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的浓稀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最高的发烟硫酸密度为1、96含游离的SO3 40%,含SO3总量达89%。一般来说密度为1、84的硫酸叫浓硫酸其中含SO3的总量达到82%,含游离SO3 4%,它的浓度为18 mol/L,中等浓度的是指密度在1、5到1、8左右,它们的浓度分别是在9、2mol/L到16mol/L。那么稀硫酸是指密度在1、5以下,浓度在9、2mol/L以下。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故重的是浓硫酸。

化学试剂所说的浓溶液和稀溶液是如何界定的?

比如说,H2SO4溶液:

质量分数70%以上的硫酸,则被认为是浓硫酸,相对的,小于70%的则是硫酸(或稀硫酸)。

而浓硫酸一般最高浓度可达到98%。而就硝酸来说,65%左右的硝酸,即可成为浓硝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4~15mol/L但并不是说64%的硝酸就是稀硝酸,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浓稀是相对的原因。就盐酸来说,质量分数35%为稀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大约是12mol/L。

一般来说,这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时,就是稀溶液。而物质的量浓度>10mol/L时,就是浓溶液。你应该注意到了,那么 在浓度为 1~10mol/L的时候呢?这个就要看对应的生成物了。所以,这就回到了提问中说的,浓稀是相对的。很多溶解度比较小的物质,虽然物质的量浓度很低,但也可以是浓溶液。比如说Ca(OH)2溶解度仅为0.5g,但其饱和溶液就可以称为是Ca(OH)2浓溶液。

在化学上,浓度为多少才是浓溶液,多少又是稀溶液?

相对于稀溶液来说,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 如:70%以下的硫酸常认为是稀硫酸 浓溶液和稀溶液是相对的 比如有的物质溶解度很小 那么它的饱和溶液相对于它的不饱和溶液来说 就是浓溶液 但是和其它溶解度较大的物质的溶液相比 就是稀溶液 稀是相对的 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 )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溶解度很大,因此它形成的溶液不一定很浓,同样不饱和的溶液溶解度不一定很小,因此不饱和溶液不一定很稀。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这句话是对的。

化学中浓溶液和稀溶液是如何区分的

1.不同的溶液浓稀程度的界定判断是不同的,同学看标签吧。

2.如果是有色溶液,颜色深点的就是浓溶液。

3.看看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速率大小程度,速率大的就是浓溶液。

怎么判断浓溶液与稀溶液?

一般认为10mol/L以上的是浓溶液,10mol/L以下的就是稀溶液.

如浓硫酸,18mol/L

在题目中遇到3mol/L的盐酸就是稀盐酸,与MnO2就不能反应生成氯气了没有固定的.

例如:

18mol/L的H2SO4是浓硫酸,3mol/L的HCl是稀盐酸.

够了么..?

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没有相对参照物,不能确定溶液的浓稀,只能确定溶液的浓度。对在0摄氏度,放10g食盐在100g水中,全部溶解和在30摄氏度,放38g食盐在100g水中进行比较:

在0摄氏度,放10g食盐在100g水中,全部溶解。相对在30摄氏度,放38g食盐在100g水中,未全部溶解是稀溶液;反之在30摄氏度,放38g食盐在100g水中,未全部溶解相对在0摄氏度,放10g食盐在100g水中,全部溶解,是浓溶液我们所说溶液的稀、浓其实是指单位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的多少,含溶质多就是浓溶液,少就是稀溶液!

所以溶液的稀、浓在知识上就是质量分数决定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越浓;质量分数越小,溶液越稀!

由于物质不同,溶解度不同;就是同种物质,温度不同,物质溶解度也不同。溶解度不同,造成最大质量分数不同!

因此不能简单比较溶液的浓或稀!!必须计算出质量分数才能比较!

考试常考的类型:

比如:1.KNO3的饱和溶液比他的不饱和溶液浓(错,由于不知道温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所以不能确定他们的浓或稀!)

2.20度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比10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浓(错。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降低,所以20度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肯定比10度时的饱和溶液稀。但10度时的不饱和,就不能判断浓或稀)

3.10g食盐加入100g水中比20gKNO3加入100g水稀(错。温度没有确定,不知道他们的溶解度,万一KNO3只溶解5g,而食盐全部溶解呢?)

。。。。。

所以不能简单比较浓或稀!!!再说浓或稀是相对而言的,10%和20%比,10%是稀,20%是浓;但20%和30%比,20%是稀。。。。。

不过你题上的可以判断他们的浓或稀

因为食盐溶解度基本不随温度改变,而且大约是30g.所以0度和30度的溶解度相差不大!

所以10g食盐在100g水中肯定全部溶解。38g食盐在100g水中至少溶解30g以上

所以w=10/110=9.1%,30/130=23%

所以肯定是后面的浓!!!前面的稀!