利用植物、矿物染料对织物或纱线进行染色,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生活。
我国古人在实践中开拓了染料、颜料的选择范围,并在“蜡缬”、“绞缬”、“夹缬”等染花过程中,运用化学工艺,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大约在新石器中期,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当人们采摘、摆弄鲜花野草时,某些花草中的浆汁沾在手上,蹭在身上,就会染上颜色。于是,人们便想利用它们来染色了。
最初是把花、叶搓成浆状物,以后逐渐知道了用温水浸渍的方法来提取植物染料。选用的部位也逐渐扩展到植物的枝条、树皮、块根、块茎以及果实。
后来,通过千百年的努力,人们逐步判断出几种特别适宜做染料的植物,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颜色,织出带有彩条的毛布。
例如用蓝草来染蓝,用茜草来染红,用黄柏来染黄;又分别探讨出各种染料的一些习性和必要的一些加工工艺;接着由于染料的需求量猛增,人们便有意识地大规模栽培这类植物并研究栽培的方法。
色染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艺和行业,我国古代称之为“彰施”。这个词最早见于《尚书·益稷》,它记述了舜对禹讲的话,舜让禹用5种色彩染制成5种服装,以表明等级的尊卑。
我国古代陆续常用的染料有红、黄、蓝、紫、黑。最初主要来自植物,后来人们又通过加工提纯矿物进行染色。
红色染料有红花、茜草和苏木。红花也叫“红蓝花”、“黄蓝花”等异名,是草本植物,提取染料部分为花。其红色素易溶于碱水,加酸又可沉淀出来,所以红花染色的织物不能用碱性水去洗涤。
茜草又写作蒨草,又名“茅搜”、“茹芦”,是草本植物,可提取染料的部分为根茎。因为这种染料色泽鲜美,很受欢迎,销路很大。
苏木是热带乔木,其干材中含有“巴西苏木素”,原本无色,被空气氧化后便生成一种紫红色素,可作为染料。由于苏木中还含有鞣质,所以用苏木水染色后,再以绿矾水媒染,就会生成鞣酸铁,是黑色沉淀色料,颜色会变成深黑红色。
黄色染料主要有黄栌、黄柏、栀子和槐。黄栌是一种落叶乔木,从其干材中可浸渍出一种黄色染料。黄栌木本为药材,唐代用于染色。
颜料的混合规律是什么?
1.三原色(三基色)
何谓三原色?就是说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之为三原色(或三基色)。
牛顿用三棱镜将白色阳光分解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这七种色光的混合又得白光,因此他认定这七种色光为原色。后来物理学家大卫·鲁伯特进一步发现染料原色只是红、黄、蓝三色,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他的这种理论被法国染料学家席弗通过各种染料配合试验所证实。从此,这种三原色理论被人们所公认。1802年生理学家汤麦斯·杨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征提出了新的三原色理论。他认为色光的三原色并非红、黄、蓝,而是红、绿、紫。这种理论又被物理学家马克思韦尔证实。他通过物理试验,将红光和绿光混合,这时出现黄光,然后掺入一定比例的紫光,结果出现了白光。此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色光和颜料的原色及其混合规律是有区别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蓝紫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色光混合变亮,称之谓加色混合。颜料混合变暗,称之谓减色混合。
2.加色混合
从物理光学试验中得出:红、绿、蓝(蓝紫)三种色光是其他色光所混合不出来的。而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的混合几乎可以得出自然界所有的颜色。所以红、绿、蓝(蓝紫)是加色混合最理想的色光三原色。加色混合可得出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紫光=品红光;蓝紫光+绿光=青光;红光+绿光+蓝紫光=白光。如果改变三原色的混合比例,还可得到其他不同的颜色。如红光与不同比例的绿光混合可以得出橙、黄、黄绿等色;红光与不同比例的蓝紫光混合可以得出品红、红紫、紫红蓝;紫光与不同比例的绿光混合可以得出:绿蓝、青、青绿。如果蓝紫、绿、红三种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出更多的颜色,一切颜色都可通过加色混合得出。由于加色混合是色光的混合,因此随着不同色光混合量的增加,色光的明度也渐加强。所以也叫加光混合,当全色光混合时则可趋于白色光,它较任何色光都明亮(图15)。
加色混合效果是由人的视觉器官来完成的,因此是一种视觉混合。
彩色电视的色彩影像就是应用加色混合原理设计的,彩色景象被分解成红、绿、蓝紫三基色,并分别转变为电信号加以传送,最后在银屏上重新由三基色混合成彩色影像。①
如前所述,所有色物体(包括颜料)之所以能显色,是因为物体对色谱中色光选择吸收和反射所致。②“吸收”的部分色光,也就是减去的部分色光。印染染料,绘画颜料、印刷油墨等各色的混合或重叠,都属减色混合。当两种以上的色料相混或重叠时,相当于照在上面的白光中减去各种色料的吸收光,其剩余部分的反射光混合结果就是色料混合和重叠产生的颜色。色料混合种类愈多,白光中被减去吸收光愈多,相应的反射光量也愈少,最后将趋近于黑浊色。这就是减色混合。
过去习惯地把大红、中黄、普蓝称为颜色的三原色,从色彩学上讲,这个概念是不确切的。理想的色料三原色应当是品红(明亮的玫红)、黄(柠黄)、青(湖蓝),因为品红、黄、青混色的范围要比大红、中黄、普蓝宽得多,用减色混合法可得出:
品红+黄=红(白光-绿光-蓝光);
青+黄=绿(白光-红光-蓝光);
青+品红=蓝(白光-红光-绿光);
品红+青+黄=黑(白光-绿光-红光-蓝光)。
从以上两组叠色混色图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恰是减色混合的三间色,而减色混合的三原色又恰是加色混合的三间色。(图15、16)
丙烯颜料 和油漆
各种颜色的染料在古代是如何被使用的?
在古代,蓝色的服装往往是平民穿戴的,所以蓝色染料用量极大。在这类染料原料中蓝草是从古至今最著名的制取蓝色染料的草本植物。
蓝草有5种,分别是茶蓝、蓼蓝、马蓝、吴蓝、苋蓝。在蓝草的叶子中含有一种色素,染于织物上后,经日晒,空气氧化,就生成“蓝靛”。这种染料非常耐日晒、水洗和加热,所以自古即受欢迎,历来都作为经济作物而大面积种植。
我国自古染紫都用紫草,《神农本草经》已经著录。它有“茈草”、“地血”等别名,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花和根都是紫色,从其根、茎部可提取出紫色染料。
我国古代黑色染料的原料都是一些含鞣质的植物的树皮、果实外皮或虫瘿,例如五倍子壳、胡桃青皮、栗子青皮、栎树皮及其壳斗、莲子皮、桦果等。
它们的水浸取液与媒染剂绿矾配合,便生成鞣酸亚铁,上染后经日晒氧化,便在织物上生成黑色沉淀色料。因绿矾常用于染黑,所以又叫皂矾。
对于上述这些植物,需要染工预先处理,对有效成分加以提取、纯制,做成染料成品。
为什么中国古代颜料成分一般为无机物且大多具有毒性?
实际上,无论中国画颜料还是油画颜料(还有水彩颜料或丙烯颜料,或者别的什么颜料),视其成分而定,矿物质无机颜料中都可能含有一定成分的重金属,完全无毒几乎不可能。植物性有机颜料也会因为植物本身具有一定毒性而含毒。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画颜料有毒。
再有,其实所有的颜料成分都很复杂,不能以制造工艺来断定某种颜料简单还是复杂。我们如果研究藤黄、朱砂或花青的成分,也一样复杂。
如今通过工业化生产的藤黄、朱砂、花青,也不会因为是传统中国画颜料,其成分就必须简单。最多只能说其这种颜料中起决定着色因素的成分是某一种合成物,但颜料中的辅助成分也不会是简单的。油画颜料也是如此,决定颜料的色彩也只能是某一种合成物,其余为辅助成分。可以说颜料都很简单,也都很复杂。
生物性的有机染料发展较矿物质无机染料早,因为提炼过程相对矿物颜料较简单,早年都是用在织染行业,在中东、北非一带曾将红色、紫色视为王者的颜色,紫色染料就是一种较少见的生物性有机染料。(同理,因织物的漂白工艺较复杂,白色也一度成为尊贵、富有的身份象征。)
最后——
颜料不是拿来吃的,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颜料。
(另外,我对梵高吃颜料一说表示非常怀疑。在工业化大生产前,油画颜料都是矿物成分,很多画家自制颜料。拿珍贵的颜料当食物吃,我没法相信这种说法。)
如果真的很喜欢颜料(譬如我这种人,极其喜爱各种颜料…),用来画一幅好看的画才是正理…
将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为什么会变色?
原因是某种颜色的颜料,除了反射与自身同种颜色的色光外,还微弱反射别的色光。比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绿光;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外,还反射绿光和靛光。
当黄蓝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时,就吸收了除绿光之外的其他光,只剩下共同反射的绿光,就成了绿颜料。所以,混合颜料的颜色是由组成它的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人之所以能分辨不同种颜色,是因为白色光(通常情况下是太阳光)在照射到物体后,光的传播受到阻挡,因而发生漫反射,经漫反射后的光方才射入人的瞳孔内,在人眼中经折射,成像于视网膜。
视网膜上的光敏细胞感知到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有序排列,故而呈现物体的不同种颜色(光之所也呈现的颜色不同,是因为折射率不同,而影响折射率的,便是波长)。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每一种物体都有对光线一定的吸收能力。
而可见光又可以分作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组成的不同色光,每一种颜色的光都有不同种的波长,不同物体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其吸收光线的基本原理属于光学专业领域的深度学术探究,因其过于复杂不做探究。)。
由各种不同波长混合而成的白色光(太阳光)在重重吸收后,射入人眼的,便是所剩下的某种波长的光,这便是人眼感知颜色的原理。前面提过某种物体能吸收一定种类波长的光,这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物理性质,这种性质在物理变化中不会消失,而颜料的混合本身便是一种物理变化,因此该性质不消失,只会叠加。
不同色颜料所吸收的光的波长不同,但波长的吸收可以叠加(像滤网一样)。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不同色的光叠加后变成白色,而不同色的颜料混合后生成黑色。
古代各种颜色是从哪里提取?
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赤色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黄色早期主要用最子,后来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白色用硫磺熏蒸漂白法或天然矿物绢云母涂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
古代时彩色衣服主要靠什么来染色的?
古代时彩色衣服主要靠植物染料来染色的。
古人们很早就能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了,古代用于纺织品着色的物质主要来源于矿物颜料和天然染料。天然染料中90%以上为植物染料,多提取自植物根、茎、叶、花、果皮等部位的色素。
自周秦以来的各个时期生产和消费的植物染料数量相当大,其采集、制备和使用方法,值得称道之处也极多。古代使用过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单是文献记载的就有数十种。
古代衣服染色的植物染料
1、蓝草
一年生,草本,学名蓼蓝。它茎叶含有靛甙,这种物质经水解发酵之后,能产生无色水溶性的3—羟基吲哚酚,即靛白,当靛白经日晒、空气氧化后缩合成有染色功能的靛蓝。在古代使用过的诸种植物染料中,它应用最早、使用最多。
2、茜草
茜草是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春秋两季皆能收采(以秋季采到的质量为好)。收采后晒干储藏,染色时可切成碎片,以热水煮用。茜草属于媒染染料,所含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茜素和茜紫素。如直接用以染制,只能染得浅黄色的植物本色,而加入媒染剂则可染得赤、绛等多种红色调。
3、红花
红花又名红蓝花,是夏天开红黄色小花的草本植物,原产于西北地区。西汉时,开始传到内地。红花适用于多种纤维的直接染色,是红色植物染料中色光最为鲜明的一种。用它染的红色称为真红或猩红,唐代诗中所作“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诗句,形象地概括了红花色彩。
在古代颜色也有贵贱之分,哪些色高贵,而哪些色还是非常不入流呢?
在中国古代高贵的颜色有五种正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代表低贱的颜色也有很多种,他们被称为间色,分别是:红、绿、紫、碧、骝黄。
1、五种正色
这5种颜色是比较高贵的5种颜色,比如其中的黄色就是皇帝才能用的颜色。这5种颜色之所以会被认为是高贵的颜色,是因为它们的制作工艺比较困难,在古代生产力比较落后,想要生产出这5种颜色的衣服,而且颜色纯净的话,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
这就导致这5种颜色的衣服的价格比较高,慢慢的这就演化出了一种等级制度。人们会慢慢觉得身着这5种颜色衣服的人是位高权重或者身家丰厚的人,所以他们就对这些人比较尊敬。这种等级的划分起源于奴隶制,在后来的春秋战国以及后面的朝代中逐渐被完善。
2、五种贱色
这5种颜色之所以会被认为是低贱的颜色,是因为这5种颜色的制作比较简单。它们是由上述的5种高贵颜色混合出来的,不需要经过提纯。所以人们普遍觉得这5种颜色代表着一些低贱的事物,比如平民百姓。这5种颜色的染料的获取并不困难,只需要从大自然中提取就可以,不需要再经过人为的加工。由于它的纯净度不高,所以就被别人觉得不够庄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些等级制度里面有着很多的要求,而颜色就是其中一种,有一定的身份就会穿对应的颜色。
三原色为何互相搭配可以组成其他各种颜色?
三原色指的是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三种颜色,红,黄,蓝。红色+黄色=橙色,根据两种颜色比例的不同分别可以形成(由黄色多到红色多的顺序)橘红,朱红,大红。红色+蓝色=紫色,根据两种颜色比例的不同可以形成(由多蓝色多到红色多的顺序)群青,湖蓝,紫罗兰。蓝色+黄色=绿色,根据两种颜色比例的不同可以形成(有蓝色多到黄色多的顺序)深绿,草绿,浅绿。其他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形成的颜色中调配而来,所以三原色是万紫千红的基础。
我国古代植物染是怎样固色固色的
在中国古代文献发现,明矾用于助染色,石灰用于固色,盐用于增加亮度。中国自古都是丝绸是鲜艳的,布除了靛蓝都是混沌一片,明矾、石灰其实都是化学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化学固色剂。
植物染色是指利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各种含有色素的植物提取色素来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是指使用天然染料染色,同时在染色过程中不使用或极少使用化学助剂,而使用从大自然中取得的天然染料,对产品进行染色的一种工艺。
也称“植物染色”、“草木染色”。它包含植物性染料(如蓝靛)、动物性染料(如紫胶)及矿物性染料(如朱砂),其中以植物性染料的使用最为普遍,且可用的材料种类也最丰富。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
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我国古代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古代将青(即蓝色)、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也称间色。染料来源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两大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